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士柳白猿

HD

主演:宋洋,于承惠,李呈媛,王燕妮,赵峥,李长麟,马君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2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3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4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5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6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3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4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5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6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7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8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9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箭士柳白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为年少时目睹姐姐遭害,双喜(宋洋 饰)内心巨大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但他意外继承高超箭术成为了一名武林仲裁人柳白猿。混血美女二冬(王燕妮 饰)和绝世名伶月牙红(李呈媛 饰)出于不同的目的接近柳白猿,柳白猿在两个女人之间为爱纠葛不清。当所有的阴谋真相大白之后,柳白猿与匡一民(于承惠 饰)两位武林高手上演生死对决,最终柳白猿成为武林的一代传奇。分手信(粤语版)天职2009中国新说唱2024懦夫跪下伴你高飞好好聊天天鹅绒坊第二季阿U第三季复仇者格林应召女郎人体乱码机关枪牧师我姥爷1945亡命地中海串杀背后杀手裁缝铺性生活第一季007之你死我活英语谷子和鲻鱼调音师(短片)绝命北极(国语版)女作家的游戏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血洗洪花亭旅程终点许你万丈光芒天劫1998阴阳界武田信玄发财秘笈废柴联盟 第三季暴走杀手吉米·萨维尔:英国恐怖故事第一季意外Waldstille十三太保之风云再起江湖告急(粤语)青松岭死亡低语2019只好背叛地球了悉尼豪宅第三季加菲猫2英语

 长篇影评

 1 ) 妄想狂的世界

今天上映《箭士柳白猿》,电影院人不多,看完站起来,左右都在说:“看不懂啊”“最后什么意思”,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隐隐就很担心,要是这样会不会票房很差?虽然明知道这么一部电影一定不会大卖,可还是希望不要变成票房毒药,搞得以后就没有徐浩峰的电影可看了。

因为徐浩峰的电影,是如此独特的东西。在这个观众的每个笑点和G点都被精心研究、流水线生产电影的年代,他的电影,是那么与众不同,给人的回味,又是那么绵长。回家以后,我拉拉杂杂写了一些感想。(后来才知道,这是他2012年的电影,他在这部电影之后还写了《一代宗师》《道士下山》剧本,导演了《师父》。即使这部《箭士柳白猿》上座率低也没关系的了!我多虑了!)


一,美和悲剧

就像小津安二郎很认真地思考过“什么东西可以代表日本式的美”,金基德很认真地思考过“什么东西可以代表韩国式的美”,徐浩峰肯定也很认真地思考过“什么东西可以代表中国式的美”。(这纯属我个人感觉,估计别的导演也思考过,不过他们对待这些东西的态度更多是对待道具,比较功利而无感情。)徐浩峰的电影每一帧画面都是精心的。他写过自己对那些独特形象的珍爱:

“一个导演,最宝贵的便是发现独特的形象。我也有这种体会,每从生活里有所发现,便觉得是将来的秘密武器,绝不会说出去,而看到别的导演先一步把这个形象拍了,顿觉天昏地暗。”

徐浩峰喜欢把背景放在民国早期,然而对于一部武打片来说,这是非常尴尬的时代,因为已经有枪了。首先是,有了枪,就不能神化武功——《东方不败》那种一针钉死一个人的内功,就不能有;其次,更重要的是,有枪的时代,习武就变得没有实际价值,而只有审美价值,而一个坚持武林“规矩”的人,就变得尴尬,与世界、与自己的理想,都格格不入。当然,坚守是一种美。悲剧的美,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坚守也是一种悲剧性的滑稽,就像唐吉可德大战风车,就像民间科学家声称自己发现引力波。

然而民国早期所有的,不仅仅是枪。这还是一个因各种剧变,而非常驳杂、奇特、包罗万象的时代,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容得下,什么奇思妙想,都可以塞得进去。徐浩峰对这个时代背景的利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习武者在大时代之下的人生,有一个大的感伤的底子;另一方面,则是时代赋予的灵活和有趣。比如《师父》里面有个失败的老头子,他把武馆一关,就带着在红房子里跳舞的白俄美女,跑到巴西种咖啡去了!这是一个你可以给他任意结局而不显得太突兀的年代。电影里有和尚,有道士,有短打,有长衫,有穿旗袍的婀娜女子,也有穿西装和长靴的帅女人。五花八门,煞是好看。(现在这个时代就单调得多了,说起来扫兴。)

二,妄想狂的世界

我家S,他比我更喜欢徐浩峰的电影,他说,徐浩峰是个妄想狂!哈哈哈。——你可以想想,他造的那个世界,位于民国的大千世界的一个折角处,里面有些奇怪的武林规则,有些逻辑很奇怪、又很坚持自我设定的男男女女……你就会觉得他是多么地爱妄想,而且任性。

他懂得习武的那些规矩章法,但是自己还臆造了些。比如箭士柳白猿,这是一个武行之中,为人主持公道者的名字。一代代用箭主持这个公道的人,都叫柳白猿。他站在门外连射四箭,镇住争执的双方。

徐浩峰所造的世界都似乎有章有法,又让人觉得不知所以。他笔下和电影里的武者们,执着于自己的修炼,而并不在乎国家大义民族存亡,也不太在乎金钱和性。他们在乎的点你很难get到!《师父》里面的耿良辰,宁死不肯离开天津,理由是,天津是好地方,死也不能离开。《箭士柳白猿》里,老头子匡一民回顾一生,梦想都破灭了,人生失败了,自己唯一擅长的,就是武术。到了这里,我们以为他真的要退出江湖啦,结果他要求和柳白猿再打一架!

