意志的胜利

DVD

主演:Adolf Hitler,马克斯·阿曼,马丁·鲍曼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3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2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3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4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5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6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3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4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5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6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7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8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19意志的胜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意志的胜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34年,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受邀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影片由纳粹构思,第三帝国出资赞助,记录了纳粹巅峰时期的会议、集会和游行盛况。为配合拍摄,帝国提供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无数的聚光灯,十六名一流摄影师、三十台 摄影机、二十二辆配备司机的汽车和身着制服的机动警官,这庞大且豪华的摄制队伍加上里芬斯塔尔天才的创造力和美学理念,为影史奉上了一部最为完美也最受争议的杰作。  《意志的胜利》被称为“最具权威性的宣传电影”,它荣获1935年威尼斯电影节和巴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活树林火狐一号出击宇宙大战争物竞天择扫毒(国语版)聂鲁达大白鲨3包公出巡之威震金陵钻石也疯狂海贼王真人版爱情税叛逆青春变奏曲禁忌1932劣等阵容追逐繁星的孩子国语喜悦之泪斯坦·李富家子弟城市别动队最后约翰死了人脑计算机梦1990伪装夫妇高度戒备轰天皇家将不眠夜爱的那点性事超级无敌追女仔II之狗仔雄心惊世第六感坐庄福祸双至地狱恶女沉重一个荒诞的故事剩餐噬血狂袭第二季夏日秘密弗兰肯斯坦传奇第一季大女孩不哭寅次郎的故事10:寅次郎美梦成真

 长篇影评

 1 ) TLF开头的字幕

序言:20世纪30年代,集权政治的阴影同时重找在东西方。
在苏联,斯大林以“大清洗”的名义屠杀无辜平民,
在德国,希特勒的魔爪控制了整个德国,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人间惨剧。
同样的惨剧,三十年后又不幸降临到中国头上。抚今追昔,血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也希望看完此片后,大家能对独裁造成的人间悲剧有所反思,增强对民主自由的热爱。



1934年,当希特勒和他的党羽们在纽伦堡举行阅兵典礼时,32岁的莱尼.雷芬斯塔尔被选中,指挥全部电影拍摄工作。
纳粹党为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会为之咋舌的工作条件: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36架以上的摄影机同时开工,再加上无数的聚光灯随时听候调遣
--希特勒投下这么多的马克,为的就是要把纳粹党变成荧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



雷芬斯塔尔做到了这一点。《德意志的胜利》在经过长时间的禁止后,重新发行了DVD并在电视上公映。她在这两部纪录片中创始的技法,被无数后人或巧妙或拙劣地反复模仿着。



斯蒂芬 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都曾公开的向她表示过同行的敬意。在这个意识形态对立逐渐淡化的时代里,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两部作品中强大的力量、秩序和美。
中国的学院教授们甚至不敢把《德意志的胜利》在课堂上全部放完,他们说:“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担心我的学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会变成真正的纳粹。”




(背景解说版)
翻译:A.Y.Bao
2004年1月15日于北京
调校:瞿亚
-------------------------------------------------------------------
所附背景解说中的观点来自网络
不代表个人意见
十八岁以下请在家长许可并陪同下观看!
---------------------------------------------------------------------
发布此片不含任何政治色彩,仅作为一个历史的鉴证!请大家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全世界已经公映,包括德国!

 2 ) 意志的胜利——论集体歇斯底里

首先辜负一下豆瓣内容管理的“好心”,在这里继续宣传
《豆瓣怎能无游戏?游戏控们联合起来,抗议!抗议!抗议!》这篇评论
http://www.douban.com/review/1450498/
此评因触及了“添加游戏”这个核心话题,50个推荐的情况下,上首页3分钟即被拖下来,在电影栏目中的热评也随即被取消。
这是web2.0么?我深刻怀疑.
=======================================
Triumph des Willens乃是一部它过去不可能有,它之后到现在没有,甚至现在到相当远的将来都不可能再有的一部纪录片典范。柏林小姐Riefenstahl深诣电影美学和技法,das blaue Licht中的参与就已经暴露了她的天才(她本人也是个杰出的演员、一位外貌罗马化的卷发美女),元首又特拨无限制的经费、上百人的班组、将近40部的昂贵蔡司摄像机和“直到满意为止”的聚光灯数量、和当时最负盛名的实验电影大师Walter Ruttmann合写的剧本、希特勒亲自担任制片人。纽伦堡的会场气势非凡,演讲从用词到动作、前后铺垫都精心策划,党徒们自发集体歇斯底里——这部片子的煽动性之强,让它被禁播了将近60年,直到2002年才重新发行DVD。
这次的老文,乃是《论集体歇斯底里》..放在这个片子的评论中,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
论集体歇斯底里
文泽尔 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引 子
很多人抱怨说杂志不够恐怖,缺乏感官刺激——他们显然在看杂志名的时候只看中间的显眼部分:那两个字。但实际上,我们杂志的主题、早在创刊的时候,都是由刊名的最后两个字所决定。
如果读者们仅满足于血腥的尸体照片,那么,我几乎就应该将主编的位置让给母狮和土狼了——停留在视觉上的思考平淡无奇,我们需要将焦点从瞳孔处后移七厘米,用深入的思考来讨论存在,而不仅仅是惊叹于存在本身。
抱怨两句之后回到主题——继讨论了惧尸心理和恋尸癖之后,这次将迎接和集体歇斯底里相关的话题。本来,是打算承接上次的话题,谈谈强迫症和忧郁症的:但那个话题涉及的内容太过繁杂,不仅需要区分悲伤和忧郁,还要说到各脑区的功能分配等等…最近的时间比较紧,“近学术”讨论无法完成较大的课题。便干脆换一个轻松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集体歇斯底里”了。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本文。

