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13号

HD

主演:汤姆·汉克斯,比尔·帕克斯顿,凯文·贝肯,艾德·哈里斯,加里·西尼斯,凯瑟琳·奎南,马里·凯特·舒切尔哈德特,艾米丽·安·劳埃德,米克·休斯,麦克斯·艾略特·斯莱德,琼·斯皮格勒·霍华德,特雷西赖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波罗13号 剧照 NO.1阿波罗13号 剧照 NO.2阿波罗13号 剧照 NO.3阿波罗13号 剧照 NO.4阿波罗13号 剧照 NO.5阿波罗13号 剧照 NO.6阿波罗13号 剧照 NO.13阿波罗13号 剧照 NO.14阿波罗13号 剧照 NO.15阿波罗13号 剧照 NO.16阿波罗13号 剧照 NO.17阿波罗13号 剧照 NO.18阿波罗13号 剧照 NO.19阿波罗13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阿波罗13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9年7月20日,乘坐着阿波罗11号的美国人尼尔·阿姆斯特朗成功登陆月球,迈出对人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大步。与此同时,资深宇航员吉姆·洛维尔(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和亲人好友们通过电视密切关注着这历史性的一刻。吉姆曾乘坐阿波罗8号飞到月球附近,他同样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登陆月球的梦想。这个时刻很快来临,就在3个月后,吉姆被任命为阿波罗13号的指挥官,他将连同伙伴佛瑞·德汉斯(比尔·帕克斯顿 Bill Paxton 饰)、杰克·史威吉特(凯文·贝肯 Kevin Bacon 饰)再次升空前往月球。他们满怀着希望,却没想到有无限的磨难等在前方……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并荣获包括1996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奖在内的20多个奖项。A2Z慰藉双雄泰坦第四季夜店北京越野飞驰碧昂丝:新生与超越荒野有情天律界巨人第四季24小时警事恶鬼潜龙风云女神异闻录3 剧场版 第二章 仲夏骑士之梦乐活家庭第二部空中浩劫第一季情锁挖洞人诱惑船政学堂波士顿绞杀手神奇动物管理员 第三季猪猪侠之恐龙日记第五季不法之徒约翰尼·布莱克土地来的水一路前行雪暴1814切肤之爱失控第二季造人计划黑社会2:以和为贵粤语边缘追缉令神怒之日恐惧直播警察荣誉奥斯汀与艾丽第四季小布什传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澳门风云3(粤语版)哔哩哔哩向前冲

 长篇影评

 1 ) 备注

刚刚有看了影片最后三十分钟。

——老战友在电视上讲述自己的逃生经历,他驾驶的飞机,在燃油快要耗尽时,飞机上的电灯全部熄灭。这真是雪上加霜,电磁联系渠道被别人占用,失去了团队的智能支持的可能。就在这时,他看到了月光下海边的白浪或者航母运行时掀起的浪线,于是他能迫降在人力救援的范围之内。——天无绝人之路,如果不是飞机内的电灯熄灭,他是注意不到那种浪线的。也不知道自己在黑洞洞的大海上可以降落在哪里。

——政客讯问地面工程管理人员,可能的风险。——什么冰冻会导致降落伞打不开,,而导致返回舱粉碎在水面或者地面上。返回舱被爆炸物擦伤过,冷却层形成易毁点,容易导致返回舱破解。还有就是返回大气层是入射角跟理论值最价值比起来,明显有些小,这会导致和大气层摩擦的时间增加,返回舱被设置的保险摩擦燃烧时间上限是三分钟,而事实上,这次返回几乎达到四分钟。

——政客冷冷地说,这可能是航空上最悲惨的灾难时刻。而疑似整个工程的官方总负责人怒斥到:这是最光荣的时刻!——政客立马闭嘴,等待接下来和宇航员失去通讯联系的三四分钟。

——幸运的是,快四分钟时,大家都觉着等待的已经超过了安全保险的范围,我们看到了降落伞打开了。

——我个人认为,是这多出来的一分钟【的摩擦预热时间】,帮助冰冻降落伞系统解冻,而造成了双重意外下的,特别幸运。

——还有,整个事故发生后的营救过程中,除了政客们为了政治形象而不断咨询成功的概率和具体风险。地面指挥管理团队,都能用最简单明确的语言,敲定当下时刻最关键的问题,并分配最适合的人去负责思考解决方案。

