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1949

HD

主演:王龙基,关宏达,林榛,高依云,汪漪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4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2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3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4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5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6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3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4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5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6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7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8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19三毛流浪记194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三毛流浪记194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解放前的旧上海,大资本家、军阀、投机商人、洋人、流氓、骗子横行于世,他们过着养尊处优、挥金如土的腐败日子,而底层人民则穷苦不堪,生活艰辛。  大头、圆鼻子、三根头发、瘦小身材,这个外貌滑稽的男孩就是本片的主人公三毛(王龙基 饰)。三毛自幼失去父母,无依无靠的他终日在上海街头流浪,身无分文的他饿极了甚至吃刷广告的浆糊,困了就睡在垃圾车里。为了生存他送报纸、推黄包车、捡烟头,然而霉运却总尾随其后,所有的事都以失败告终。他好心做善事,反遭到诬陷和殴打。不过,生活在黑暗底层的三毛始终保持着诚实善良的性格,他从不愿为一口饭而沦为他人做恶的工具……  本片根据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同名连环画改编。猪猪侠之南海日记第二季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一季星之金币勇者义彦与被引导的七人灵体盛宴一路向北天堂岛疑云第九季年度最佳学生校影迷雾第一季Return Man:我是失物协寻师快乐星球第二部然后怎样追眠记古镜怪谈第二条战线熟食店的人老街警事好汉林松疯狂特警队我所看到的都是你忽而今夏地狱少女杜拉拉之似水年华信标阿里的婚礼心碎画廊奇志生日快乐2018国语飓风袭击美国 第二季迷宫下的罪恶2人间失格2021绝命海拔少林传人青瓷王志文版战略突击手(国语版)猪猪侠之竞速小英雄我爹死了假面骑士Outsiders死亡占卜2:恶灵始源尚衣院

 长篇影评

 1 ) 旧社会

小时候看的更多的应该是漫画还是动画片来着,这个应该是长大之后才看的,好像当时我还感慨过,怎么这个演员找的真的和漫画里面好像啊,尤其是那个鼻子实在是太传神了。小的时候不懂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贫穷,还觉得这个是搞笑的,挺好看的,等到长大之后才知道,穷人的世界真的是难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2 ) 抬头仰望星空

背景发生于解放前的旧上海,讲述的是流浪儿三毛的故事。 在影片中,极富讽刺的平移镜头。衣服,文具用品的出现,话外音对儿童的关怀发言,再联想同为儿童的三毛等流浪儿,一切都是那么可笑。 在社会上,三毛被人嫌弃,甚至可以说是被唾弃。即使这样,他也依旧保保持一颗纯良之心,不偷不抢,卖力气来换口饭吃。虽然在那个年代,大都身不由己,但三毛的所作所为值得敬佩。 印象深刻的一场戏,三毛在宴会闹剧结束后,披上麻袋走上街的那一镜头,第一反应是,他是自己世界里的英雄。在经历过境遇的大起大落后,三毛依旧选择回到自己的天地,没有迷失自己的心,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何等的高尚。 中国人讲究轮回。临近结尾,三毛再次在垃圾车中醒来,但此时的他有朋友。他们兴高采烈来到街上参加游行。这时,新中国即将成立,伟大领袖带领人民走向更好的明天。跳舞的女演员招呼流浪儿们加入游行,这与先前的一幕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许这也暗示了三毛这些流浪儿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身处不公的世界,但心依旧如初。

 3 ) 三毛流浪记1949

1949年的《三毛流浪记》:这部电影根据张乐平漫画改编,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卖报、拣拉圾、帮别人推三轮车……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个钱夹,好心的三毛把它交还了失主,而失主反诬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顿。流氓爷叔见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坏事。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爷叔利用时,宁可饿肚子,也不再乾爷叔教他的坏事。一个有钱的贵妇人收养了三毛,给他穿上皮鞋,对他进行管束,天性散漫的三毛不愿在富人家过寄生虫般的生活,在一次为他举行酒会的时候,他捣乱酒会,撕破华服,和往日一起讨饭的小伴一起,走向属于他们的流浪生活。解放后,他结束了流浪,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4 ) 《三毛流浪记》

