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1987

HD

主演:查理·辛,迈克尔·道格拉斯,达丽尔·汉纳,塔马拉·图尼,约翰·C·麦金雷,詹姆斯·斯派德,马丁·辛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8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华尔街1987 剧照 NO.1华尔街1987 剧照 NO.2华尔街1987 剧照 NO.3华尔街1987 剧照 NO.4华尔街1987 剧照 NO.5华尔街1987 剧照 NO.6华尔街1987 剧照 NO.13华尔街1987 剧照 NO.14华尔街1987 剧照 NO.15华尔街1987 剧照 NO.16华尔街1987 剧照 NO.17华尔街1987 剧照 NO.18华尔街1987 剧照 NO.19华尔街198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华尔街198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国华尔街股市大亨戈登·盖柯(迈克尔·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饰)在金融界叱咤风云,人人敬畏。在随时随地上演的金融大战中,他总能百战百胜。初出茅庐的纽约大学毕业生巴德·福克斯(查理·辛 Charlie Sheen 饰)野心勃勃,却空有满腔热血而投报无门。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盖柯,用一个股市内幕情报帮其赚了笔大钱而受到重用,成为盖柯的合伙人之一。在对金钱、美女、上流社会的渴求下,巴德开始利用身边所有的人来刺探一切有利的商业情报,为自己获利。直到在一场收购他父亲所工作的蓝星航空公司的过程中,贪得无厌的盖柯出尔反尔想要解散并卖掉它,这让尚有良知的巴德幡然醒悟。他利用盖柯教会他的一切股市战术,狠狠地反击了大亨盖柯,帮助父亲拯救了蓝星航空。然而,因为违法操控股票内线交易,巴德不得不面临着冰冷的铁窗……爱得没话说孽情记掠夺者(国语版)我的 2021韩剧生还理智与情感大国手之当湖十局险恶2645金臂童危机之地英语火焰山来的鼓手黄金庭院:冬日里的新年愿望雄狮2草原日出8位机圣诞La Octava Cláusula解放1:炮火弧线爱情的理解另一个世界2010加州靡情第一季609房间的睡前故事重回末世当大佬 第1季·动态漫快手枪手快枪手爱情活动的耐久性三更冤娘家的故事之爱的代价百万雄师下江南假面骑士Ghost 传说! 骑士之魂!魔兽之副本人生魔女游戏1996人人都爱雷蒙德第八季危情24小时6级暴逃(下)超级飞侠第十三季踏尽江湖路国语版绝命女特务冒险乐园好人寥寥1992无懈可击之蓝色梦想牧野诡事之秦岭龙窟

 长篇影评

 1 ) 台词很经典,内容很儿科

很多台词确实很经典,不过简简单单依靠内幕交易做短差就想做股票,这个太小儿科了。具体到电影中的逃避监管的方式,现在也已经过时。只能是看看,知道就得了。

 2 )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在电影《华尔街》的开头,是1985年的纽约,刚迈上职场的股票经纪人巴德,雄心勃勃地走进证券公司办公室,等着开盘后“大开杀戒”。他那位坐在286前的老同事却泼来凉水:“小伙,趁年轻快离开吧。”

在2008年末凄风苦雨的现实华尔街街头,我的堂弟日复一日的来看看越来越渺茫的就业机会,然后失望地回到皇后区逼仄的出租屋,替人做男保姆挣钱糊口。经济危机让近14万被裁者如洪流般流出华尔街,于是我那堂弟也没多耽误,趁年轻快离开,回国后被招行收了。