——尤其是那个官方最高负责人,多次情绪爆发,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绝不放弃】的领导意志。让外围政客,停止继续过分干扰营救团队注意力的小动作。

——经验告诉我们,联合国里就一个议题召开的一系列大会,从来没有产生过,让我们感觉意外的成就。

 2 ) apollo 13

T.Hanks演的相当的好
那句:
Houston,We've had a problem here.
更是表现得非常完美

虽然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但是处理的非常好
能一直抓住观众
一步一步的前进
而且就算不懂任何太空知识也不会觉得闷

虽然又是英雄的一次胜利
but I like it.

 3 ) 共产主义战胜太空人

航天飞机第一炸的时候我还很小,当时在床上玩玩具。

我爸跑进来兴高采烈地挥舞着报纸对我说:告诉你个好消息,美国的航天飞机炸了嘞。我一脸懵逼地看着他,心里想飞机炸了干嘛那么开心?炸了不要死人么?

没多久,就在家里只比现在iPhone屏幕稍大的黑白霓轰产电视上看到了航天飞机爆炸分叉的新闻。

大概我无动于衷的样子不太符合社会主义core价值观,等到他拿到报纸的时候又拿给我看,图片上天女散花般的两道柱子:“你一点都不激动嘛?美国损失10几亿美元呢!”

那个时候对于“亿”和“美元”都没概念,还是不明白他为啥那么开心。但当时能感觉到他对于直系后代未能分享他的喜悦而十分遗憾。

到中学时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嘴角带笑轻蔑地说:挑战者号,他们要去挑战嘛,挑战,于是就over了。

航天飞机第二炸的时候,已经是大学某年级的大年初一了。我爸照样开心:美国又炸了一个航天飞机,选在我们大年初一。

但是身为30后的爷爷却非常不认可这种态度,对于911事件丧生的老百姓和航天飞机失事丧生的宇航员他都觉得可惜。

最近看国际空间站指挥官Chris Hadfield讲太空探索,讲到他第一次升空并进入太空的各种神奇体验,讲到90分钟环游地球遍历四季后对于人类的全新认识,语气平稳讲到哥伦比亚号上逝去的小伙伴们,又让我想起来了中学时读的阿波罗计划了。太空探索太激动人心了,比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很多小事有意思太多了。

虽说如此,已经老去多年的爷爷生前对于蒋介石总是不齿,对于3年大famine的背后原因一无所知;我也只能在接到police call时把social media的账号关掉。

能战胜太空人的只有共产主义。

 4 ) 苍穹下的国家形象片

朋友推荐的,看了还是觉得不错,除了回味"老汤"当年的气质以外更多的还是感慨于美国电影中所一贯宣扬的国家精神和人道主义.
宏伟的探索成就主人翁积淀已久的梦想,伴随登月所创造的奇迹,他们心怀壮志前往浩瀚的宇宙,但缜密的科学也难免疏漏,大千世界的奥秘又何尝是目前人类仅有的知识所能全部理解的呢,于是一次太空与地球的共同冒险开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无论是宇航员的家里,还是发射中心的控制室,随处可见星条旗,无形中为电影增添了庄严与神圣的气氛,似乎连各种大型复杂的精密仪器也瞬的肃穆起来带着几分威慑力。其次,就是宇航局在阿波罗13号行动失败后上下一心竭尽智慧与毅力营救三名宇航员的高潮部分。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临时被换下的肯,主动回到模拟飞行器中按照3个同事所处的状况寻找能使他们脱离险境的办法,以及为了制作简易的二氧化碳过滤器研究人员们在最危机关头所表现出的冷静与机敏。事实上,肯的回归代表了美国人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权衡选择,设计过滤器则是一种集体道义的体现,光是这两个情节就渗透着对人权的高度尊重与关怀,可想而知整部电影闪耀着怎样的国家精神光辉。
另外,电影几乎是处在离政府最近的距离讽刺了电视媒体的媚俗,无知与低级趣味,做的自然,其用意却似乎太明显了一点。
美国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将人类事业的探索与国家意志的宣扬相结合,用电影这样文明且娱乐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殊不知,文化的感染不但是潜在的,而且事半功倍。咱们要早学会用这一招的话,恐怕也会受益不少吧。

