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灯光2012

HD

主演:托尔·林德哈特,扎克瑞·布斯,Marilyn Neimark,帕普丽卡·斯汀,塞巴斯蒂安·拉·考斯,朱丽安妮·尼科尔森,玛丽亚·迪齐亚,茱迪·马克尔,贾斯汀·莱茵西尔伯,詹姆斯·比德古德,苏利芒·西尔·萨瓦内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2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3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4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5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6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3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4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5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6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7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8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19点亮灯光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点亮灯光201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8年纽约,纪录片导演艾瑞克(托尔·林德哈特 Thure Lindhardt 饰)在一夜情中邂逅未出柜律师保罗(扎克瑞·布斯 Zachary Booth 饰),互生好感的两人终究正式交往,从而开始了一段历经十年寒暑分分合合的爱情长跑。艾瑞克发现保罗有爱用毒品的习惯后并不排斥,偶尔还一起享用,但保罗的毒瘾渐渐发展至失控。当艾瑞克的纪录片斩获国际大奖却找不到爱人分享时,当他在酒店看到淹没在毒品和男妓中的男友时,艾瑞克痛苦的体会到,原来他对保罗的爱就像毒瘾一样沉沦无助。每一次争吵,每一次妥协,每一次拉扯都在透支和伤害着对方,直到原谅再也无法止住泪水……  《点亮灯光》荣赝年度最伤心爱情电影,入围圣丹斯主竞赛单元,获第62届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电影有如一幅悱恻画卷,又如一封笑忘情书,细腻而真实的描绘了同志世界的各种甜蜜与苦痛。导演艾拉·萨克斯曾凭《蓝色的四十道阴影》获圣丹斯最高荣誉评审团大奖。此次他将自己的过往恋情以半自传形式拍成电影,希望能照亮同志世界的所有暗处角落——不留阴影。空中救护第二季枪手1950天堂里的烦恼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男孩遇见女孩2014午夜微博真情坎坷人生二小放牛郎绝杀鬼马朱唇火舞风云再会!方舟神谕通天男士止步第一季目击证人第一季猫侍第二季圣诞大赢家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国语版)雾山甘泉玛侬自我人生007之金手指英语极速少年透明人2三人世界1988街区斗士年轻气盛死亡血路超智能足球永生之战不知火检校绝地狙击无人问津2016禁欲者铁拳男人英语激情沸点急诊室故事护航父母爸爸喜欢女人爱情Amoeba斯特莱克探案集第四季叛逆女流第一季冒牌大状审死官

 长篇影评

 1 ) 灯下那一笑

一些琐碎。

好的独立电影必须要有好的音乐。开头两首Arthur Russell很美很抓人。

Erik第一次向女友讲起Paul,说他很nice时脸上的笑。

hippister或是自由的gay一定要跟drugs拎不清吗

爱情啊,爱情。什么言语和逻辑都没有资格来评论。百折千回,折磨的自己五脏生烟,到最后眼中依然是他,就是绕不过他。被爱缠住了,就再绕不开了。即便到最后分手时,他们是爱或不爱?谁能说得清?

最爱的一场。重逢时点亮床头灯,灯下Erik偎在Paul胸口时那一闪而过的来自内心的笑容。那一刻他一定很幸福。
我愿意把“点亮灯光”具化成这一瞬,让时间就静止在这。

