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笔

HD

主演:杰弗里·拉什,凯特·温丝莱特,华金·菲尼克斯,迈克尔·凯恩,帕特里克·麦拉海德,阿梅丽娅·华纳,史蒂芬·莫耶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鹅毛笔 剧照 NO.1鹅毛笔 剧照 NO.2鹅毛笔 剧照 NO.3鹅毛笔 剧照 NO.4鹅毛笔 剧照 NO.5鹅毛笔 剧照 NO.6鹅毛笔 剧照 NO.13鹅毛笔 剧照 NO.14鹅毛笔 剧照 NO.15鹅毛笔 剧照 NO.16鹅毛笔 剧照 NO.17鹅毛笔 剧照 NO.18鹅毛笔 剧照 NO.19鹅毛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鹅毛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萨德(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饰)是19世纪的法国作家。他才高八斗,崇尚言论自由,小说中有不少情色描写。这些作品激怒了法国当局,政府把他关入疯人院,然而,专制的枷锁只令到萨德更坚定地奋笔疾书,作品在疯人院里一部一部的诞生。疯人院的主管是一个开明的年轻神父。他也读萨德的小说,对萨德的才华和精神充满欣赏。他对萨德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让他专心写作,同时让洗衣女梅德林(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饰)帮助萨德,把他的作品带到外面出版。梅德林与萨德之间也暗生情愫。然而,强大的国家机器还是将萨德送上了绞刑架。政府容忍不了他“伤风败俗”,但他的作品却流传了下来,开启了民众的思想。©豆瓣孔雀王朝绝代双骄(粤语)歧路陪读妈妈寻回者·魔琴猎人六月里来好阳光金色琴弦2烈日灼人1994儿子为什么猫都叫不来梦中情人终极匹配共生我的人格合租屋金子轻松出来吧一夜丈夫鞭子与肉体布朗神父第七季艾玛好色特工绍特杀戮本性2023爱人·同志真爱同心小兵张嘎义本无言好想告诉你2023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只手遮天变身2019诸神之战(原声版)心跳漏一拍 第一季克罗地亚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蓝月2020信念一生我的狗狗我的爱黑羊哈利·波特与密室 普通话版致命钥匙 第一季爱与怪物龙心战纪日语回忆录:异形起源故事

 长篇影评

 1 ) 上帝的搅屎棍

连续两天看了两遍鹅毛笔,第二遍看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我可能看过这个电影。

当时一定是因为猎奇,因为色情的标签,看了之后又大失所望,最后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现在第二遍看完,发现彻头彻尾这是一部被低估了的电影,它应该像朗读者,像肖申克,像香水一样,在影史中留下名字,在文艺青年的群体里被传颂。

电影借萨德之名,讲述了萨德、神父和少女玛德琳命运的故事。

这位萨德,就正是那位法国大革命时期备受争议的色情文学作家,此人怪癖种种,不仅创作了如《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这样色情、性虐等等行为的小说,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喜好性虐、虐恋等的怪人。SM中的S就是Sadism萨德主义名字的缩写。

因为热衷于书写淫秽色情的小说,萨德先后几次被关进修道院、疯人院,先后两次被判处死刑,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亚格宾派革命、罗伯茨皮尔被推上断头台,拿破仑称帝复辟的混乱年代,萨德的存在就像那个时代的搅屎棍,搅动这一池浑浊、茫然、激烈的人心。

电影中的萨德是否忠实于原型,我觉得到并不重要,因为并没有说这就是一部传记电影。只是借萨德作为一个特定时代下一个特定导火索或是镜子的一样的存在,来解刨人的精神层面,剖析道德、信仰、人性之间的纠缠和撕扯。

整个电影在开头就破了题。

开头一个“淫荡”的妇女将被当众砍头,在围观人的呼声中,在恐惧的颤栗中,她看到了引导她走上“淫荡”之路的罪魁祸首——萨德,正在隔窗观望。

萨德本人没有道德的驱使,他就是所谓的“魔鬼”的代言人。但我们都知道,早在萨德之前二百多年,文艺复兴之初,薄伽丘的《十日谈》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人妻因为在丈夫那里得不到满足而与其他男人是发生关系,最后被送上法庭,她为自己辩护,说当她丈夫提出要求的时候,她都能够满足,但她自己的要求,他自己的欲望有谁在乎呢?

如此这般的,这个因为萨德妖言惑众而受到蛊惑的妇女,她的罪名是什么,所谓的“淫荡”,是一种罪么?

