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HD国语版

主演:斯琴高娃,顾美华,周沄,邢马力,许瑞萍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似水流年 剧照 NO.1似水流年 剧照 NO.2似水流年 剧照 NO.3似水流年 剧照 NO.4似水流年 剧照 NO.5似水流年 剧照 NO.6似水流年 剧照 NO.13似水流年 剧照 NO.14似水流年 剧照 NO.15似水流年 剧照 NO.16似水流年 剧照 NO.17似水流年 剧照 NO.18似水流年 剧照 NO.19似水流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94分钟的时间,看不见的流年

上周末去movie movie香港影展看了严浩导演的《似水流年》,好久没在影院看如此静谧的电影了,微微晃动的画面和划痕带来的视觉上的岁月感更加重了影片所带来的回忆情绪,随着片尾戛然而止的梅艳芳的歌声,影片结束了。

1948年,严浩导演的作品《似水流年》曾在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大获全胜,获得了11项提名,并斩获了最佳影片(制片人夏梦)、最佳导演(严浩)、最佳编剧(孔良)、最佳女演员(斯琴高娃)、最佳新演员(顾美华)、最佳艺术指导(张叔平)6项大奖,也成就了这一批年轻的主创和演员。

《似水流年》一直被视为讲述闽南文化电影的代表作,这部诗意电影散文式的叙事方式让其中从角色之间的感情到宏大叙事上的多纬度情感表现得暧昧不清。与新艺城、德宝电影公司引领的喜剧片、动作片等“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电影潮流不同,这是一部极为严肃的艺术电影,节奏缓慢,考验观众的耐心,在当时香港电影里显得十分“不合群”。

影片讲述了姗姗的感伤之旅。为了悼念外祖母的去世,姗姗从香港回到自幼出生长大的广东农村状元村,她通过路途和地理上的回归试图逃避城市找寻乡村熟悉的静谧,一种存在主义的危机和寻找身份的感伤情绪,笼罩着主人公的归乡之旅,也预示了主人公的自我探寻。回到故乡她再次遇到了童年好友阿珍和孝松,此时的两人已结为夫妻,珊珊的到来打破了原本波澜不惊的乡间生活。而珊珊光鲜的城里人生活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无奈:父亲的早逝、与妹妹的决裂、感情生活受挫……短暂的归乡旅程结束,时间依旧流逝。

静态的时间流逝

画面的展开始于一个低角度的长镜头:载满乘客的汽车在乡间跋涉,女主人公穿越曲折的小路、泥泞的田地和河流,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她的故乡。开篇的旋律铺陈让人一下子进入一种情绪,特别是今天回看这部片子时,可以准确的捕捉到上世界八十年代乡村的氛围和主人公淡淡的乡愁,声音的流淌在大银幕的冲击下非常剧烈。

主角姗姗处在一个对生命的反思期,她在观察思考。我们一生中,起码有一次会问自己:生命是什么?我们到世间走一遭是为了什么?姗姗也正处在这个时期。当她回到儿时的屋子中时感叹道:“这一进一出用了二十年”,她从日常无法解决的生活纠缠中退了出来,回到儿时的老家与朋友中间喘息。我们选择进到影院来观看这部电影也是一种逃脱与喘息。

姗姗在停下来的时候,发现儿时经常看见的事物,例如百年老树和村民们洗衣、刮锅底、绣花等,这一切在仿佛没什么变化但又感受到了更多,渗透着种满足、安逸、怀旧、祥和的气息,这种气息抚慰着姗姗受伤的灵魂,告诉她:生活就像流水,一切都会过去的,不值得因为遭遇而伤心。由于姗姗在感受、在思考,所以镜头也是静态的,而且相对长。导演严浩曾说“镜头长一点才会令观众投人,并且有时间联想,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时候,导演与角色、角色与观众、导演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开始进行高层次的精神交流。这里说的高层次,是相对于另一种刺激的、感官的银幕效果,是关于情绪的。