以上
文泽尔

1,什么是集体歇斯底里?
《法尔斯塔夫(Falstaff)》——虽然我无缘坐在米兰的歌剧院中聆听这出一共六场的意大利著名歌剧,但ARTE却好心地将意大利语唱词给全文翻译了过来,并在深夜的时段转播…我是喜欢欣赏十九世纪的大师们所编撰的台本的,因此,尽管这场歌剧长达三个小时,我还是在电视前相当陶醉地听到了凌晨四点,甚至还在小睡片刻之后又重复听了一次(ARTE也体贴地照顾到了习惯早睡的歌剧爱好者们的情绪)。
请相信我不会如此轻易地走题,正如我不会因为台本的改编而特意抽出一个章节去回顾莎翁的《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般。我们现在仅将注意力放在第二场上——男中音的约翰爵士并不在场,全场的人物都乱作一团:但是,神奇的音乐和歌词,却力图证明这个约翰•法尔斯塔夫爵士正站在舞台中央。众人在唱词和表情上的配合完美地实现了这一点:刻意的旋律重复,就好像是在思考中烙上了“某人在旁”的印戳。只要是用心倾听的观众,在那种导演故意营造的气氛当中,都会毫无怀疑地认同——
“约翰•法尔斯塔夫爵士正站在那里:舞台正中,所有的人都为了他而奔忙…”
回忆一下我们最经常遇到的一个场景——稍显拥挤的公车上,一个老人用手捂住嘴,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不久之后,他周围的人也纷纷打起了哈欠;或者,正在克制着想打呵欠的欲望。
这世界上当然没有什么“呵欠杆菌”(或者说——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瞌睡虫”),但打呵欠却在群体中呈现出一种传染的症状。
偶然看到所谓“营啸”的记载,讲的是东汉军队对西羌的征战中,临战前的某天深夜里,整个军团突然像是发疯了一样,兵卒和兵卒之间互相攻击,死伤无数。
一些英文报纸经常会在报导某区居民同时看到飞碟从房屋上空经过的时候,用到“集体歇斯底里”这个词。
到底什么是“集体歇斯底里”呢?
从词源上来考虑,或许大家并不知道,“歇斯底里”其实是一个外来词——取英文“Hysteria”的音译(德文中则是“Hysterie”:这个发音比英文更接近那四个中文译字(笑)),这个词源出于希腊语的“Hystera”(希腊语中是子宫的意思),但在1952年之后更经常地被认为是出自于拉丁语中的“Histrio”(拉丁语中是“演员”的意思),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癔病”。
如果用一个看起来专业点的词来概括的话,可称之为——精神症状传染,或者,共同型精神病。
这就是这个词的最简单描述。

2,深入讨论
“歇斯底里”,如上节所说的,在医学上是“癔病”的意思。但如果加上了“集体”的限定,其作用下限就要降低许多。
“集体歇斯底里”的症状,总结起来,可能会是抑郁、焦虑、躁狂、惊厥甚至癫痫这些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是区区的打哈欠或者身体机能失调,还可能是幻视、幻听、幻嗅等感官功能失调(错觉也包含在内)。
可以将这些症状简单地归功于“妄想所带来的一切连锁反应,即使其本身并非病态(如打呵欠或者无关紧要的集体错觉等)”。
那么,它是怎样发生的呢?
再举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
一个在班上很得人心的女生海伦,因病而缺了几次跳舞课,因而无法参加本周五晚的嘉年华舞会——这次的参加对海伦很重要,因为,如果她能够参加的话,将可以和他一直暗恋的某个男生共舞。
星期一的晚上,她和家人去参加一个家庭聚会,会上有跳舞节目,但海伦却完全提不起兴致来,推说自己对跳舞没有丝毫兴趣,回绝掉了所有男士的邀舞请求(实际上,她是喜欢跳舞的——她只是没有学到跳舞课上所教的特定舞步而已)。就在这时,她看着舞池中的众人婆娑起舞,感到自己的右脚有些隐隐作痛,似乎是快要抽筋。
终于到了周五,海伦一早起来就感到脚不舒服,但她仍然去了学校——上午上课的时候,海伦的脚出现了严重的抽筋,两个女生将她送到了保健室。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几个一直崇拜海伦的女生也感到自己的脚不舒服。
短暂的治疗之后,海伦回到了教室,但却一直向自己的同桌露西抱怨,说自己的脚还是很不舒服。终于,在午休的时候,海伦又一次严重抽筋,再次被送到了保健室。
在下午开课之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这件事,上午感到脚不舒服的女生也先后出现了抽筋现象,被送往了保健室。
这样的抽筋传染在校园里引起了恐慌,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感到自己的脚不舒服,到最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学生抽筋现象(女生居多),为了防止症状继续传染小区,校方只好请父母将抽筋的孩子们带回家,学校为此而停了数周的课。
希望这并不是一个杜撰的例子(因为除了故事本身之外,我并没有考证到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因为我们即将就这个例子开始分析“集体歇斯底里”的发生。
和普通的传染病类似,精神症状传染需要一个传染源——在这个例子中,传染源是海伦,传染的症状是抽筋。
从头开始分析——很容易看出来,海伦的抽筋并非是由于运动所造成的腿部肌肉过度紧张而引起。症状最初的出现是在缺席跳舞课而无法参加周五的嘉年华舞会后,在周一晚上的家庭聚会上。当时只是“快要抽筋”,而在那之前海伦因为情绪低落,拒绝了所有的邀舞。
这是一种典型的“刺激防卫机制”——海伦在无法参加周五的嘉年华舞会这件事上有较强的挫败感,因而在潜意识中对和跳舞相关的一切事情产生了排斥:潜意识为了给防卫找到一个适当的理由,通过对大脑相关感应区(或者直接就是腿部肌肉,甚至相互作用,这中间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明朗)的控制,让海伦有抽筋感。这样,表意识能够找到合适的借口来拒绝跳舞,从而避免因为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所产生的精神刺激。
然后,在周五,海伦的症状出乎意料地严重起来——虽然她勉强去到学校,但却在上课的时候发生抽筋并被送去保健室,这时几个其他的女生也出现了海伦在周一出现的早期症状。
这个部分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在时间上,周五恰好是嘉年华舞会将要举行的时间,海伦潜意识的防卫意愿达到了顶峰——为了给表意识一个逃避的理由,加上之前“快要抽筋”的铺垫,海伦终于在众人的面前抽筋。
“众人”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防卫意愿只在某个具有社交因素的团体中才会表现出来:比如周一的家庭聚会,周五的课堂…这些都是可能需要和其他人产生交流的地方。海伦需要逃避的是可能存在的(或者说,在臆想中确实存在着的)、特定的“团体排斥”。海伦不能参加晚上的嘉年华舞会(虽然她可以不跳舞出席,但这并不是她所愿意的),潜意识中就认定自己已经被其他能跳舞的同学和朋友(包括那位她所暗恋的男生)所排斥,并且希望自己能从这些团体中“脱离”,然后症状就产生了。
其他的女生出现早期症状,而这些女生“一直崇拜海伦”——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限定。我们现在可以用到在《从惧尸心理到恋尸癖》中所概括出的那套“替换心理理论”:一直以来对海伦的崇拜让这几位女生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当作了海伦,并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判断能力转移”——这个现象需要这样解释:比如对偶像的崇拜,对伟人的膜拜和狂信…我们总能够见到大量这样的例子,人们的判断能力被某一个核心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所影响,从而不自觉地听从于此人的判断,无条件地相信此人的言论,并且,还经常试图模仿此人的行为模式——追星的年轻人模仿明星的打扮(如猫王的发型等),明星的说话方式甚至习惯性动作,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文革时期对毛泽东的无判断能力式崇拜,则可以归结为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体歇斯底里”。
这种部分人格拷贝的现象,我愿意称其为“心理暗示连锁”——因为一个人的注意力、团体交往对象以及崇拜对象并非一成不变的。海伦班上的例子:在崇拜海伦的几个女生发生抽筋现象之后,可能有这样的几个女生,她们在潜意识中同时崇拜海伦和这几个崇拜海伦的女生中的一个甚至几个,她们可能不愿承认自己的部分人格拷贝与杂糅,但在几个原体都发生抽筋现象之后,她们的自发判断也被这些人格形成来源的行为所左右,进而“理所当然”地出现了抽筋现象。而她们则可能被更多的人所暗暗崇拜,即使最初的传染源海伦,或许已经不在这“更多的人”的崇拜范围之内了。
这就好像是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一样,开始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冲突和扰动,到最后却引发了大规模的能量转换和爆发。
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实际上仅是多方因素的杂糅,因为变量极多而显得似乎独一无二,对其他人人格的选择与拷贝只是在人格成长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一个人在成长中仅侧重于和较单调群体中的某些人交往而忽视对各种现象(如自然、科技等)的注意,人格拷贝和人格依附在自我人格成长中所占据的比例,可能会非常之大。