之后电影便嘲讽了复辟的皇帝拿破仑,他的矮个子,他对于帝位的不适应,对于这种陈词艳曲的反对和压迫。这个时候,有人出主意说,强行打压无法显示您的宽容和能力,如果能将这样的坏分子加以改造,不更显现您的英明吗。

于是,蝙蝠侠家的老管家作为科学技术的代言人——医生,前往关押萨德的修道院予以工作监督与指导。

到这里,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时代背景已经形成,萨德的敌人是那些围观砍头的乌合之众,是代表皇权和贵族的权利,是表面追求道德的虚伪的人。

而这时的萨德,正在神父的修道院里继续奋笔疾书。

修道院的院长神父备受爱戴,是个对上帝忠贞不二的理想主义者。他照顾收留了被社会遗弃的残障人士,同时收留了萨德。他陪这些残障人士做游戏,教他们礼仪,通过绘画、戏剧等方式,让他们内心得到宣泄,而减少对世界和自己的伤害。他对萨德,也是采取的这种抒泄的管理方式,他给他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让他写作,是为了宣泄自己的邪恶信念。

但他不知道,他让萨德在禁闭室写的文章,前脚刚写好,后脚就被送出修道院,送去印刷成书,被市民疯狂抢购。协助萨德作品越狱的,就是他收留的,从小教她读书写字的洗衣姑娘玛德琳。

这样,三个人的命运从此串联起来,一直到最后翻天覆地。

医生刚到修道院,神父向他保证会看好萨德,不让他为所欲为。于是医生忙里偷闲,去迎娶了自己养成在另一个修道院的单纯女孩西蒙,他把她关在自己获得的城堡里,金钱由她挥霍,但每夜发生没有感情的性关系,并禁止这个女孩收到外界的任何精神污染。

这个丑闻,在修道院中不胫而走,被萨德听了去,写成剧本,当众表演,恼羞成怒的医生再次将愤怒发泄给了神父。由于在表演中,玛德琳也险些受到伤害,愤怒的神父认为萨德不再值得信任,夺取了他的纸和鹅毛笔,剥夺了他用纸笔写作的权力。

从此开始了神父和萨德对交战,简直是天人交战。

神父像一个严格的老师,对萨德这个不听话的学生采取各种剥夺式的惩罚。

第一次,他夺走了他的纸和笔,萨德与他争执之间,说那个洗衣的女孩子什么都听他的,他可以让她去找神父,做一笔交易,满足神父。神父生气的说,我不知道你这么说,是羞辱我还是羞辱她。这个时候,他是浑然而不自知的,觉得是冒犯了自己也冒犯了玛德琳,并且对萨德说玛德琳什么都听他的,隐隐约约感到一丝嫉妒和猜疑。

第二次,由于萨德不是人类的朋友 ,他一刻也不能停止书写那些来自魔鬼的旨意。失去鹅毛笔的萨德用红酒在床单上写字。不想这些床单被瞎眼的嬷嬷洗掉,事情再次败露。逐渐失去耐心的神父第二次冲进萨德的房间,剥夺了他全部家当,搬空了他的禁闭室。在争吵中憎恶博爱者的萨德不断用语言在神父气愤的边缘疯狂试探,说你这色戒可守得很严啊,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吧。

第三次,萨德用玻璃刺破手指,把血字写在全身的衣服上,趁前去探望的玛德琳不备,冲出牢房,大闹了修道院一场。加之有人告密,医生将玛德琳处以鞭刑。这个时候,情绪越来越激动的神父,怜惜又懊悔的说要知道玛德琳会沉迷于这些色情小说,当初就不该教她识字。玛德琳说了一番很耐心寻味的话,她说,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她可以幻想自己扮演妓女,淫乱的女人,幻想自己成为一个坏女人,才能让她在生活在成为一个好女人。她这番话的意思,我后面再讲。

这一次愤怒到崩溃边缘的神父,冲进萨德的房间,要他脱掉所有的衣服和假发,萨德最终赤身裸体的面对着神父。这时候,萨德要求神父直面他的身体,说这是比春药更厉害的催情,这样赤裸裸的面对另一具肉体,是对神父精神信念的又一次冲击。

一次对话比一次更加深挖神父的内心,每一次都像暴风雨一样席卷他的心灵,对神父信念的摧毁像海浪一样一潮接着一潮,没有息止。Jaoquin演的年轻神父敏感细腻,从开始的单纯、正值、恪守信条,到最后的疯狂、暴躁,他每一次被冲击到的微表情,每一丝震动,信念的每一次剥离,都被演得鲜血淋漓。

萨德所写的,是他透过道德、信仰和权利这些伪装下,看到的人性中最真实的东西,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善体现出道德、修养、人伦,但是恶,是不能压制,更不能忽略和否认的。他认为上帝是摧残与否定人的神,神乃杀人者。他怀有深深地亵渎宗教的感情,所以他对神父才那么粗暴,他是全世界的敌人,认为正义并不存在,“是一切情欲的崇拜对象”而已。是因为他让人们看到了魔鬼,而不是像宗教和权力所做的那样,不允许人去窥探。

我认为,神父先后的变化,是一个人精神信仰的巨大重建过程,看到有的豆瓣评论说,神父最后也被恶所打败,成为了在梦中奸尸的人,我是不认同的,我觉得神父思想上的变化,是整个电影中最完整,最彻底的变化。是一个人真正的蜕变。

在被萨德调戏之前,神父是道德的代表,他信仰坚定,心中怀有对世界和人们的爱意和善良,开明、理想主义,真善美到一塌糊涂。教玛德琳读书写字,把神做上帝的孩子一样爱,也有一点混混沌沌的,不知道那种感觉到底是什么。

在和萨德的三次对战中,萨德不断用言语去挑逗神父,激发他心中的对肉体的认识,作为一个人,对人的认识。渐渐地,他越来越容易愤怒,容易激动,是因为他的心已经不只属于上帝了。他看到了很多,属于人性的东西,人性中善与恶的共存。所谓开辟鸿蒙,萨德就是那个为他开天辟地的人。他曾经对马德琳说,我们无法区分谁是天使谁是魔鬼,只能控制固有的恶念。到最后,他能吗?

