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正片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 / 福建年份:200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高三 剧照 NO.1高三 剧照 NO.2高三 剧照 NO.3高三 剧照 NO.4高三 剧照 NO.5高三 剧照 NO.6高三 剧照 NO.13高三 剧照 NO.14高三 剧照 NO.15高三 剧照 NO.16高三 剧照 NO.17高三 剧照 NO.18高三 剧照 NO.19高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高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纪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  善良严厉的班主任,紧张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执着爱情的“早恋生”,学生的父母,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宇宙有道理 第二季失恋33天女劫野生诱惑红粉猎杀面具2002妈妈,要和我单独去旅行吗?穷山恶水宽恕2017我是一个贼粤语版回魂2006纳妾记第三季慕尼黑21小时副总统 第三季善人愚事第一季欲罢不能:拉丁裔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爱因斯坦与原子弹血玲珑天使的微笑羞辱深圳之恋我的岳父会武术沂蒙颂迪士尼幕后探秘第一季情定爱琴海原始生活21天第二季云霄之恋TV版传控2018燃情岁月搭错车(1983)妈妈我爱你浮生若梦1938你正常吗第二季都市东游记告密者2010大墙无言追凶者也2016逃狱兄弟2粤语版群蛇出洞心理追凶第五季惊声尖叫第三季傲骨之战 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周浩:四十岁的我看着十七、八岁的他们长大

        周浩:四十岁的我看着十七、八岁的他们长大

       精彩图文版稍后请参见:http://dc.smg.cn/
  
  7月28日,“真实中国•影院计划Ⅱ”晴朗七月•青春物语主题励志献映2006年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高三》,讲述了福建一所中学高三(七)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带领着一群男孩女孩们,度过成人礼高考前的一年的点点滴滴。放映现场气氛热烈,青春的片断引起笑声不断,不少曾经走过高三的观众也在片中的课堂里、书堆中共鸣着、回忆着、感动着。《高三》导演周浩也来到现场,在交流环节,周浩坦诚的说,我只是想记录下这群孩子的成长,给以后的他们看,这无论是对于他们还是对于拍摄者的我,都是弥足珍贵的。
  
  影院计划8月11日将开启“城市里的旅行”主题,独家首映法籍导演乐诗薇的新作《方浜中路的等待》,记录城市变迁与个人命运的千丝万缕。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刚才我们已经看了周浩导演的《高三》,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周浩导演。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怎么找到片中这位老师的?你又怎么确定能够在他身上挖到那么多精彩的故事?
  
  周浩:这是一个所有中国家长都想把孩子交给他的人,他是一个尽心尽责的老师,找到他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情况。最早想做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想到的是湖北的黄冈中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没有得到他们的许可,之后一个我以前在《南方周末》的同事给我介绍给了他的母校,就是片中的这所福建的中学,王老师也正好是他的老师。王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他不是那种严肃的老师。其实做纪录片,开始我并不能去指望什么或者说开始的时候去设定一个目标:他一定要是一个好老师我才去拍他。2005年我开始做这个纪录片,我的想法是:高考这样一件事情,在每年的六、七月份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的事情,竟然没有一个完整的纪录,是很遗憾的。我就是想做一份记录,而对于这个老师和这些同学,我并不刻意地选择他们需要是怎么样的人。也许我选择另外一个班,这个片子仍然能成立。
  
  观众1:片子当中有一条党支部会议的线索,我想问一下导演把它放进去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录音的部分感觉有一些地方并不是随拍随录,而是后期录制的,是这样吗?
  
  周浩:你说的大概是无线话筒的问题,是这样的情况:有时候我感觉到这一天可能会发生一些故事,就会提前给他们无线话筒。关于党支部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我做的这一份记录是特别有时代烙印的记录,我想记下发生在当下21世纪初的中国孩子身上关于长大的故事。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我为什么要去刻意地回避它呢?这是我们社会的一种状态,我不想去回避这些常态的东西。我想用纪录片去记录这个国家某一个角落发生的社会生活,不存在刻意不刻意的问题。
  
  观众2:你在教室的拍摄会不会影响这些高三学生?
  
