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茉莉

HD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莎莉·霍金斯,亚历克·鲍德温,安德鲁·戴斯·克雷,鲍比·坎纳瓦尔,路易·C·K,彼得·萨斯加德,阿尔登·埃伦瑞奇,迈克尔·斯图巴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蓝色茉莉 剧照 NO.1蓝色茉莉 剧照 NO.2蓝色茉莉 剧照 NO.3蓝色茉莉 剧照 NO.4蓝色茉莉 剧照 NO.5蓝色茉莉 剧照 NO.6蓝色茉莉 剧照 NO.13蓝色茉莉 剧照 NO.14蓝色茉莉 剧照 NO.15蓝色茉莉 剧照 NO.16蓝色茉莉 剧照 NO.17蓝色茉莉 剧照 NO.18蓝色茉莉 剧照 NO.19蓝色茉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蓝色茉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Jasmine(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饰)的丈夫Hal因为商业诈骗罪被捕入狱并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贫如洗的她只能离开纽约来到旧金山投靠她的妹妹Ginger(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饰)。从挥金如土的生活瞬间回到普通人的世界,Jasmine精神崩溃了,她经常自言自语,并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中,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她不喜欢Ginger的前夫Aguie,更不喜欢Ginger现在的男朋友Chill。Jasmine在一个牙医诊所找到了份工作,同时回到学校上课,但她的生活仍旧一团糟。直到在一个派对上,她邂逅了一个公务员,他风趣英俊又有钱,很快就赢得了Jasmine的心。Jasmine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就在他们准备购买结婚戒指的时候,Ginger前夫Augie的出现又让她的世界昏天暗地......思春期游戏古战场传奇第七季情迷意乱死亡约定无懈可击2016坏人好梦鹏程万里鬼啊鬼啊少年之名大佛萌菌物语第二季弦音 -风舞高中弓道部-我是证人前哨第一季老家伙2024比天高比地厚国语动物侦探事务所操行零分红气球眼里余光都是你丛林战士龙城小仵作2千古玦尘血鲨鬼打鬼飓风战魂之剑旋陀螺忍无可忍2015惊恐死神终极笔记迈尔斯·戴维斯:酷派始祖老板娘的房间罗宁天崩地裂云上情歌欢喜冤家马拉松爆炸前的三重命案与人民同行原创作品文艺晚会男二本色酒吧

 长篇影评

 1 ) 放不下的自己

年少时总会有这样的梦想,长大之后要去见见世面,过更好的生活;当生活渐渐“物质化”了之后,年少时的梦想被各式各样的时尚包装着,在觥筹交错之间,仿佛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直到这种幻觉,最终被生活所打败。直到这种幻觉,最终只是一个泡影。

Jasmine并非一直沉浸在幻觉中,只是现实的无奈,让她更为挣扎和难过,以至于无法直视。她试着去做点什么,去学点什么,但是这些并不是她所擅长的,这些看似有意义的事情并没有让她从一种失落的情绪中得到缓解。最终当她再次施展自己的交际手段,试图回归过去的生活状态时,却被意外所打败,刹那间一切的幻像再度化为乌有。

Jasmine所经历的,我们通常称其为“落差”。巨变越是剧烈,落差就越加明显,大多数的人在挣扎过一段时间之后会渐渐适应新的生活,而总会有这一些人,是永远无法完全适应下来的。因为或这或那的原因,他们放不下自己,无法接受自己必须承受的转变,在不同的环境面前试图延续自己从前的状态,从而与身边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环境的转变和自我的转型总是一对互相缠绕的共生体,对于自我的定义从来都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一个人身处于某种状态太久的时候,突然的环境变化总是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当梦想幻灭、必须面对现实的时候,内心的争斗通常会伴随着失落与傍偟的情绪,以及心中略带不甘心的怨气,然后随着各式各样的打击渐渐消散。

这部影片最难把握的是情绪,而凯特女皇把细致入微的情绪刻画的入木三分。

 2 ) 这不是最好的Woody,但是最出色的“女王”