可年轻的荷尔蒙怎经得起贪欲的引诱?电影中,迈克尔·道格拉斯扮演的股市大亨盖葛,就以自己的霸道逻辑高调宣布:“贪婪是好的,是对的……对于生活、爱情、知识都要贪婪,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盖葛为利用巴德,砸给他一位美女,美女妩媚着问到:“该不该买惠普呢?”欲火焚身的巴德回答:“走势良好,我要是你就扑上去。”要扑上去的目标何止是俊男美女,对这群被华尔街K线图麻醉了的人们来说,“赚钱比性爱还棒。”经年累月间,这个世界金融中心早已发展为哈利·波特那盒充满诱惑的奇妙糖果,一口咬下去,可能恶心得要死,也可能爽得飞上天。人们总只能记住爽的滋味,于是,在一次次的经济衰退过后,只要一有利好的风吹草动,人们一定还会义无反顾地扑进去,里面钱程似锦,谁还愿意趁年轻早走?1985年如此,2009年也如此。

西班牙艺术家Jose-Maria Cano仿佛从《华尔街日报》的那些财富人物的头像中洞悉了“激发人类向上的贪婪”,于是,他把这些头像转为大尺寸的蜡笔画,一共100副,包括比尔·盖茨、奥巴马、阿布拉莫维奇等人,于近日在伦敦某画廊展出。其中,最给艺术家灵感的,居然是史上最大宗金字塔式投资诈骗案的主角、令投资者损失500亿美元以上的前纳斯达克主席伯纳德•马多夫。

2008年末,某位哈佛大学MBA曾来了次2009华尔街十大预测。其中,在天马行空地认为马多夫会在审判中编造自己疯了,但最终还会被判有罪。这也太好猜测了,毕竟马多夫罪孽深重,只是量刑结果还是让人大吃一惊——6月29日,联邦法官陈卓光判处马多夫150年监禁!
这十大预测大多基于宏观经济发展走势而来,正确率(或者因预测说法模糊,只能称为准正确率)高达70%。

通用汽车公司确实申请破产保护了,只是时间比预言家说的晚了一个月,这个庞大的巨人于6月1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家公司在美国竟要用10万工人去养活30万退休工人,汽车销价却远远赶不上其医疗费的增长速度。但因为其“大到跨不掉”的身躯,以及为了规避连锁系统风险,美国政府砸出了301亿美元为其重组融资。

高盛确实进军网上银行业并看中了亿创理财(ETFC),分析师于9月23日建议客户购进亿创的股票。但在预测中一并被高盛看上的嘉信理财,却在现实中被建议“卖了吧。”

照目前走势看来,这位MBA预测最精准的可能要数,“标准普尔500指数能在年中反弹并于年末攻上1200点。”至少,在11月12日,它已经争气地冲到1098.51点,改写2008年10月3日以来的最高纪录。

“奥巴马总统将迎来总统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上任之年。”这也能算预测?最成功的标准在哪?是经济复苏速度?预言者也和大家一样明白,没有什么能比别人的失败更能衬托出你的优秀了。

至于预言中“当代艺术市场是全年表现最差的市场”以及“华尔街将再收缩25%”这和奥巴马是否最成功一样,也难以找到一个绝对的可供量化的标准。不过,至少这种“差”和“收缩”的趋势是显著的。2009年上半年当代艺术市场价格下跌了4.4%,但比起去年下半年27.1%的惊人降幅,可谓缓和了很多。而一时还恢复不了元气的华尔街企业,将在中国市场上的战略投资撤回大本营休息。

在那猜错的三个预言所对应的现实里,“苹果头”乔布斯病愈后重出江湖,并没有产生新的首席执行长;布隆伯格大烧金钱地第三次连任了纽约市长,顾不上收购《纽约时报》;最谬之千里的当属“年内大多数时间,原油价格将在每桶30美元左右徘徊”,事实上,5月底就已经反弹到每桶60美元了,近些日子更已经是在80美元上下徘徊。

因为贪婪,华尔街永远不缺发财致富的美国梦和破产跳楼的悲剧。1985年的电影《华尔街》里,曾惩恶扬善的让股市大亨盖葛锒铛入狱。拜经济危机带来的新故事灵感所赐,导演奥利弗·斯通又在这条欲望大街上开机了,出狱后的盖葛已经跟不上遍布金融衍生品的新时代。这部续集颇为干脆地叫做《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