没有地方睡,没有吃的,对吃的幻想,在幻想时,配合的音乐是轻快的音乐,让人心酸。但即使是这样的一个幻想,汽笛声还要把他惊醒,之后他在地上捡到一个包子,但即使是脏了的包子也不能如愿得到,一只狗过来抢。他只好又饿着肚子。之后他吃浆糊,被人训了一顿,之后抢夺救济饭,又受别的流浪儿童的一顿打。这是苦命的三毛,没有吃来没有住。
   影片中还讲了三毛努力挣钱的事儿。一是他捡到一份报纸,他高兴得兜售出去,得到一块钱,本来一根油条近在咫尺,但这份报纸已经过期了,顾客回来要回了他的一块钱,他的早餐随之没有了;他看到别的小孩捡烟蒂可以换钱,他把报纸卷成筒来盛捡来的烟蒂,影片中三毛为了捡一个烟蒂可以追着一个股民跑,最后这个烟蒂还掉进了下水道里,一个办公室人员以看三毛捡烟蒂为乐,一个一个地扔,三毛兴高采烈外加手忙脚乱地捡,最后不幸的是未灭的烟蒂把报纸点燃,三毛这个挣钱吃饭的办法也行不通了;三毛看到帮别人推车“爬岭”的方法可以挣钱,他也加入其中,但最后受不了流氓蛮横无理的高强度盘剥而放弃了,在这个片段中,有两个地方很感染我,一是三毛好不容易推一个胖子过了岭,但车子停不下地往下冲去,胖子来不及掏钱,三毛只得拖着飞驰而下的车子,最后从车上摔下来,他摸着头上摔肿的包,伤心的哭了,但他看到洒在地上的钱,颇得安慰地捡钱,令人心酸。二是三毛幸福地数着钱,从一数到十四,但最后却被流氓收走,让人心疼。
影片中还讲述三毛对教育的渴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场关于儿童节的游行,广播和横幅都在说着“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我们要爱护儿童,要尊重儿童。”,要给孩子水果、衣服、文具,但现实却是三毛这群小流浪儿童上街的权利也要被警察剥夺,很具有讽刺效果。
  三毛被人带去,有了吃有了住有了穿,但他必须去行偷,三毛坚决不愿意,他第一次行偷,看到一个老人因丢失这些东西要陷入麻烦,他把这些东西归还给了这位路人,被同伴知道,被饿了三天;这对行偷夫妻带着三毛扮成衣着华贵的富有一家偷布,但三毛不乐意,最后因着三毛的拖延和不小心暴露,最后被抓包。
三毛在脱离这群人后,“幸运地”成为孔国豪、宋瘦梅的儿子,在这里,他成为汤姆少爷,但富人间虚伪的生活方式和交往,让他心生厌倦。影片中向我们展示了他吃蛋糕所受到的压抑和他所学礼仪的无趣和枯燥。在宴会上,人们说谎话不打草稿,其中最惹人发笑是上官云珠饰演的那位太太的女儿mary打招呼的浮夸。这些太太老爷,平时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但对闯进他们宅院手无缚鸡之力的儿童却十分残忍。特别是屋主人孔国豪,当仆人抓住三毛的同伴时,孔国豪就在那里用尽力气地喊“打打打…”影片最后,三毛又回到他那个流浪儿童的队伍中,他离开的时候是一个下着雪的冬日,他单薄的衣裳难以御寒,但正如影片中所表现的那样,他是凌霜傲雪的寒梅。
影片最后三毛他们等到了人民解放,三毛和他的同伴手舞足蹈,庆祝胜利。他终于可以在大街上同其他人一起舞蹈、一起游行,不用再担心会像之前一般地被赶出队伍。这暗含着,共产党来了,流浪儿童真真正正地能过上好日子了,不会再像之前在蒋介石的统治下般地被赶出“儿童”的队伍。这当然加入了编导的“左倾”意识。这部影片拍摄于1949年,中国共产党将要胜利的时候,昆仑影业公司本来就是一个偏“左倾”的艺术团体,那么在这么一个共产党将要迎来胜利的时刻,影片中加入对共产党的拥护更显示了创作者的政治投巧和政治态度。
影片作为一部喜剧,在喜剧的形式(如狗子第一次看到骗子头头的那次,他手臂上似乎有一只活灵活现的龙在向三毛耍狠,让三毛转身就跑)下,蕴藏的是对三毛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影片中,音乐的欢快性和三毛的不幸生活构成了具有张力的言说。如三毛幻想食物的欢乐轻快曲调,如三毛被流浪儿童群群殴的激情交响乐等等。同时三毛的不幸生活又和三毛纯洁善良的心灵构成了巨大的张力,生活的不幸更加显得三毛在此种情景中显现的心灵的可贵与难得。影片中有一幕特别感染我,即衣着褴褛的三毛在瑟瑟寒风中蜷缩着身体行走时捡到一个钱包,他不是捡着钱包转身就跑,而是叫住那个路人,而那个路人竟然把他当成扒手,把他暴打一顿,这让我很心疼三毛,难道真的是做好人很难吗?还有,三毛把扒得的钱包还给了那位路人,那位路人看到三毛的同伴“欺负”三毛,竟眼睁睁看着三毛被拖走,真是不知这位路人是作何感想的。
但这部影片最大的缺点是三毛虽是一个一个儿童,但却有着一个良心大人的心灵,过于失真。一个备受折磨的流浪男孩,在生活的磨难面前,竟然还能路不拾遗,心灵一尘不染,有着这么高尚纯洁的心灵,让人难以置信,特别是深受饥饿之苦与寒冷之苦的三毛竟然“贫贱不移”,让人很不理解,根据马斯洛的原理,人有五重需求,饱腹和御寒是最基本的需求,当这些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何来谈人的精神、品格与理想,更何况三毛还是一个没有多少痕迹的小小少年?这是这部影片很多的硬伤,但瑕不掩瑜,影片以其优秀的喜剧功底和演员表演奠定了它在中国儿童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地位。