纽约实实在在是Woody Allen 的主场,要不是朋友英明的提醒,我已经忘记电影票有时候是需要预定的。周五晚上的Lincoln Plaza Cinema 果然是座无虚席,略小的屏幕仿佛故意和大流背道而驰,不放iMax 3D之类专放“文艺片”。开始的trailer广告是意大利电-美国影节的简介,一幕幕的Rossellini, Fellini, Antonioni 的黑白镜头很妙的酝酿好了气氛。然后铺面而来的是Cate Blanchett 神经质的喋喋不休,Woody Allen 式的喋喋不休,令人百听不厌忍俊不禁的喋喋不休。还没过3分钟,我自己知道黑暗中我已经微微扬起了嘴角,同时舒展开了这倒霉而疲惫一周紧锁的眉头。


这一定不是Woody Allen 最好的电影,没有奇妙绝伦的剧情故事,没有冲出银幕变活的明星,没有Woody亲自入场的喋喋不休,没有Talk to the camera,没有拌嘴儿能完爆Woody的Diane Keaton,没有大美女Scarlet Johansson,没有前几年弥漫着的迷人欧洲文艺秒杀美国土财主的调调,也没有穿越时空的大作家一块爬梯顺便传道授业;这是一部Cate Blanchett 女王在荧幕上独立支撑的电影。金发碧眼的女王就算家道破落了,也还是拎着她的Birkin 穿着Chanel外套用Fendi钱夹坐头等舱使唤人搬运Louis Vuitton行李。She does look like a million bucks, and she looks good! 我不知怎么很邪恶的想起了年前很火的国产电影《北京遇见西雅图》里面汤唯的扮相,好好的气质女神硬生生的被弄出了一身淘宝范儿,估计二奶小三们看完后回家肯定特高兴自己相貌气质完胜汤唯吧, lol。走题了,接着说Cate 女王的演绎,从开篇的喋喋不休,到哆嗦着吃安定、自言自语,再到对下流社会如见到老鼠似的打心眼的恶心,到遇到高富帅后仿佛回到“王座”后的游刃有余、优雅高调、欲迎还拒,再到意识到自己的虚伪虚弱依旧幻想活在旧世界后无声的啜泣,要是电影学院不给个小金人真是天理不容啊!恍然发觉原来冷艳高贵的女王不只是外貌和气场,而是骨子里的入戏!

看Woody的电影,怎么也得说说电影里的段子,老话痨对于自己的看家绝活当然毫不含糊,火候拿捏的是不肥不瘦不干不腻入口即化。这次的对象是米国(特别是纽约)的富裕阶级,用政治哲学系教授J. Hacker 的话说 “The stinky rich”, lol. Cate 女王颐指气使的告诉妹妹她的行李叫“Lueee Vuitton”,Cate 女王说自己来自纽约后,很自然的加上了一句 “Park Avenue, actually”, 又是全场爆笑!其实布鲁克林不少地方的房价其实已经直逼曼哈顿了,不过既然是老牌New Yorker 的电影,当然要再调戏一下Brooklyn喽。“上流社会”的做派被Woody Allen 一股脑的拿出来开涮当笑料,当女王失去一切虎落平阳被犬欺时的去工作的各种笨拙又是阵阵笑场。女王心有小鹿但故意多等电话响几下,接电话后故意让高富帅等等十秒,而其实自己捂住话筒喘几口大气恢复镇静,又是一阵低笑。不低俗无聊但也不晦涩难懂的笑点,中产阶级大众能接受笑话的幽默,也算是小老头的招牌了吧。Woody Allen 深谙中产阶级比下有余的优越感以及对上流社会的暗中向往,老谋深算玩得不愠不火。说到这儿想起来某次看Daily Show 时Conan 说了句特别深刻的话:“其实每次笑得时候,都是在自己不当真只当看戏,但你知道有些人当真会那样。”再一针见血不过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Park Avenue,Actually.” 的语气腔调真真是存在的。