要进入徐浩峰的电影世界,首先得放下架子,进入他的奇怪设定。那感觉真像脱了衣服,进到一个雾气氤氲的水池子里去一样。深吸一口气,脱吧!

三,濒死体验,宋洋,女性

以前读过徐浩峰的好几本书,实在是一言难尽。好看吗?徐浩峰的语言之好,常常可用惊艳来形容;研究的东西之广、之深,也可以给人一种“学到好多东西”的营养感;他的评论,往往一语中的,令人击节赞叹;然而他的小说看到后面几十页,总是看不下去,小说里人物是疯的,我也看疯了。“意识流武侠小说”派唯一代表人物啊,这是!

说到我的最深刻的个人印象,是他写濒死体验的。“肋骨里多了一样滚烫的东西,为何刀刺入身体,不是凉的?”“郝未真晕厥前的最后一念是:‘我没有中刀。’”“死亡,是比女人更好的感觉。”(《大日坛城》)令人直觉地感到,他写生死一线间的那些体会,是在其中,而不在外。这和古龙的“迎风一刀斩”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啊。他是一个习武的人!然后他才是一个小说家,一个编剧,一个导演。

关于宋洋:御用演员宋洋,帅,长得也正派,他演过一个电视剧,演霸道总裁,气质也确实蛮霸道的。可是他还有一个南京话叫“无所diao谓”的气质,显得疏离,满不在乎,但是又不可侵犯。这是他和一般演“正人君子武术家”的演员,很不一样的地方。也许徐浩峰找这样一个灵魂演员,找了好久吧。

关于女人:徐浩峰欣赏有过往、有风情的女人,他书里的女人,以及挑的女演员,都是眼波横流、杨柳腰轻摆、大长腿。身世不明,眼睛里有杀气,一旦爱起来,就是倾倒一整个大海的那种爱。

晚上我们回家路上,还比较了一下《道士下山》里的志玲姐姐和《箭士柳白猿》里的李呈媛。李呈媛当然没有志玲姐姐那么美,却是风情得多,因为志玲姐姐有闺秀气,放不下架子。那种乱世里有情有义的婊子,李呈媛就演得很好。

四 武戏

徐浩峰电影的武打戏很精彩,就像他的“意识流武侠小说”一样,是自成一派的。不是成龙和袁和平那种香港路数,也不是电视剧里那种花拳绣腿。网上说,这部电影辅以长镜头展现真实的打斗过程,无替身,无威亚,无特技。对于懂行的人来说,看这样的武戏,是莫大的享受吧。在看完《师父》以后,我看到有篇非常懂行的影评,写廖凡在深巷中那一场恶战,是如何用到十八般兵器。《箭士柳白猿》里面的“划勒巴子”,虚虚实实,刚柔相济,非常有意思,就不剧透了。

五 什么是好电影

“电影从来不是物质现实的复现,而是心灵的复现--否则许多电影技巧便无法解释。
出了电影院,能有一个镜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电影往往是好电影。……这一个镜头能总括全片,是一切情节的标杆,直接决定着影片的档次,名为导演意象。 ”——以上引用自徐浩峰自己的文章。虽然《箭士柳白猿》挺晦涩的,但是我想,以他这样的看法,他的这部电影,基本上可以算是好电影。

 2 ) 其实这才是逝去的武林

主持公道的柳白猿不在了,并非柳白猿放弃了主持公道,而是武林已经不在了。新生代龙精虎猛的娃们都去投靠军阀了,追求的是早早地建功立业;而株守在陈旧阴暗武馆之中的所谓武行实际上是苟延残喘。这个世道已经不需要主持公道的柳白猿了。

武林规矩已经不在了,匡一民赢了徒弟,徒弟却并未兑现承诺,归根结底,火枪赢了功夫。

武术中真正的功夫不见了,代之以投机取巧,也是因为世道变了。很少有人还愿意付诸一生以求绝学,而短平快的高效上位才是这个时代的主音。

但武林真的不在了吗?