3,概括和总结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集体歇斯底里”的发生所必需的要素:

传染源,传染源诱发,团体,团体诱发,爆发

这回我们用我们最熟悉的、打呵欠的例子来说明这些要素。
一个最常见到的场景是:某堂无聊的大课上,离下课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教授面无表情地在黑板上写着板书,某个学生抄着抄着就觉得困倦头晕,打起了哈欠。
这个学生就是传染源,他是整个现象的起点,他最先出现症状:症状的诱因,往往并非生理因素,而是典型的心理因素——这个学生如果现在就停下笔来到外面的阳光下站一站,困倦头晕的感觉大概马上就会消失。传染源诱发需要合适的条件,具体点说,就是在容易使精神意志薄弱的状态下:比方海伦在当晚就要开始嘉年华舞会的压力下,士兵们在或许隔天就要开始打仗的紧张情绪下,考生们在明天就要参加大考的紧迫感驱使下,乘客们在公车的缓慢前进中的无聊乏味下…这时表意识出现的厥值上限提高,潜意识便拥有较大的空间来进行自己的小动作。传染源在这样的条件下,比如在例子中,某个学生感到困倦头晕就是潜意识所带来的效应,而打哈欠则是相关的生理反应。
跟下来就是接二连三的打呵欠(或者有些听话的学生会强忍住自己想打呵欠的愿望),或许这集体行为会引发一些笑声,然后整个课堂的气氛就会轻松些,从而让症状得以缓解。
一个团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必定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在我的例子中,共同的特征是抄板书的学生,以及无聊的课堂。这些共同特征暗示,精神意志薄弱并非针对单个个体——对于整个符合特征的相关团体而言也是奏效的。这个团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或许有些人对如上场景的适应能力较强,而某些则有相当的排斥。一旦在传染源诱发之后,某些具有部分人格关联性(或者仅是潜意识的暗示关联性:比方某人和自己崇拜的另一人在行为举止上有些相似,一些有意无意的替换,以及从众心理等)的个体也被相继诱发,从而形成了团体诱发的初期。这期间症状接二连三地显现,精神意志薄弱的人群甚至反复出现症状,场景适应能力强的个体在大量症状的影响下也开始动摇。
当适应力强的个体也出现症状时,在这一典型环境下的“集体歇斯底里”便会爆发。
直到典型环境、典型团体和患者自身心理状况发生改变,病状才会消除。而且,并不保证不会被再次诱发——甚至,容易被经常诱发歇斯底里症的个体,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妄想症以及癫痫。
弗氏在歇斯底里症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实际上是他那套心理分析理论的第一步——但太多人对他著作中梦和性爱的部分感兴趣,而忽略了这些出现在团体中的精神问题),他更改了该词传统以来的定义,将其解释为“Konversionsneurose(即“转换型神经官能症”)”,这理论中的部分和我的想法契合,即精神因素导致了身体症状,但只有精神因素本身的问题被称为“歇斯底里”,身体症状已不在其研究范围之内,而只是作为结果来被讨论和记录。
身体症状在“集体歇斯底里”中则成为了团体患者之间联系的纽带,或者说是传染的媒介——患者的精神状态异常往往通过身体症状来表现,并且影响团体中的其他人。再举一个化学试验室里的例子,某天一组学生在做一个涉及到有毒气体的实验,突然一个学生感到恶心难受,并且向其他组员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并怀疑是设备漏气导致中毒,这时候其余组员全部出现了恶心难受的现象,甚至几个反应严重者还出现了呕吐。实验室工作人员随即用仪器检查了设备附近的毒气指数,发现完全没有有毒气体泄露的现象发生。
这是相当有趣的事情,类似的情况,我相信阅读这篇文章的大多数朋友都曾经遇到过——这些形式不同的心理暗示,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暗示连锁,正是“集体歇斯底里”的症结所在。

4,如何预防?
其实集体歇斯底里在很多时候都并非有害,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只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大脑防卫机制。我们想想看已经看过的这些例子:
海伦抽筋,只是为了逃避晚上的舞会,免得看到其他人翩翩起舞而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
实验室学生怀疑自己中毒,只是在有人出现可能的中毒症状之后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他们不想将可能会十分危险的实验进行下去;
在无聊的课上打呵欠,其用意可能是想暗示黑板前的教授,让他将课讲得精彩些,否则他们就提不起兴趣来——这是一种期待有所改变的抗议;
……
歇斯底里所要做的,从最初的动机来考虑,不过是要避开可能会对个体造成伤害的状况,进而寻找一个潜意识认为最有效的防卫手段而已。
但过度的防卫也会被认为是有害的,就如同人类天性崇尚自由,并不喜欢自己受到带有欺骗性的支配一样。因此,至少我认为,我们也应该有在面对符合集体歇斯底里发生的条件的时候,选择是否去拒绝这种防卫的发生。
我们有权控制我们灵魂的一切部分。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不让本人格中从其他人那里“借鉴”来的部分占据较大的比例。我们当然知道,对于一个“社会人”本身,其和整个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社会演变不可分割,一个“社会人”就是整个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的人格形成,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想要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说到底,只不过是要让自己了解消化历史各个方面中较多的部分,并且能够对自己所知的世界有一些独立的见解(并非需要刻意做到和他人不同,我不同意弗氏的“三我”学说,而更相信广泛联系的理论——或者,在假设条件下忽视时间概念的一种存在。)。具体要做的事情,是更多的内省,思考和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本体人格的发展取向:简单明了的“明确”二字可以将之概括——无论采取如何的内省方式,无论在之前的人格形成中获取消化了怎样的经验,我们需要有自我中心主义者的部分觉悟:强调本体的存在,但又不忽视交流所带来的影响而陷入彻底的唯心主义。大量的经验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判断能力,能让他不依赖别人的思想而做出独立的选择并有力地执行。
当偶像崇拜被彻底废除之后,人类对自己潜意识的控制也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像海伦这样的例子就不会再发生了。
在内省中需要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潜意识,确信你的大脑正控制着自己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这当然就是事实——身体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大脑所控制的),并试图让表意识去沟通潜意识,让你能够切实控制住自己身体的每一处变化。虽然我们很可能不能够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潜意识,不能够适应那种从未遭遇过的思考方式(对潜意识的控制是一件想象起来就十分奇怪的事情——它们不被我们的大脑提升到厥值以上,但我们仍然试图用厥值以上的部分去控制它们),但即便我们能够运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对我们的个体本身也是相当有好处的。
人类一旦拥有了强大的人格和意志,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身体的潜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主题相关的明显好处,是可以在团体中抗拒集体歇斯底里的传染,甚至抑制传染的继续进行——比方在实验毒气的那个例子中,当有人出现了恶心难受症状并且描述自己“似乎中毒”之后,你并不被看似极具说服力的现象所动摇,立即检查毒气指数并证明现实并非如难受者的描述类似。即使其他人不具备如你一般的独立判断力,也可以引起“良性歇斯底里”,从你的自信和摆在眼前的毒气指数检查结果相信现场没有任何问题,而将实验进行下去。甚至传染源的妄想,也会被你纠正过来。
是的,正如古代将帅对士兵的鼓舞作用,也是“良性歇斯底里”的一种体现。
更深入的讨论则牵涉到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战争,甚至人类思想进化的话题——如此则和我们今次的主题相离甚远,我就不去进行过多的展开了。