 2 ) Keep The Lights On

一、Eric&polo
 两个人的爱情究竟可以跑多久,是归结于谁更执拗还是谁更矫情。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爱一个人,就要让他成为你的责任,他整个生命都莫名其妙归于你,你承担了一切他父母承担的东西,你就成了他的监护人,这就是描述中的爱情,你是他的父亲还是他的爱人。又或者,我们最终都被责任所迷惑了,而爱情远远达不到它的标准。
    Eric和polo九年的爱情,断断续续,总以为最终两个人还能在一起,可是最后影片告诉我们,其实这一切,Eric都只是在等他下一个人,我们在等最终那个人,可是根本没有最后,最好。只是不断的等下一个,还没有遇到更好的时候,先爱这一个。
    我不得不说,两个人的相遇算不上浪漫,但是够性感。寻找419的夜里,只是凑巧的找到了在床上那么契合的对方。渐渐地形容对方从不错变成了无与伦比。渐渐的两个人相爱,渐渐地也绊住了对方前进的脚步。我非常同意eric朋友的那句话,你不是他的救世主,你无法从泥沼里把他拉出来。可Eric依然义无反顾的拽住曾经以为是自己唯一的polo。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到这个地步还没有放手。问这个问题不是在他们热恋的时候,不是几年不见又重逢的时候,而是Eric在大街上碰到上次在酒吧刁到的那个画家。那个画家问:“那你不和你的男朋友在一起了?”Eric回答:“不知道。”其实此时此刻P已经不能算是唯一了。那为什么还没放手?坚持都只是代表了不甘心还是那一点留念。
    那天,Eric会从一晚的疲倦中醒来,看到院中的polo在打电话,悻然地走过去。“我想和你谈谈。”之后呢,他只是想找一个自我的发泄口,即使只是对着一棵树,那幻想又是谁?正在打电话的那个?还是某一天在酒吧里遇到的?或者只是在大街上无意碰上的。
    Eric说“你对我们的现状有什么想法?”
    P回答:“你要和我分手吗?”
    Eric“当然不是。”
    P:“你是想问我我有什么想法。要么你和我走离开这里,要不然就分手。”
    影片最后,Eric找到P。跟他说他没有办法和他在一起……
    这段的叙事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也许是现在的我无法理解的。不过我有一点可以清楚的知道,Eric爱P只是没那么爱了,他更愿意留在过去那种生活状态中。况且又有一个新鲜的面孔出现在他的生命中。
二、Eric&painter
  画家的名字我不记得了。也许现在不重要又或许在导演没有拍出Eric的后续生活中他成了他的新partner。先说这个人的出现。他的出现时在Eric和Polo的感情亮起红灯的时候出现的,刚刚好。一个有一个空缺,一个在找一个空缺。他们聊的很来。我觉得整部影片一开始就在铺垫一个感情,那就是“画”,正好这个画家出现了。Eric在听到他学画画的时候很高兴。“那你一定画的很好。”Eric之后对他说。这应该不是真的对他的画肯定,而是对这个人。他对这个人有好感。不过419的真谛就是只是那一夜。可是他们交换了姓名、交换了职业、交换了爱好……之后又肯定会出现种种共同喜欢的话题。这就是一段感情开始的最佳点。
    Eric过马路的时候正好听到有人叫他,那个画家还记得他,而他不记得他的名字,可是却认得他。从这开始都只是个好感,只是因为好感而把这个人的长相、状态、习惯记起来了,而名字只是那么多好感中的其中一个。
    他们的对话很有意思。
    “所以说你现在不和你男友在一起了?”
    “不知道。我们很久没有见了,然后他回来了。我们又在一起。我不知道现在的关系是什么?”
    “你们在一起多久了?”
    “九年。”
    “天啊。你真幸运。”
    “我不觉得这是幸运。”
    “那你呢?”
    “我找了一个男友。我是一个没有长性的人,几个月就腻了。虽然这是个新男友。我们有的时候一起吃饭、看电影什么的。更多的时候他说,我听……不过我更喜欢被人请,我承认我很肤浅。”
    “没有人不喜欢被人请。”
    “那好,我请你。”
    “你?好啊。”
    这段对话给两人留下了空间。一个两个对自己男友的感情都表示怀疑,两个对对方都有好感。两个都是一个说一个听,另一个说另一个再听。也许,所有的开始就起于共同点。也许此时此刻,他遇到了一个在这个时间点对的人,那个人又恰巧和他很合拍。
    也许导演的后续就是Eric和画家的爱情故事。
三、其他人
    eric的朋友们。那个女的和那个男的。eric在河边问他朋友“所以你们不打算要孩子?”女的回答“对,因为他已经有孩子了,所以他不打算要。我觉得没关系,我既然爱他,所以只要和他在一起。”最后这一对还是分了。也许导演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亲爱的,请尊重你的心,不要去追随别人的心。
    也许我现在该说,强迫,不管是强迫什么,任何感情,最后拖累的只有自己。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得泰迪奖也是完全合理的,毕竟这么有质量的还是少的。不过,真要说喜欢我更喜欢“我们的天堂”、“周末时光”、“燃情八月”……感觉虽然结局都不太好,可是叙事都很完整。相比之下,点亮灯光没有上就已经被炒得火热,大家的期待就会很高,相比之下要更苛刻。还要其中一个情节Eric和polo床上失禁那个环节,这个环节的用意是什么?来自导演的亲身经历?既然是半自传体电影,那这个电影的后续就应该在导演身上了,也许他和他现在BF的故事会让这个电影完整点。