1. 匡一民老了,但他没死。

2. 柳白猿残了,但他没死。

3. 只要匡一民不死,月牙红就会一直追随下去。

4. 只要柳白猿没死,二冬就会一直注视和保护他。

这些不过是电影语言,是意象、是象征。

什么是武林

一、柳白猿所守护的武林——“弓道”=“公道”

1. 柳白猿是一种使命,负责维护武林的“公道”。四只箭一个正方,一般深浅,这是一个符号——公道的符号。

2. 射箭之人,比的是气势,浩然之气,正义之气,公道之气。维护武林公道,就是得罪所有人,永远要过朝不保夕的日子,夜里不能睡在床上,只能睡床底下,但这是命,柳白猿的命。电影中的二喜年轻,心态还不稳定,压力很大,那就买醉。但命就是命,理解这一点才能看懂电影后面的发展脉络。

3. 射箭之人,比的是心正,心不正则气衰。每一次他见到月牙红,箭就射不出去,因为心乱了。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已。这里讲的是修身。做柳白猿就是做真君子,不亏心、不违心。二喜第一次和二冬同床,他在意的是二冬是否拿那种事来要挟,二冬不屑(二冬是真喜欢二喜,后面再说),二喜要的就是“不亏心、不违心”,所以他可以答应帮忙,但绝不接受胁迫。

4. 学射箭之人,先要学会做箭。做好箭,就是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心稳,手才能稳,手稳,刀才能稳,刀稳,箭才能直,轻重平衡才能达到极致。任何细节都做到完美,才能有必胜的信心。没有信心,气势就会输掉。输掉了气势,也就没有了柳白猿。电影之中,二喜用刀削水果的画面也是符号,每一次削水果都是二喜心态的反映。

5. 学射箭之人,每次出门前要对着箭士像进行自省,要对到耳朵才是平衡的,而对到鼻子就是歪的。讲的还是正心。

6. 学射箭之人,拉弓不能看弓,看弓身体一定歪曲。这既是箭理,也是人心。看弓,便会有得失之心,有得失之心,心便不稳,所以身体便会歪曲。

7. 学射箭之人,左脚要正对目标。抛开不同流派的箭理,这也是一个符号,那就是直面目标,不要怕、不要躲。二喜在与匡一民初次接触之后,认为自己的气势被压倒了,所以回来找二冬讲这个忙帮不了。但经过一番波折之后,二喜说我再去行刺为的是自己,因为柳白猿不能被人压倒了气势,不能怕,怕一次,就会怕一辈子,二喜就再也做不成柳白猿了。

8. 学射箭的人,不仅要学会射出去的箭,还要学会射回来的箭。这句很费解,其实就是“回家”。“箭已射出,便不能回。但人可以,我还有家乡”,射回来的箭,是师傅教不了的,只能自己去找。也就是所谓“心安理得”。“此心安处即吾乡”,回家,就是找到心灵的归宿。

9. 为什么二喜能够成为柳白猿?因为姐姐。这是少年二喜心中最大的痛,他要的是公道,而不是复仇,公道就是二喜的命,也是最终二喜找回的“家”。

10. 二喜为何不杀恶霸地主?因为他要的是公道,而不是报仇。恶霸地主,罪过是侮辱了二喜的姐姐;但若论对姐姐的伤害,二喜自问良心,他亏欠姐姐更多。杀人虽易,但对柳白猿来说,却永远过不了公道那个坎,二喜若因仇恨之心杀了地主,他便再也做不成柳白猿。

11. 柳白猿为何不杀匡一民?公道与强道可以并存,这是古典思维,也是对现代文化的解构。在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的现实面前,公道和强道反而惺惺相惜。

12. 加一句:做君子其实挺无趣的,正如做柳白猿也其实很无趣。但这是命,事实原本如此,心甘情愿就好。

二、匡一民所追求的武林——“枪”之道=“强”之道

1. 匡一民,十年前(1910年)祸害武林,也就是电影最开头的一段。那时的月牙红还是英姿飒爽的踢馆少女,匡一民已经54岁,还没有遇到杨乃兴。月牙红是她新娶的夫人,但在他心中月牙红不过是帮忙的。帮什么忙?成为一方霸主的忙。

2. 匡一民,枪,百兵之王,权力意志的化身。色情、性欲永远是权力意志的附属品。正如月牙红永远是匡一民的附属品。

3. 匡一民,十年后为了找出二喜,再次祸害武林,甚至比十年前还要嚣张。由此反推,21岁艺成之时(1877年前后),34岁开始辅佐他人成就功业(1890年前后),这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背后的血雨腥风。十年前(辛亥前后)那次祸害武林也不过是在天下大乱之时,借机奋起、待价而沽。

4. 强道,和公道一样,也有自己的仪式。抽烟斗是为了闻闻自己的味道,若是有了恐惧之心,味道就会变坏,也就是气势上输给了对手。年纪大了,换成每天一个梨,闻闻梨的味道,便是定气安神,与出门照一照箭士像是一个意思。

5. 强道,和公道一样,也追求极致,就是要做一流人物。大背头徒弟讲:“乱世里,哪有一流人物?”,其实这就是自贱自轻了。匡一民始终自认是一流人物。但在徒弟心中,那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徒弟未必说错,但自贱自轻终归会落入急功近利的下流路数,这就是徒弟输给匡一民的原因。“老祖宗的东西看明白了吗?”投机取巧至多是二流货色。武学上如是,人事上亦如是。同样都是强道,一流强道追求“自胜者强”,等而下之则是“胜人者力”、“欺软怕硬”而已,大背头徒弟处处贼眉鼠眼,地主王老爷就已经是下三滥了。