 3 ) 《华尔街》,人性的舞台

用两个晚上,看完了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电影《华尔街》。 这是一部经典的商战电影。道格拉斯主演的金融大亨盖葛在股票市场上翻云覆雨,叱咤风云,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婪,言谈举止充满着咄咄逼人、自信飞扬的个性,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很显然,这种性格的人要么令人讨厌得彻底,要么令人着迷得崇拜。 影片里的巴德(查利希恩饰),一个刚从纽约大学毕业还需要偿还助学贷款的股票经纪人,尽管满腔理想努力工作,却仍然入不敷出,生活窘迫,挣扎在华尔街的最底层——每个人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靠机敏接近了股市大亨盖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巴德开始利用自己的父亲、同学、同事以及一切可能的机会刺探消息,将情报提供给盖葛进行股票内线交易。于是金钱,豪宅和美女,一切都滚滚而来。而在收购巴德父亲工作的蓝星航空公司的过程中,贪婪的盖葛利用了巴德,违背当初的诺言准备解散并卖掉航空公司,这与良知正义尚存的巴德发生了冲突。于是巴德反戈一击,挽救了蓝星航空,但最终也因为从事违法的股票内线交易而入狱。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极度迷恋关于华尔街的一切,书柜里摆着尽是《伟大的博奕》,《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个华尔街瘾君子的自白》之类的书籍。在我们大众的心目中,华尔街是一个集中着长春藤名校毕业的精英们才能工作的地方,这些人智商奇高,个性鲜明,精力十足,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即使资历最浅的人也拿着6万以上的美金,呼吸的空气都弥漫着金钱和财富的味道。在这种着迷的情绪下,我对所有关于商战、财经、股票的书籍趋之若骛,并自以为看完了所有面世的和在网上流行的商战小说,但显然仅仅看文字的描写是不够的,因为还有电影《华尔街》。顺便说一句,大陆的财经和商战小说仅仅处于启蒙阶段,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到目前为止写得最好的(至少是之一)是丁力,有望成为中国的阿瑟黑利。而对那种工作经验比兔子尾巴还短,还没有经历过完整的一轮牛市和熊市,却也能编造出基金经理资本剑客之类小说的人感到钦佩无比,也总算了解了图书行业为什么不景气的原因。 关于为何迷恋华尔街的问题,我想拿破仑的话或许是一种答案。拿破仑说过,男人的事业只存在于两个地方:马背上和女人的肚皮上。和平时代已经没有了战争,无法骑上马背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但在股票市场、金融市场上可以找到这样的感觉。通过电脑、网络和终端,你可以在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成为一个将军,一个统帅,调遣着所有的货币和千军万马作战,可以叱咤风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尘埃落定后,你会是嬴家,还是输家?一切就会自然见分晓。这是一场零和游戏,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就一定有人倾家荡产,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用在金融市场上也许再恰当不过了。对于这个行业的男人来说,K线图比女人的S形身材更好看,更有趣,用影片中道格拉斯的台词就是,赚钱的成就感“比性爱还棒”。 电影《华尔街》中,贪婪,金钱和人性的冲突时刻存在,而实际上,这种冲突也弥漫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你或许像狗一样地努力工作,空有满腔抱负和理想,但却仅仅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居无定所,为一日三餐奔波,看不到希望和梦想。而身边存在着不如你的人,却能身居高位,香车豪宅,享受人生。这个时候,你是否会动摇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存原则?就像影片中盖葛教导巴德说,“卖命工作?我打赌你熬夜分析那些你要我买的烂股票,对吧?你又得到了什么好处?我父亲推销电子零件,每天工作得死去活来,却在49岁就心脏病发而死,还欠了一屁股的税没缴。”恰好昨晚在有线电视台重温了刘德华主演的《雷洛传》,雷洛刚出道时也想当一个正直有为的好警察,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走向和别人一样的道路,而且比别人更黑更贪。 关于贪婪。某些时候这个词语并非贬义词。很多影评说《华尔街》是为人类的贪婪欲望辩护的一部电影,但在我看来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导演只是塑造了一个极有个性和魅力的贪婪大亨,最终的结局很明显是要面临法律的制裁。人本贪婪,每个人奋斗的过程就是一部满足个人贪婪的历史。盖葛在股东大会上的精彩演讲,或许就是影评人所说的为贪婪辩护吧。