绕来绕去,总要是说回电影的主题,就像小时候春游、运动会、参观科技馆完要写作文总结中心思想一样,逃不掉。不过与其说Blue Jasmine是批判被涮得厉害的富裕阶的物质和虚伪这一明显命题外,我觉得电影实际上是在更广泛的讽刺人的自私和虚伪。Jasmine的妹妹,跟着姐姐去party后认识了的胖大叔踹了脾气暴躁的拉丁裔男友,和原本有矛盾姐姐瞬间打成一片。结果发现胖大叔是有妇之夫后,和拉丁裔男友重归于好对自己的出轨只字不提,而两人把矛头都直指“装腔作势”的Jasmine。这样的“虚伪”和Jasmine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因为他们不是利益阶级,没有那么些趾高气扬、装腔作势的派头?相比之下,我反倒是觉得Jasmine本质上更率真。Jasmine为了不想让高富帅知道自己落魄的真相,故意在电话里扯由头让高富帅不去她寄住的妹妹家去接,挂电话时瞬间明白了自己的虚伪做派,泣不成声。对于知道自己虚伪但为了达到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真小人”;和站在道德高点毫无自省之心,然而行事时该瞒该骗毫不含糊的“伪君子”(且这“伪君子”对自己的行径是真心实意的浑然不觉),敝认为“伪君子”远不如“真小人”可爱。

“伪君子”和“真小人”的话题演绎得有些远了。回到电影 Jasmine 和 Ginger这一对姐妹,其实当时脑子里想到更多的是“敏感”和“不敏感”的对比,“有故事”和“没故事”的对比。大多数人,注定是浑浑噩噩日子一天一天过,没有那么多故事的,安于现状。普通人的日子真的没有什么不好,稳稳当当安安静静的一辈子;毕竟敏感的Jasmine那种大起大落支离破碎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消受得起的。不过我们毕竟不是行尸走肉,哪天夜里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被日常琐碎磨起了层层老茧,自己这半辈子的故事一张纸就能写完,会不会也怅然有所失呢?

ps 看完电影后,应景的要了杯Blue Moon
pss Woody Allen一定是借鉴了不少《欲望号街车》吧

 3 ) 谁在虚构?

这出戏看到三分之二时,我恐慌到无法自已。因为第一次,我碰到了一个与我一样不断自语的人。
我常常一个人说话好几个钟头。零星的感受、对现实新闻的评论;在看完某一段书后将它与之前之后的作品比较,而得出的一连串想法;想象一个对话场景,我与谁,或者对着一群人演讲;不断反复叙说自己过去的经历……
茉莉的反复自语是凄惨的。这是她在无法接受现实之后以一己的叙述对抗现实,以话语营造出符合自己想象的安全世界。她一度成功了,过去被她喋喋不休的绵密帷幔遮掩住,她只愿意亲吻未来的紫罗兰。
其实,是现实太残酷,容不下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如果不是现实一次次提醒着她,过去也许就过去了。然而我们永远逃不掉,因为自己就是现实的一部分。你真正逃不过的,还是自己。
即使让你换一个环境,真的再嫁一次豪门贵婿,生活只会重复一次,这是茉莉的命运。她不知道自己欠缺了什么。
对于戏外的我来说,问题则复杂得多。因为我的过去与未来没有戏剧化的冲突,没有显性的联系。出生在,我不知道怎么定义,这个时代的我们,早已经陷入了多元、复杂与未知的历史中。于是我们连自己也无法掌握。
多元让我们能够欣赏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生活与艺术,生活似乎是一道水滴上散射的光。于此同时它失去了密度、力量与纯度。自我在杂糅的意识形态与历史进程中反复塑造,张扬与怯懦,压抑与奔放,诗意与事故这种种汇集于我一身,当现实偶然触碰到一个一明两暗的开关,过去的回忆立刻被此刻的认知组装完成,于是,我变了一个人。
仿佛茉莉换一身新装,我的叙述真的令我相信,我是另外一个人。或许,我是什么人根本不重要。因为我的生活不需要这个具备某一种个性的人,当你不需要与人相处时,你的个性毫无意义。
当生活的构成只是文学、电影以及种种欣赏性的活动时,无数的话语、感受,下一部作品对之前作品的回答,不同作品间相互的调情,这些就令你无力自拔。更甚于是,你生活中的现实全部转换为话语,它不是现实中的人事物,而是观念与审美中的客体。它甚至不具备生命,全由你定。
你如排列一个个文学形象一般,排列着亲人、友人、陌生人。如看戏一般他们在你的生活中穿插。他们对你来讲,失去了真正相处带来的触感,感情中的,身体上的,他们都与你分开。你的情感分别或许只如小时候看的《还珠格格》挥之不去就是强过《甄嬛传》。
更可怕在语言本身。因为语言不由你操控。当你开始言说,逻辑与感觉会将语言一步步推向解答,你眼看着生活被一种莫名的力量在你敲击着键盘时定义,无能为力。