  周浩:说一点影响也没有那是不现实的,但是,我的拍摄一开始就是十分坦诚的,我到他们班第一件事,我对他们说我想做一点记录,不仅是我的,也是我们大家的记录,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当然,一开始还是有隔阂的,时间长了,慢慢地他们会把我的存在忘记。要说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我是不承认的,他们也不会承认。现在,我和他们之间还是有联系,昨晚,他们班一个同学给我发来短信说他又把《高三》看了一遍,又一次被感动。这个片子做完以后,我最大的满足感在于他们的感谢和感动,当时,我把完成的片子寄给王老师看,他说:“非常感谢你,这是我能给我们的孩子的最好礼物。”我觉得纪录片拍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拍摄者的,更是被拍者的故事。
  
  观众3:做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您的拍摄初衷有没有改变?成片以后会不会觉得和自己的初衷有很大的落差?
  
  周浩:我在中国最一流的媒体做过十多年的记者,后来改行做纪录片是因为纪录片会给我各种各样的惊喜,它永远有出乎你意料的地方。如果这个纪录片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拍摄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的话,那可能我就不会做这个行业了,就因为在做的过程中我不断调整着我对事情的看法,让我看到了某一个侧面,这是让人高兴的事情。
  
  观众4:您为什么截取了这样一个时间点,为什么选去了那样一些场景和片断?
  
  周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有人问我:你对教育制度有没有什么看法?我说我肯定有,我的看法就在这个片子里。但他问我:你的片子会不会对高考制度发生影响?我不敢奢望。我做的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四十岁的人看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长大。我发表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并且愿意拿出来跟大家一起交流。如果当时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在拍这个题材的话,那大家对这个问题肯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我提供给大家的是:我眼中的高三。我们这些人被称之为“独立制片人”。独立制片人是什么?就是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看这个世界,我们表达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但是我愿意拿出来跟大家一起交流。当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黑不白的东西,它也是很美的,我表达的世界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没有确切的答案,这才是最完美的。我会尽我的力量去描绘这个社会,但是我描绘的是我的理解,当大家一块儿拿出来交流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向善。我希望它就像一面镜子或者路边的一滩水,让我们能够有所观照。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想看看今天中国社会的话,你光去调CCTV的档案或者调张艺谋、陈凯歌的大片来看,你不能够很好地了解这个社会的状态。这些资料就像正史,我们做的则是野史,野史虽然不足以担当正史的职能,但它是一种旁证。我觉得很可惜的是我想去看看我小时候的一些资料,但这并不能够。所以,我现在做的这个工作就是想给这个社会留下一些照片,有人说过: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的话,就像这个国家没有家庭影册一样。我们做的事就是想让大家看一看我们曾经就是这么长大的。
  
  观众5:《高三》这部纪录片,它的废片率是多少?这部片子里的很多镜头为什么能抓得如此得准,怎样抓到这些珍贵的镜头?
  
  周浩:这部片子的片比大概是35:1。并不是珍贵的镜头我拍到了,而是我切掉的镜头更多。如果我拍更长的时间的话,这个片子肯定会比现在拍得还要好。我对纪录片的理解是:你有多大的耐心,老天爷就会给你多大的回报。我的片子拍成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我花了一年的时间。
  
  观众6:拍摄完以后,有没有对你造成一些影响?
  
  周浩:影响当然是有的。每一部片子里,你都会看到自己的问题,按照纪录片的原则,我应该尽量不去打扰这些被拍者。但是,我有时会忍不住和王老师一起去“帮”钟生明,告诉他:高考可能是你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相对公平的考试。因为我是过来人,所以想用自己的经验去影响他们,但是,相反,他们都需要自己去走过那个坎儿,别人很难影响到他们。
  
  观众7:对于独立制片的纪录片,你怎样看待它在中国的前景?
  
  周浩:我们尽量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去表达我们的看法,我们希望社会向善。
  
  观众8:我在网上看到报道说:您爱人评价说您是一根筋的人,这样的性格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是什么因素促成你离开了《南方周末》?
  
  周浩:我做过新华社记者,也在《南方周末》做过摄影记者。我之所以离开媒体是因为:全世界的媒体都是有立场的,有它先入为主的是非观,我去台湾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哪一份报纸是蓝的,哪一份报纸是绿的,自然而然有一种立场在里面。这是我不大喜欢媒体的原因。我愿意独立地去表达我的一些想法,我更愿意做这样的事情,虽然不一定能引起大的反应,但我想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做我喜欢的事情。
  
  观众9:如果用静态影像,你会怎么表达这个题材?
  