现实的浪漫主义

影片描绘出的乡间朴素生活与景色,很容易令人联想起中国画、中国诗。戏中主角的“愁”,更是中国诗词常见的传统主题。《似水流年》就是一个浪漫化的戏,导演曾表明拍摄构想的过程中就希望“在现实基础上让它变得稍微漂亮一点”。比起现在强调现实主义,总是朝着“烂衫戏”和“商业华丽”的两种包装,韵味自然折损许多。

《似水流年》的视觉风格是朴素的,但不是寒酸的,或称自然主义,即不作安排,看见什么拍什么。片中一些灰蒙蒙的外景,是等了几天等出来的;姗姗陪孝松洗脚、观看风筝那场戏,孝松突然站起身向姗姗表白对她的关心镜头,身后夕阳的反光除了单纯的美感,更是似水流年的哀愁。姗姗写信的那场戏,我们没有看见她写信,看见的是她写好了坐在床上沉思,信纸被风吹起飞舞。言它处、绘风景......含蓄的、朦胧的情感都可以准确的让我们捕捉到。

影片的细腻之处多见于当地风情的不经意细节描述,如百年老树,人们在河边洗衣、刮锅甚至洗澡、猪跑了等等。画卷般的展现岭南风光,让一种潮湿的氤氲泛出,增强了视觉与情感的朦胧感。相反,电影中的特写用得比较“吝啬”,例如当姗姗初次与阿珍在校园重逢,两人相拥,连特写也没有。原因是两人还不是很亲切,外表热情,多年未见内心还是有隔离。特写的银幕效果比较强,所以在这个处境中便不用了。随着两人逐渐亲近,矛盾也逐渐增加,近景特写也就慢慢多起来。例如姗姗替阿珍拍“全家福”,在这个过程中姗姗开始明白这是阿珍向仍然单身的自己示威以及警告,姗姗的特写便刻画出她心中的细腻的变化。

情绪的探讨

导演在影片末尾写了一段话:“献给先父,以寄哀思,他的猝然逝世孕育了‘似水流年’”。这是一部自我寻找并致敬父辈的作品。《似水流年》四字本身便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主创用94分钟正是在讲述“时间”,让我们看到了看不见的“流年”。

《似水流年》将背后的历史隐藏于个人经历之中,而不是为观众呈现一个裸露的历史事件,它缓和了政治冲突,将关注点转向私人领域,姗姗重返内地的家乡状元村是人物的一种顿悟,也多少暗指了香港的重构与新生,它真正用两个女人的故事来暧昧、温和地探询她们自我身份和主体性建构的矛盾心理,从而隐喻了时代下的迷茫,并延续了香港新浪潮创作者对香港人家国情怀的观察、对自我的认识与思考的主题。

结尾我们看到阿珍在码头送别姗姗,呼应开头乡间小路,海岸是另一旅途循环复现,画面最后定格为一叶孤舟在水面漂浮的虚化场景,这是一个个人的也是时代的隐喻,严浩导演说他没有答案,一直在思索答案:“为了寻找生命意义而来的姗姗,临终仍然找不到答案,只找到更大的谜——生命是偶然的,是一条没有地图的船。”

随着结束响起的是梅艳芳的歌声,遗憾的是,香港修复版歌声是戛然而止中断的,据说完整修复版在德国,不知何时可以在银幕上一见。

写在后面

上周还看了张婉婷导演的《八两金》,此片更像是男版的《似水流年》,两部电影描绘的时代、景色与情感有许多相似,但表现风格完全不同,《似水流年》更像是一首婉转的调子,而《八两金》则是一段昂扬的旋律,只是不同的声音都在诉说着同一种情怀:关于内地与香港、关于农村与城市、关于自己、关于寻觅。

参考文章

《严浩电影讲座》

《夏梦的回归与谢幕: 跨域视野下香港新浪潮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影文化交汇》肖樱

《映后嘉宾公布 |「似水流年」,回不去的故乡》玥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百丽宫影城