最后玛德琳死于萨德最后一次胡天胡地,神父将萨德的舌头割下来作为惩罚,医生说你这样可以睡得安稳了,神父说,是再也不会安睡了。在禅房用苦刑惩罚自己,是他面对之前毕生的信仰最后的挣扎。

然后不可避免的,人性战胜了那虚无的信仰,与玛德琳在梦中的一场把本以为结束的高潮推向更深的一层,从此神父走下神坛,告别信仰,面对自己,可以忠诚的面对自己和自己的真实感受。

萨德临死之前,用大便在地窖的墙壁上写满了淫秽的字句,刚刚在春梦中惊醒的神父,看到这一墙粪便,突然露出了笑容。这一刻他与萨德灵魂交融了,他理解了萨德,理解了性,理解了恶,理解了自然。

所以他最后才能成为那个被关在同一个牢房,戴着萨德的戒指,苦苦哀求得到一只鹅毛笔,来把人世间的丑恶书写的萨德的接班人。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面提到过,对上帝的幻灭来自于思考上帝是否大便。上帝给人自由,因此可以断言上帝不该对人类的种种罪刑负有责任,但是粪便的责任,得由人类的创造者独自来完全承担。在圣马可修道院看安吉利扣那些湿壁画的时候我也会想,这些修士他们每天要在这个禅房里闭门多久,他们见过街上那些女孩子吗,看到那些女孩子再把她们画到墙上的时候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又或者,他们在禅房里思考上帝的时候,如果突然想去厕所了怎么办,那个时候他们会想,上帝需要上厕所吗?

打破大便这个禁忌,便可以明白萨德。

玛德琳是整部电影最美好的代言人了,她热情善良美丽,凯特温斯莱特虽然胸部丰满,但在全片中还是单纯的少女。从哲学上来说,她是真是的存在。有人问她对三个男人究竟是什么感情,我觉得分析她爱的是谁并没有太大意义。而且显然她最喜欢最动情的从始至终都是神父啊。

从神父教她写字的那一幕开始,就能看出,神父的感情有点混沌不清,心中的道德枷锁让他别无他念,而玛德琳挑衅似的问题,调皮的扭脸,都有一点小小的挑逗意味。但是她知道,她喜欢的人是神父啊!所以她在被鞭刑之后才会说,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她可以幻想自己扮演妓女,淫乱的女人,幻想自己成为一个坏女人,才能让她在生活在成为一个好女人。因为她知道在现实中爱着神父,就只能跟他保持距离,不可以说破,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女人才能留在神父的身边。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她半夜闯进神父的房间,神父把她推开之后,她说的是“ what I have done”,虽然第二天她生气的对神父说上帝看着呢,但当时她肯定也是觉得拖了神父下水。

她应该与萨德算是知音吧,不遗余力的帮他,欣赏他的作品,是因为两个人,内心也有相同的地方。对于骑士不想多说,哪个女孩子没有朦朦胧胧的喜欢过一个外面世界的英俊骑士呢。

值得玩味的是医生的妻子西蒙和修道院那些残障人士,看似是他们收到了萨德蛊惑,教坏了修道院长大的单纯少女,放纵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判断力的乌合之众,但这真实世界的另一种真实。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关于自由与解放的电影,萨德并非亵渎任性,而是意识到不加文明规范的人性的真实面貌,就是暴力。只有真正意识到恶的存在,才能对恶加以控制。

 2 ) 鹅毛笔(03.11.28北飞观影笔记)