  周浩:我以前拍过不少图片故事,拍得也不差。拍什么不重要,只要用他们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就好。我以为纪录片是很好地说自己话的方式,但是这就是真实吗?我所拍的高三不过是截取了我这一年看到的一些画面,我截取了哪一些作了怎样的组合,都是有我的用意的。像纪录片这种以真实标榜自我的媒介,它实际上都显得不够真实。
  
  主持人:谢谢周浩导演的精彩解读,我们期待着看到周导更多精彩的作品。

 2 ) 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这是一部叫做《高三》的纪录片,拍摄者用了一年,跟踪拍摄了福建一个县城中学里一个班的高三生活。

不知道别人对高三时什么感觉,我上过两次,那种压抑和苦闷真的很可怕。也许现在回过头去想,那没什么了不起的,不是多大的事,上不了还可以再来。但那时候谁也没有这样坦然。那时候只觉得充满期待,又充满阴霾。就像片子里的孩子们。

我考了两年,倒不担心能不能考上的上,考的再烂也至少是个本科。父母对我也没有什么压力,考大学是我自己的事情。有整个环境的压抑,那时候就是跳不出来。现在看来我还是有盼头的。我曾经听说有许多人考了不止一两年,但还是专科,我没有办法想象他们的心境。

我们的老师也像片子里的老师一样用有些夸张语言来鼓动同学。老师们说——上了大学,一个好大学,一切都会好的。其实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大家经常在一起幻想大学。在片子里,班主任老师在高考前对要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几多悲壮的说:“你们将要上战场了,你们将一举成名天下知!”但真正山了大学有那么好吗?大多数人上了大学,曾经的梦想都被现实打的粉碎。也许我们曾经梦想的太多,期待的太多了吧。

片中的老师说,也许专家看了这部片子会不理解,甚至批评,但学生和家长都会理解的。我想所谓的专家完全没有必要用书本上的教育规律批评这个片子。因为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和老师又能怎样呢?没有一个老师,一个学生能对抗起这个制度,因为代价太大。

高三的时候,每天没日没夜地做题、考试,老师再讲题,然后再作再讲……这么多遍的重复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许多东西只是基本的常识,不断重复的结果只是在比谁的记忆力好,谁的脑子更不灵活。但这样的重复却要决定谁能进入大学。光阴在重复中被浪费了,创造力在重复中被磨灭了,进入大学的人变成了什么了!

片子中不断出现女生清唱的《那些花儿》,还有开始一个个在镜头前亮相的一张张青涩的脸。都让我感动。我会想起我的高中同学。上完高三大家都拿着通知书各奔东西了,现在想起来,一晃,就是三四年了。许多人一直都没有再见过,其间举行过一次聚会,我因为有事没能参加。经常会觉得挺怀念的,但永远回不去了!

“啦啦啦……想她,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3 ) 铁打的时代,流水的学生

铁打的时代,流水的学生

教育:时代之罪的承担者

《高三》中的班主任王锦春一开始就说:如果是我们从事中学教育的圈内人,他们肯定会理解我们的做法,但那些专家、学者对我们也许会有看法。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这种教育,因为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就对不起学生和家长。
显然,在这里,老师、学生、家长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而那些叨叨不休的专家学者,只会在书斋里表示他们无力的同情和无用的批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教育的磁场中,吸附着老师、学生和家长:老师为的是升学率,学生为的是前途,家长为的是儿女的幸福。老师错了吗?学生错了吗?家长错了吗?都没有错。那么,我们的教育错了吗?
答案是:教育没有错,时代错了。是的,我要对着那些专家学者们的耳朵再大声说一遍:教育没有错,时代错了!你们的剑走了偏锋!让我们掀开教育那温情脉脉的面纱吧:老师传道授业,学生敏思好学,家长尊师重教——让我们的双眼直视坚硬的事实:升学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老师的头顶,学生面临着要么读书而成为天之骄子、要么成为如父辈一样的农民、工人、农民工或者“社会闲散人员”(这话在去年北大的“禁听令”里出现过)的严酷事实,而家长,则要通过自己的孩子来改变一个家庭(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专家们,教育所承载或负担的,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而非你们所说的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看到了吗?
让教育承载如此重负的,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或者说,教育的重负正是这个时代重负的缩影。学生的成绩是老师的“命价”,升学率的高低决定着他们的一切;学生的未来是家长的“命价”,他们要累死累活才能负担的起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学费(有家长为子女考上大学而自杀,更是把这“命价”的引号生生剥去);而学生自身的“命价”,又是什么呢?在后面我将告诉你们:他们的“命价”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解放这个被十八岁以前的教育所驯服的身体!