 3 ) 好看却穿起来有点憋的一条牛仔裤

7月9日,Gainesville

知晓这部电影,是无意中看到了徐佳莹[不怕庆祝](该片台湾地区主题曲)的MV。到上网看了一下预告片和简介,于是猜想说,肯定又是一部描写男同志世界中存在的畸形与矛盾的题材。说实话,对于LGBT的题材,本人更倾向于走小清新或是温情路线的作品,像[Patrik 1,5 ]、[Transamerica]。而对待类似[Keep the Lights On]这种明明知道会是以悲情作结尾的,总有种类似捂着脸却还要看恐怖片的矛盾心理在作祟。

8月22日,NYC

只身搬到了纽约,开展新的生活。

9月7日,NYC

电影今天上映,本来打算约朋友一起去看,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便没能把计划提到日程上来,也就把这事抛在脑后了。

10月7日,Chelsea Clearview Cinema

我这个人有点小迷信,总觉得一切事物冥冥之中早已安排。这天,和朋友在Chelsea吃完Brunch,正准备回家突然下起了大雨,于是便躲进了旁边的电影院,打算随便看场电影等雨停了再回家。看了时刻表,发现最近的一场电影正是该片。而当我看完电影出来的时候,更加印证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在Chelsea的电影院看一部发生在Chelsea的故事,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笑)

前面废话有点多,已经差不多快进入正题了。因为本人现在暂住在纽约,于是想结合这部电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于纽约和这里的同志们的认识。众所周知,纽约是世界著名的Gay Cities之一。有时候你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走在街上的行人,同性恋会比直人还多。纽约的Gay很喜欢扎堆抱团,有两个区在manhattan是gay最常出没的,一个是Hell's Kitchen,另一个就是主人公Erik和Paul相遇的地方——Chelsea。

故事发生在1998年,那个年代没有iPhone更别提接客帝,就连网络、手机也不是很普遍。于是基友们便用家里的座机,开展约炮活动。那大概是秋天的一个夜晚,Erik一人在家寂寞难耐,于是拿起了电话。与不知道多少个人互报了情况(他还谎报了一点)和调情之后,在纸上抄下了Paul的地址,徒步走向他的公寓。一番云雨之后,在即将离别之际,Paul对Erik说‘Thanks for coming by. 谢谢你的到来’,Erik回道‘Thanks for having me. 谢谢你邀请我’。我不知道两人是那时候就相互产生了情愫,还是只是处于礼貌的问候。Paul接着又告诉了Erik,其实他有女朋友,是个不敢出轨的伪直男。Erik戏谑地说了句‘That's too bad’,然后离开了Paul的公寓。就这样,二人邂逅了,并从419变成了Fuck Buddy,再成为Friend with Benefit开始Dating,最后Paul和女友分手,与Erik搬到了一起,建立了Relationship。我个人认为导演应该再多一点对于两人如何坠入爱河的描写,因为后面突然就把两人爱的死去活来的给搬出来,让人觉得情感上有点衔接不上。