  这是一部描写法国著名色情小说家萨德伯爵生命中最后十年的影片……

    影片以少女的喘息声拉开序幕。
    急促而颤抖的喘息,白皙而优雅的脖颈,少女迷惑而沉醉的表情挑动着你每一根神经;一旁,萨德给你讲述着绮丽的故事……正当你准备享受一场香艳的声色大餐时,凶神恶煞般的大汉突然将你的少女推向了断头台,一颗颗血仍未冷的头颅躺在地上,以各种表情准备迎接它们的新伙伴儿;血从高悬的利刃上滴下,滴落在少女惨白的双唇间;愚昧的人们兴致昂然地围观在断头台下,等着看死神如何拥抱这个鲜活的生命……你燥热的身体骤然凉到了半截……
    而此刻,我们的主人公萨德伯爵也在遥远的窗前,冷冷地观望着一切。由于他的小说充斥着大量淫乱、血腥的色情描写,他被诊断为精神病,长期被关在这间精神病院中。但刀起头落的那一幕,赋予了萨德新的灵感,又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诞生于他的笔下。
    精神病院的主人是年轻英俊的艾比神父,善良虔诚的他将这间精神病院治理得优雅和谐而又生机勃勃。他深信爱的感召可以挽救任何一个迷乱、堕落的灵魂,包括为世人所不耻的萨德。他给萨德提供了书籍、纸笔,希望他能将头脑中的罪恶宣泄到纸上;他让萨德组织病人排演戏剧,成为了小镇上最受欢迎的剧团。他的善良、刚直与宽容,让傲慢的萨德也将其视为挚友。然而,完美的艾比也有不为人知的痛楚,他深爱着洗衣女工美莱娜,却苦于清规的束缚而不能启齿。但他却不知道,美丽清纯的美莱娜是萨德的狂热拥趸,她经常借换洗床单的机会,将萨德的书稿带出,交由出版商出版。夜深人静之时,美莱娜和同伴们在小屋中共享那些放浪形骸的故事,甚至连她瞎眼的老母也沉迷于萨德营造的声色之中。
    萨德的新书热销,其中放肆大胆的描写也震怒了拿破仑,他派遣德高望众的心理医生科洛,让萨德清醒。在科洛受人尊敬的外表下,藏着贪婪、残忍的罪恶,他不仅对病人实施酷刑,甚至娶了自己的女儿做妻子。他赤资打造了一座华丽的宫殿,杜绝宁静贤淑的妻子与外界来往。风言风语传到萨德的耳中,他编写了一出戏剧,在上流社会的贵族面前揭露了科洛淫乱奢靡的嘴脸。戏剧变成了闹剧,艾比深感事态严重,不顾萨德的哀求,拿走了他的纸笔,命令他再也不得写作。
    而视创作如生命的萨德岂能就此罢休,他用鸡骨蘸葡萄酒将故事写在床单上,交给美莱娜带出。东窗事发后,他又用玻璃刺破手指,用血在衣服上写满了故事。甚至当愤怒的艾比剥去了他所有的衣服,搬走了屋里所有的物品,赤身裸体的萨德面对着空荡荡的四壁,依然用旺盛的创作之火燃烧他燥动而执着的灵魂,将反叛进行到底。
    在得知妻子读了萨德的书,与自己的助手私奔后,气急败坏的科洛终于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在一个洗衣女工的揭发下,他对与萨德私通的美莱娜施用鞭刑,并无情地嘲弄了维护美莱娜的艾比。为了保护美莱娜,艾比忍痛让美莱娜离开精神病院。深夜,美莱娜来到艾比的
房间,向他袒露自己的所爱并非是萨德,而是艾比,恳求艾比让她留下。面对美莱娜的真情告白,几尽窒息的艾比终究没能挣脱枷锁,无情地拒绝了美莱娜。
    绝望的美莱娜找到萨德,希望临行前能听到最后一个故事。于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所有病人打穿墙壁,将萨德口述的故事一句句地传达给美莱娜听。狂暴的风雨将萨德的创作激情推向顶峰,他创作出一个鲜血淋漓的故事。他口中精美的辞藻,经过精神病人的层层过滤,落在美莱娜的笔下,已演变成为赤裸裸的欲望。一个病人终于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感召力,点燃了房间。而另一个病人则在混乱中模仿故事中的情节,残忍地杀害了美莱娜。
    美莱娜死了,痛苦欲绝的艾比在科洛的挑唆下,相信美莱娜是死在萨德的笔下。他疯狂地质问萨德,并告诉萨德,美莱娜至死都保持处女之洁。望着崩溃的萨德,艾比明白,不可一世的萨德同样深爱着美莱娜。
    正直的艾比终于向邪恶的科洛低头了,为了永绝后患,他割去了萨德的舌头。
    次日清晨,他发现地牢的墙壁上用粪便写满了萨德不屈的信念。这种坚强执着的力量唤醒了艾比的良知,他扶起受尽凌辱的萨德,为他祈祷;而再也不能创作的萨德,吞下了艾比放在他唇间的十字架,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不久之后,科洛接管了精神病院。新的神父同样叫艾比,同样年轻俊美的脸庞,同样的纯真虔诚。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和他同名的年轻病人,整天歇斯底里地闹着要一只笔;他更不明白,为什么善良仁慈的科洛医生竟拒绝满足他这个小小的要求。
    影片结尾,美莱娜的母亲在换洗的床单中夹拿了一只鹅毛笔,告诉被禁锢的艾比,“把她的故事写下来”。艾比拿起笔来,一丝熟悉的邪恶划过他的眼眸,“这是神父艾比所写的故事,他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自由。但我要事先警告你,这个故事很血腥,人物堕落,主题一点也不健康,有胆你就看下去吧。”
    我们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新的轮回开始了……