“贪婪是好的,贪婪是对的,贪婪是有用的,贪婪可以厘清一切,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对于生活要贪婪,对于爱情,对于知识……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贪婪,你们记住我的话,不仅能挽救泰达纸业(公司),更能挽救机制失调的美国。”影片里的很多台词被道格拉斯饰演的盖葛用一种张扬自信的语言表达出来,举手投足极富魅力,张弛间尽显道格拉斯的表演功力,我想这就是他凭借此片获得87年奥斯卡影帝的原因吧。 关于成功。我想现在大多数中国人衡量成功的标准,显然是用一个人的财富、地位和权力来作为评价的尺度,这和影片里的盖葛一样,与巴德也一样,当然直到最后他幡然醒悟。巴德和他的父亲对此曾有过激烈的交锋,巴德认为他的父亲不支持他并购蓝星航空公司,是嫉妒他的儿子比他成功的事实,是缺乏胆量放手一搏。而巴德的父亲说“你看到的这个人,从不以皮夹厚薄来衡量成功”。好莱坞的影片中,常常让你无形之中就接受到他们灌输的主旋律,基督徒的精神,那就是对妻子、家庭忠诚,正直刚正,平凡而努力地工作,用男人的身躯给家庭撑起一片绿荫,让妻子儿女们生活幸福。这就是他们眼中的成功和伟大,所有的美国影片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共同点,并让观众深有共鸣。反观中国的电影,只能无言以对,在“洗脑”和价值观输出方面,中国电影的进步空间不是一般的大。影片中巴德的父亲这个角色,给人印象深刻,话语不多,更多的是通过眼神和肢体动作来表演,将一个平凡、正直、具有深沉父爱的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他的扮演者马丁希恩,实际上也是饰演巴德的演员,查利希恩的父亲。 其实我一向对“人性本善”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人也是动物,我们并不比这个星球上其他动物来得高尚和纯洁。甚至恰恰相反,人类学会了披着文明的外衣,来隐藏自己作为动物的劣根性,显得更虚伪更狡诈。很烦某些影评,动不动就把人的贪婪性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人难道更崇高更高尚?这与政治体制无关,只是人的本性。东方社会似乎普遍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几千年来一直是以人治为中心,将国家和社会的昌盛公平建立在出现“圣人、清官、明君”的身上。西方社会则认为“人性本恶”,人总是有缺点和易犯错误,所以设计出了一整套的监管、法律、分权、制衡制度。其实,归根结底,天底下的人性都是相通的,与属于什么社会体制毫无关系。 影片的结尾,仍然是好莱坞主旋律的模式,正义良知战胜了贪婪欲望,巴德戴罪立功录下了与盖葛的谈话,并交给了监管局。而实际上,我很难相信仅仅凭借短暂的录音就能将盖葛定罪,因为导演在之前埋下了伏笔: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律师让巴德签署了文件,授权给巴德处理盖葛的帐户,全权处理每一笔交易,股票的买卖在法律上与盖葛完全无关。巴德与盖葛相比,就是绵羊和豺狼的区别,而用盖葛的话语,“绵羊就是要被宰的”。 影片中的台词。道格拉斯饰演的盖葛在影片中经常教导巴德,自信、贪婪、赤裸而直白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 “外面的人买股票是猜的,我可不会乱枪打鸟,我只做最有把握的事。” “你(巴德)没有我想象中聪明,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基金管理人,打不过史坦普500股价指数,因为他们是绵羊,绵羊就是要被宰的。” “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多数比狗屎还不如。(股票买卖)这一行需要穷苦的聪明人,要够饥渴,还要冷血,有输有嬴,但要一直奋战下去。若你需要朋友,就养条狗吧。外面的世界是场近身战。” “醒醒吧,朋友,你若不是局内人,那你就是出局了。” “我不是指年薪40万、在华尔街讨生活的老古板,坐坐头等舱、生活舒适就算了。我说的可是大笔的现金,有钱到可以自己买飞机,有钱到不会浪费时间,我说的不是五千万就是一亿。做不成真正的玩家,就只能当无名小卒。” “美国企业的法则似乎变成了,不适者生存。而我的看法是,你要不就做对,要不就是被消灭。” “(赚钱)这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这是场零和游戏,非输即嬴。金钱本身并没有输嬴,只是转手了而已,就像变戏法一样。“ “我不去创造,但我能拥有。规则就是我制订的,朋友!” 人类贪婪的欲望与道德法律的交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贪婪是魔鬼,是洪水猛兽,会吞噬我们的灵魂,撕碎我们的心灵和肉体。可我们也必须保持必要的贪婪,对知识,对生活,这也是我们奋斗前进的动力。就像恩格斯所说的,人类的贪婪、欲望和永不满足,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杠杆。可在两者之间究竟保持什么样的平衡,什么的尺度,可能只有每个人自己才能解答了。 或许我们只能用康德的话聊以自慰: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otianbugu