6. 强道,和公道一样,也有自己的规矩。比的是枪法,用的是长棍,取“兵者,凶器”之意;换枪头,便是性命相搏,再无师生情分。“我的东西在你身上变了味道。”,讲的不仅仅是功夫,也是做人的底线。事后徒弟背信弃义,枪杀杨乃兴,便是例证。

7. 但在公道面前,强道会心虚。匡一民面对要带走月牙红的柳白猿,居然拿出了手枪,枪还是枪,但此枪已不是彼枪。事后所谓70%云云,不过心虚的托辞而已。

8. “公”道丢了,就只能是“强”道。二喜与匡一民初次交手(那箱梨)之后,气势没了(真正的原因是月牙红)。二喜便射不出公道之箭,只能靠武力去武馆平息纷争,这就不是“公道”,而是“强道”。

9. 加一句:做强道其实没那么拉风。一流人物又如何?一方霸主又如何?不过都是无家可归的游子而已。公道讲射回来的箭,这层道理是强道所没有的。

柳白猿到底更爱谁?

一、月牙红——本我之爱

月牙红是一个符号,色情的符号,性欲的符号。二喜一碰到月牙红,就心慌意乱,这是本能。这种爱来的纯粹,来的感性,来的近乎非理性,几乎无法抗拒。事实上月牙红的妩媚与月牙红的决绝都被演绎到了极致,她是一位心理大师,专治年轻力壮的直男。但她绝不弱小,她才是柳白猿最大的敌人。柳白猿会因为月牙红而放弃自我,变回二喜,但终究发现自己不过是被月牙红骗了,其中的象征意味不言而喻。

月牙红也爱正义的化身——柳白猿,但她更爱强权的化身——匡一民。匡一民不死,月牙红便无法回头。

二、二冬——自我之爱

二冬,混血,父亲是同盟会元老但被杨乃兴出卖而死;也是一身好武艺,但更多的是舶来品,无论是匕首还是绒绳,功夫都是西式的;会讲汉语,但却是西化思维;面容姣好,但更为阳刚。以她对孤儿院的熟悉和信任,出身于此的可能性也很大。她对柳白猿的了解,是匡一民的那个败类徒弟告诉她的。上述这些符号,实在是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了。

二冬爱柳白猿,爱的很西化,但爱的也很古典;倒是柳白猿总是将她作为危险的象征,若即若离。

1. 二冬与大背头,算是平级同事,但不是一路,这在电影开头,大背头想借传授箭道为名搞暧昧,二冬就已经挑明:走开。

2. 二冬也是刘大帅的手下,但替父报仇应该也算不上谎言,大致是相互利用。

3. 二冬与柳白猿同床,确实是美人计。但旋即被柳白猿识破,当柳白猿说出“交换不可以,但帮忙可以”的时候,二冬便生出爱慕之心。同时,柳白猿也对二冬的坦诚多了一分另眼相待。电影里多数情节,柳白猿和二冬除了打架,大都是躺着说话,实在不能过度解读了。

4. 二冬与柳白猿交手,几乎都是用刀背,而遍布砍痕的那支箭,则是二冬和柳白猿的纪念。

5. 二冬救柳白猿,二冬留柳白猿,泼辣坦诚,柳白猿是知道的,也是信任的、感激的。甚至可以说柳白猿也是爱二冬的,但这种爱太冷静、太理性,太有仪式感和责任压力,以至于看上去都不像是爱情。

6. 柳白猿推开二冬,从孤儿院离开,也可以看作心愿未了,无以为家。柳白猿相信二冬是真心爱自己的,而自己说出这个爱就会变得异常沉重。

7. 电影中最后的决斗结束,二冬出现,淡淡的一句“看一眼”,绝了。换来的是柳白猿起身回眸的一瞬。

三、姐姐——超我之爱

姐姐是一个符号,家的符号,道义的符号,伦理的符号,使命的符号。每次姐姐的画面出现在二喜心中,永远是刻骨铭心的。找到姐姐,回家,这是二喜在经历了本我的欺骗、自我的放逐之后最强烈的内在冲动。而电影之中,姐姐似乎与二喜具有心灵感应,在二喜遭遇炸弹袭击的时候,茫然心动、四处寻觅,这种画面与其说是真实的情景,不如说是二喜在生死一线之间,最强烈的生存意志。超我,并非外在的规矩牢笼,而是那个更真实地自由意志:我想成为谁?