5,泛集体歇斯底里
上节的最后提到了“良性歇斯底里”这个概念——这个词大概不会在任何的正典上被提到,医学书上对癔病的解说,最多也不过说某些癔病是“非恶性的”或者“无害的”。
在本节讨论“泛集体歇斯底里”这个概念,是要对这个名词进行一种新的规划——鼓舞、崇拜、信仰和一些神秘现象都能够被这个新概念所解释。
“望梅止渴”和“四面楚歌”这两个成语,是古人对集体歇斯底里利用的最好例子之一。
军队是一个主动要求集体歇斯底里的地方,军官们要求士兵绝对服从,其实是要士兵将自己的判断能力交给领袖、交给自己的上级。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上,集体歇斯底里一直都在以各种方式被某些人所利用——独裁者所崇尚的个人崇拜、宗教领袖所宣扬的神迹和感召、影视歌星在媒体上频繁的曝光率甚至广告商们无所不在的讯息轰炸,都是想煽动起一次次的集体歇斯底里!
让我们想想看:独裁者将自己描述为英雄,给孩子们从小灌输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并反复以各种宣传强调自己的英雄属性——这些孩子的人格形成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独裁者所左右,因此十分容易心甘情愿地成为专制统治下的牺牲工具。
宗教创始人(如耶稣、释迦牟尼和穆罕穆德这票人)和独裁者所做的在形式上差不多,只不过,他们首先对自己的所创宗教狂信,而非如独裁者是以权力和欲望的满足为目的——宗教创始人说服自己奉献给自己创造的信仰,并且用行动和诚恳来使其他人受到感召,而并非政客般的虚伪和头头是道的说辞。某门宗教的成功往往不因为狂信者和创始人本人,而是因为受感召人中那一部分有影响力的人,能够将创始人的理念加以推广,并逐渐号召一些学者将最初朴素的宗教理念补完,系统化,是为神学。创始人也被神化,然后神迹也开始慢慢在信徒的臆想中(很多也是出于宗教宣传的目的)出现并被记载,以助于完成更大传染范围内的集体歇斯底里。
影视歌星的上镜率越高,一般来说,在不存在其它干扰的情况下,其被接受程度也越高——某些当红的影星很容易被经常看相关节目的全年龄段观众所接受,此现象常被以从众心理来解释。实际上,从众这种判断力部分丧失的社会现象,也可以被归纳到集体歇斯底里中去。
广告是最好的、用来诠释泛集体歇斯底里的例子——比如某家饮料大厂最近铺天盖地地宣传他们的一种新产品,但这种产品的味道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特色。因为这家厂商在公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对海伦的崇拜),因此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了抢购热潮:虽然很多用户表示并没有感到味道和原来有多大差别,甚至觉得没有原来的好喝,但该新产品却依旧卖得很好(集体抽筋)。
一些集体看到飞碟的现象,首先可能是某一两个人的错觉——他们看到的或许只是一只气象飞艇,但却叫嚷着看到了飞碟:然后更多的人出来看,可能他们看得并不清楚,但由于先入为主地认为“那是一只飞碟”,于是那个飞艇看起来就和飞碟差不多了,甚至还“会旋转,并且冒出古怪的黑烟,速度极快”,这些都是视觉信息被大脑的集体歇斯底里症状加工过之后,所额外添加上的描述:他们很可能马上就将这样的错觉说了出来,传到更多人的耳中,终于导致集体歇斯底里的爆发。
泛集体歇斯底里就像是皇帝的新衣一样,是人们缺乏应有判断能力的表现——不过,人类若能彻底摆脱集体歇斯底里这个词,这世界或许就会少掉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将再也看不到呵欠的传染,再也不能体会演唱会上的集体疯狂,再也不会被坐在球场观众席上的热烈气氛所感染,再也不会在一群人讲鬼故事的时候被吓得躲进被子里,玩碟仙和笔仙不会再灵验,再也不会在教堂里感受到神圣的气息…
以上的说法看起来很夸张,但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被彻底批判之后,我们的身边再也不会有“自在之物”围绕,过度的理性和一个个强大自主的人格,对人类社会真的是有利无弊么?
在泛集体歇斯底里这个问题上,我们依旧需要更多的思考。

写在最后
本次的讨论带有不少的主观性,为此我刻意使用了许多的例子,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的想法。
这并不是一篇强迫人们去接受的文章,即使其中的一些概念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我并没有根据现有的一些哲学和心理学思想来进行这次的讨论,而是重新建立起一个假想性的理念,并且也没有将它详备地展开——这显然并不是什么优秀的讨论方式,或许也会被心怀鬼胎的评论家面带友善地称之为“朴素的思想”,但我愿意将一个这样的理念放在这里:我认为个体的判断力是需要磨炼的,并且鄙视一切企图操纵他人的行为。虽然利弊的界定永远都做不到完全的客观,就像世界毁灭在某些人想来或许会是好事一样……
在我朴素的想法里面,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不受任何约束地生活,思想和行为都不被旁人的判断所左右:这点很难做到,在中国的社会中似乎尤难做到(这或许是我看了太多率性而为的法国片之后所产生的错觉——就连我自己也陷入了某种集体歇斯底里)。人类社会发展史才刚刚勉强摆脱集体思想和判断力受少数人控制的阶段,再加上人类社会本身也是一个无法切断过去的整体,因此,至少在短时间内,我的朴素思想应该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其中有太多值得一聊的内容,如果一直写下去,让我将所有的想法一一展开,并加以系统化,可能能够写出一本思想方面的新书来:虽然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曾在十六世纪前后被人广泛而粗浅地讨论过,一些对理想人类和理想社会的构建描述也被那帮想象力丰富的人们以各种形式展现过…
还好,我最钟爱的并非讨论,而是小说写作——因为讨论和思考所花的时间太多了,等到我老了之后,或许会考虑写一本这样艰深晦涩的书吧。
现在?还是算了(笑)。