身体:制度与青春的战场

青春是结结实实的存在。但是,教育并不关心青春,它所关心的,是我们的身体。它无时不在治理和纠正着我们的身体——纪律、课程、思想教育,如此种种。它把学生分为成绩好的与不好的,前者就是改造好的榜样,后者就是需要继续改造的对象。
 
千万不要以为,教育想要控制我们的思想。它无意于此。只要你的身体老老实实的,你的思想随便怎么想。政治试卷上,你一定要写坚持党的领导;历史试卷上,你一定要写某些历史规律是必然的,如此种种。至于是不是你真的这样认为,那并不重要。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可爱的老师们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说:考试时遇到这个问题,你一定要答上这句话,答上了就得分。这就要求我们的身体对待某些刺激要像条件反射一样,机械而迅速。
 
但这身体毕竟是青春的身体。青春需要被表达,身体是最好最易得的工具。青春开始懂得情爱,于是身体们开始靠拢;青春易受外物的诱惑,于是身体频频躁动;青春总会多愁善感,于是身体无病呻吟。
 
那么,身体究竟是谁的?谁争得了它的地盘?教育吗?不,教育才不稀罕占有你的身体,它只是驯服它;青春吗?它是否在这场战斗中获胜了呢?答案似是而非:其是者,身体的所有权仍属于青春,我们仍然可以用身体手淫或者恋爱;其非者,身体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它已经像一件被泼上墨水的裙子一样,怎么洗也洗不回来了。
 
高三时,我们不知道这个事实;上了大学,或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我们知道了这个事实,忽然不知如何是好。

师生:悄然发生的隔膜

从片子里推测,班主任王老师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人。当他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的学生才刚刚出世。那个时候,他一定不知道,这一代人所将要经历的,是和他完全不同的生活。

不同的生活造就不同的心灵。他所信奉的奋斗、努力、刻苦、坚忍的人生观价值观,他所指望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斗志的初衷,所能起到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小。难怪他感慨地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实际上,不是他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在价值更加多元化的世界里,做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只不过,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老师和学生还是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的说教(包括:摆事实讲道理,对前程的美好许诺,痛说革命家史,辱骂,等等)还有人听,老师营造“高三气氛”的策略还能屡屡成功。但是,在教育的属地之外,青春主宰下的身体所拥有的梦想、信念、对生命的理解、对事物的衡量标准等已经完全不同于他们的老师。在教育之内,老师是教育者;在教育之外,老师需要被教育。
这或许正是我们教育的真正悲哀之处: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自身(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方式)却在被教育对象消解。这让人想起来马克思的话:资本主义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时代承担起了教育所未能承担的任务,不过它的方式比较独特:自我嘲讽。现在所风行的无厘头、后现代主义等等,在我们这里决不是一种思潮或艺术风格,而是一种现实。学生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知道了这个现实,而他们的老师,还不知道。
这就是隔膜产生的原因。

时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从教育之中我们已可窥见这个时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教育,是这个庞大而坚固的建筑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余部分还有:衙门,坦克,以及红顶商人。对它来说,嘲讽是没有用的,就像这篇文章的无用一样。
又有谁会看到(谁会关心),在教育之后(BACK),那些学生们内心的悲欢,渴望,失落与绝望;就像又有谁会看到,在GDP之后,在奥运之后,那更加多的人的无家可归,告状无门,走投无路以及痛苦无声。教育的压路机撵过学生,只留下成绩单、升学率,以及老师脸上新增的皱纹;时代的压路机撵过时代,只留下高楼大厦,盛世太平。妄图改变时代建筑坚硬结构的任何努力,最终都会被证明是徒劳的。
有人或许会说,这已经离这部电影太远。但是,我却固执地以为,只有诚实地对待上面所说的现实,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开始。