 4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十几年前第一次看亦舒的小说《我的前半生》,讲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嫁给一个医生十几年之后被离婚,然后进入职场,挣扎着学会站立的故事。小说的男女主角叫“涓生”和“子君”,化用了鲁迅最有名的那篇爱情小说《伤逝》里主人公的名字——亦舒大概乐于猜想在现代的香港,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小说最后的结局是,子君幸运地遇到了一个白衣骑士,完成了华丽转身。

《蓝色茉莉》乍一看像是伍迪•艾伦版的《我的前半生》。美丽富有的女主角遭遇婚变和破产,接受职业培训,学着当个小职员,被各种不靠谱男人调戏,遇到高富帅,眼看着就要有幸福生活……然而不是的,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在流行小说的世界里,亦舒是犀利而又残酷的,但是在伍迪•艾伦面前,她简直是梦幻一般的温柔——伍迪•艾伦的讽刺才是不动声色不留情面的,就像他让凯特•布兰切特花掉妆湿着头发在风中颤抖一样,他精确地描绘了一个跻身上流社会的女人从巅峰跌落的全貌。

作为全片的绝对主角,茉莉的主要性格当然首先是一个从普通家庭(被领养的孩子,甚至可以说出身不那么幸运)跻身上流社会的女人的虚荣和势利。从片中的信息来看,她是读书时遇到高富帅的老公,然后退学嫁人从此开始人生的新篇章,也开始她一发不可收拾的高傲与冷漠。她与金洁尔是被领养的姐妹,但是作为一个姐姐,即使不是胞姐,她对妹妹表现出的亲情也实在是有限。在茉莉破产前,看到金洁尔夫妻造访纽约,她表现出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伍迪用一个小桥段让两个姐妹形成鲜明的对比。茉莉一再表情尴尬地推拒妹妹夫妻的饭局邀约,妹妹却单纯地说“下周是你的生日,无论如何得让我们请你吃一顿饭。”而茉莉不得不虚伪地提出了几个餐厅之后,才满面愁容地偷偷向丈夫发牢骚:“天哪,我们不得不请他们参加我的生日派对了!”在妹妹夫妻委托哈尔投资之后,茉莉似乎表现出了一丝亲情,在浴室里娇柔地问哈尔:“你会帮他们赚钱的是吗?”但是下一秒钟她已经开始担心瑜伽、普拉提、筹款午宴……在茉莉的心里,这些都比这对工薪阶层夫妻来得更重要。

破产之后,坐在露天餐厅吃着廉价的蛤蜊,茉莉居然还能不忘提一提“哦,这里多么有欧洲风情,曾经我们去过地中海”;一边面对着跟牙医和护士走得很近只知道伏特加的大老粗,一边她仍然要喝加柠檬的马提尼。(这画面本身就是绝佳的讽刺!)蓝领(工薪阶层),牙医(中产阶级),她都提不起兴趣,一个会谈时尚圈和欧洲旅行的驻外公使才能入她的法眼。能够在交谈时用那种不经意的亲昵提到纽约、派克大街,她就顾盼生辉,旧日生活的光辉又回到了她那几近崩溃的身上。这个早早把自己的名字从俗气的“珍妮特”改成洋气的“茉莉”的女人,她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雅迷人的女子,不是为了平常的主妇生活,而是为上流社会度身定制的。