====================
p.s.此文成于约4年前,言语之中多有浮躁狂傲之处,回忆起来,似乎和当时国内发生的某件不好的事情相关. 总之是主观过度、肤浅有余,各位看官读读就罢,难得周末,聊以博君一笑吧.^^

p.p.s.我在文中表现出的倾向,总是尽量做到为主题服务。和宗教相关的态度请参此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1449452/,最后稍许提了信正统和信邪教之区别。根据怀特(D·A·Waite)先生在《为英王钦定本圣经辩护(Defending the King James Bible)》中所提出的“意义相符,效果相等(Dynamic Equivalent)”的原则,我们也可知道传道中最需要保持经文原意,力求人人虔信的天父是一致的存在:而我的观点是做不到——这或许能看作是我的基本倾向。

p.p.p.s.N年后改变一下,为何不行..
N年前的豆瓣,也不是现在这个了呢

 3 ) 物反常既为妖

不可否认,这部纪录片的成功是圆满的。我本想说空前,虽然几乎所有的评论都说她开创了新的时代并造就了至今难以愈越的高度,但我不能说。因为我并没有看过她之前的那些作品。

相当煸情,是要你不容考虑的置身其中。无边无际,无休无止的人海;激情抑溢,激动人心的演讲;以及崇拜,由人到领袖的高度,再由领袖到神的不容置疑。

就在这部纪录片里,非常明了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好的政治家一定先是个好的演说家。
他有能煸动人情绪的能力,有能调动人狂热的本事。一呼百应,耀目而善于扑捉。

善于扑捉,这同样是瑞芬斯克的本事。
数万人的大场面,豪华壮美,却又会留意到细节。广场上节奏整齐的阅兵队,府视的镜头会不断向下延伸聚焦在某个视兵虔诚的眼神上。而那些几乎贴到旗帜上的镜头与整个镜头充斥着巨大旗帜的近景画面,不断的冲击视线,震撼神经。不难想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看到这部片子的反应,我想,应该是顶礼膜拜的。就像那些影评中说的,已经上升为宗教的高度,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只是对于今日,这完全是思想和精神上的反面教材。

一部没有任何情节,没有一句台词的纪录片,能造成这么深远的影响,镜头的作用功不可没。瑞芬斯塔尔,这个只要看到她的照片就可以看出她不倔的性格与坚契不跋的精神,知性的美,棱角分明有着中性面孔的女人,自是博大的气魄才会拍出大气恢宏的场面。

“我只是一个艺术家,不太关心现实,只想留住过去的所有美好。我只忠实于一切美与和谐的事物,或许这样的处理方式是相当德国化的,但这并非出自我的意志,而是源自潜意识。”--莱妮·瑞芬斯塔尔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混乱年代里,也许她只是为她当时的理想尽心尽力的做了些事。没想到,美得太极至了,以致于无法原谅。

事若反常必为妖。
她终此生,不再得志。70年不能执导,却依旧顽强如沙地的仙人掌。高龄学潜水,再到拍出作品。
不知世人可会为她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而感动。
70年没有导演,这成为是她永不可弥补的遗憾,也成为我们的遗憾。也许世间因此少了几部可以称为经典的电影。

逝者已矣。
看到有消息说,在筹划拍关于她的传记片,很期待。希望这次不会再有那么大的阻力。
只为了这些,让我们的内心感到如此恢宏巨大,波澜壮阔的镜头。

 4 ) (译)Roger Ebert评《意志的胜利》

译者注:虽然从文章本身来看,这显然是一部0分电影,但介于Roger Ebert依然给出四星,故这里标注为五星。另,文末有Roger Ebert评《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相关段落。

//

{★★★★}

…这部电影被大多数人公认为史上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我在1994年给雷·穆勒的《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撰写影评时如此写到,事实上,那是一部更好的纪录片。这句话是在形容里芬施塔尔1935年的《意志的胜利》,电影记录了1934年纳粹党在纽伦堡举办大会及集会时的盛况。换做他人,他们也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我们会一同回想起此电影虽伟大却邪恶这一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接着又会评论说、它提出了那个“伟大的艺术究竟能否服务于邪恶之意志”的争议。后来,我在为带有种族主义倾向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撰写影评的时候又一次提到了《意志的胜利》。

但我脑海里关于《意志的胜利》的记忆有多清晰呢?我记得自己看它的时候还在读大学,即便是在1994年(译者注:这篇影评发表于2008年),我的回忆也十分久远及模糊,更不用说多年来此电影有多么伟大的各类凿凿言论还重叠在其之上。如今,我重看了它一遍,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曾称赞过它。这当然是史上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录片之一,但最好的之一?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无聊得使人麻木,扁平,过长,而且连“洗脑”都称不上,因为它笨拙得除了真正的信徒之外谁的脑都洗不了。这部“伟大的电影”并不伟大在能与之同列的电影都是伟大而出色的,它伟大在它的名声与它投下的阴影。

你们真的有在近些年里看过这部电影吗?它记录了1934年9月成千上百的纳粹党成员、军队与拥护者在纽伦堡聚集,并接受阿道夫·希特勒检阅的场景。检阅在这里是关键词。电影大段大段的镜头仅包含步兵、骑兵、炮兵、甚至是把铁铲当来复枪端着的工人组成的各种方阵,他们列着完美而又僵硬的队形走过希特勒,举起右手向他致敬、并被回以相同的致敬。电影以希特勒在室外致意一队方阵开场,又以他在一座大厅内为大会闭幕演讲结束。

再想象另一部有成百上千的人群聚集的电影,另一部人们视线的焦点也汇聚在远处台上一个或几个人身上的电影,另一部正是这寥寥几个人享受着人群崇拜的电影。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就是1970年的摇滚纪录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但思考一下那部电影的导演,迈克尔·沃德利是如何应对这种形式上的挑战的。他以大型音乐节的各项准备事宜开场,接着将镜头对准那些开车、骑自行车、步行而来的观众,然后又来到他们吃饭的地方。他将那名给人群提供移动厕所的人,Port-O-San Man,塑造成了一个民间英雄。他将镜头对准那些睡在帐篷里、躺在草地上、沐浴在流水中、甚至翻云覆雨的人们。他将镜头对准被阴影覆盖、抑或满身泥土的人们。他将镜头对准医疗问题,又将镜头对准逐渐散去的人群。