在两人第二次发生关系的时候,Paul便在Erik面前显露了自己的本性。平时的Paul是个相貌堂堂文质彬彬,令人称羡的年轻律师,私下却是一个瘾君子。他所服用的是在Gay圈里最为盛行的Sex Drug——Crystal Meth,也就是冰毒,学名安非他命,这个估计看过云翔的电影的同学都知道是什么东西。曾几何时,人们给它起了另一个称号,叫做Tina或直接简称T,据说是根据在吸食是发出的声音所得来。人们总是将男同志与性和毒品联系起来,我个人不予评论。不过在纽约,确实有很多的男同志为了寻求刺激,因此沾染上毒品。而T则是在众多毒品中最快使人上瘾的。在曼哈顿,Chelsea则是重中之重的‘重灾区’。回到电影,Erik看到Paul吸毒,并没有做出太大反应,还与Paul共同分享了起来。大概是因为那时候两人刚好上,还处于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阶段,自然看对方什么都顺眼;有可能是因为Erik的工作是纪录片导演的缘故,在搞艺术创作的行业当中,人们对于毒品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影片中还有另外一个铺垫,在和Paul交往以前,Erik有一个炮友,暂且称他为二逼肌肉男,此人属于爱自己的肌肉胜过于热爱任何事物的那类金刚芭比。多年后,在和Paul因为毒品的问题产生矛盾的间隙,空虚的Erik再次与该二逼肌肉男约炮。当来到他家,Erik赫然发现此二逼肌肉男也染上了吸食毒品的恶习。导演通过这名二逼肌肉男的转变,向观众更明确地表明了,使用毒品的现象在同志世界已经日益严重。

我个人认为同志容易沉沦毒海有一定原因的:首先,同志们生存在弱势群体当中,他们处于社会的压力之下,很难得到家人或周边的理解,于是在生理及心理上进行自我麻痹和放逐;其次我觉得就是同志有时候真的比较经不起诱惑,太过于追求欲望上的享受。

Erik也有自己的问题,虽然已经和Paul处于稳定交往的关系,却还是偶尔会在外面沾花惹草,当然电影里没有真的演他和别人发生关系,但这是在同志圈子里十分普遍的现象,哪怕两个人十分的相爱,他们还是有可能会寻求生理上的刺激。一天,坐在出租车里的Paul看到Erik在街上和别人搭讪。当晚二人在家中发生了第一次争吵:

。。。。。。
Paul喊道:“What do you want me to do? 你到底想怎么着?”
Erik说:‘I want you come to bed with me! 我要你和我回到床上睡觉’
Paul询问:‘Why? 为什么?’
Erik:“Because。。。因为(这时候的Erik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Paul接着问:“Why can we just sleep in different rooms? It's fine, it would be good for us. 为什么我们不能分房睡?这样对大家都好。”
这时候的Erik露出他招牌Puppy eyes,对Paul说:“Cuz I don't want to. 因为我不想。”
Paul此时一语道破Erik最大的致命伤,但我认为这也是他最可爱的地方:“You're such a BABY! 你真幼稚。”
。。。。。。

二人吵架的情景,甚至说的台词,我想大多数有过感情经历的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验,至少在我本人身上就发生过无数次了。每当争吵,一方总会拿着枕头被子跑到沙发上睡觉,另一方则会追出来用命令地口吻要求对方回到床上去。看到这里,电影荧幕奄然就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我相信电影院在场的所有人,都在用审视自己的眼光,回想自己的过去。不管那时候是对是错,不管对方已经消失于茫茫人海还是仍然在厮守身边,那些记忆已然成为了脑海中挥散不去的一抹尘埃,到头来只能释然一笑。

Erik和Paul之间的关系,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之间经历过喜悦、悲伤、感动、伤害、誓言、背叛,维持了近十年。虽然不像[蓝宇]或是[The Trip]那样以生命结束作为收场,但还是没能够让人拍手称快。影片最后二人的重头戏,是点题之笔。分开一段时间后二人相约共进晚餐,饭后的Erik依依不舍地挽留Paul,于是二人回到狭小的公寓(或者是小旅馆,记不得了),躺在一张Full Size的床上,刚开始二人还有所保留的穿着内衣,有些害羞腼腆,之后相继将衣衫褪去躺在被窝里,大概各自都在为自己矛盾的心理做着垂死挣扎。最后还是成熟的Paul先开了口说道:“We are not ganna have sex. 我们不可以做爱。”,为二人打破了僵局避免了尴尬。当Erik打算将床头的灯关掉的时候,Paul却要求:“Keep the light on. 把灯留着。”原因大概是希望能够借助灯光看见Erik的模样,记住彼此这最后的温存。看到这的时候心里一阵酸楚。