她并不是天生的贵妇。虽然她向别人炫耀的版本是,为了结婚从学校退学,反正在学校里也是混日子。但是后来她也说,她在学校里还是个优等生。这样矛盾的表述并不是剧本无心的混乱,相反正是伍迪•艾伦的刻画入微:茉莉在撒谎。原因很简单,她想伪装成为一个出身优越、糊里糊涂地在学校混日子然后不经意就嫁了个高富帅的女子,尽管事实上她出身贫微,需要看顾孩子来赚零花钱,在大学里必须努力学习以博取未来。她与哈尔的婚姻彻底改变了她,或者更确切地说,上流社会改变了她,悲剧的是,然后抛弃了她。

不同于选材类似的美剧《破产女孩》,片中对跌落前后周围人的逢迎与冷眼并无关注,伍迪自始至终都把目光对准了茉莉,因为真正毁灭她生活的是茉莉自己对上流社会的执迷。她可以离开金融犯罪的老公,但是她装作不知不闻不问,享受着因此带来的奢侈生活;她可以告诉德维尔真相,但是她不,她编造谎言为了获得大使夫人的身份。她是这样留恋环球旅游装饰豪宅的生活,情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维持这个幻象,情愿在沙滩上建一个城堡也要试着接近它。她的执迷传染到金洁尔,一直简单率性地认为“性感、牢靠”就是上佳人选的金洁尔居然也跟一个音响师上床,然后喷着过浓的法国香水问姐姐“他是不是更上乘一些”。虚荣和欲望犹如跗骨之蛆,啃噬了茉莉的一生,又像藤蔓植物一样长到了妹妹的阳台上,结果却是姐妹俩都重重地摔在了现实这个混凝土路面上。伍迪在这里没有任何慈悲心,然而也正是这种“无情”造就了这部电影优秀的讽刺品质。

说到这就不能不提一条引线,虽然是个小问号,但是贯穿了整部片子——茉莉对她老公哈尔的骗局是否知情?在茉莉搬去金洁尔处合住之初,妹妹就替她说话:“哦,她根本不懂金融。”奥吉则说:“她和哈尔结婚那么多年,一起大搞地产诈骗、金融诈骗,她什么都知道!只是当看到那些钻石和貂皮大衣的时候,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里立刻接进一段回忆,哈尔在搞一些地产公司文件的小动作,茉莉则在朋友们中一脸天真地说:“哦,我从来不关注哈尔的生意,我从来只是签个名。”这一段是对金洁尔夫妻对话的呼应。在后来回答继子的质问时,她又说:“你觉得我要是知情,我还会让他用我的名义去注册公司、开银行账户吗?”这一切似乎都将她的嫌疑洗得一干二净,然而伍迪•艾伦在最后打开了纸团,被背叛的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向FBI告发她的丈夫。原来,she did know it。剧本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这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地互相呼应,制造假象,直至猛然反转。

我们以为哈尔是个骗子,原来茉莉是个伪装得更好的骗子。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人人都在互相欺骗:艾尔欺骗了金洁尔,金洁尔欺骗了奇力,哈尔欺骗了茉莉,茉莉欺骗了德维尔……没有无辜的人,没有纯洁的人,在虚荣、失败和欺骗里,所有人都显得卑微得可笑。

一反之前《午夜巴塞罗那》、《午夜巴黎》这样的城市情书和《人人都说我爱你》式的爱情喜剧,伍迪陡然回到了类似于《赛末点》的深刻讽刺路线,就连他经典的话唠都让位于冷静的观察。虽然片子一开头茉莉就滔滔不绝地讲了十分钟,有伍迪•艾伦招牌式的神经质,却不再是他那种知识分子范儿的谈艺术侃历史博典故,而是神经崩溃式的喃喃自语。