 3 ) 没有最装只有更装

从未见过如此装逼和如此隐晦的电影,装逼是从对白到动作,隐晦是从情节到演绎。刚认识徐皓峰是他的《师父》,第一直觉是电影对话太装逼,一度以为那是国产电影的通病,就原谅了他,看了这个,才明白那是他的通病,没有最装,只有更装,豆瓣7.2是怎么来的啊,我2.7都认为多啊,难道就我一个人瞎了眼?当然豆瓣分数高低无关我忠诚的审美情怀,可恶的是90分钟我干点什么不好,而去看徐皓峰在那如此自嗨地扯淡~

 4 ) 生不逢 兵不厌

生不逢的是时。兵不厌的是诈。

三月六日看完想写点什么,没动笔,于是接下来的七八九十也都未动。今日十一,第五日,电影里男人,女人才越发清晰。摒掉倦怠,写几笔给自己记着。

初始,失心疯了的双喜做了跳墙和尚,以为是遇见了柳白猿的名,其实却遇见了柳白猿的命。自此成了第六个或是第七个柳白猿,习武为使命。以均稳的力道射出四箭,在木梁上成一方,来仲裁武行的不平,有规有矩,武行以外他不管。

但人若是能按照自己立的规矩去活,估计就再没有什么然后了。

然后,理所应当出现了女人,高大美丽的异国女人,假装睡了他,被识破,舞一手好绳索纠结又利落,身世复杂,需要报仇。柳白猿为她破了戒,应了替她复仇,至此,看不出女人和女人的仇有多值得,反是他自己心里面另一个没来得及复的仇呼应在了别人的身世里。总之,柳白猿就这么决定去做了。

人若是能轻易被迷惑,估计故事到这也就无需什么然后了。

然后,另一个女人出现了。他屏息拉直了弓,箭指的是陌生仇人,仇人的另一方向走来的是陌生女人。他乱了镇,气被别的气压住,分不出来自哪一方。女人,穿风情的旗袍,发是散的,脸上的妆是隔了夜的,进了他盘下来的水果店,伸出手放在他跟前的火盆子上取暖。伸出手的一瞬间,有乐器碰撞发出的细碎声响,像是突然让女人闪了光。他给女人削果皮,皮成长条,围一半圆。女人屡屡来,总于仇家对过方向走来,于是他张开的弓总是匆匆的收回。他去听女人唱戏,听女人讲富家公子的事,他说,总该有车送她。她说,接时是有车的。单是这句足够攻陷掉一个年轻男人,很难形容,似乎就怨而不诉不在意,最让女人看上去显得楚楚。他给他削果,果皮拉城圈圈环绕,未断。女人再来,妆容败坏,像是崩了的弦,抱了柳白猿。柳白猿手里削着果,果皮连带着厚厚的果肉,落地咕咚作响。

人若是说的都是真的,那故事就再没有什么然后了。

柳白猿睡了女人,掏出根金条,女人动了情。不知是为了人,还是为了金条,反正金条总比爱更真实可触,通俗易懂。甚至柳白猿也不再是柳白猿了,不过是动了情的年轻人,武行的公正,仇,箭,似乎什么都能放下了。然后这偏偏是场骗局。女人是跟了仇人多年的女人,金条放在桌上,像是破开了肚肠的鱼被晾在那,一把枪指过来,他堵住一根指头,到底不是江湖人,摸不透江湖事。

人若是错过就不会再遇见,估计也不需要然后了。

于是导演留下的所有线索,开始像齿轮一样,迅速的旋转起来。异国女子的真情假话,刺入镜中的匕首,师傅参错的人,徒弟悟错的功夫,麦地里奔跑的姐姐的仇人,射进河里的箭。结局,柳白猿断了一根腿,身旁无女人,依然对着画像自省,求平衡,箭杆上有刀痕,深深浅浅。像是过往的人留下的印子。

冷热兵器交接,一枚子弹完结的事儿,可肉搏,棍击,箭射,绳锁。了结一条命,尚可迂回。

所谓趣味与残忍,也自在其中。

 5 ) 道士下山2.0版,新鲜出炉

3月10日,上海第一场箭士柳白猿,上座率七成。

徐皓峰是导演,也是作家。
之前看过徐导小说《道士下山》,唐传奇式写法和微妙的哲学思考,表达成电影本就很难,被陈凯歌拍出来,毁得不轻。《柳白猿别传》故事紧凑,可以对比小说和电影,看这次改编是否成功。

---
先讲下小说(剧透慎入):
双喜姐姐被地主强暴,自此双喜一蹶不振,不再说话,将性事看作仇恶化身。寺庙主持让他做跳墙和尚,将过去留在寺里,更名改姓,开始新人生。
双喜回到尘世,遇到杀手柳白猿,就此更名为柳白猿,成了刺客。每单杀人,均有金条入手。

一日,军统买他杀军阀杨杏佛。杨杏佛是善人,柳白猿不知是否该杀,先化身水果店老板,等待时机。杨杏佛身旁有一高手相伴,很难下手。此时水果店常来一女人,柳白猿爱上女人,有了第一次性事,解开“性事即恶事”的偏执。就在他放弃刺杀,准备带女人远走高飞时,杨杏佛身边高手主动找他。原来女人是高手妻子,被派来刺探柳白猿虚实。
了解真相后,柳白猿心灰意冷,放弃刺杀,军统想将其灭口。挑柳白猿手筋脚筋的特务,是高手安插在军统的眼线,放了柳一马。