 5 ) 《阿波罗13号》:一步幽默的纪实电影

全文共3814字,读完大约需要10分钟

概述

《阿波罗13号》是一部由朗·霍华德导演,小威廉·布罗伊勒斯、阿尔·莱纳编剧,汤姆·汉克斯、比尔·帕克斯顿、凯文·贝肯、加里·西尼斯、艾德·哈里斯等人主演的纪实电影。电影改编自吉姆·洛威尔、杰弗里·克鲁格创作的回忆录《失去月球:阿波罗13号的危险之旅》,讲述了吉姆·洛威尔(汤姆·汉克斯饰),杰克·斯威格特(凯文·贝肯饰)和弗雷德·海斯(比尔·帕克斯顿饰)在阿波罗13号任务出现事故后经过卓绝的努力和地面不遗余力的支持后安全返回的故事。电影于1995年上映后,在社会上得到了一定的赞誉,并且拿下了次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效奖以及九项提名奖。电影在美术设计和声音上相当出彩,而在导演和表演上相对较好。

美术设计

本片的美术设计在还原场景的准确性上极为出众。因为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所以还原事件的场景,服装和道具会是极为重要的工作,而本片在这点上的还原度是极高的。例如本片中宇航员穿着的宇航服就与真实的宇航服别无二致,其具有可拆卸的头盔,手套等部件,还带有软管接口(气体交换用)。这些配件都做工精细,使得整个宇航服看起来非常专业而且与NASA的宇航服肉眼上没有明显的区别。电影中的宇航服甚至还具有接近航天级气密性。另一方面,置景团队也有着非常高的专业性,其布置的休斯敦航天指挥中心大厅具有极高的还原度。据称,担任顾问的前航天局成员都表示这一场景还原的相当完美。片中土星五号发射时的画面也制作得十分精良,就连箭上因低温而结成的冰块被震落下来的画面都被模拟出来了,可见制作团队的用心。电影中的飞船也与真实的别无二致(至少肉眼看来如此),就连被炸毁的破损都极为相似。在此,我不得不再次向敬业的美术设计们致谢。

阿波罗13号服务舱真实图片

《阿波罗13号》剧照

声音

本片的原声音效由詹姆斯·霍纳负责。詹姆斯·霍纳是美国1990年代最负盛名的配乐之一,除了《阿波罗13号》外他还为《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电影配音。他鼎盛时的音乐的优点是能够与电影情节紧密结合。在《阿波罗13号》中,奥德赛再入时的配乐便是这一特点的极佳体现。在再入过程中,配乐在地面时,声音较轻,基本只用小提琴演奏。这种高且轻的音调配合其缓慢的节奏给人带来一种可怕的,提心吊胆的感觉。而当镜头转向太空时,配乐便变得较为多变,而声音也变得更响,给人一种激动的感觉。最后,当返回舱与地面恢复通讯时,其配乐则变得欢快,与电影情节相呼应。更为重要的是,这三个配乐的切换是非常自然的。这种配乐符合电影画面的特点也出现在他其他的电影中。詹姆斯·霍纳的配乐包含了大量的管弦乐;不仅如此,他还酷爱苏格兰风笛和爱尔兰哨笛(《我心依旧》的主旋律中便包含了爱尔兰哨笛)。詹姆斯·霍纳对管弦乐的偏爱在这三部影片中都有体现:基本上所有的配乐都主要有古典铜管和弦乐演奏。这让他的音乐具有一种能过柔和的表达情绪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泰坦尼克号》中,它很好的表达了凄婉动人的悲恋,但在《阿波罗13号》中,这种过于柔和的情绪表达使整个电影少了一丝雄壮,多了一丝温情。詹姆斯·霍纳在后期作品中经常“抄袭”自己以前的作品。《阿凡达》中的许多配乐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过度的重复使得电影配乐失去了其新鲜感,变得公式化,无法很好的向观众表达情感。不过,《阿波罗13号》引起独特的风格(较为雄壮)所以逃过一劫,并不包含太多雷同曲目。总而言之,《阿波罗13号》的配乐还是不错的,虽说雄壮感有所欠缺,但是总体表达的情感还是较为到位的。