从整部片来看,回忆与现实交织,但是剪辑的层次井然;台词繁密,匆匆登场的人物颇多,但是伏笔绝不落空,于细微处处处呼应;全片布满零星散落的线索,几无赘笔,笔力之老辣令人赞叹。这部电影看似平淡无奇,但是伍迪•艾伦用一个精微缜密的剧本显示了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深厚功底,可以算是近年来他最好的一部作品。

 5 ) Better Gene

这部片子请Cate Blanchett——一个外国人——来演“地道”的纽约客是可疑的。合理的选角应该是Meryl Streep,她出生在新泽西,并且曾经成功饰演过戏说版的Anna Wintour。但是老头儿自然有他的方法论,看完全片,觉得“精灵女王”确实无人能及。
纽约本来就是外国人的地盘,Jasmine和Ginger的差异是小,不同的人生都可以并轨在这个城市狂跑。Ginger早早地离家,正如名字所暗示的那样“生”和“僵”;而Jasmine之所以成为Jasmine,都是后天的养成。她把自己装进了Birkin Bag,装进男人的香槟色宝马车里,她像翻看商品目录一样轻巧地翻阅自己的人生来move on。

极长的篇幅都是层层剥开华贵的套娃,把所有人带进了Jasmine的回忆里,逼她到崩溃的边缘。她的生活冲进阴沟里,回光返照,又死沉沉地掉落。还好结局是个悲剧,不然也太瞎了。
Jasmine是集大成的贵妇,坐拥钻石手链、丈夫的温柔和丑闻,以及抑郁症。她脆弱得只有一张壳,大荧幕特写她的脸时,睫毛膏总是被眼泪晕到下眼睑。她是一条美丽名贵的观赏金鱼,老头儿附体在她身上神叨叨的说话,离开了纽约的水域之后在西岸的平凡生活里处处搁浅。因为本质是一条鱼,没什么大脑,所以耍起手腕儿来也格外瞎,一次把丈夫送进监狱,一次把未婚夫逼得离场。她在聪明地做蠢事,所以显得可怜。

Jasmine和Ginger是两幅基因,装进了不同的生活里,彼此都没有自知,在顺境里可以敷衍和假装,在逆境里就只有抓瞎。两个人都不是深刻的人,只是Jasmine装得更有见识,也更有钱有底气去谈论这个世界。但当她被光鲜的过去给踢到惨烈的破产生活之后,两人一模一样的愚蠢就两相对照了。
这部把可恨之人拍得可爱的片子,老头儿确实拿捏的好。即便是其中纽约人民对西海岸满满的恶意,也是很正经的幽默。不得不提精灵女王的演技,在上流社会里美得像香槟,落魄时也有漂亮的气泡。汗水与泪水在别人身上只有可悲,在她演出来倒是亮晶晶的悲戚的美。尤其最后那个眼神,就是这种不做死就不会死的绝望。

——————————————————————————————
Po主知道错了,想张嘴骂我的人不如直接看第二段,忽略第一段好吗?求你们,被骂伤心了。

 6 ) 女王病

笼子里的金丝雀无法适应野外生活,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若是摆在市井街头,不仅不会被欣赏,反而显得碍手碍脚狼狈不堪。

上东区宴会的女主人Jasmine即便落难至平民,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依然是一副高雅阔太太的范儿。她无数次提起同丈夫浪漫的初次相遇以及她完美的婚姻,坚持不懈地将虚伪的梦幻光环笼罩在自己身上,把有限的几件高级衣装变着花样搭配出女神的味道,丝毫不顾与周遭环境的格格不入。
“我跟这儿的谁睡觉,才能得到一杯加了柠檬片的马蒂尼?”她不耐烦地说。
——机会总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与高帅富的相遇简直让她如鱼得水。凭着自己一直坚守的那股高端味儿,拼命抓住这跟翻身救命的稻草,连哄带骗地钓上了金龟婿。

Jasmine的妹妹Ginger一条线展示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生活在中下层社会的Ginger是个完全随性的女子,谁能让她快乐谁便是她的真命天子,几句赞美和调情就可以让她跟皮糙肉厚的老男人在汽车旅馆偷情,发现对方已婚后瞬间重回旧爱怀抱,仿佛一切不忠都没有发生过,乐得畅快逍遥。