 4 ) 此间的少年

我们被毁损,我们在修复。
时间在无声的流淌,但有些日子就是很扎眼,引出一串串的话题和记忆。
六四之后是高考。

我默默期待将来能有个美好的大学生活,那是与眼前的高中完全不一样的。我能呼吸自由的空气,干喜欢干的事情,上网,睡懒觉。
我把所有的美好憧憬都寄托在那个不久之后的日子,为此,付出许许多多。
甚至被毁损。
这一段日子就该是凤凰陧槃前的锤炼。
就该默默忍受它在我心里割开的伤口,不去想已经发生什么,就当没有看见。

过了这个日子其实也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甚至极度失望。面临积累下的问题,我还要重建,还要修复。
在高考前,女生月经来了都尽量吃药避开。
但隔过这两天,隔过那三年之后的紊乱呢?

为什么当时我们没有面对成长所有的问题?
因为没的选择,错过了机会,也就无所谓什么凤凰还是野鸡了。

五一在单向街看了《高三》,很轻松的记录片,实际上,那天晚上坐满的的人都是学生模样。圆明园本来就离海淀的大学群不远,自然很多人来缅怀。结果回头看那些日子,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那些日子苦中有乐,当时是苦,可是现在透出乐来了。
我在豆瓣上给了它完美的评价。尽管自己的经历并不是想象中的完美,但若干年后也是会看出乐的。


http://smallsmile1984.blogbus.com/

 5 ) 我那走失在路上的半条命

  整个高三,我的书桌后面都贴着一篇从《青年文摘》上剪下来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和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那是关于一个成绩不怎么好的女孩子考进复旦的故事,我记得她在文章里写起那个学校沸沸扬扬的凤凰花,心生向往。
  那是2002年的冬天,我的世界天昏地暗,我总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哭,后来因为睡眠不足,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整个夏天,我都充满了遗憾,可是我没有给任何人说起我的遗憾。
  那是2003年的夏天,高考完之后填志愿,我的班主任一直在问我,你已经想清楚了吗,你真的要放弃吗?我去教务处拿推荐表,教导主任说,你真的就只填这个志愿了么,可以再高一点的。我的父母说,你自己决定吧。
  后来,我坚持填上另外一个大学的名字,我开玩笑地说,那个学校有全中国最漂亮的樱花啊。再后来,成绩单和分数线下来,我看到我已经远远超过了我梦寐以求的复旦许多许多,我什么都没有说,启程去了另外的城市。
  我从来没有给任何人说,那时候我是多么地恐惧。我的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如果志愿填错了,我就要重来一次这噩梦一样的高三,如果这样的经历要重来一次,我是活也不想活的。
  所以,我真的只是遗憾,我从来不后悔我做了那样的选择,因为,我真的,很害怕。

  看《高三》,看到的是和自己一样的时光,彷佛看到了那时候坐在同一个教室里,那些形形色色的脸。从高三开始,我们都有一个同样的身份——毕业班的学生,而我们的的身份界定开始越来越明晰了:优生,中等生,差生。
  前两天在MSN上遇到一个小姑娘,说起纪录片来,就讲到了高三,她说:“当时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哭得一塌糊涂的,但是你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感触,因为我看的时候刚刚高考完,可是你现在都大学毕业了。”
  我没有再给她说我是怎样也心酸得一塌糊涂,你知道有些东西如果没有忘记,那么当它全部浮出海面的时候,便是怎样也无法止步。

  我还记得我们那个全省最好的高中里,大家是一同经受着怎样地狱式的特训。
  我在那一年里买的参考书比我整个高一高二加起来的还多,我在那一年里做掉的题比我以往十几年加起来的还要多,我在那一年里上课说的话传的纸条,是我迄今整个人生最沉默的时期。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励了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梦想,总之在那样的岁月里开始思考人生的去留,想远走高飞,就是无论如何都想远走高飞,书柜上贴满了自己写的小纸条,全部都是励志的话。
  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一起起来的还有小心翼翼的母亲,她总是会比我早起来半个小时,做好早餐才把我叫醒,然后我再行尸走肉一样梦游在上学的路上;睡觉的时间从凌晨一点到五点不等,有时候做题做得疯了,就一头栽进去,等到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早都已经没有办法睡死过去了,又或者,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在桌子前倒下了。
  困,就是困,除了困还有怎样的感觉,我从前是个熬不住夜的人,经过了高三,连通宵都不怕了。