导演

《阿波罗13号》的导演是朗·霍华德。他还拍过《温馨家庭》,《美丽心灵》等片。《阿波罗13号》可谓是朗·霍华德导演生涯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拍的影片(例如《温馨家庭》)大多数是喜剧片,而在此之后,则变的较为多样。拍摄《阿波罗13号》时,朗·霍华德还未向拍《美丽心灵》时那样完全掌握纪实电影的拍摄方法。因此,他拍喜剧的一些习惯还留在《阿波罗13号》中。如在《温馨家庭》中,便有一段关于自慰的黄色笑话。而在《阿波罗13号》中,类似的黄色笑话在影片开篇时以杰克与一名女郎关于对接的对话中一性暗示的方式呈现。但是在《阿波罗13号》中也有很多朗·霍华德的纪实电影的风格的呈现。朗·霍华德的《阿波罗13号》和《美丽心灵》都是与科学高度相关的,但是在两个电影中他都没有把科学作为重点(《美丽心灵》通篇都没有阐述纳什均衡到底是什么,而《阿波罗13号》也没有阐述为何液氧储罐会出现事故,宇航员的轨道机动如何帮助他们返回地球以及他们制造的月震等事件),而是一笔带过了科学并着重描写人的故事。这一点某种意义上帮助他获得了成功,因为这使电影变得不那么枯燥而更加卖座。

表演

本片的演员总体来说还是十分敬业的,表演合乎逻辑且能够表达一定的情感。他们(三名主演)甚至还掌握了一定的驾驶飞船的技巧。不过,汤姆·汉克斯的表演在电影中并不出彩。首先,他的表演显得有些做作,情感的表现过于突然,显得非常不自然(他在电影中多次直接从平静变为暴怒)。其次,他的表演与现实存在一定出入。他饰演的角色吉姆·洛威尔在现实中是左利手,但是他却拒绝使用左手写字。不过,凯文·贝肯的表演相当出彩,他对于团队的担心和奉献的精神的表演在他开玩笑似的说出他贴的纸条是为了避免自己操作失误丢下其他两名宇航员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两名配角艾德·哈里斯和凯瑟琳·奎南的演出也十分不错。艾德·哈里斯强硬的语言和动作很好的体现出了他饰演的飞行控制中心主任的坚强。而凯瑟琳·奎南在得知飞船出现事故后强忍着担心撑起整个家的举动更是体现出了当代女性的坚强与独立的品质。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失重场景是在一架波音707中自由落体时拍摄的,并没有使用特效。因此,演员们还是付出了较大的努力的。

——————————————以下内容含有大量剧透,请谨慎阅读—————————————

角色

本片中的主要角色均为真实人物,但是电影中人物却带有电影制作人员的个人理解。在电影中,詹姆斯·洛威尔、弗莱德·海斯和肯·马丁利是一个关系相当好的团队。而杰克·斯威格特在肯·马丁利因故退出后替代他参加任务时,是这个小团队的闯入者。詹姆斯·洛威尔是一个会维护团队成员利益的领导,但他有些火爆的脾气也导致了一些问题,例如他与NASA的一些官员有很大的矛盾。弗莱德·海斯也是一个关心朋友的人,但是他的脾气导致了他不理智的因杰克“抢”了他伙伴的位置而厌恶杰克。但是杰克却并没有因为被厌恶而不工作,他仍然尽职尽责的为新的团体工作。这也最后是他被接纳了。吉恩·克兰兹在电影中是一个典型的负责任的、坚强的领导者的角色。他在与幸灾乐祸的媒体对峙时非常好的体现了他的智识。而玛丽琳·洛威尔则是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她独自扛下压力,为了整个家庭而奋斗。总而言之,电影中的角色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因此其并没有非常出众的特征,但是他们都是出彩的普通人。

叙事

本文采用了一种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叙事策略。电影既没有提及整个阿波罗13号事件队美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影响,也没有提及整个事件中十分技术型的起因与详细经过,而是选择以宇航员与地面支持人员的努力为切入点,辅以宇航员家人的反应和媒体报道讲述了一个个个体在这个事件中的反应。这种叙事让电影变得通俗易懂,但也降低了电影的逻辑性(有人看完电影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飞船可以通过引力弹弓返回地球)。这个电影主要有两条故事线。第一条是较明显的地面人员援救飞船这条线,而第二条则是较为隐秘的詹姆斯和弗莱德逐渐接受新加入的杰克的过程。 这种双线叙述的方法很好的是的故事更加复杂,表现出了更多的价值观。