@走近蓝色海岸

 2 ) 追忆……

以我贫乏的语言不能总结出马塞尔·普鲁斯特所擅长的叙述性语言所拥有使得无穷魅力,在这里引用网络上的一则书评中的话来表达对此种语言风格的欣赏和崇拜。这些长句依靠副句的层层相叠和协调并列竖起一棵棵枝繁叶茂而又错落有致的大树,呈现出匀称美丽的框架结构,它们又如瓦格纳歌剧中那绵绵悠长的乐句,旋律优美,婉转流丽,读来悦耳动听。长句生动的形象和乐感为所叙事物增添了某种具体形式,使读者更加便于感受。独特的叙述语言、人物形象塑造、奇特而美妙的想象、细致的裂变式描写等构成一个个生动而形象的小说人物。普鲁斯特巧妙地将这些手法娴熟地运用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为读者们呈现一个“近看一片模糊,远看光彩夺目”的意境。他的作品就像一幅印象画,只宜远观,只宜意会,如果非分出个一二三来,那就偏离了作者写作的本意。

 3 ) 过去似水流

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经历的事情,都会成为过去。过去并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时间点更像是一个工具,可以用来“备注”自己的感受。当回忆起童年时光,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里面的不是年龄或者年份,而是各种不连贯的生活片段,虽然回忆的画面没有电影般清晰,甚至是飘渺模糊,但你依然清楚自己当时的感受。兴奋、愉快、恐惧、担忧等等独一无二的感受都成为了你过去的一部分。

《似水流年》,讲述了一个潮汕姐妹离乡居港20后重返故乡的故事。不同的地方承载着不一样的感受。在故乡是温暖的、平稳的、无聊的。在城市是冷漠的、急躁的、刺激的。地方也像时间点一样,也可以是过去的标识。从某个地方开始,再到换一个地方,或者增加一个地方。可能最后回望起来,不是哪个地方特别好或者坏,而是每个地方都无可取代,是你过去的一部分。过去不可重复,现在可做的就是面对所有。

《似水流年》片尾

望着海一片

满怀倦 无泪也无言

望着天一片

只感到情怀乱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远景不见

但仍向着前

 4 ) 在时间的无虞面前是的我们都因相互讪笑而一无所有像我没来过没去过

第一次从屋顶横梁上方向下俯拍的镜头中,吃饭的四人里只有阿珍是被横梁遮住的。这个「遮挡」很奇怪地出现在珊珊给孝松买雨靴之前,它并不能起到「遮挡」所对应的作用,即「秘密」之于特定对象的「掩盖」。相反地,它更像是直接与后来雨鞋的掉落联系起来(由构图形成的「下坠」冲势,以及被在场但不可见的阿珍所召唤),使得买雨靴这个情节成为了类似催化剂一样的相对独立出来的部分。这似乎也正是严浩在这部影片里一直在做的事情:他早已设定好极点并令它们之间无疑要连接起来,在这之间召唤出看似在铺垫情节却又独立的段落。早在开头珊珊到达的时候,我们便看到她的背影,她面朝着海那边来时的路,这里也直接与结尾的离去联系起来。
就是在这个整体封闭的叙事大框架之内,严浩一直在试图召唤各种各样的时间,让观众发现它们无法摆脱静止的状态。在到达(离去)与离去之间,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事情发生。片中的人们占据着各自的静止的时间,相互的时间差也是恒定的。珊珊与孝松之间隔着的那条河,就像是英格丽·褒曼在《游览意大利》之中漫步的那条雾气升腾的沼泽,规整并消解人物的一切运动。
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时间是「死」的,它们像是一具具尸体横陈出来,相互之间不能流动。这一点在开场的时候也同样被提出来:珊珊在码头被一位老伯撞到,地上掉落一颗头骨,珊珊立刻受惊吓瘫软在地。此外,这场戏直接关联到的却其实是珊珊见到奶奶亡灵并帮她磨豆腐的那个段落,两场戏之间相隔得很远(这其中也有珊珊将父亲遗像挂到奶奶遗像旁边这样被召唤出来的连戏的「虚线」)。于是,严浩所分别连接起来的这些成对的极点其实是「交织」的。这种「交织」是异面的,因为召唤出来的静止的时间段也同时具有向着自身过去和未来开敞的动势(尽管这种动势仅仅作为动势存在,它是被恒定的时间差召唤出来的)。我们两次看到耕田,第一次是正在耕种,第二次是耕种完成,这两个镜头几乎就是时间本身的直接关联,它不指向时间的流逝,而是以更新的方式完成必然的关联。时间本身的直接关联(同样指向着静止)将前面提到那些其它的异面的「交织」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化归的,但并不表示原命题可解。事实上,正是这种化归让我们看到,若干「交织」虽然无法纳入同一坐标系考量,但它们统统都是被静止所束缚的。
另外,片中的人物几乎都在有意地模糊实际问题。阿珍谈去广州时以雨季回应,双胞胎老人总是把自己和古树混淆着说,孝松叫珊珊当心并不存在的蚂蝗。这种无意识的拒绝的姿态实际上都是在遏止自身时间动势的转化。这也或许正是影片所传递的唏嘘嗟叹的触情点吧。