  我那时候并不是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所以高考的时候在班上考了个第三让所有的人都跌破了眼镜,我的班主任说,你果然就是那黑马。可是我爸说,你很辛苦了,真的很辛苦了。
  开学之初的时候我就死缠烂打地在班主任那里哀求,和班上成绩最好的男生坐在了一起,开始像他一样每天在下课以后拖住不同的老师问不同的问题,每天都问,每天每天都争论不休;我开始向他一样每天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题再做题,下午放学也是做题再做题,做到天黑了再回家吃饭,吃完饭接着再做题。大量的卷子、习题册、还有自己买的各种参考书,每天都有任务,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那时候连累都不觉得累了,只是想着,赶紧考完吧,考完了我要好好睡半个月,然后,我一辈子也不写字了。
  后来高考,我的同桌莫名其妙地落榜了,他就是与我截然不同的那一个,他的志愿,稍稍高了那么一步。他留在了当地的一所大学,成绩一直很好很好,后来,保送去复旦读了研,就是那个我最最向往的复旦。
  他落榜那一天,我翻同学录,看到他曾经写着:为了我的北大,你的复旦,我们都要拼了命啊。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稍有察觉,其实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在片子的开头,班主任说过,请你们拿出半条命给高三,没有人会因为太用功太努力而不行了的,所以我不要你们的一条命,只要半条。
  几乎所有的人都搭上了半条命,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还有家长,大家像抗敌小分队一样成立了一条统一战线,人人自危。
  病态的究竟是我们,还是社会。
  看到片子中他们着魔了一样的生活和口号,其实我们的努力不过都一样,全部来自于内心的恐惧。有人哭着挣扎着往前走了,有人放弃了逃避了,有人茫茫然不知所以。
  如果病态的是社会,那么我们之所以要变得那么病态,不过是因为我们恐惧于我们不能生存下去,我们都想生存下去,看到广阔的天空和所谓的梦想。
 
  我有一点想要追访一下这些学生后来都变成了什么样子,在考进了大学、大学毕业之后,他们遭遇到的,是和当初完全不一样的状况。
  说什么辛苦这一年幸福千百年,说什么一生之中最苦的时候,那都是为了他们的斗志而故意说出的话,实际上无论高三这一年如何,走了还是留下了,狗血的人生还没有拉开帷幕。
  我用整个大学的时光来弥补了我在高三那一年损失掉的娱乐和休闲时光,毕业以后漂泊到了另外的城市,然后开始了一轮有一轮的死磕,我总是在想去他妈的教育吧,谁他妈也没有给我说过人生是这样的莫名其妙充满了势利,谁也没有给我说过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可是就是有那么多的不公平。
  我那曾经彪悍过的半条命,竟然不知不觉就走丢了。

  昨天晚上我看完了这个片子,什么也写不出来,一觉睡过去却梦到了自己拼命拼命在做题。
  然后,今天,北京下了雪。
  看着这样的冷清清,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自从高三之后,我再也没有拼命去做过一件事情,哪怕是半条命。
  总想着走捷径,在别人的一劳永逸面前常常迷失自己,隔三差五地被生活打败,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想着放弃吧天塌下来也有个子高的人顶着地塌下去也有矮的人垫着。
  我真的以为我已经远走高飞了,却远远没有走出来。
  我那走失在路上的半条命啊,我总是在想,我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对得起五年前的那个自己呢?
  
  我亲爱的高三的孩子们啊,你们不要被幻觉蒙蔽了双眼,人生正在不怀好意地看着你们呢。

 6 ) 曾是少年

2005届的高考生,当年我也是其中一员。恰好十年后,自以为躲在安全的距离外去看这群当年的竞争者,却从第一个场景开始,被连串让人错愕的影子鬼魅般地拉扯回那场中国人最疯狂最酷烈最劳损最难耐的赛事。

镜头对准的是一个普通小县城的高三(7)班。墙壁上激昂的标语,黑板上惨白的日期与课程表,课桌上小山般的课本与复习资料,以及长尾夹衔住的肥厚试卷。上课下课,堂前堂后,学生们听讲,呵欠,讨论,打闹,赶路,做题,大声朗读背诵,对着摄像机怯怯地笑……他们在我们似曾相识的场景中,挂着雷同的固执与稚嫩,只是那疲倦眼神,依然不知是否可用清澈形容。