价值观

电影中,“坚持就是胜利”和“不要以第一印象评价人”的价值观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因为宇航员和地面人员不畏艰难的努力,阿波罗13号最终得以安全返回。而正是这样的坚持才造就了这样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詹姆斯和弗莱德逐渐发现杰克的善良的过程也告诉我们需要放下成见,更加客观的观察他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正如《火星救援》中沃特尼获救时所说的:“但说真的,他们这么做,只是因为帮助他人是人类的天性。虽然有时候会有例外,但这是真的。”人们愿意帮助有难之人的天性也是影片体现的价值观之一。

————————————————剧透结束,请放心阅读—————————————————

总结

总而言之,《阿波罗13号》是一个不错的电影。虽说其音乐与表演仍有不足之处,但是瑕不掩瑜,它出彩的还原和通俗的叙事仍然使它成为了一部值得去看的电影。

 6 ) 阿波罗13号影评

片中出现的背景弦乐对于太空危机气氛的烘托我觉得极为可圈可点(当然不排除是我个人阅片量不足得出此结论),想来这是我今年第二次因为电影配乐而对一部电影印象深刻,上一部是一个月前的《变脸》。

唔除了配乐之外印象最深的居然是有关IRS的美式幽默。

相比于另一部同类型的电影《火星救援》,《阿波罗13号》显然设置了更多的高潮迭起的桥段,但毕竟前者是虚构科幻电影,后者是真实事故/事件改编。

这或许也就是真实的太空危机,在发生近三十年后的细致的荧幕改编所该呈现的效果。

两者(指两部电影)在叙事结构和分镜上有较多的相似性,(或者表述为火星救援对包含阿波罗13号在内伟大的太空电影的镜头语言的致敬),但是考虑到1969年的时间背景对比上火星救援的一定程度上的科幻塑造,我个人会觉得阿波罗对地球和太空双线刻画的紧张感会被火星救援好上许多。

在电影后半段已经登月失败,主线变为NASA/未上太空的队员等数千人为返回援救群策群力的时候,身为观众,身为观众,恍惚间想起肯尼迪总统于1963年的演讲《我们选择登月》当中的:"space is there"。

即使登月失败,但是登月不会是结果,登月是无数人类勇气和智慧凝结出的一个阶段目的,援救,一样是危险与伟大的历险。

感谢电影。

以上,作为Apollo 13的影评。

仿佛看见了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

美国人的一生:出生 纳税 XX 死亡

 短评

美国主旋律就是冗长、缓慢。

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20190617@天山重看,观影初期看得鸡冻印象深刻,还忍不住想上厕所的片,主旋律不让人嫌拍得好更加不容易,最伟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失败,发射前不祥之兆连连,在一堆烂牌里幸好拿到了最好的牌,人的渺小与人的伟大共存,哪怕艰难险阻也永不停歇的探索征程,许多被临摹的镜头语言,比起是否成功登月,更在乎的是倾尽全力让宇航员都活着回来,无数日后火起来的大熟脸,加油飞呀加油人类

7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格局挺大,气氛渲染也到位。缺点是前半段节奏过慢,节奏有点冗长。

9分钟前
  • 奔跑忘记忧伤
  • 推荐

最好的主旋律,没有之一。小时候看确实无感,如今重看算是看懂那个女配提名了,演得真好。理工男魅力大展示,各种感情(夫妻的、同事的、男人的、女人的、理想、家庭)纠结抵死但都低调不狗血,剧力万钧好看得不行,《勇敢的心》你凭什么啊凭什么...