 5 ) 似水流年

优美隽永的乡村散文诗,拍于1984年的港片,今天来看,依然耐人回味。最后显示“剧终”,一叶扁舟一个人漂泛在无垠的大海里,音乐响起,是一首民歌:“月光月疏朵,照篱照壁照瓦槽,照着眠床脚踏板,照着蚊帐绣双鹅。”泪下,影院里一阵掌声。适合到影院观看,静静欣赏。

那是一个还列队欢迎港澳同胞的时代,也是港澳同胞询问同乡“粮食还够吧?”的时代,但影片没有过多地渲染时代,更多是清淡地或着重或几笔带过地呈现各个角色,欲说还休,留下不少留白回味的空间。

姗姗遭遇悲苦,羡慕阿珍的幸福婚姻生活,竭力想帮助家乡的孩子。阿珍和孝松一对给人虎妞和祥子的既视感,阿珍一副典型的校长女干部形象,不过还好,不是马列味十足的面目可憎,除了吃醋,阿珍还是很给姗姗温情。两个人的闺蜜谈话很是亲密。孝松和姗姗青梅竹马的旧情未了,止于克制和现实。吵架闹离婚那场戏算是很大的冲突了,“你找猪吗?我找孝松。你帮我教育教育他。”反而成了喜剧,观众一阵笑声。三个人之间的张力若隐若现,又满含温情和感伤。

乡村的景色很美,一派田园风光,孩童归来放纸鸢。回乡养老的单身父亲时时念念叨叨自己的孩子,双胞胎老人健康爽朗,阿强的孩子聪明淘气,都是很有意思的人物。

导演说:“为了寻找生命意义而来的姗姗,临终仍然找不到答案,只找到更大的谜-生命是偶然的,是一条没有地图的船。”姗姗身世的跌宕落寞,让人感怀泪下。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生命本来不是悲苦的,也不是欢笑的。同名歌有更加深远的忧伤意味,宁静、孤独、心境辽阔。进出影院都下着蒙蒙细雨,如影片的若即若离,回家单曲循环。