高考太虚耗人心,经历过的人大抵仍记得高三那年该是怎生的山雨欲来,怎生的硝烟四起。都知道要往六月那个点去奔,要咬紧牙关纵身一跳,要在跌倒的瞬间立马爬起来继续跑,要像班主任王锦春说的那样拿出半条命来搏,要把自己不当自己地不怜惜地去用去耗去掏空……仿佛那就是人生的唯一意义。在年少时毫无保留地为一个目标这般奋斗,美好,但也壮烈甚或悲哀,特别是为了如此面目一致的目标。跨过一些时日,也许你会明白那确实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山峰罢了,生活不仅没有绝路更没有唯一,但在那个封闭的年纪,尤其是在封闭的地域中,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就是永世的靶心与终极的战役。这么呕心沥血地与千军万马争一个数字,漫漫人生路中也该是绝无仅有的了吧?某种程度上一局定胜负的高考,成王败寇得让万千少年跳脱不出宿命摆布。于是至少在高三这一年,与本该葱茏活泼的年岁相伴的只有书山题海。且不讨论中国的教育机制是否畸形或何等让人疲倦心寒——毕竟对太多农村贫困孩子而言,高考竟仍然是摆脱贫困“唯一公平”的竞争筹码——而是当看到他们空张着血红的双眼,强堆着倦怠的表情,诉说着无穷的压力与无妄的噩梦,想及当年与现在,心里难免泛酸。

最近S.H.E《你曾是少年》的现实歌词触动很多人,也许对应起这纪录片,也有契合之处。“你我来自湖北四川广西宁夏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那都是少年时“荒诞”的誓言,在未与现实短兵相接的时候,每个人该有多么天马行空多么凌云壮志。而到了高中特别是高三,恐怕很多学子心中的“了不起”,都已依附在一所好学校带来的荣光与希冀上了。“许多年前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奔跑起来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想看遍这世界,去最遥远的远方,感觉有双翅膀,能飞越高山和海洋。”这种赤子般恣意动人的过往,或许早被高三甚或中学的滤镜筛掉,少年们身上不见那种仿佛世上一切风浪都不是风浪的淡定与仿佛垫脚就能摸到天的豪情(除了一个所谓“差生”在班会上念出一句“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尽管他也许和大多数考生一样,并不确切知晓每句诗词的意蕴),他们会在青春被抑止后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买醉而哭泣,为压力难以消解而反叛而逃离,因为放眼开去,生活空剩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双眼与双脚都不再自由,心思被捆缚在几张试卷上。不管多年后,是否因为高考抑或别的经历让自己天真离去,虚伪浮现,被无边寂寞惊醒,任七分酒肚怅然,总该明白所谓的成功不可能抚平伤痕,更何况大多数人并没有在社会法则下成功了,然而在整个制度的碾压下,多少人还保留得下人性最初最难得的清澈与赤诚。我再怎么试图从片子中找出真正无忧的快乐,都难似登天。当然,想从这种背景里挖出由衷喜悦,也是痴人说梦。

现实一种。诚如王锦春一开始说的,“确实,世世代代都很难有好日子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你知道的,家长重视就要求我们老师也重视,老师有些时候也是为家长服务的。虽然我们这个(教育)也是为国家为民族,是不是?但是,人一旦在这个圈子里面的时候,你很难与众不同。”是的,面对这条难得的出路,莫说很难与众不同,根本也没几个人敢与众不同了。视角再拉伸开一些,与邻班较劲分数的老师头顶上,承载着校长乃至县领导的压力,而肩膀上,又担负着家长殷切的巴望。环环相扣,学生固然是走卒,老师也见不得是棋手。且不必追索校方的谆谆诱导是否与政绩沾亲带故,只说身后那些沾染风霜的乡野父母,须知正是他们构成了这慈爱但壮烈的猩红布景。有人诉说苦工的劳累,希望孩子能进政府做工,为政府与共产党做好事,不要再跟他们一样苦。有人觉得与孩子有代沟因此索性不交流,只顾为孩子埋头干活便是。有人表示孩子要是愿意学,能闯出去,房子卖了也是要支持的,什么代价都可以……看着他们在家长会上穿起难得相对光鲜的衣服努力听懂每个字句,在平常聊天中羞赧地答谢老师,在孩子高考前煞费苦心地弄来闻所未闻的补品,看着他们的欢欣、希望与怜爱,感觉“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几个字真是太剜心了。片中的寥寥数笔,最是让人难忘。导演并未着力于家长的压力如何传递到学生身上,也未着力这种体制下教育程度不够的家长们该是如何疏导孩子,他只是让他们如同幕布般亮相,在这些固化的场景中静默地一站,满腹心酸话语便依然井喷。