 5 ) 六十八年前的上海啊——与今朝倒也并无两致

果然大陆人的思维是一脉相承,要比香港1980版的三毛流浪记看着要舒服许多,尽管这部电影拍摄于1949年。(大陆和香港的文化断层原来都已经存在这么长久且这么大了嘛?突然意识到1980年香港还是英属) 感慨于上海在五六十年前许多配套设施变便已齐全,内陆中西部城市要想追上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领先于其他城市不是一点半点。但一百年后,五百年后又是什么样呢?谁也说不准。曾经的西安、开封、洛阳、南京不也是风光无限吗?这也才仅仅过了几百年而已,但那近的来说东北工业基地便可充分说明风水轮流转的定律了。 结局现在看来很是突兀而哭笑不得,硬被导演加上去的上海解放的结局,有骨气的三毛及他的一帮朋友迎来了春天。三毛大闹Party时,弹幕里很多人都在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三毛活该要饭。明明都已经成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了为什么还要和自己的那一帮狐朋狗友交往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然而,那个年代的人们或许完全不这么认为吧,他们觉得资产阶级的腐化生活即是社会的毒瘤,哪怕身体上受冻挨饿,也要保持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现在的我们却不这样认为,觉得三毛的行为愚蠢之至。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想?是社会在倒退?阶级依旧存在,普通人与上层社会依旧有着看不见的藩篱。 六十八年前的上海啊,与今朝倒也并无两致。 弹幕蛮有意思的,截取了几句: “我现在比三毛还惨” “三毛太可怜了,我好想进去帮帮他” “小孩子就是好,笑一笑什么都过去了” (所谓不打不相识,又是友谊从冲突开始的情节) 看到爷叔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演员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身板很是壮实,然而那时他正值壮年,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后我查了查这位演员,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关宏达。191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是满族人。35岁,正值壮年,他饰演的爷叔很有感染力。我想看看他如今的模样查找岁月留下的痕迹,却未曾想到他却愿意亲手断结了自己的生命。文化大革命中,因不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与1967年跳楼自尽,将生命定格。 源于满族人血液中流淌的骨气吗? 1967年,要知道这时候文革才刚刚开始呀。 还有老舍,还有穆旦,还有郭沫若那个最疼爱的儿子。 今朝依旧有,不叙。 你与我,也只是时代大潮当中一颗小小的沙子啊。 今朝有酒今朝乐,罢了。