与此相反,里芬施塔尔的镜头完全没有注意到纽伦堡集会最引人入胜的一个角度,那就是它是如何被组织的。没错,这里有一些俯拍镜头为我们展现出了大片的帐篷,它们以一种数学上的精确性排列开来。但这数千的人群该怎么吃喝拉撒,该怎么准备他们的制服与武器,又该怎么集合好开始他们穿镇而过的游行呢?这些俯拍镜头对准着成千上万的纳粹分子组成的僵硬方阵,没有一个缺漏的人员、也没有一个步行去边线的人员。在轮到他们走到阳光下之前他们需要站多久?在步行走过希特勒之后,他们要去往何方、又将所为何事?在某种程度上,里芬施塔尔讲述的是这个故事中最无趣的部分。

为严谨起见,在列队而过的军队僵尸一般的服从中,你确实能学到一课。他们的方阵是如此死板,以至于他们否定了自己的生理情感。你想从队列中找到一丝微笑、或者一声呵欠,但每一张脸都那么坚定而严肃,就连希特勒自己也是这样,只有一次,当马匹从他面前列队走过后,他露出了一个微笑。但除了“列队走过”之外,这部电影还讲过什么东西呢?在开始后不久,电影有一连串特写镜头对准了那些枯燥地打着官腔的纳粹党官员。希特勒发表过两次演讲,但都短得出人意料、缺乏语言上的打磨、十分粗略直接:纳粹党必须“不容置喙地成为德国唯一的执政党”。

你想找到人性的痕迹,但里芬施塔尔却对人情味不理不睬。在此处,个体性被大规模的集体性碾压殆尽。这里偶尔有一些人们微笑或点头的剪辑,但却基本上没有交谈。电影也从未试图“人性化”过希特勒,在他的闭幕演讲中,你能看到汗水从他的脸上淌下,但在之前的镜头中我们却没从看见过他流汗。会不会是在检阅军队的部分中,他故意摆好姿势好让摄影机捕捉到最完美的镜头呢?一个使用35毫米胶片的拍摄团队若是站在街道上他的车旁,难免会成为让人分神的源头;一个从高台上拍摄他的人则必须站在吊臂上,才能与整个场面保持同步。

“如果你们今天再看这部电影,你们会发现里面没有一个合成过的镜头。”里芬施塔尔在穆勒的纪录片中如此为她的电影辩护。她嘴里的“合成镜头”是什么意思?我们当然不会以为那些“列队走过”的镜头是合成过的。但那些工人班的镜头又如何呢?一群人步调统一地唱着歌,歌曲内容讲述他们在沼泽、田野以及各种地方的工作,这首歌应该是唱给希特勒的。正在这时,一个吼叫的声音响起:“你们都来自哪儿?”于是从小镇到地区,不同的回答依次响起。他们不可能都听到了这个问题,每一个回答应该都是分别经过设计的。

不自然也是电影的问题之一。在希特勒的一场演讲中途,他一共被“胜利万岁!”打断了正好六次,就好像有一个鼓掌的信号在提示他们何时开始、且何时结束。而我们可以在整部电影中发现,背景里并没有零散或单独的“胜利万岁!”声,每一次欢呼从来都只有一个整齐划一的齐声。我还在电影的其他地方寻找过类似的情况,好进一步揭示它拍摄的机制。比如里芬施塔尔虽然共使用了30台摄影机和150人的拍摄团队,至始至终银幕上都只能找到一个摄影机;在室外集会期间,你能在三面纳粹旗前看到一个放在第一面与第二面旗之间的升降机上的摄影机,它的影子正好投在第二面旗上。另有一个镜头,是一个为了更好地观看队列而爬上长杆的男人,她把镜头切到他身上,他行了一个右手礼;我琢磨着,他如果不两只手都抓着就一定会掉下来,这才发现在前后两个镜头中都看不到他的左脚——毫无疑问,他正站在别的东西上面。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银幕上的每个人都有一头新做好的发型。

《意志的胜利》是一部伟大的宣传片,这是毋庸置疑的,各式各样的调查也都认可了这一点。但我怀疑这部电影到底能对不是纳粹拥护者的普通人造成多大的影响。如果你是一名纳粹的拥护者,那么对这部电影而言,你就是臣服于如神般高高在上的希特勒的无脑小卒。但对于当时的德国而言,它一定有着某种说服力;尽管希特勒那么一本正经地表示纳粹党将会是德国的唯一党,而它的领导者将会是1000年内德国唯一的领导者。在电影最后,人群开始齐唱纳粹国歌,《霍斯特·威塞尔之歌》;依据纳粹法,此歌的第一段与第四段时必须行右手礼。我们在《意志的胜利》中能看到大批的右手礼,注意看希特勒,每次礼毕前将手指收回掌心时,他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满足感。多么可怕的男人啊。那么多的德国人究竟得疯狂到什么程度才会去拥戴他啊。不过冷静一下:几年之内,电影里出现的大部分人就都会死于非命了。

//

格里菲斯与《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愚昧并不比造就他们的美国轻微多少,这部电影为我们展现了1915年的美国白人究竟能够多种族主义,而他们又能够如何在具有种族主义倾向的同时对此毫无察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认识的。黑人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认识到了很久很久,甚至每一天都在痛苦地见证它,但《一个国家的诞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证明了这一点,而这部电影的重要性恰好囊括了它对这一现象的清晰印证。可悲的是,这部电影成为了它所在时代的一面镜子正是它的价值之一。

要理解《一个国家的诞生》,我们必须先理解“我们带着怎样的意图去看电影”与“电影回馈给我们怎样的体验”之间的区别。所有严肃的观影者总有一天都会到达以电影本身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以你对电影的感受来看待它们的阶段,《一个国家的诞生》并非是部烂片,因为它为邪恶背书,就像里芬施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它是一部为邪恶背书的伟大电影。理解这些电影为何会如此作为即是理解电影的诸多本质,甚至是理解邪恶本身。

但我们真的能够将电影的内容和它的技艺分开来看待吗?加里·威尔斯(Gary Wills)认为格里菲斯的电影“与莱尼·里芬施塔尔的电影和埃兹拉·庞德的诗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如果艺术应该服务于真与美,伟大的艺术又怎么会隶属于充满憎恶的意识形态呢?”