 4 ) 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

盖葛在股东大会的演说:
“各位女士先生,重点就在于…
贪婪,抱歉我找不到更好的字
贪婪是好的 贪婪是对的 贪婪是有用的
贪婪可以厘清一切 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
【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
【对于生活要贪婪 对于爱情,对于知识 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
贪婪,你们记住我的话”

全片的线索、精华~
注意【…】部分,巴德全都做到了
1.对于生活要贪婪,回想他几个月的电话陌生拜访被拒,通过福布斯杂志知道盖葛的“生日”,输入到电脑的系统提醒,精心准备雪茄;
2.对于爱情要贪婪,回想他真的如戴玲所希望的在第五大道的顶层置业,精致装修;
3.对于知识要贪婪,回想他彻夜研究财务数据,对孙子兵法的引用。
还有诸多细节。(编剧的结构是相当紧凑的)

结局是刺激我对财务自由的追求。
换个角度,假如在蓝星航空的重组中巴德拥有自己的充足资本金……
整个格局将改变~

就怪贪婪的膨胀仓促了他的步伐节奏~

 5 ) 华尔街,没有新鲜事

如果对金融和华尔街有些了解,这部片子看起来会轻松许多。以前更多的是在书上看到这样的情景,从电影里看到却是头一回。

影片在故事情节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这是老套的华尔街故事。如果稍微对华尔街的历史有一些了解,你会发现和华尔街的更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比较起来,这根本不值得一提。金融投机、一夜暴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等,华尔街从来就是一个有序与混乱交杂的场所,一个正义与邪恶较量的前沿,一个梦想追逐与现实回归的舞台,一个备受尊崇而又备受争议的结合体。

影片的主人公巴德是一位典型的在华尔街追逐梦想的经纪人。依靠内幕消息获得大基金经理盖葛的信任,从而给他带来不菲的佣金收入;同时通过依靠掌握的内幕信息为自己进行交易牟利。盖葛是典型的唯利是图的华尔街大鳄,利用自己作为经纪公司大客户的地位,迫使经纪人为其铤而走险——查探内幕消息。看到盖葛家的极度的奢华,你会感概盖葛积累的财富之巨。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蓝星航空的收购战上。巴德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盖葛能够介入蓝星航空,因为他认为公司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通过削减开支、增设航线等可以让蓝星航空实现盈利,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很好的大赚一笔。但是盖葛心里盘算却是另外一回事,当时由于连年亏损,蓝星航空的股价持续走低,甚至于低于清算价格——公司在基金账户上的退休金资产就达几千万,是一笔巨大的隐形资产。盖葛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他假惺惺的接管了蓝星航空,但随即作出了清算蓝星航空的决定——将蓝星航空的资产拍卖,盖葛将从中大赚一笔。如果是这样,蓝星航空的员工将会全部被解雇,当然也包括他的父亲。