柳白猿得救,回乡找寻姐姐,然而终究未找到。
他意识到姐姐是他的执念,姐姐遭遇的恶行,点化了他对善恶的理解。
也许姐姐从未存在过。她只是引发他认识自身罪恶的契机,是佛菩萨对自己的一次轻轻的点化。
他决定回去保护杨杏佛。
最终杨杏佛和女人死于军统,柳白猿射杀军统杀手,再无踪影。

可以看到,整个故事,讲的是柳白猿经历世事,逐渐摆脱过往的执念。
这也是当年主持让他跳墙而去,再世为人的意义。

---
电影做了两处莫名其妙的改动,将原著流畅的叙事,割得支离破碎:
1.柳白猿不再是杀手组织代号,成了拳馆仲裁人。这导致柳白猿杀杨杏佛缺少原因,为了给个杀人理由,于是有了下一个改动。

2.军统一洋妞哭诉杨杏佛杀她父亲,让柳白猿替她报仇,为此向柳献身无数次,软硬皆施,倒贴失败后,对柳动情。柳被军统捉到后,洋妞代替原著中安插眼线的角色,救了柳。电影结局,柳和高手以武对决,洋妞还专程跑来,只为在人群中多看他一眼。

原著改编成电影,无所谓是否忠于原著,重要的是改编后能否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
如果改编后,破坏全片情节连贯性和合理性,这个改编就是失败的。
而《箭士柳白猿》走了《道士下山》老路。同样徐皓峰的小说,同样做了改编,同样完蛋。徐导亲自操刀,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可以改他的小说,但不要乱改。

---
徐导曾解释过为何要改动:
写小说和拍电影隔了5-6年,此时他的关注点变了。
拍电影时,他更关注武林中如何仲裁,柳白猿就从杀手成了纠纷仲裁人;他想让大家看看真枪是怎样的,而不是软趴趴的白蜡杆枪,于是就有了枪与枪的对决。
他抒发了他的情怀,其实他本可以为这些情怀,从头写篇小说,给个完整的故事。
然而他只是把主题硬生生放到他某一篇小说中。
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反而没表达好。

---
几个细节:
1. 女人将自己卖给柳白猿,原先要价30个苹果,后来“15个,不能再少了”,电影院笑倒一片,这个梗是原著就有的。
2. 柳想带女人走时,电影中直接甩手一个金条。原著中,柳本想给她金条,一想,这不符合自己水果店老板身份,就想以100个苹果换她走。后来动情,拿出金条。也正是金条,暴露柳的真实身份。电影中,这个细节被抹去了。
3. 柳白猿,是徐皓峰小说体系中,惯有的杀手组织。《道士下山》中张震的角色,就是柳白猿。
4. 全片打斗,声音特效加得太过,不合时宜的破空声分分钟出戏,实在可惜了拳拳到肉的打斗。
5. 全片部分摄影风格,有些像侯孝贤《刺客聂隐娘》。导演是油画出身,保证了电影的画面美感。
6. 这是于承惠(片中白胡子高手匡一民)的遗作。

 6 ) 《箭士柳白猿》:逝去时代的挽歌

徐浩峰曾说过“中国武侠片的本源不是武功,而是神话,它是中国民众自创的好游戏。”在这种“游戏”之中,他选择冷兵器这样一种道具去塑造角色、阐述故事、展示文化。“游戏”本身的性质与属性,注定了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与传统气质的展现,当然也注定了它拥有着极少的拥趸。对于尝试进电影院指望它进行“消费历史”与“展示奇观”的大众而言,这很有可能会是一次极为特殊的观影经验。因为它本身与惯常“化武为舞”的武侠电影观感相忤逆。他们其中许多人或感不解、甚为失望,抑或更多人选择以“不明觉厉”的缄默态度表示出敬畏。但无论如何,“深藏功与名”的徐浩峰导演的“武林三部曲”即是对中国当代电影的一次大胆而创新的艺术实验,《箭士柳白猿》作为第二部作品,承上部《倭寇的踪迹》之精髓,秉传统写意美学之风,进一步昭示了作者电影的独特美学风格。我们是否可以预示,内地武侠电影已经迎来徐浩峰独一人的冷兵器时代?

当然每个人心中或有不同的答案,尤其是对于年少时浸润在传统港台武侠片环境的观众而言,徐浩峰的作品更多被赋予了不走寻常路的“怪力乱神”标签,它几乎无法动用每个人过去储备的观影经验去解读,因为其作者与文本兼具不可复得的传奇性。用徐浩峰本人的话说“我的电影目前其他人还拍不了”,这当然不是过度膨胀之言,而是一句实在话。徐浩峰出生于北京什刹海的习武之家,家中长辈为形意门高手,他本人也是地道的武林中人。后就读央美附中习画,大学时考入电影学院就读导演专业继而留校,他讲解的公共课《视听语言》次次爆棚,堪称传奇。私底下,潜心道教、深钻佛学,以形意拳和八卦掌见长,以“武术顾问”与“武戏编剧”之姿入主王家卫《一代宗师》。作者本身已经承载了众多标签,较之其他导演,他在常人不具备的常识范畴之内可谓是“如鱼得水”“所向披靡”。