这一观点若要成立,我们必须假定艺术确实应该服务于真与美。我惟愿如此,但确也有均不服务于两者的艺术存在,而它们依旧可以为我们提供某种对人性的思考,帮助我们理解何以为善、又何以为恶。就此而言,考虑到《一个国家的诞生》比其他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更加戏剧化且煽动了美国的种族主义这一不可动摇的事实,它是值得被归属于上述类别的。

 5 ) 元首,你不是一个人

    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美丽的纽伦堡召开的,全城人们载歌载舞,夹道欢迎,甚至远在农村的农民都远道带来丰收的特产庆祝盛会。会上副元首赫斯同志回顾了在元首领导下自一战以来德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肯定了只有跟随元首的道路德国才能走向富强之路,元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德国,而现实也肯定了元首的能力。在会议期间,元首不顾辛劳看完了工农兵代表团,他指出,农民是德国工业化的保障,农民的健康问题一定要落实,在对劳工代表团的讲话中元首同时指出,工人是德国经济建设的中间力量,德国不存在阶级划分,工人阶级是光荣的,他们是经济战线上扛铁锹的战士。在看完青年代表团是元首亲切的走到青年人中间,勉励德国的青年人应当以国家利益为己任,学会牺牲小我,成就国家,你们就是德意志的未来。另外,军人代表团在盛大的阅兵仪式中表达了对元首个人的效忠。短短几天的会议是短暂的,党内的同志及宗教界及各国与会同志齐聚一堂恋恋不舍的听元首做闭会演讲,元首再一次回忆起当年建党的不易,多年历练有些同志经过考验坚定不疑的跟随党,而一些同志思想转变了,这些懦夫叛徒。最后元首再一次强调纳粹党是唯一能代表德国掌握真理带领德意志复兴的政党,我们要团结一心围绕在以元首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坚持走国家社会主义的道路。德意志万岁。

 6 ) 撒旦:为上帝的子民思考

周日看了这部饱受争议的黑白纪录片。单从画面角度而论,是惊人的完美。秩序感与层次感让整个情节牢牢的烙在人的记忆当中。很容易你就会忘掉这是一个关于魔鬼集会的映象,非但没有反感,甚至被其中的画面感动。这也正是人们对这部影片恐惧的原因,它让人受到震动而后会有不安的感觉。

关于影片的制作,网上有很多的记述。与其说是在争论,不如说是在争述,就像老年人回顾一段特殊的历史一样。常常忘了自己的观点,而没完没了的重复一些惊人的情节。因为非常的事件总让人难忘,无论它是正义的或者相反。

很难简单的对这部影片做一个定论,只能说,如果不是因为纳粹或者纳粹的覆灭,这部影片未必有如此巨大的影响。记录的内容,倒是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虽然是34年的德国,但在今天的人们看起来,画面里的一切也并不陌生。每一个站在台上大声讲话的政治家,都不止一次的提到人民和国家的未来。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宣传必须赢得人民的信任,必须调动人民的精神。“劳工部长:”革命要人民担负起重大的责任,这需要元首的指引。“

 尤其是希特勒,俨然当时德意志的救世主。而从台下的几十万的群众和军队的热情中,我知道掌声和欢呼声是发自内心的,尽管他们在9年之后彻底抛弃了这个被他们认定的第一战士、领袖、上帝本人。

希特勒检阅劳工代表团:”献身于劳工服务的人民万岁!(掌声)你们第一次面对我和德国人民~~~你们代表着伟大的理想,我知道那也是千百万民族同志的共同理想。你们服务于全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将看到他们的孩子沿着你们今天的足迹继续前进!(掌声)
      有时候,群众的呼声并不代表正确、伟大、希望或者其他什么,有时候它不过是寂寞的池塘里一声蛙鸣引起的越来越乱的喧闹。希特勒是一个有演讲天分的政治狂人,他的党羽恰好又是以执行能力著称的德国人。一个因为战败而饱受不平等条约之苦的民族,一个每一天都会诞生思想家的民族,一个历史上可以挡住罗马帝国大军的民族,遇到了希特勒。正如纳粹的一个政要所说,一个伟大的时代注定到来。这就是当时的德国人认为的上帝的恩赐,也就是世界人遭遇撒旦降临的原因。好在那位政要也说了,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

我们不但可以看到神,还看到了塑造神像的人。元首的助手,帝国的未来接班人赫斯:“大元帅作为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战士而永远被德国人民牢记。我们的时代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您,我的领袖,德国的象征。(掌声,狂热的呼声)你就是德国。你所表达的,就是德国所表达的。你所决定的,就是人民要决定的。(掌声)我们发誓与您站在一起,无论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感谢您的领导,德国将成为全世界日尔曼人的祖国(掌声)~~~~对我们来说,你就是胜利的保证;对我们来说,你就是和平的象征;阿道夫。希特勒万岁!万岁!万岁!(持续的掌声)

   似乎并不陌生。每一个站在神的为位置上的人,此时都无法冷静。都只会更加的自负狂热还回报人民的信仰。那么,是谁疯了:希特勒一个人?还是德意志?

还有希特勒极具魅力的演讲(无论历史如何评价,他都是一个出色的讲演家)。
希特勒检阅青年团:“我希望你们这些少年能够吸收一切有利于德国未来的东西。我们要团结成一个人。我们向往着一个没有阶级和等级的社会~~~~我们希望人民向往和平,并且有魄力和勇气。因此,你们也要同样热爱和平,并且强大起来。我们的人民不可以软弱,应该越发坚强。因此,你们少年不可以软弱,必须学会牺牲,并且要永不气馁。我们今天创立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但是德国将在你们中间继续存在。当我们成为历史的一页,我们奋不顾身的扬起的旗帜,必须由你们牢牢掌握在手中!当这场伟大运动的丰碑横扫德国的土地的一刻,我看到你们正紧密团结在一起。我也看到,德国正屹立于前方。德意志的进行曲激励着我们,德国人民跟随着我们!(掌声)

政要们的夜间集会:“旗帜的海洋”“光明的殿堂”
希特勒:“一年前,我们第一次在这里集会。第一次全体政治领导集团,回顾纳粹党的战斗历史。二十万人云集与此。他们来到此地,不仅仅是因为与心灵的呼唤,也是由于忠诚的呼唤。(掌声)对于我们的人民来说,被迫卷入这场斗争,简直就是巨大的灾难。席卷了我们大家和更多的人。一些对此不理解的人,没有经历过周边人同样的灾难。如此这些,看起来有些神秘莫测的样子,成百上千人集结在一起,在灾难与激情当中。其他人不明白,这不是一个国家应有的状态!他们在欺骗自己!国家不能命令我们那样做!正相反,是我们要求这个国家怎么做!国家也没有要我们那么做!更准确的说,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国家!(掌声)运动还要继续,还要更加激烈、更加迅速。只要我们深深吸一口气,我们就可以获得力量继续这场运动,就如同去年一样。鼓声络绎不绝,旗帜此起彼伏;团队前仆后继,口号连绵不断。从此以后,早先分裂的人们,将会跟随着鲜血染成的民族丰碑。如果我们舍弃了我们曾经为之奋斗的,费尽千辛万苦和莫大的牺牲,高昂的代价换来的一切,那将是莫大的耻辱!(掌声)人不可以没有信念的活着,也不可以缺少理想和目的支撑全部的生命。那样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意义。如果缺少了理念的支配,不是现世的权利给予我们的支配,而是上帝,创造了我们的上帝给予我们那样的支配力量!因此,我们今天要许下诺言,每时每刻为这个民族的子民拥有的德国而思考!为了德国人民!胜利万岁!万岁!(呼声 掌声)