盖葛的阴谋唤醒了巴德良知的一面。他和公司的管理层和工会协商,决定进行反击。他们秘密访问了另一个愿意将蓝星航空纳入其下继续经营下去的投资家,并私底下达成一致。第二天,巴德散布蓝星航空股价将大涨的消息。人们纷纷买进,蓝星航空的股价一路走高。由于盖葛认为清算的消息将使蓝星航空的股价涨到30美元,盖葛不断加仓,平均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工会负责人闯入盖葛办公室,戳穿盖葛清算的阴谋,并表示明确的反对。没有工会的支持,盖葛的如意算盘落空,盖葛开始被迫卖出蓝星航空的股票。此时,巴德在市场上已经号召大家卖出蓝星航空,蓝星航空的股价一路狂泻,而神秘的投资家开始逐渐入场。盖葛在当日收市时以最低价16.5美元将股票全部脱手,以大败收场。

巴德的父亲属于完全不同的世界,他是蓝星航空工会的代表,始终站在工人利益的这一面,对盖葛这种投资大鳄的鬼把戏也是看得一清二楚。

逐利和贪婪是华尔街大鳄的本性。在巴德得知盖葛要肢解蓝星航空的消息后,冲到盖葛办公室,此时两人的一番对话则套出了贪婪大鳄的本性:

“你要赚多少才够,戈登(盖葛)?”
“这个国家最富有的1%的人拥有这个国家一半的财富——5万亿。1/3的人来自于勤奋工作,2/3的人来自于遗产继承,寡妇和子女在巨额利滚利之下过着舒适奢华的生活。而我是做什么的呢,炒房地产,投机股票——胡说八道,90%的美国大众不负债就已经很搞笑了。我没有创造,但是我拥有。规则是我订的,朋友。”

我没有创造,但是我拥有。我喜欢这句话,不是因为它字面上表现出来的不劳而获的狂妄,而是它深刻的反映了华尔街的本质。如果你想了解华尔街的历史,看看《伟大的博弈》这本书再好不过了。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多年前发生的事情总是一幕一幕的上演。

 6 ) 放到现在伊根本不算犯罪嘛

感冒发烧后调理不周,导致我整个春节期间都只能病歪歪的躺在床上吃零食、看漫画、听音乐、看电视……

有情节透露......

Greed is Good.这是被金融界信奉了几十年的大白话。这部87年的影片狠狠剥下了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虚假面具,造就了一个金钱至上利益至善的金融大鳄Gordon Gekko,并在数后几十年里都是女人爱男人羡的魅力大反派。Gekko代表着一条投资市场永不逾时的真理:“掌握内部消息才是赢钱之道。”这条真理在现在的中国资金市场中依旧屡试不爽。

Bud Fox同学靠着泄露老爹公司Bluestar的内部消息,获得了Gekko的赏识(插话:Blue Star所代表的航空业,正是向来被金融家们嫌弃的行业,正如Gekko所评论的航空业利润低、工会强、太过依赖油价,知名如巴菲特都曾经公开评论航空业是最差的行业板块)。Bud在之后的交易行动中,俨然变成了私家侦探+商业间谍的双重身份,靠跟踪商业大佬的行程推测其收购计划,帮助Gekko和自己都大发横财,并狠狠打击了Gekko的对手Wildman。