与去年的几部电影相比,比如[Weekend]、[No Strings Attached]、[Friends with Benefits],它们之间都有一个相似之处,主角们都是从炮友的关系开始,逐渐爱上了对方。只不过英国的那俩小伙子只在一起呆了两天,美国的这两位一呆就是将近十年。这其实透露出一个十分值得令人深思的现象,明明大家的初衷只是寻觅生理的慰藉,到最后却陷入万劫不复痛苦的深渊?尤其是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同志圈子,此现象貌似更加普遍。

影片结束走出影院,朋友问我对此片作何感想,我半开玩笑式的说:“这部电影就像是你买了一条牛仔裤,虽然好看,但是穿在身上有点憋。”我所说的憋,是心里的那股子怨气。一段失败的感情就好比如此,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你刚把牛仔裤买回家,穿着觉得还不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有可能是因为自己身材起了变化,也有可能是牛仔裤洗过之后变了形,它再也不是那条最适合你的牛仔裤了。只是有的人比较恋旧,不舍得抛弃,而有的人喜新厌旧,不合适了立刻再买新的。

PS. 有一个问题捉摸了半天也想不明白:Paul的职业是律师,但他为什么每天却只穿个小衬衣,也不打领带不穿西装,出门上班就只背个纽约基友们唯一指定款的购物袋,而且一背就是10年,服指太不考究了吧?




2012年10月7日,祝你,可以找到为你Keep the Lights On的人。



 4 ) 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如果知道结局我们还会相爱吗?”

整部电影叙事慵慵懒懒,波澜不惊。几度有看不下去的感觉,肉戏形同虚设,感情又矫情,但转折都在最后十分钟。
最后十分钟,Paul给了Eric两个选择:要么在一起,要么分手从此再也不见。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忽然间感同身受,竟然为最后十分钟流下泪来。

这样的一段感情:两个人在一起彼此伤害,鼓起全身的尖刺让对方遍体鳞伤;分开了之后,空虚到绝望,惦念着对方一点一滴,以至于想起他来目光又会变得温柔起来。当开心的时候,仿佛你的全世界都在这里,沉醉到无法自拔;当争吵的时候,你们彼此的距离又这么远,连心都拉扯得长出了韧性。
谁也无法回避,看着对方的时候,眼睛里又有了不一样的光,在同一张桌子上面对面吃饭,在同一个路灯底下用最近的距离交谈,在觥筹交错头顶上的吊灯折射进眼里的一瞬间,暧昧挥发在空气里,每一个分子的缝隙,每一束心电的流窜,把两个人绑在一起,别想逃。
就是那种该死的暧昧,和感情巨大的惯性,像潮汐一样不停涌动着,卷着两个人继续往深渊走去。他爱他,他爱他,可他们不会相安无事地在一起,因为那命中注定的反骨,因为各自的坚守和沉溺,这是生命里不能破译的密码,是心脏上最痛的一隅。“相爱很难,就难在其实双方各有各期望,怎么办”。爱得太浓烈了,连伤人伤己都放不开。
就在一次次彼此伤害里,我们学会了忍让,从最初心痛的无法喘息到渐渐地只是悲哀地皱眉。习惯了,却疲倦了。再也不想这样无谓地让自己痛苦了。可是在一起是痛苦,不在一起更是痛苦,进退之间全是痛苦,也不曾预见到底哪一种才是“长痛”。
只知道是时候要做个决定,却迟迟不敢跨出这一步,这是酷刑,这是人间折磨。这就是[点亮灯光]的最后十分钟,这就是留给Eric的三个小时。我都不敢去想象到这个决定真正来临的时候究竟会有多么痛。

是,正是经历过一次,所以才会知道,爱到最深是什么程度。
爱到最深就是刷牙时握着牙缸的颤抖。
爱到最深就是临走之前最后没尊严地说上一遍“我真的很爱你”。
爱到最深就是内心里一次又一次的余震。震碎前生和今世。
到最后才知道,有些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5 ) 我愿为你