《箭士柳白猿》毫无疑问是《倭寇的踪迹》的全面升级,它初步凸显了作者电影的独特性。首先,继承了华语武侠电影语境下以胡金铨导演为代表的美学传统,但却独特地展现出“北派武侠”的精髓。写意性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重要精神,宗白华先生在论及中西绘画的不同时认为,西洋绘画重于自然的写实,而中国绘画则“集合数层与多方视点谱成一幅超相虚灵的诗境”。我们的武侠电影正是继承了这种精神,将冷兵器影像与打斗设置在诗情画意之中,在感受冷兵器威力与动作节奏的快感同时,也感悟出画面深层的意境美。胡金铨正是最早善用中国戏曲文化绘画等传统文化的电影大师,其作品中流露着虚、实、文、武、禅意的结合,渗透着中国文化的诗意。在某种程度上,徐浩峰得以继承于此。遒劲苍凉的北方山脉、青砖古瓦的幽静村落、驱车登古、渔舟唱晚、长河落日,如诗般的意境衬以武侠诸家的打斗,可谓浑然一体,较南派少了狷介清秀,却多了苍凉厚重。其次,在展现武打动作中,表现出独特的思维体系与镜语选择。上文中提及,徐浩峰作品中的武术设计打破了以往“化武为舞”的观影习惯。这是他在不同场合一直坚持强调的,注重“实打”,还原真正的武术原貌。作为民国武馆文化的衍生品,《箭士柳白猿》于《倭寇的踪迹》,更加强调这一点。他认为,近些年的武侠电影过于强调并夸大视觉刺激,有些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惜沦为MV式影像,这实际上与真正的武术系统常识相悖。真正的武术是隐藏招数才能赢,而许多作品中武打的展现,则为了展现招数。在本片中,他采取了两种调度展现武术真正之美。一方面辅以长镜头展现真实的打斗过程,无替身无威亚无特技,力图让演员的打斗做到极致,“划勒巴子”中双方那虚实相生、柔刚兼济的拳上功夫,堪称真正的视觉奇观。另一方面则采取快速剪辑。例如在结尾柳白猿与匡一民的对打(弓箭与长枪的对决)、中间柳白猿与混血女孩的几场动作戏场面(拳术、绳的运用)中,剪辑方法似有向胡金铨致敬之嫌。这种“暴雨剪辑”强化了影像的视觉冲击力。甚至有几场戏的剪辑速度比胡还要快。风雷闪电般的剪辑方式压缩了动作,紧凑流畅。

当然,我们自然绕不开该文本荒诞怪异的一面,它延续了前作中的冷幽默。这种与“武术奇观”节奏不相称的桥段,会让诸多观影经验不足的观众感到一头雾水。在被问及为何影片中的人物大多“装傻充愣”时,徐笑谈因为民国时许多人物即这般有趣。想必我们已然习惯于遵守以往的观影秩序,以至于潜意识里认定武林大侠皆是万无一失、飞檐走壁的高手。然在片中,他却让于承惠扮演的匡一民大侠突然崴了脚,武坛高高在上的仙风道骨之人也变得趣味盎然。或许,我们也要宽容作者在文本中尝试的恶趣味拼贴,它并不意味着技术的失衡,而是一种“自嘲”与“戏耍”,影片音乐大胆采用有箫与管风琴的混合,更凸显出怪诞荒谬的观感,好似某些通心粉西部片、日本武士片那般。严肃题材并不意味着拘泥于古法炮制,如日本漫画般的冷脱力效果,在某些规定情境内,反倒是燃起了观众内心的恶趣味,使现代幽默与传统武侠进行着有机结合,具有天然的排他性。至于徐浩峰本人,则坦言这是对观众的一种实验。这其中的高低贵贱,每人心中自有评判。

“结尾,两个决斗的人都是失败者,一个人在建功立业上失败了,一个在内心情感上失败了,两个武功高强的人在枪炮面前,都被时代抛弃,注定落寞。他们的决斗是为自尊而对决,是对传统的挽歌。若要解决对传统的破坏,则应该做到一切从有敬意开始,现在很多传统文化的项目很多,但实际上于事无补,变成了面子工程,实际上就是缺乏敬意。”导演这番话不仅仅是向“逝去的武林”致敬,而更多地传达了对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思。 “这世界上满是投机取巧,但惟有习武无法投机”,这句台词借武林中人之口,同时道出作者鲜明的电影观,注定会让电影界浮躁的陆川之流无地自容。

导演一直在表明,这是一部在讲中国人内省的影片。柳白猿面对被强暴的姐姐,一直在挣扎,在叩问,在思索。困惑无比,却没有实际解决的办法,只好把箭射向湍急的河流。“这就如同现代社会对中国传统的诋毁,这一百年来我们都在做自拆城墙的文化批判,认为信奉外国文化才是好的。这个姐姐就是一个传统的象征。”电影中民国的光怪陆离不过是今日的反射映照,这首挽歌不仅仅是向逝去的武林致敬,还关乎我们业已遗忘的那个时代。然而今日今时,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谛听其中的旋律?