 6 ) 一去不复返

总会在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伴随拆迁事业的腾飞,中国电影难免会出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乡愁,脱离于政治,只与社会现实有关。迫于乡村的整体改变和趋于消逝跟破败的大势,许多人不免要失去故乡,又在大城市里找不到真正的心灵故乡。 《似水流年》一部关于乡愁的(Nostalgia)的电影,在华语电影,至少内地电影这块,少有这样也很难出现如此直白的思乡曲。    从归家引出乡愁,《似水流年》带有特殊的时代感。可放在今天看,它又毫不过时。在整个20世纪以及新世纪十余年,中国的风云局势,往往以悲剧的形式附注在个体命运身上,这其中,离家又回家、归家又离开成为了常见的叙事主题。    影片萦绕着忧愁伤感的情绪,如烟似雾,无法消散。这一大半要归功于喜多郎的主题曲,这首曲子英文原名是叫Delight,日文名:欢喜。放置到开场,有如主人公珊珊的内心念想,既有归家的点滴欢喜,更多还是愁绪难却。从一出场,珊珊就是失魂落魄,疲倦、幽怨、虚弱,难以言笑。她的情感状态,令影片也夹带着无限的伤感情绪,那就有如片中布满了死别与生离的注脚,是不断的失去,走散,还有找不到的盐。    死别,那里包含了年老谢世的奶奶,早十年去世的父亲,偶然被提起的、与化肥一起倒在田间的老同学,被珊珊自己扼杀的新生以及那对小夫妻无法获得的新生。 至于生离,那是承载《似水流年》所有情感的用意所在,被时间和空间所拆散。里面有珊珊这种从乡村到城市的漂泊经历,有被生命时间所拆散的阿叔跟他的儿子们,有无法恢复原貌的青梅竹马三人关系。    香港到潮汕,无非是一水之隔,几百公里。澳洲回来的老人感慨说,香港近,可以多回来。可实际上,内心感受的远近无法用地理距离来衡量。在物似人非的故土,珊珊一次次地翻出记忆,又阻止不了时间往前,最终选择告别。    回顾下珊珊的归家,她几经周转,出现了汽车、渡轮以及自行车。而一行人从广州返回汕头,那也被强调说需要13个小时,很累人。珊珊和故土的距离,可以是那道田间水道,可以是一条大河,也可能是望不到边的人海。    末了,无援的珊珊启程返回香港,顾美华和斯琴高娃执手道别再相约的一幕尤为感人,想到对方要继续在都市的生活中漂泊不定,想到自此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直欲叫观者落泪。    电影里,上世纪80年代的汕头风貌看着熟悉而亲切,山山水水,有成片的水田、宽阔的河道。中间还有好几次对白提及,帆船可以通往大海,一直驶向远方,有去有来,却不知最终归向何方。 《似水流年》出现的语言包括普通话、粤语、潮汕话(闽南语的次方言),时代大背景是1984年中英谈判,香港人开始思考归属——我们到底是属于哪里。珊珊在城市里独身一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家,事业和情感受挫,与妹妹撕破脸皮。回到故乡,名为奔丧实为疗伤,终归还是发现时间一去不复返,没有了寄托,这导致电影只能用缠绵不断的追思来完成对亲人生命和过去时光的祭奠。    不过在片尾字幕,严浩也注明影片创作和父亲的辞世有关。《似水流年》(1984)以回家之旅带出了青梅竹马的三人关系,加上两个女人的倾谈,它和同一时间段杨德昌《海滩的一天》(1983)、《青梅竹马》(1985)有很奇特的互照关系。即便背景不尽相同,它们都讲述传统的恋人关系遭遇到时代更改的冲突变奏。    在今天看来,《似水流年》的银幕回望更加残酷。当80年代的故事搬移到今天,它好像同样可以发生在很多人的身上。沿海到内陆的乡村要么面目更改,要么更加破败,人们却依然没有归属感,无论是金钱富足还是空巢一片,不知家在何方。而同样的身份问题,令依然留守的港人变得更加焦躁、抗拒和恐惧,它们仿佛身处孤岛,与故土的关系也基本荡然无存,不愿接受强国的压力。    片中还出现了一个拿着英文信的退休阿叔,两个练气功的百岁双生老人,大老粗的生产社队长以及系着红领巾的小孩。而不知为何,除了几次出现的那对年轻老师(实际上也结婚好几年),青(少)年在电影里是缺失的存在。    从整齐一致的村落建筑到镇上的骑楼邮局再到白天鹅宾馆窗外的沙面街景,那趟广州之行,更多是在预示内地也会迎来不可逆转的城市化(尤其是小男孩的夸大反应),乡村故土和下一代的人,它们终会被更改。    对我个人而言,《似水流年》提供了被放大的私人回忆。从开头热烈欢迎的学生队伍到珊珊挂像,后来上坟烧金银纸,从众人齐力铲锅灰到几人合抱不了的百年老树。缺乏光线的老屋子,挂在梁上的竹篮,木屐样式的拖鞋,南方带蚊帐的老式眠床,瓢泼大雨中的油布伞……哪怕是经过诗意化处理的风筝、稻草垛到田间小憩,它们都显得细腻、生动,无比真实。 显然,当我描述这么多的影像细节,那也说明了严浩在拍摄电影时候的取舍,他努力去还原和记录当时的风貌人情——哪怕有些场面看起来,它们更像是创作者的有意展示,面向给当时的香港观众。可是,这些展示并没有沦为风光片和明信片,在电影情绪上,它们与《似水流年》是一致的。在电影脉络上,严浩显然注重形式,更接近于中国独有的文艺类型片,而非追求镜头语言的艺术片。当然,与同时代的香港电影比,《似水流年》异常的安静,没有新浪潮电影人的锋利,更没有一些鸡零狗碎的调侃消费。总之,看起来,它又显得不那么像一部纯粹意义上的香港电影。但要知道,中国观众所接受的港片、港产片或者香港电影,它们大多是脱胎自火爆输入的商业类型片。如果以这种类型模式来代表香港电影,那么,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想法,无疑是错误且片面的。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老香港电影还是更老的香港电影,它们都遭遇了同样的结局:一去不复返。至于严浩和《似水流年》,那更是短暂一瞬,化为孤筏远影。 1989年,张婉婷拍摄了一部《似水流年》的姊妹篇——《八两金》,从有着船舶到遍布稻田的华南沿海水乡,再到演员谢伟雄的出现,两部电影的相似之处,实在太多。只不过,张婉婷和罗启锐似乎更中意政治标语和文化差异的解读。不同又在于,《八两金》的调子是从欢快到忧伤,色彩相对浓艳,就像张艾嘉身上的大红新装,而《似水流年》由始至终是低沉到底,细笔淡墨。两部电影的末尾都是一场漫长的告别,《八两金》是一首萦绕不断的《船歌》,借离人身份的转变,直接道明了世事无常,沧海桑田,基本上,把想说的、想抒情的,一股脑儿给说出来了。但《似水流年》不同,它还是弥漫着忧伤,道不尽还说不明。在我看来,这种不可言解,其实是《似水流年》最高明之处,也是诗意之由来。它的情绪无需对白,无需夸张的戏剧冲突,那些乡间风景,它们早已蕴含了永恒的乡愁。