13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抱歉,我先看的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然后在2016年才看的阿波罗13号,只能给个三星向航空事业的先锋们致敬了。。。

15分钟前
  • 约翰迈克莱恩
  • 还行

和大多數美國大片一樣,剛開始一直是娓娓道來的感覺,沒有多少讓人腎上腺素提起來的劇情,但看到休斯顿,我们出问题了!”才開始真正的進入劇情了,片中那種美國主義變現的淋漓盡致,Tom Hanks的加盟也是一大看點,推薦級別的影片

17分钟前
  • Wayne
  • 推荐

没想到这部片会如此脸盲,很久才分清楚谁是谁。这是非常好的题材,但却拍得很不好的一部片。许多平淡的对话,加上过缓的情节,即使是真实场景还原,也不该如此没有表现力。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太纪实就需要一些音乐之类的渲染情节,但这部片就是平淡,仅仅靠危险时刻的惊险吸引人是不够的。

18分钟前
  • DrBlackWatson
  • 还行

放在当年一定是大片了,没有现在炫目的特效,但纵观一切都那么精彩,紧张真实感很强,对媒体的嘲讽很明显,对民众所关注的导向有很多异议,TOM的秀感很强,不是演得不好而是怎么都感觉像演的,GARY不得不说挺苦逼的,除了冒名顶替外,参演 的这种太空电影角色都很尴尬,但他的表演却是真实可靠的!

21分钟前
  • ★冰凌宫★
  • 推荐

在我的“太空电影观影史”中,没看到过比这部电影更“硬”的、更真实的技术细节呈现。这种堪称极致的真实感,让它更适合被归为科技灾难片而非科幻片。天上地下两个密闭空间,将争分夺秒紧迫感互相加成,每一种状况与临阵磨枪都不断让影片回环进高潮中,至少持续了40%的影片时间。(必然的)美中不足是人物书写不够细腻、复杂,每个都太“朗·霍华德”,太教科书模板了。

25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别担心,如果他们能让洗衣机飞上天,也会把他们弄回来的。”老太太这句大亮。飞出地球、登月、星际旅行,一个个曾经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都正在一个个变成事实,这个世界在40年前就已经那么科幻了呢,相对来说最近几个十年相对无聊很多。40年前的人类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劲。

28分钟前
  • 容安
  • 推荐

《阿波罗13号》以微调的方式和克制的姿态,精心处理从编剧到表演的每一个细微末节,为我们再现了发自灵魂深处的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影片。

32分钟前
  • Sunman
  • 力荐

它满足我心目中满分的所有标准。激扬的音乐,紧凑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得当的画面。各方面不是最好的,但和在一起却有种劲道~有人探索宇宙,有人永不放弃……

33分钟前
  • fight2010
  • 力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终于在巨幕看了4K版。效果非常棒。真实事件改编,加上NASA训练飞行机营造的真实失重效果,观感极佳。全片虽充斥着航天术语,但也极大地增加了真实感,其实事件本身的一波三折足以扣人心弦、令人揪心、紧张、感动,添加戏剧性桥段和美式主旋律渲染色彩反而是画蛇添足了。四星半

35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主旋律里还不错的片子,不过配乐能不能收敛一下,本来就很主了,音乐还煽成那样~~

37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还行

剧作很完整,但所谓真实事件改编的片子总是觉得有些生涩,美国电影太过技术的毛病决定成与败,不是说所有优秀的美国导演都是卡梅隆。

41分钟前
  • 语然小语
  • 推荐

有Hanks我才看的...

46分钟前
  • jijo
  • 还行

这算是美式的主旋律了;开头的那个对接比喻实在下流;真笨,星星才不会掉下来;

4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安迪霍尔说写《火星救援》最大灵感来源其实就是阿波罗十三号,both电影和真实事件,这找来一看,果然精彩,人也没有过分煽情,但是你看到舱内的宇航员和地面上NASA的所有聪明人,都在想办法,遇到一件件挫折一件件解决,会被人类智慧感动。

5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居然是看的第一部朗·霍华德…够老套够俗气的美国主旋律,基本是好莱坞太空片模版了,但还是挺好看的…不过NASA清一色都是白人男性,女性在片中也只能是丈夫身后的家庭主妇,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一点反倒值得玩味,美国应该不会再出现这种电影了。同时只有美国拥有如此高的电影工业水准,能拍这种商业大片向全世界灌输其自由又保守的美式价值观,苏联即便是拥有再高的航天技术也抵不过一个好莱坞啊…正是这一点更引人深想“人类”的一大步究竟是谁的一大步?另外没想到凯文·贝肯年轻时还蛮帅的。

55分钟前
  • 推荐

想当年学校组织看,大家都看得屁滚尿流,厕所严重阻塞

56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