 短评

我觉得田壮壮说的很对,不管怎么样,首先真诚的去做个东西至少是值得尊重的。。。

7分钟前
  • iceman
  • 推荐

不如《倭寇的踪迹》惊艳,不似《师父》圆熟,但依然要为徐皓峰极具才华与个性的表达给予好评。结局“长枪”与“弓箭”的对决加分!

1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有事吗?”“看一眼。”美

11分钟前
  • 琦殿
  • 还行

电影应该三年前的吧,依然写意,风格大于内容,这不是江湖不是武侠,就如男主说的“我是武行”,武行二字才是徐浩峰的武侠世界。分的话,我还是愿意给个四星的。

13分钟前
  • 电影学徒
  • 推荐

三颗星,不能再多了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三颗星,不能再少了

19分钟前
  • 潜行
  • 还行

徐浩峰的这片子里,连剪辑都是在练功夫。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横移武打长镜头,固定机位摆拍快切动作,电声乐器加管风琴营造仪式感……也许徐皓峰存在的价值就是开拓类型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吧……同样的题材,李小龙拍的是功夫,徐克、侯孝贤拍的是侠客,李安、胡金铨拍的是江湖,成龙、甄子丹拍的是动作,徐皓峰拍的则武行、是规矩、是逝去武林的生存方法论。

21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还行

徐老师在票房不足50万的倭寇时期就预言要连拍七部为武学正名,现在小说集子影像化的工作真的一部部排上日程了令人欣慰,或者说这简直是个奇迹,我本以为《师父》影像归因于曾与王家卫搭伙且砸钱了,但看完紧挨着倭寇拍的柳白猿我才意识到,这种改变是徐自己琢磨的,牛逼

26分钟前
  • 苏乏
  • 力荐

儒侠义士,文人风骨,长枪短弓,浩峰射雕。承“倭寇”之风,柳白猿更兼内在意境,“虚”气质犹胜“冷”兵器,“冷幽默”的现代性与“长枪短炮”的传统性有机结合,奠定作者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同时也间接影响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雨夜黑衣叶问战白衣群雄)。文有郑大圣,武有徐浩峰,皆得之有幸。

2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好看,镜语、影调,活动空间布设,动作分寸拿捏,都好,男人有气,女人有韵,眼神交汇有电。倭寇是草创,柳白猿是精进,师傅是野心,所以这部最好。徐浩峰的预算,倭寇Low,气不足,师傅太贵,秤不住,柳白猿刚好;卡司也是,有宋洋这种新丁入毂,于承惠这种老将压阵,足矣,无须太大。

2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电影便如张弓搭箭,比武那段,拳弓相抵,电光火石间,突然转向古寺一角,檐瓦间古钟回荡,张弛只在一瞬间,爽利干脆,荡气回肠。开场的荒草地,古刹间的对决,仪式感十足。台词动作充满刻意的断点,爆发得突然而彻底,收束时毫不拖泥带水,动静之间,韵律非常,今年看过的最佳。

33分钟前
  • 北极熊
  • 力荐

“15个苹果,不能再多了。” 三部徐浩峰,竟然更爱这部。

3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人物角色一板一眼的做,电影比兵器还冷冰冰。只是觉得,中国还是需要更多这样不飞来飞去的武侠电影...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倭踪》牛刀初试,生涩稚嫩。到了《师父》则圆熟甚多,进步显而易见。拍摄在两者之间的《箭柳》,好看程度也介于两者之间,火候恰好不生不过。但三部的问题是一以贯之的,就是太“装”,一方面这是导演做人做事的态度问题,另一方面也跟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关,不“装”,不“端着”,自然就没有存在感。

4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王家卫的武侠是伪装色情的性冷淡,徐皓峰的武侠是伪装性冷淡的色情,颜色再寡淡都拦不住导演对大洋马和大白腿的趣味,甚污我喜

44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怪里怪气的电影,很好看,观影过程中没出戏

45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想了想还是打了五星,后半段太出彩了。主要是表达的武侠观念太好了,一个不造作的江湖,可以让我原谅它其他扭捏(或者说不成熟)的缺陷。世界观很棒,音乐很棒,可惜了叙事很烂。好在后来「师父」很好看。看的时候觉得像聂隐娘,让人想活在镜头里的真实世界。

49分钟前
  • 波澄酒
  • 力荐

李呈媛真美!徐老师挑女演员的眼光是直男的榜样!

51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还行

和混血姑娘的互动还挺挑逗的 抖M快看哭了 讲了一个理客中 武功高强 追求政治正确 缺乏判断能力 多愁善感心太软 战胜不了上脑精虫 自以为主持公道 其实什么也做不成 乱世中再厉害的个体也是无奈 不知该跟上哪支队伍 秉公正和尽人情都是痴心妄想 开一枪说他是我的 比师父好看很多

56分钟前
  • 柴斯卡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