 短评

1.如今走在家乡的夜路里,再也听不到任何的歌谣,我的家乡原来也在不知不觉中似水流年;2.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把苦藏着掖着,他们让固守乡村的人看到光鲜艳丽的一面,不是因为炫耀,而是因为他们更坚强,他们不想让别人操心。

1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电影在不疾不徐间就勾勒出了时间的模样,充满诗意的画面赋予了其隽永的魅力,面对逝去的岁月,只能尽可能地去抚平伤口,不加盐的日子其实过起来挺好。

11分钟前
  • 超cute侠
  • 力荐

2022-1-8重看;4.5;光阴漫涊,隽永诗意,有情还似无情,相见争如不见,欲语却还休;世故人情拿捏精准,留得几分空白余想;80年代的影像风格特质明显,产自一个时代,也是一个终结,这样的风土或地貌,炊烟或田地,以及突降的大雨和村口的古树,都是无法复制的,回故土寻根的乡愁,在内地改开的初期尚有迹可循,三人关系的暧昧纠缠不免联想到地缘政治的折射,多处结构对称、隐约串联,只能感叹如今再也难见这样的电影。波光流影,桨声欸乃,时光在欲说还休的语境中、在万物更漏中、在徐缓河流中,渐次立体分明,直至归去来时的路;“到我们这样的年纪已经有人开始死去”,瞒了十年的死讯,在梦境中重见故人、回首却见遗像的刹那,竟有一点惊心。

1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王家卫、杜可风、张叔平是创作铁三角,他们三个人合力打造了无数美轮美奂的现代梦境。

17分钟前
  • 淡水无香
  • 推荐

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年华飘过歌声似水流,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水乡温柔何处是我家~

2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故事其实说的并不是很好,但那种惆怅的乡愁通过镜头对乡村细节的描绘表达的很到位。

26分钟前
  • 力荐

终于有高清了,拍得真好,散文诗气象,抒情却克制,80年代农村生活侧写,算是港台同胞省亲的“寻根文学”电影,把潮汕地区拍出北方的无垠苍凉,南方的水汽氤氲迷茫,也是高手了,张叔平美术,潘恒生摄影,喜多郎音乐加分。可以和唐书璇《再见中国》,张婉婷《八两金》互文观赏,更能理解这份乡愁之苦。