炒作涉及Wildman收购的公司时,Bud并没有什么负疚。直到他试图重组拓展Bluestar,Bud说服工会吸纳Gekko的投资,并设计了一些商业发展计划(这个类似我们团队的日常工作,但人家做得简单明了的多T_T)。当Bud终于成功收购公司准备大展宏图时,发现Gekko打算将公司清算倒卖,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甚至跟老爹决裂,结果是为他人做嫁衣。

Bud于是开始了他的复仇大计。这段“PUMP AND DUMP”(故意引导市场推高股价,再大量抛售套利,通常针对small-cap股)桥段在无数金融影片中重演。当然,为了符合好莱坞高潮迭起式的故事走向,金融大鳄Gekko也自自然然的上了这老当,甚至还把Bluestar拱手送给老对手Wildman。影片最末,Bud用隐藏在身上的录音机录下了Gekko内幕交易的罪证。经典毕竟是经典,这招至今都是各大罪案剧取证的招牌手段。
  
其实平心而论,Gekko的作为放在如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争议。如今的金融市场已经成熟到将道德风险合法化。IB做包装上市,不过是一个华丽版的撤资套利,和Gekko将Bluestar倒卖给银行并无甚区别,甚至对公众而言危害更大。上市的都是些怎样的公司,相信在业界的同志们心里都一清二楚。

推荐这篇文章,对Wall Street中出现的各个交易案例分析,分析是否有违法的风险。http://crookedtimber.org/2003/07/21/wall-street/

再抄录一段Gekko的成名金言:Greed,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is good. Greed is right. Greed works. Greed clarifies, cuts through, and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the evolutionary spirit. Greed, in all of its forms; greed for life, for money, for love, knowledge, has marked the upward surge of mankind and greed, you mark my words, will not only save Teldar Paper, but that other malfunctioning corporation called the U.S.A.

Michael Douglas把个大反派演成了万人迷,乃么华尔街从表面到骨子里都贪婪了,乃么滚泡沫滚雪球了,乃么信贷危机了,乃么金融海啸了,乃么有了《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短评

79/100。剧本后半部分糟糕到几乎要浪费掉道格拉斯的演技:想讲的道理太深刻,讲述的方式却又过于肤浅。“钱最大的魅力在于让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Charlie Sheen牛逼之处在于他几乎输掉了本片中所有的对手戏。如今很难再听到的80年代电影配乐,经典。

7分钟前
  • 猪大腿
  • 推荐

经典商战电影。Greed is good, greed works~“各位女士先生,重点就在于… 贪婪,抱歉我找不到更好的字 贪婪是好的 贪婪是对的 贪婪是有用的 贪婪可以厘清一切 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 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 对于生活要贪婪 对于爱情,对于知识 贪婪

9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看到了那么年轻苗条的"Allan Shore”

14分钟前
  • 胖纸史蒂文森
  • 力荐

“我想我终于了解到自己只是福巴德,不管我多想成为戈登盖葛,我只是福巴德。”小人物追寻自己的大梦想,到头来却被梦想所淹没,迷失了自己。成功本身即带有浓重的个性色彩,人生并不只是粘贴复制那么简单。 PS .为道格拉斯,五星

16分钟前
  • 春晓房
  • 力荐

这个游戏就是这样的:你要么抛弃良知,要么出局;但如果你是圈子里的人,钱、妞、地位、名望,神马都有。直到今天这个游戏仍然在现实中继续;同样的游戏也存在于中国的某些队伍,期待某天能看到一部电影叫做”体制内“,我会为题材打五星。