    我没有刻意去了解萨德伯爵其人,不知道电影中的情节有多少真实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影片定然加杂了导演些许个人化的处理。在影片中,臭名昭著的色情小说家化身为一个才华横溢、优雅高贵的性感老头儿,无论是装束、谈吐还是行为,都充满了诗一般的贵族气质;当他赤裸裸地坐在空无一物的房间里时,我脑海里显现的竟然是“行为艺术”这个词。只是,一接触到创作,他就徒然颠狂起来。当别人指责他的作品有伤风化时,他反驳说“世界不是我创造的,我只是记录”。在那个窒息的时代,创作是他的存在方式,也是他的释放方式,释放他积压于体内的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戒条的反抗。所以,当他不能再创作时,他只能选择另一种存在和释放的方式----死亡。而真正为政府所恐慌的,恐怕也不是他书中的那些放荡和暴力,而是在他顽强、固执、坚定的信念下,那不可抗拒的感召力。
    我可以怀疑剧情,甚至可以怀疑确有萨德其人,但我不得不相信“信念”这东西。
    老戏骨杰弗里·拉什的表现自不必说,凯特·温斯莱特和杰昆·菲尼克斯也是如今好莱坞少见的极富古典气质的演员,前者姣美的脸庞有种独特的刚毅和叛逆,而后者剑眉星目间却写着份落没的优柔,他们仿佛就是为这部戏而生。影片中,艾比曾问美莱娜为什么要看萨德的东西,美莱娜黯然地告诉他:“只有在幻想中把自己带入他的角色,在现实中才能做好乖女孩”。所以,她沉迷于萨德的小说,却无法承受萨德的轻薄,因为饥渴的是她的灵魂,而不是肉体。而艾比同样执着于信仰,用爱心感化每一个病人,压抑自己的欲望,善良得让人心疼。但当他的信念一次次地被摧毁时,他的世界失衡了。割掉萨德的舌头时,他拒绝使用麻药,因为“既然是惩戒,用麻药就失去意义了”,而回到房间他却在痛苦中鞭笞自己。事后,他对科洛说:“我不是上帝派来以他的名义嗜血的第一人,但也不是最后一个。”所以,我们不能期待他最终真能延续萨德的生命,萨德的傲慢、自恋、狂妄、洒脱是与生俱来的,绝非是任何痛苦可以磨炼出的。毕竟,艾比在幡然醒悟后,还是要为萨德祷告,让萨德亲吻十字架;毕竟,在他的文章里还是有这样一句话,“若要寻找真理,必先认识罪恶”

    曾以一部《布拉格之恋》蛮声影坛的菲利浦·考夫曼在影片中传承了他一贯的精致唯美,大到景观服饰,小到装点摆设,无一不华美得令人心醉;演员更是个个俊美得不食人间烟火,连那位送书稿的骑士,都颇有几分伊桑·霍克的神韵。影片的色调呈强烈的绿色,之所以说强烈,是因为从始至终你都无法忽视这片绿,它不仅让影片有种浓郁的复古味道,更增添了一种性感的邪恶与诡异。唯一的缺憾是导演在处理大场面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片尾精神病院失火、美莱娜遇害的那场戏本应是影片的一个高潮,但导演在剪接上却有些保守,没能营造出强大的张力,让视觉效果和影片场景一样混乱,不得不让我有些泄气。
    我注意到一个小插曲,在美莱娜恳求萨德为她讲述最后一个故事时,萨德凝神聚气地对她说他会为她讲的,“but not here , not this time”(但不是在这里,不是现在)。不知这席话有没有让温斯莱特回忆起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个小帅哥,因为在冰冷的海水,他好像对同样由温斯莱特饰演的露丝也说过同样的话,“you will be die , but not here , not this time.”。不知这是导演的无心之举,还是灵光一显的搞怪之作,反正我是在这部悲情四溢的电影中没心没肺的笑了一次。