 短评

在苏联的蒙太奇Propaganda中,人通常被表述为机械的零部件,对于斯大林式威权的服从,往往来自于面对巨型机器的自卑感。而第三帝国的意识形态询唤则是——将现实(不仅是人,还有空间,各种人造的符号)转换为色情性质的抽象符号,人山人海意味的“无人在场”,即使是高光化的希特勒。较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诉诸剧情影片的虚拟移情,《意志的胜利》企图唤醒的是我们对于先锋电影的激情之爱,以及少女对于强势力量的生理反应,这部“最后的古典先锋主义”影片将任何观众无差别地建构为女性——里芬施塔尔的一种政治性裹挟的作者意识,对于男性身体的female gaze将在随后的“耽美”,“乙女”向作品中大量发生。

6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还行

1. 全片都是SPEECH, MARCH, 长达两个小时,我睡过去好几次,喝了两杯咖啡。不知道仍然在世的德国人现在看,是否还是热血沸腾?人随时就显露动物本性,无脑,从众。2. 这一部跟《奥利匹亚》比,艺术性,镜头丰富性差太多了。3. 元首的讲话把党国合一,都是简短口号配合丰富手势。

7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纳粹德国、苏俄、天朝,集权主义国家对阅兵式的喜好真是一脉相承,因为这是国家实力和民族自尊的最直接体现。小胡子绝对可以算是20世纪最棒的煽动家和演说家,相形之下斯大林最多只算是一个阴谋家。整个纪录片的主旨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元首,一个帝国!”

10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还行

看完这片后去崇拜希特勒很正常

13分钟前
  • 嘉得乐
  • 力荐

纳粹不可怕,可怕的是纳粹有文化。涂炭生灵的纳粹在影片里却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大量的反应镜头中,那恣意的笑脸,隔着荧幕都能感觉到幸福。威武的部队,一呼百应!希特勒在片中是闪闪发光的明星。天才般纪录片巨制,明知是谎言,却也莫名感动。

16分钟前
  • 小马.王
  • 推荐

名气很响,但实质上还是苏联新闻纪录片的那一套,要说剪接的流畅度还比不上苏联同类电影

17分钟前
  • Die Katze
  • 较差

政治宣传片其实是非叙事的,全片都是电影眼捕捉的奇观画面堆叠成的蒙太奇,只为了纯粹的意识形态感染力。里芬施塔尔的摄影机调度和构图奠定下来的模式,却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剧情片,只不过后者只撷取短暂的片段。对于某国人民而言,“意志的胜利”每天都在新闻联播和“新主流大片”里反复还魂,终究达到了它的目的。不禁脑补假如希特勒去表演单口相声会是怎样的风采。

20分钟前
  • 麻友安
  • 推荐

瑞芬斯塔尔,“她很美,她为希特勒制作的纪录片很美,她是希特勒最喜欢的导演,德意志第三帝国时代最天才横溢的女人。”

23分钟前
  • S.Dummy
  • 推荐

看得你只想立正举手高喊“嗨!希特勒!”

28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力荐

莱妮·里芬施塔尔代表作,影史最具艺术性和最富影响力的的政治宣传片。导演动用了30台摄影机和150名工作人员,拍摄了1934年纽伦堡纳粹第六次党代会的空前盛况。惊人的场面调度与控制、精妙而紧凑的剪辑(问:电影的政治性与客观真实性?)和对摄影机角度的运用等都是本片的优异之处。(9.0/10)

3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20150523@打浦桥二刷(同《大君主》)尤其注意到调度和剪辑的非凡。话说,如果身在彼山中,谁又能从道德和良心的治高点上对谁发难呢?事后诸葛人人当得。还好,自幼饱受谁社会主义特色弘大叙事与纳粹美学洗礼,我现在对这类审美催眠术基本免疫~多难兴邦呵呵。以及,里芬施塔尔对第三帝国必须是真爱。

35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过几天就可以看直播了!

40分钟前
  • 嬴元贞
  • 力荐

刚上任的老希面对热情民众露出拘谨鸡贼的笑容/半裸士兵相互梳头擦背喷水嬉戏/集体劳动热火朝天/接见身着民族服饰的妹子们/盛大户外集会等场面熟悉到哑然失笑。歇斯底里的演讲风格VS底下被感召的群众,爱国主义既有宗教的神圣又有摇滚的性感—成功洗脑送入绞肉机,仅十年后还剩几人苟活又有几多他人陪葬

44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很难不狂热,不被煽动,元首军队的制服实在是太帅了,难怪那么多青年蜂拥加入,意志的胜利是元首一个人的胜利。元首口条不错,不过貌似个人崇拜做的不彻底,万岁都没喊呢。(翻了翻导演Riefenstahl的照片,真是美)

48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央视的镜头调度还是有待提升

51分钟前
  • yan
  • 力荐

如果不是极佳的调度和镜头语言,极具煽动性的画面,想必里芬施塔尔不会背负如此大的骂名。正因为有撼动人心的美,才有随之而生的恶

5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史上最艺术的政治宣传片

56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基本上讲了三个方面:1.德国的军人十分优秀一直举手礼胳膊却不酸。2.纳粹头子们很会演讲吹半天牛逼底气还很足。3.日耳曼人民充满活力天天闹哄哄精神还越好。也许当年我还能成为纳粹忠实的拥护者,不过现在看着片除了希特勒的演讲大部分时间都在犯困。

1小时前
  • 失意的孩子
  • 还行

“希特勒的独裁,在一点上区别于历史上所有的独裁者。他的政权,是现代科技大发展背景下的第一个独裁政权,他也充分利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以达到控制国家的目的。他利用的技术工具,比如广播、扩音器,剥夺了八千万民众的独立思想,于是,让这八千万人臣服于一个人的意志,也就变得可能……早期的独裁者们需要高素质的属下——即使是权力的最末端,这些属下也需要独立思考、行动,但在现代科技大发展背景之下,极权政治系统已无需此辈。多亏了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如今可以将较低的领导阶层机械化,如此便出现了一种新兴人类:命令的盲从者。”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不得不说导演功力了得,难得有部纪录片我看着不昏昏欲睡。把那帮纳粹德国大兵们拍得好帅,有型。另外希特勒等人的演讲没怎么打动我,也许是这类假大空的说辞在我国听得太多的缘故……

1小时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