其实,那也不过是你我大同小异的过往。无论在哪座城乡,在哪个年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在这段奇异的时光里任自己缀在老师或尖刻或疲软的训诲下,浸在长辈或聒噪或隐忍的期望里,沉在自己或阴郁或枯寂的长跑中,一抬头,自己业已成年。而无论高考前奏如何,过程如何,结果如何,前方依旧看不清。从镜头近乎静默的语言里,能够感受到一股子疼惜,无奈,却又只能是如此而已的况味。而那个小女生仿佛还在昨日,用清脆声线哼唱着“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年年岁岁地,一个又一个的王锦春依然伫立在三尺讲台上,对又一批高三的少年斗士们吟诵汪国真那兴许早已变味的名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然而,那些新面孔当中,果然依旧簇拥着一大串落榜复读生。





20150603-20150604

 短评

作为文艺作品它粗糙又略显混乱,不过很多高分应该是打给那难以忽视的真诚和观众自己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国情”两字有时候真能解释很多,当看到片尾那一串大学名称和“复读”字样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样不只是扼腕叹息。影片的后半段一直在止不住地淌泪,5年了,不知那群孩子身在何方,是否安好?

7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天下的高三都一样,天下高三的学生都一样。被梦想和青春挤阅得痛并快乐着……

8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因为片中主角就是我们校的林佳燕,跟我一样也是文传,只是低3届。中午听说协会那边的人还找到了她,看这样一个纪录片就更有感触了……啦啦啦啦去吧,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1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片子里晨读时候朗读的那些文综屁话(尤其政治)让我感慨万千还有放英语听力时候的"丁冬"

13分钟前
  • Pirouette
  • 力荐

“铁打的高考,流水的学生”

1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真正的中国青春不是小时代也不是左耳

18分钟前
  • 十方
  • 力荐

谁不是自那白惨惨的青春里踉跄而来

2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推向了那倒独木桥,泥沙俱下,不能自已,以至于我们都没空问一下这一切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哪。没办法,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25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力荐

不知道中国孩子的青春里什么时候能多一点颜色。

30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班主任人还真不错

32分钟前
  • 七 仔
  • 推荐

忘记一些什么,想起一些什么,那是十六年前,如今我依然没有长大。

34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入党积极分子的那一段....

38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本以为看片子时会罕见的痛哭流涕,不过没发生,因为导演的功力实在不到家。不过有些“哭点”还是很有印象的,比如那次班会和北方的狼,那个女孩和那些花儿。最容易勾引眼泪的还是王老师的一些话语,不愧是教语文的。看这片子很容易勾起些相同或相似的回忆,回忆是最容易伤感的。王老师确实让我很喜欢!

39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有一种沉默的力量在推我们压抑的前进

41分钟前
  • SpringCameras
  • 还行

能将一年的内容装入一个半小时是一种本事,况且选择的素材都很恰当。正在经历高三,所以看着比较感慨。

44分钟前
  • mOco
  • 还行

就像是我曾经的故事记录了下来。一样的学校大门,一样的师资层次和教学物质条件。一样的老师风格。当最后出现学生们的归宿,有流泪的冲动。四年之前,我文科,我恋爱,我想走出那个山城,去遥望远方。

48分钟前
  • yezzi
  • 力荐

泪流满面

49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在某些的时候某些片看了和吸毒一样。【高三】这片让王锦春老师赢得了超高口碑,他相貌不出众,语音不标准,像痞子一样抖腿,像流氓一样吐脏,可他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都循循善诱,一个吐槽汪国真又引用汪国真的负责班主任,他们说:嫁人当嫁王锦春。

54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仍旧还是觉得那一年,决不能重复,很庆幸,我走出来了,头也不回,然,可能是真的老了么?想要回去高中看看了,那个已经废弃的教室,上面是不是还有我曾经刻下的名字……

56分钟前
  • 苏小安。
  • 力荐

这是我亲爱的母校,我有过的青春。

58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