 3 ) 让道德道德去吧

       关于文学与道德这个争执不休的问题,萨德是个比较核心的人物。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文学被深深打上了“道德”的烙印。从柏拉图把诗人赶出理想国开始,到亚里士多德的“寓教于乐”,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成为了文学价值的重中之重,衡量一部作品好坏的尺度之一,就是作者的道德水准高低。道德败坏的作者写出的作品必遭唾弃,被赶出理想国,道德败坏的作品影响之下的社会风气,也将必然每况愈下。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于是贺拉斯将其发扬光大,认为道德教育是目的,而艺术快感是手段。启蒙运动时期狄罗德也说过,“真理与美德是艺术的两个朋友”。到现在,或多或少的,我们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受这种思维的影响。
       基督教要求做人要忍让、善良、禁欲,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阶段的时候,这种清教徒思想在社会里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萨德恰恰与之相反,他认为自己是用文字将人最最原始、最最本能的行为用文字加以呈现,人们倒反而不能接受人性丑恶的一面,这在他看来是十分荒诞可笑的。萨德的文学于是一向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文学”。电影中,神父与萨德的交好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两股势力在一开始相安无事,直到那层窗户纸被捅破,神父得知了萨德的小说被疯狂地追崇,他本人也在疯狂地写作着。于是,神父收去了萨德所有的鹅毛笔和信笺。影片中萨德颇有深意的一句话——“You started this little game.”接着,萨德想尽一切办法继续写作,Geoffrey Rush努力将萨德的神经质表现出来,一开始略有牵强,但是随着故事一步步的推进,萨德由暴怒转为哀求、无助。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萨德赤裸着身体被关在bald的房间里,(bald这个词非常妙),他蜷缩在角落里,看上去非常弱小、非常可怜。他哀求Madeleine,然后,开始生命中最有力量的一次创作。
       雷雨交加的夜晚(必有大事发生),疯人院里的精神病人开始了癫狂中的革命行动。萨德一扫弱小、无助,这时的他宛若一个王者,他觉得血液又开始流淌,生命又开始踏上征程。病人们传递着他口述的文字,他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但,悲剧从这里开始。Madeleine因此而死,这世上唯一一个能懂萨德内心的人间接地因为萨德而死。我觉得萨德跟Madeleine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这不是神父认为的"love",也不是一种肉体上的关系,萨德在意念中****了她无数次,但只是意念中。萨德自己所认为的,这是每个人都共有的想法,并没什么觉得可耻的。
       那位强势的博士的介入,象征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阻挠。认为这是不道德,it's a crime, it's a shame. 神父曾经质问过萨德“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写下来,却偏偏要写这个?”萨德的回答很是简单,“因为这就是每个人所想的。”亚里士多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白人的天性与道德之间是有差距的,任凭生命的放纵很有可能冲破理性的防线、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萨德偏偏就去触碰了这条底线。但是,文学的审美价值体现在美与丑之中,道德衡量的标准又是善与恶,你无法去用道德的标准强加到文学的衡量之上。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但总有一些超越道德的东西。萨德虽然受到社会的禁查,但雨果、大仲马、尼采等人都是他作品的拥护者。道德标准虽然是变化的,但是人的原始本能、爱情、创造的欲望、表达和交流的渴望,这些都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是世世代代都未改变的。
       基于此,把道德交还给道德自己吧,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人性本真的关注,是真诚而深入的人生关怀的体现。就让道德道德去吧。

 4 ) 道德的混乱和优越感——《鹅毛笔》

“我希望从一部电影中获得与自身的道德感吻合的道德感”这句话是几年前我在洁尘的一本影评里看到的,是在说《鹅毛笔》,她带着这种希望在电影中找寻,结果当然很失望,因为这部电影的道德感混乱,导演把自己放在过高的位置上,嘲弄每一个人,连只出现一次的拿破仑也没放过。(准备登基的拿破仑高高坐在王座上,镜头自下而上穿过王座的两排椅腿之间,朝弄臣们看去,导演则高高在上的顺便嘲笑了一下新皇帝的两条耷拉着不着地,还不停晃动的小短腿,带着一种恶意的忍俊不禁。)洁尘还有一个喜欢用的词,大概是叫做“智力上的优越”。我昨天看完这个电影,返回头又找出这篇影评看,想要弥补一下当时因为没看过电影而对这篇文章的费解。结果却惊讶的发现,洁尘在谈论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
  很少见洁尘有这样言辞激烈的谈到一部作品,还是对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电影,带着被冒犯了的愤怒。比如“显得荒唐和疯狂,甚至令人愤怒。”“是对正统价值体系的一种抗议和反动。”“将邪恶正当化,将正义妖魔化。”
  就自己而言,我也认为在没有外界善意的引导并且缺乏必要的人生经验和是非观的时候独自看这样一部电影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刚看完的时候,我很恐惧。心里有一种天然的,又是我所惧怕的东西被勾引的抬头苏醒了。导演考夫曼先是讲述已经关在精神病院里的色情小说家萨德如何尽其所能地坚持写作,并让洗衣女美黛莲偷偷夹带出去发行。让我们看到这种疯狂的欲望是多么的顽强和聪明。然后又有美黛莲和年轻人们对小说的迷恋和实践来说明这种疯狂是多么容易的侵入和占领人心。最后连上帝最忠实的孩子神父艾比也无法面对自己的爱情和欲望,陷入对信仰的动摇和困惑中。他年轻俊朗、生机勃勃的脸上现出恐惧和深深的绝望。我们发现这种单纯的正义是多么的脆弱和不真实。人性中的兽性会抓住每一个机会挣脱出来,吞噬掉哪怕是最纯洁的人(在电影里,医生在修道院长大的美丽纯洁的新娘,当她那么简单的小脑袋接触了萨德的小说之后,竟勾引了年轻的建筑师,并且一起私奔了。但是由于医生的恶,这种人性中欲望的爆发被导演道德化、正义化了)。
  导演的用意里,最大的反派是拿破仑专制政府和为其代言的那个医生。最后被关进精神病院的前院长艾比说:我和魔鬼见过面,而且他还活着讲述这个故事。这个用意就凸现出来了。而且这个魔鬼无疑是个狠角色,他成功的战胜了捍卫信念(暂且不论这信念的道德观)的作家萨德,单纯正直又善良的神父艾比更是让他觉得可笑的紧。可是他恨得却是那个女洗衣工美黛莲,结尘说她意识混乱,我却觉得她清醒的很,她的清醒是一种体制外的清醒,非理性的,市井的,动物性的清醒,是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清醒,一种执著和把持奇怪的混合在一起,她懂得对欲望的需求和分寸,虽然对这种东西的放纵最后把她引向毁灭。当艾比最后对萨德说,她死后我们检查她的身体,她还是个处女。这种清醒就被验证了,同时被验证的是两个分别处在道德体系内外的男人对她的迷恋和爱。正是因为这种清醒,医生想要她死,医生最后任她毁灭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医生本身的恶,更可以看作是对这种清醒的惧怕和仇恨。
  萨德的软肋是他有一种太高强度的欲望(这种欲望不只是对性还有对于写作的倾诉的欲望,就像他自己说的,写作就像呼吸一样。)和这种欲望极度张扬所导致的疯狂、死亡和灾难。与之相比神父的死穴就是单纯了,那种因为没有面对过邪恶和诱惑而得以保存的单纯的正直。而美黛莲无疑是这里面最清醒的。在她被医生鞭笞后,神父心痛得说:早知道你迷恋情色小说,当初就不教你识字。她却回答:“阅读使我得到救赎,看过人间的光怪陆离,很难有什么使我有兴趣,我将自己带入他的故事,若不是那样,就不能做现实中的乖姑娘。”她了解欲望和兽性,但她为此找到了适当的出口。
  说到现在导演的道德上的混乱已经很明显了。这个“混乱”不同于洁尘所说的“邪恶”。导演确实受到了萨德的小说很深的影响,对萨德充满好感,认为萨德是捍卫思想自由的战士,最终被专制在肉体上加以消灭。但是导演也相信正义、善良以及纯洁。这些在电影里得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来,比如他最后安排美黛莲死于她自己释放出来的邪恶的欲望(美黛莲被受萨德小说影响的疯子虐杀了),萨德在听说美黛莲的死的时候终于表现出了一点产生于人性的悲哀和痛苦。比如对于神父和美黛莲的爱情的同情,最终用自己的方式使他们结合。还有对于医生这个彻底的伪君子和十足利己主义者的仇视和疯狂嘲笑。但是最后医生作为最终的胜利者和既得利益者把神父囚禁起来,就像当年囚禁萨德。这并不说明导演对于邪恶的迷恋和推崇。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悲剧式的结局,使得邪恶的面目暴露得更有力度。
  这部电影确实不在正统的道德观之内,但是如果就此认定导演“将邪恶正当化,将正义妖魔化。”也是欠妥当的。起码是带着道德上的优越感的。正统道德也并不能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也有它的虚假做作和脆弱的一面。被这种正统道德观所保护起来的纯洁的心灵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良,因为那些都是极易变质的。只有经历过邪恶和丑陋,还认为依然应该坚持站在正义善良这一边,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正义和善良。所以真正的圣人不是纯洁的小绵羊,而往往是伤痕累累的心灵。