偶然看了一篇影评
形容一对同性情侣之间牵扯不休的爱情与最后落寞的结局
题目是相爱很难

今早看了乱世佳人的一江春水
“人为何有心,有心便不一
竟不如这春潮守信
当初誓言今不语 耳畔却 生生如昔”
漫长的句子里,只听懂了这一句
有心便不一

爱情是个难题
是很长的距离
也可能是个奇迹
因为相爱而走到一起的人不少
因相爱而分开的人很多
有多少爱情是可以走到最后的
谁都不知道

小白是我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
很多跟父母都没说过的隐私趣闻她都了如指掌的那种
但是因为父母的一些问题,导致她感情经历一直郁郁不得
最近一次的遇人不淑更是让她心情低落甚至有点不会再爱了···
直到遇见这个射手座的急诊室小医生

小医生跟小白的第四次约会的主题让我们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去小医生家里包饺子···
我们很难定义这是个正常人做的变态的还是极其高端的决定
但是结果却意外的令人满意
小医生极其室友充满大学生情怀的一次聚餐让我们仿佛都一下子年轻了好多
嘻嘻笑笑中,仿佛所有的身世背景恋爱经历都可以抛到一边
只安安心心的做个小孩子谈一次恋爱就好

金马奖的颁奖礼上
看到男朋友女朋友里面桂纶镁穿着校服剃着头发对着屏幕外的我们露出她青春的笑容时
我的心动了
我终于开始明白那部北京青年里面大家一起傻傻的重走青春路的理由与冲动了
在那些化不掉的青葱岁月里
我们总有些人有些事忘不掉
也总有些人没来得及去爱有些事没有胆量去做
所以当我们走到青春逝去的坎上的时候
我们抬不起脚跨不过去
我们不想承认自己的青春就这么溜走了
我们不想人生回头看充满那么多的遗憾
所以我们想回去

我知道相爱很难
电影里面两个人握着手却感受着第三个人的冲击
有一个时刻
我以为他们最后真的会走到一起
直到埃里克第二次见到他命中注定的人
我们才恍然大悟
难的其实并不是爱情
而且我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爱情
我们总以为我们错过了很多爱情
但是却从未仔细想过那些到底是不是爱情

我一直很感激
上天在我已经放弃对爱情渴望的时候遇到小猴子
相爱、走到一起
做决定时的一往无前
过程中的犹犹豫豫
我也经历过对爱情的不安
对是不是这个人的怀疑
甚至在最最幸福的时候不敢相信这真的就是爱情
直到昨天
一次聚会、一场颁奖、一部电影
让我想清楚了一件事
爱情其实并不是握在一起的两只手
而是哪怕重新走过一遍后依然会做的那个选择
在知道了结果之后,也能奋不顾身的跳下去的那个坑
如此,便是了

 6 ) 多少有点失望

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看到了全片。从色彩到剧情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两个人之间闹矛盾也挺突兀,总感觉只是一个个的片段,而不是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
我跟ex分开也有两年了,在一起的日子远非小说中那令人向往的甜甜蜜蜜,而是慢慢地各有心事。其实我一直都想让他明白:如果我们一直都固守着自我,不能为彼此做出妥协,做出改变那我们的相遇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之间的相爱早晚也只会变成一段回忆。
但是我要的是两个人的生活,人家喜欢的是恋爱。

 短评

其实都是些稀松平常,但细节处理的很好不会觉得很沉闷。觉得港台译名更贴切,为你流的泪再多也还是那么爱你……唉爱是个坏东西。

6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怕失去,所以不敢相愛

9分钟前
  • DullBoy
  • 还行

这部爱情片把同志情侣当做“正常人”来对待,不去猎奇卖肉没有卖弄噱头也不搞老套的心理认同社会歧视,仅仅是真情实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此片改编自导演亲身经历,能感受到故事的真实细腻,托尔表演尤其出色,OST太好听。不过影片后半部分节奏太拖沓,反而没拍出8年感情的时间跨度,实在可惜