2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清明节电影。电影里,一切都是干净明丽的。所有时日年岁的汹涌记忆,像那河堤背后的榕江水。你看得见帆船高高的桅杆在经过,孩童高高的纸鸢在飞,所有你怀念的人事物,近在眼前,可以感知。

31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满眼的乡愁。几近完美。和去年的《浮城大亨》电影的主题上有点像,可以看到一个时代对于个人的改变,但这里是诗意的诗,不是新片那个史诗的诗。这年头人们越来越向往那些不会被时间改变的东西了,但往往进了人的眼就意味着很快就变了。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人活得真正幸福呢?★★★★★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最近睇到大銀幕,依然感動,根本就係我前排隔15年返去嘅故鄉...斯琴高娃好似我媽,嚴浩新浪潮猛將.以前只是看電視的. 講的是潮汕鄉下, 我是潮州人, 還聽得懂潮語, 也會說 (現代的潮語我就不大會), 我也有14年沒回去過, 近鄉情......(那字不會寫, 恰似我的心情)

37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29年的距离很长,但终于我还是找到了你,2013年的第一天。兜兜转转,有缘相遇,这次终于可以不再错过。梅姑吟唱着同名主题曲悠悠的遗音余韵在片尾响起片刻,泪湿衣襟。

42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这片儿今天看起来简直是个C(2,3)的故事……摄影还挺讲究的,风景拍得不错,特写特别精到。斯琴高娃老师及其片中丈夫有一种虎妞和祥子的既视感,闹离婚那段直接变成喜剧,全场气氛甚好。然则香港导演来拍大陆故事总有中说不清楚的矫情,这个故事搁台湾新电影路数恐怕会更好一些……

4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网上流传的av画质资源不忍卒读,一直期望着有机会与之在电影院重逢。机会终于来了,灯光暗哑,划痕似沙,沉积多年的期待值与现实中差距不小,失落也是一种美。观毕全片,暗自思索,银幕上下的人生不也一样。

4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望着海一片,满怀倦 无泪也无言。望着天一片,只感到情怀乱。我的心又似小木船,远景不见,但仍向着前,谁在命里主宰我,每天挣扎人海里面,心中感叹似水流年。

49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終究是兩個世界的人,漸行漸遠。PS:80年代的廣州白天鵝賓館跟現在還是那麼個樣。

54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同学渐老,少年成婆,我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了。

58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MM影城 2K数字版】恬淡静缓,相当写实的拍法,对潮汕农村的生活日常与都市异乡人返家后爱怨交织、怅然失落的情愫都呈现得真切无比。家家经难念,乡村人安宁度日却觉生活无趣如菜里无盐,城里人自由新鲜却终是空忙活无处依凭。青梅竹马的三人,再也回不去曾经,告别后相见竟而不如怀念。养猪洗衣刮锅灰,平淡表面下暗流涌动,百年老者陆上帆,写实风格里隐含象喻。PS:简单总结下摄影指导潘恒生的映后线上交流分享:拍摄时由于围观者甚众,亦在戏外造成了一定的文化碰撞,不过导演主要追求的还是尽量如纪录片般的写实展现,在表演指导上也就有所分别,严浩要求新人顾美华主要自然地演自己即可,而老戏骨斯琴高娃则需尽量压制自己稍带舞台浮夸腔的表演。摄影上,因器材简陋,临时各种土法上马,如以木板、橡皮筋和海绵做的土制斯坦尼康。(8.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8.1/10 感情实在微妙,亲近而又疏远,信任却也猜忌,然而故土之情始终在淡淡萦绕心头,心中感叹,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

1小时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公映没有看过,再看就是最近的修复版,百度网盘投屏看的,光阴荏苒,物是人非,那个年代的所谓优秀电影,今天再看也就是成了历史记忆;所谓的豆瓣评分也是一种对回忆的装点罢了,我们回不去那个时代了就像现在也不可能再拍摄出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一样。

1小时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严浩是最早回到中国取景拍摄的香港导演,斯琴高娃是最早拿到香港金像奖的中国演员;珊珊和阿珍好比那时的两地,亲切暧昧但也单纯善良,都把最好的期望和祝福给予对方,而这感情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再有了。1.23@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1小时前
  • 草鸟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