影片中穿插闪回Jasmine过往生活,基本忠诚地再现了Jasmine一直沉醉的奢华美满生活,中间Jasmine老公被Ginger目睹的偷情,还让我对Jasmine闪过真切的同情,暗线埋到后来一发引爆,老公号称与未成年的下人之间发生了真爱,Jasmine那完美的泡泡瞬间被击破,常言道不作就不会死,落得家破人亡,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明明一只脚已经踏进珠宝店,却被老妹前夫几句话就毁了一桩婚事。儿子冷漠的话语更是雪上加霜。
最终Jasmine坐在路边,再次絮絮叨叨地念起了过往。

可笑而可叹,放生的金丝雀还能唱起婉转的歌吗?

对于“女王病”重症患者的女主角来说,没有什么比丧失炫耀资本更残酷的了——也许对任何女人都是这样。


老头这次玲珑剔透的叙事非常调皮,凯特布兰切特作为主演当之无愧,这位澳洲来的女演员认为自然衰老也可以非常美丽,宣称此生都不会接受任何整容或者延缓衰老的手术,会享受逐渐出现的细纹和松弛,她一直在用自己卓尔不凡的气质来证明这一点。


END

 短评

林肯广场电影院不出意料的满场,小老头电影的笑点就是多且秒,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同样都是"上流物质女"「虎落平阳」的故事,我们拍出「北京遇见西雅图」不得不说从编剧到导演演员比伍迪艾伦的新片差太多了!ps 凯特布兰切要是不拿奥斯卡真说不过去!!!

8分钟前
  • Macmania
  • 力荐

I feel awful...really...想起粉红女郎里男人婆对万人迷说的,女人花点心思搞搞经济独立又不会死。成也太聪明败也太聪明,姐妹花两人的表演都超级抢眼(Cate真是用生命在演啊),中间笑点不少,继《赛末点》后终于再次被伍迪艾伦的剧本征服,去年《爱在罗马》我几乎是快进过去的。

9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Woody Allen最好的电影之一,剧情和台词都精打细算恰到好处,Cate的每一个微表情都如此可信,至少拿下一个提名。这一个可怜的可恨的自大的聪明到家的傻女人,却也有可笑的自尊和顽固的底线,这就注定了她无法圆融攀附,终究作茧自缚。

1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Woody Allen表面沿襲實則顛覆《慾望號街車》,讓角色統統有別過往,使用的最大技巧是“移情”,縱使茉莉虛榮傲慢觀眾仍同情其處境(她老公是騙子),但在最後一刻連這“移情”也被逆轉打破,那種悲劇性比《慾望號街車》更甚。布蘭切特不遜於費雯麗。p.s.:intercut剪輯大膽實則縝密,佩服

12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非常纠结,在冷酷与怜悯之间无所适从。Blanchett的表演无懈可击。看一个人在镜头前从内心深处被生活摧毁非常难受,但我还是喜欢老头子的冷与黑。镜头愈发洗练了。

1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08/17/13 Alhambra14:1、请记住铁律:不作死就不会死;2、小老头继续不正经,内心不强大的人看多了会对婚姻失去信心;3、平行闪回叙事貌似成了固定套路?还好片子整体风格比较工整;4、布兰切特这表演冲着今年奥斯卡影后去了啊;5、悲剧的原因不是财富,是性格

20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牙医收入挺高的你再考虑一下。

21分钟前
  • friendbeast
  • 推荐

其实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虽然偶尔能闪出昔日的阴沉气,更多时候则是伍迪艾伦赋予的神经质,这也是蛮新鲜的体验。倒觉得剪辑很有趣,也很大胆,有一种恶意插入的蔫损坏,打破情绪或是延伸情绪。并形成讽刺。除了对富人的嘲讽,还有就是女人本身,茉莉对哈尔的依赖,三句话不离哈尔。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一年一度的伍迪艾伦终于上映啦,这次不像前几年连续的喜剧,倒是相当严肃。“茉莉”是一位沦落的阔太,影片用穿插叙述的方法描绘了她前后天上地下的生活片段。笑料十分“纽约”。当然这个角色是可怜又可恨,布兰切特太棒了,走路昂首挺胸的样子惟妙惟肖,生气的时候说话眼神都在发抖。一定会提名