 6 ) 记忆中的那个三毛

生在苦难的旧社会,被抛弃,小小年纪就得学着自己谋生。他没有家,没有亲人,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卖报、拣拉圾、帮别人推三轮车……但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

三毛是真的可怜。但话说回来,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有谁不可怜呢?

小时候看三毛同情他的同时庆幸自己比他生活得好太多,长大以后倒是心更柔软了,每次看都眼泪哗啦啦地流,他太可怜了……

很欣赏三毛的一点就是他很坚强,很勇敢,很善良。他是个好孩子。就算亲生母亲抛弃了他,他也想要再找到妈妈和她一起生活,是的啊,没娘的孩子像根草,太容易受欺负了……

已经记不得三毛后来有没有找到他的妈妈,也记不得最后的结局了。

只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社会能够越来越文明,人们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能够善待他人。🌹

 短评

在心疼三毛的同时也会为他微小但不放弃的信念感动

4分钟前
  • Robin
  • 推荐

很经典 而且给我造成不小的心理阴影 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太小了 里面三毛的遭遇很让我同情 但是我又没有办法帮助他 所以内心一度很难过

9分钟前
  • 🇦🇷🇦🇷
  • 力荐

儿童社会问题片的巅峰之作了,小演员演得非常棒。此片诞生于新旧中国交替之际,事实上,中国的许多好电影也正是诞生于这一阶段。一来由于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不再苦大仇深地拍摄说教味浓的电影,二来政府尚未稳固,审查相对清明,因此,49年前后的片子艺术成就都非常高。此片改编于漫画,通过一个流浪儿童的经历,揭示了底层社会的残酷与无奈。同时也表明了,贫苦人民对善良与正义的崇尚,以及社会将他们推向罪恶的深渊。最值得反思的一段是,三毛参加儿童节游行,漂亮的口号与残酷的现实对称之下,令人悲愤。解放军的来临,让该片有了完成度。

12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推荐

在别人地头上讨食吃上交点钱就一副谁都欠他的跩样,这都是遇上好脾气的哦...吃饱了穿暖了到该干活的时候还敢一脸理直气壮"我不干!". 无言。又脏又白痴,苍蝇一样往人家训练好了的欢庆队伍里钻,他命也是大.

15分钟前
  • [已注销]
  • 很差

很经典的一部剧,反正了当时的现状

16分钟前
  • 苏幼
  • 还行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故事长片,竟然还是漫改题材,而且还是儿童做主角的电影。拍摄过程拍摄新旧两个时代,故事本身又切实贴合时代背景,属于中国的新现实主义作品。

21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一点都不喜剧,都看哭了,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三毛好可怜。

26分钟前
  • 翻牙膏。
  • 推荐

宁愿睡大街,不做富二代。并非自觉的阶级意识,而是儿童间最质朴的情谊,这种情谊却也是一种江湖侠气。三毛这个看似可怜的小孩,因这种不卑的侠气而让人同理让人欢喜。party场景中的众人都演得极好,整个场景设计相当完美。

31分钟前
  • xīn
  • 推荐

解放前夕国内腐朽的资产阶级分子、流氓恶霸的代表,和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下层人民。一边是衣食不愁大鱼大肉,一边是露宿街头饿得眼冒金星。现在看来结尾直接切GCD确实比较突兀,但内容直指旧社会残余的压迫和丧失良心的人性,特别是在喜剧效果之下格外被放大。

33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特别经典的一个剧,看的让人很心疼,很感动!