19分钟前
  • 张姓美少年
  • 力荐

1.金融商战片经典,由奥利佛·斯通为纪念前一年逝世的父亲——一位华尔街股票经纪人而拍,流畅性与专业性兼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2.对局外人来说,最大看点是演员,迈克尔·道格拉斯癫狂演绎令其斩获小金人,马丁·辛与查理·辛的父子档表演也无可挑剔,华丽演员阵容还包括达丽尔·汉纳、肖恩·杨(一直坚持要前者的角色) 与詹姆斯·斯派德。3.节奏一张一弛,观感极佳:紧张激烈的交易时刻多用快速剪辑、高速运镜,还有密集的分屏;以情感欢爱作为调剂;大量远景空镜作为转场,既是缓冲器,又使影片与主角成为纽约金融界的提喻,呈露出逐利资本的众生相。4.双重反讽的结局:挽救父业-锒铛入狱,失去大佬靠山-赢得良知新生。5.金句迭出。| 贪婪是好的、对的、有用的,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 | 钱最大的魅力就是让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8.5/10)

2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观影:《华尔街》如同预料中的那么好,金钱永不眠无法超越自然也在预料之中。开端部极其顺溜,逐场拉过一遍之后发现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有明确的指向性,这就是交待的魅力。巴德和黛拉的感情线能看出剪了大量戏份,游走和摇摆不定变成了蜻蜓点水。道格拉斯的几段台词SOLO居功至伟,但换了帕西诺岂不完美?

23分钟前
  • 屁股翘
  • 推荐

故事虽然简单又俗套,但不得不承认拍的非常精彩好看。4星半。

24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镜头一如既往的牛X!道格拉斯演得真有气场,把价值观的扭曲与资本的贪婪体现得淋漓尽致。可惜的是华尔街如今距离Gekko只有更近而非更远。美国制造业的整体式微,贫富分化的逐年加剧只能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在价值观的演变中实在不容乐观。

2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男主角一开始在寻求盖葛这样的精神父亲,一个在纽约华尔街翻云覆雨的金融大鳄,而他的亲身父亲则是一个住在皇后区的蓝领工人。最终男主角却握着亲身父亲的手说你才是我认识的最正直的人,虽然盖葛表示看着男主角就像看到过去的自己。对于美国精神来说,这其实正是东部父亲与南部父亲的选择。

27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人往深渊里看,他看不到倒影,人在此刻才能了解自己,而这也使他能离开深渊。

28分钟前
  • 亚比煞
  • 还行

要么是局内人.要么出局

31分钟前
  • Vince♫
  • 力荐

道格拉斯太帅了~~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很经典的商战电影,整部片子渐入佳境。

3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他利用盖柯教会他的一切股市战术,狠狠地反击了大亨盖柯,帮助父亲拯救了蓝星航空。然而,因为违法操控股票内线交易,巴德不得不面临着冰冷的铁窗……

3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资本家的嘴脸就是这样,金钱面前贪婪无度,自私自利,却能成为很多人的成功学偶像。只是人往深渊里看,看不到倒影,透支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就会被深渊吞噬。

38分钟前
  • Captain_C
  • 推荐

看过帕西诺,道格拉斯的拽又算老几?

40分钟前
  • 天地心任徜徉@做无知的有识之士
  • 还行

这个世界1%最富的人占了世界50%的财富,1/3靠努力工作,2/3靠继承。不懂金融知识,也无财产继承,我注定穷一辈子了。‘赚了大财之后才知道过去有多穷’‘富过而穷的人,比穷一辈子还可怜’

45分钟前
  • 八部半
  • 推荐

道格拉斯那段演讲哦,足够让你讨厌他并且还保持敬畏,所谓邪恶的气场正是如此。查理·西恩就是个少不更事的奶油小男生。想想还挺像都市版野战排的

5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2010年最后一部电影,在华尔街看完《华尔街》。

53分钟前
  • Bill
  • 推荐

这片子是所谓学经济的不能不看的,所以看了,冲这评价先给五星。结尾有些失望,到头来竟回了主旋律,虽是众望所归,不免牵强。记得刚跨入金融的门槛,第一堂课,老师走进来,环顾全班,恰到好处地微笑,这样开场,"welcome to capital macket."人面临权衡选择,为得到某样东西而放弃的是机会成本。天上

55分钟前
  • 韩晓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