2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伍迪艾伦这一回真是出人意料地杀人不见血,你会宁可看Jasmine哭,也不忍心看她笑。女王这次表演的复杂程度大致相当于《丑闻笔记》加上《天才雷普利》,脑残粉表示,值了!

30分钟前
  • 猪大腿
  • 力荐

在《欲望号街车》上,被《万箭穿心》的,不只一朵白兰芝,还有一个李宝莉,如今又多了一支蓝茉莉。

35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剧本好赞,不用花里胡哨的技法、无需高升立意,也能讲述一个狗血流俗的好看故事,这就是老头的魅力;女王活脱脱一个女版神经老头,每根皱纹都充满演技,虚荣、脆弱、折腾、谎言、自私、势利,如附真身,不要批判她才是真正的loser,她一定会东山再起,野心和品味就是通行证。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伍迪镜头下没有简单的女人,对我们来说这也许只是部“喜剧”,但对某些人来说伍迪又将他们批得血淋淋。故事本身精彩,只是剪得不够妙。不过布兰切特演得非常到位,每条皱纹,每滴汗水都是戏。完整地塑造出了伍迪镜头下的另一个经典女角色。

39分钟前
  • icebloom
  • 推荐

不是每个人从云端跌落,都能面对现实脚踏实地。我爱这明晃晃的阳光,这油画般的景色和这神经质的女人。

40分钟前
  • 清久
  • 推荐

就喜欢这种无力抗争的故事。它就像长期盘踞在我心底的难题:为什么我人不坏,从不想害人,却最终无处可逃,成为命运的傀儡?

42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凯特·布兰切特演了一场“伍迪·艾伦模仿秀”,就像被小老头附体了,感觉这片子应该归类为灵异片,不是谁被小老头附体都可以像杰西·艾森伯格那么自然。剧本的各种对照用的很工整,故事也借鉴了一些经典老片的影子,结局也处理的不落俗套,女王大人的模仿秀也很了得,但相比前作也就及格而已了。★★★

4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伍迪·艾伦一刀切开了大苹果的冷酷内核。女主让人联想到《欲望号街车》,只不过挖苦取代了怜悯。布兰切特贡献了神乎其技的表演,虚荣与衰败同时呈现在她七情六欲的脸上,今年的女主单元实在太惨烈!缺点是,剪辑太生硬了...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茉莉的真实与虚伪就像硬币的两面,伍迪用双时空架起这两面并产生因果效应。反射出空虚、善于伪装的贵妇的内心世界,被虚荣心搞的的濒临崩溃,在她所谓的"loser"面前,她自己才是真正的loser。故事碎碎平平淡淡,情感凄凄惨惨戚戚,全仰仗凯特女王的演技,预祝圆满封后。

5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尽管布兰切特演得够好,设定又够讽刺,不过剧情铺陈得挺无聊。像茉莉这种故事早已讲过,也没讲出新意,一切太清楚无碍,没有回旋空间。对茉莉,连同情都很难。她的可悲,在于自知却打死不认,只能以碎碎念缓解人生的尴尬。这部如果有中意之处,就是旧金山的散漫,适合无无聊聊过日子。茉莉来错地方了。

56分钟前
  • 时以星
  • 还行

非常有趣的一部电影,故事简单但不单调,出色的人物塑造让整片神采飞扬。尤其是Cate塑造的这个可气可恨又可爱的女主人公,尖酸刻薄,无知自大,还自命清高的目空一切,当失去身边所有东西时,她那幅自言自语的惨样子,活脱脱的人间悲剧,可又让人忍不住窃笑--是她自己把自己塑造成这么一个莫大的笑话。

60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