1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从故事上看这部是很私人的作品,再普通不过的那种个人经历,普通到就像我们和别人聊天那样,会隐去和美化很多过去。但影音美学让电影又具备了某种让人一窥到底的魔力,颗粒状的滤镜加重了哀伤的基调,更重要的是它展示出了一个渴望被爱的灵魂是如何行为的。

18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有多少次我们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在这部电影,很可惜,我只看到互相折磨,而没有看到爱。

20分钟前
  • 圣无常
  • 还行

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归根到底都是恋。这磨人的爱谁也受不了。如今的同性电影已经从他们的社会关系进入感情关系了,很好的进步。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矫揉造作幼稚可耻。Julianne Nicholson 的雀斑跟1999年陈可辛的《情书》里的一样可爱~ 也是同性题材耶~ “过去一年,我遇到了你生命中的所有人,除了你。”

26分钟前
  • vivi
  • 很差

克制。不做作。人性。

28分钟前
  • Vivian
  • 力荐

八年下来,感情就是一段难舍难分、推来就去的游戏。没有猎奇、没有煽情、没有过多不必要的肉欲,给直现最现实基友生活面貌的导演加分。

3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酒店那段是要有多心碎啊!埃里克为保罗操碎了八辈子的心。

37分钟前
  • 七十三
  • 还行

这部片告诉我们:要幸福,别吸毒。(大雾

41分钟前
  • arella
  • 还行

《春光乍泄》后最真实的同性情感电影,迷恋自身肉体的炮友、打完飞机提分手、人群里分别等桥段灵气十足。爱情是和自己的软弱对话,无坚不摧、无欲无求的人不需要爱情,凡人因残缺而爱人,因爱人而更残缺。

4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男主角好丑,完。

4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导演放映后上台介绍,说paul现在很好,他本人现在也结婚了,跟丈夫抚养了一对七个月的双胞胎(晕,他丈夫就坐在我后面)。人家这谈的才是恋爱啊,快十年的时间,幸福和痛苦到最后都是云烟啊,结局略拖,并且出现了不该有的广告牌。。。(尼玛的我感觉自己只是在过日子。。。

4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剧情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安排两人从决定继续相处到男主角改变计划的那两分钟内容,如果我出电影考题,就要要求考生安排这两分钟的镜头以使得剧情的进展更加有逻辑,因为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影片本身的处理还是不够优秀。另外,海报实在是太漂亮了。

51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三星半,细节很赞,"阳刚"的温情丹麦小攻,没心没肺的吸毒小受,九年离离合合苦不堪言的爱情长跑。单方面的爱情那不是爱情,Erik你醒一醒,既拍出了同志情感的普遍问题,又有个例的特殊性,后半部着实拖沓,感情纠葛显得重复乏味。不过的确是今年不可多得的同志片之一。PS:电影里外都拿了柏林泰迪熊

5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every ltr deserves a ugly truth, but life goes on, it does all the time

58分钟前
  • 𝗯𝗮𝗰𝗸𝟮𝗯𝗹𝗸
  • 力荐

看似表现一或两个人在感情上的消耗过程,实际还是属于导演私密的情感探索,把大跨度的经历抽出,用紧致的剪辑去模糊掉某些因果交代,留下了反反复复的迂回感。相较语言,身体表演在片中也具有主导性,有意识地用不同的摄影机状态丰富身体的交流。结局不仅是故事的出口,也是整个意识体系的锁链达到最蓬松的一环

1小时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力荐

影片的细节太棒了,同志感情在导演这里变成再正常不过了,一些桥段一些对白一些细节甚至正常到是很多异性恋无法体会无法经历无法察觉无法共鸣的,却又真实发生在很多同性恋的身上。这个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真实,相爱有时候真的很难,因为爱上了谁根本由不得你选择,直到你心里结疤。★★★☆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用彼此的青春消磨一个走向衰败的结局,从而注定把对方伤得更深。要经过很多年才会发现,需要相当的勇气才能成就怀念——相爱很难,不如紧闭双眼。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