 5 ) There are no bad words... only bad deeds

由钢琴师男主角乔弗瑞·拉什、铁达尼号女主角凯特温丝蕾主演的鹅毛笔.看这演出阵容就知道不会有什么sm情节,典型的奥斯卡片儿,事实上当年也当年该片也的确得到了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内的三项提名.算是一部演绎过得个人传记吧.

Marquis de Sade 小传

"萨德于1740年出生于法国一个古老荫实的贵族家庭。他长大后继承了爵位,过着有钱又有闲的生活,他所信奉的性生活原则是在性活动中没有任何禁忌。 1763年他结了婚,他的妻子对他又驯服又忠心。他有五六处房子,经常雇用妓女。由于他的暴力倾向,数次遭到妓女投诉,引进警方干预。1768年,因凯勒 (Rose Keller)一案(萨德诱骗和鞭打了这位找工作的女人 )萨德入狱两个月。在1768年至1801年间,萨德因同类行为多次入狱。在1801年,萨德因出版《朱丝汀》和《朱丽叶特》两书再次入狱,1803年,他被诊断为"性疯狂",转囚在精神病院,直到1814年去世。

    萨德的一生中累计有27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正如许多著名思想家对他做出的评价那样,他的思想、语言和作品具有一种疯狂的革命性和颠覆性。"
摘自《虐恋亚文化》著者:李银河

几点个人观感
1.精神病院里的不都是神经病
最可怕的疯子是那些独裁者战争狂人,是那些掌握权力的疯子.
片中Sade在被体罚治疗时说的名言:
The first rule of politics: The man who orders the execution NEVER DROPS THE BLADE.

2.越清纯越容易面对诱惑
心理医生费尽心机把自己的小心肝儿藏在装修的跟宫殿似的安乐窝以为这样可以让这个从小就在修道院长大的不谙世事的清纯少女,却没想到城堡从内部被攻破,最后和搞装修的年轻建筑师私奔了.

3.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单纯以道德来衡量对错
"To know virtue we must aquatint ourselves with vice."
咱们的教育大多数是告诉你这些是不对的,却不告诉你为什么不对,更别提告诉你该如何面对了.特别是性教育.