38分钟前
  • 随风的蒲公英
  • 推荐

完整重看这部1949年黑白老电影《三毛流浪记》,猜想:要么是小时候看过但如今印象模糊了?要么可能儿时就看过2006年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和1996年电视剧《三毛流浪记》。——《三毛流浪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国产故事片。影片于1949年开拍,摄制进入尾声时正是上海解放前夕,社会局势不稳,摄制组决定停机,保存好全部胶片,全体人员分散隐蔽准备迎接解放。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三毛流浪记》恢复拍摄。创作人员日夜加班,昆仑公司动员多位导演帮助他们进行后期制作。为了抒发欢庆解放的欢乐心情,剧组补拍了三毛参加庆祝解放大游行的结局。这也使得该片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跨越了两个时代、拥有两个结尾的影片。-百度百科 —— 来自导演的自传: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545760/

4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新现实主义在战后的上海,可平行对比文华的流浪儿童题材影片《表》,得益于张乐平的原著漫画,表达更本土化和有地方特色。漫画改编片,自带一种重回吸引力电影的原初魔力,如此纯真,如此动人,带领观者再次回到童年的大千世界。昆仑出品与左翼的显露,最大的讽刺是儿童节那一天蒋介石放送的“儿童是未来的主人翁”广播演讲。这不是一个儿童乐园,在中正小学的校园里,这是一个儿童的炼狱。客串阵容强大,能认出来的有刘琼、黄宗英&赵丹夫妇、汪漪、上官云珠。最后的一个“流浪儿攻占大公馆”的桥段,仿若一个政治的预言。

44分钟前
  • 卷耳电影笔记
  • 推荐

拍得相当有意思的一版,叠印神马的有点儿魔幻的感觉。可惜虎头蛇尾,如果时间线能拉长到十七年电影之后,就更有趣了

45分钟前
  • 到哪哪倒龙经理
  • 推荐

饿着肚子看三毛流浪记真是别有一番同理心啊~那么多粗口的儿童片怕是再也没有了~PS.上官云珠母女好灵!

47分钟前
  • lilac
  • 推荐

虽然画质很渣,现在也大概忘了具体讲了什么,只记得每次看都特别心疼三毛,印象最深的就是三毛的大鼻头。

48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喜剧的涂层下是漆黑的现实,虫豸般努力活着的孩子们映射着比晚宴大闹剧更荒唐的世界。

5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建国后第一部儿童片,小演员实在太有灵气了。把经典的漫画形象转化成了难忘的银幕形象,电影也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上带有漫画感。是喜剧但格外令人心疼,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三毛也能坚守最基本道德底线,为此甘愿放弃不愁吃穿的生活。这也让片尾欢庆解放显得极为真诚,因为孩子们真心盼望新社会的到来。

56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其实,放到现在,孤儿也不见得能活得多好~看到了赵丹~剧情上有些小漏洞,富婆既然真心想领养个孩子,怎么会打发佣人随便上街找个孤儿来?不会去孤儿院挑?四分之三都是实景拍摄,可以看看当时的老上海~

1小时前
  • 蝉影
  • 推荐

49年昆仑厂还没合并,大名鼎鼎的《武训传》还没问世,战后左翼电影的基地。剧情和漫画一致的辛辣,和谐圆满结尾。

1小时前
  • 高压电
  • 还行

小时候看到三毛屡次被欺负又不屈的反抗,当时我就哭了。实景街头,太具新现实主义了,这应该是中国的《偷自行车的人》,伟大的左派电影。8.2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