 6 ) 我们喜欢的,是邪恶

  回想那位在修道院长大的未成年“淑女”,不过看过萨德的一本书--而且是在圣母眼皮子底下天天看,已经变成荡妇一个。
  那位全心全意侍奉基督的年轻院长。最后不是也败给自己的欲望,在基督的面前奸尸。让钉在十字架上的主为他流下忏悔的血泪。
  萨德的小说之所以那么有感染力,是因为人性中本来就有阴暗的一面,经过诱发,很容易暴露出来。每个人内心都有个撒旦,每个人都忍不住尝试放纵的滋味--因为邪恶才是快乐的。梅德林虽至死还是处子之身,但她要靠萨德那肮脏的文字才能保持正常的行为,她乐于将自己想象成妓女,杀人犯,在那样的情节中得到满足。
  再看杀人的疯子,如果不是内心本来就滋长着阴毒的藤蔓,怎么会将书中的情节重演一遍,他一再申明是“不由自主”,那就更证明了人性中挥之不掉污秽的成分。
  医生就更不必说,一本正经的外表底下是满目疮痍的灵魂,在未婚妻的身上宣泄白天强制压抑下去的邪恶。
  我们喜欢的,是邪恶。正所谓,越堕落越快乐。只不过我们能用所谓理智去支配行动,克制放纵对我们的诱惑,但偶尔顺应魔鬼的要求是必须的,莫做伪君子,压抑太久会离魔鬼越近。

 短评

该片除了刻画萨德这位杰出的作家之外,同时也告诉告诉人们应当清楚的认识传统制度,客观的对待社会发展,否则就会让无知占据人的心灵。这也正是该片的现实意义所在。

3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我觉得还OK

5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还行

女主很漂亮,有点看不懂

8分钟前
  • 未知未觉。
  • 推荐

别借用萨德的故事,兜售你的人文思想了

11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我宁愿做萨德 也不愿做耶稣的信徒 《尼采》

15分钟前
  • RIVERSDIARY
  • 推荐

神父,天呐,神父,神圣的敬畏的禁欲的,真是喷薄的情欲最合适的载体。对于这种题材的偏爱加上这个片子完美的选角和表演,使我完全为这个电影沦陷了。

19分钟前
  • 衣冠冢
  • 力荐

杰弗里拉什饰演的萨德用红酒,用鲜血,甚至用大便书写,文字就是他的生命,即便他执笔写性书,拉什表演疯癫充满热情,当然杰昆菲尼克斯,迈克尔凯恩和凯特温斯莱特也贡献了很棒的表演,部分音乐很有feeling,性解放的主题,悲剧色彩,针砭人性的丑陋,尤以医生的假仁假义,利益至上为代表。

22分钟前
  • Thoreau
  • 还行

然而,强大的国家机器还是将萨德送上了绞刑架。政府容忍不了他“伤风败俗”,但他的作品却流传了下来,开启了民众的思想

24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其实电影想表达的我能理解,但是可能我还是不太喜欢这类电影

26分钟前
  • 乔植
  • 还行

其实无关情色 讲的是创作激情好么?我笑拉什太癫狂 拉什笑我看不穿。。那股随口而出就是吧啦吧啦一段情色小说描写、却又正义凛然如同捍卫真理的癫狂劲 神了 稍有看《莫扎特》的感觉 这个故事以其执着和癫狂让人鼓掌 却又过于追求戏剧效果而显得刻意

31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自由就在墨水瓶的深处、在鹅毛笔的鼻尖。”这位才华横溢、藐视陈规的色情大文豪真的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才怪才,只是他生不逢时,毕生都在精神病院里和卫道士抗争。这么棒的电影真是相见恨晚!【翻了下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竟然是《跳出我天地》的小孩,可惜杰弗里·拉什的演技了

32分钟前
  • 阵雨
  • 力荐

被正统道德观所保护起来的“纯洁”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良,因为那些都是极易变质的。只有经历过邪恶和丑陋,还认为依然应该坚持站在正义善良这一边,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正义和善良。所以真正的圣人不是纯洁的小绵羊,而往往是伤痕累累的心灵。

37分钟前
  • 冉笛
  • 还行

知道你最恶心的秘密但却没有抛弃你而且依然爱你,是上帝么?

38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艺术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来表现

42分钟前
  • sunshinE。
  • 较差

在历史上的很多时期,尤其是西方,向往自由和性是连在一起的,弗洛伊德的逻辑是什么东西都是和性挂钩的,艺术家尤甚,以前我觉得他扯淡,现在想想……大概是真的

45分钟前
  • RD
  • 力荐

作为一部传记类的影片,影片比较真实的记述了两百年前的一段历史

48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女主男二更像一对……

52分钟前
  • 兮子镜
  • 推荐

该片中萨德著作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反抗暴政,而且更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之书。首先是因为这种色情文学的真实性和亲切性,在此之前从没有书籍中出现如此赤裸裸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和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

56分钟前
  • o”mygod101
  • 推荐

其实无关情色,整个片子似乎都是激情似火(如那场火戏一般)喷涌而出的创作和书写欲望,精彩绝伦。而书内容自不必多说,正如凯特当年的雪肌一般诱人⋯最后的结局有点刹不住尾似的太过戏剧,但真是很好看啊。杰弗里拉什演疯子确实自有一套,《闪亮风采》之后又一次癫狂出演

5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无关情色,只是手法比较大胆罢了,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