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之谷

全10集

主演:利奥尔·阿什肯纳齐,亚伯拉罕·阿维夫·亚录许,乔伊·列赫尔,毛尔·施韦泽,汤姆·阿芙尼,阿卜杜拉·埃尔·阿卡尔,欧哈德·诺勒,阿米·斯莫拉特齐克,Lee Biran,Shahar Taboch,Ofer Hayoun,Imri Biton,Ido Bartal,Claire Ben-David,Lidor Edri,Tom Gal,Tom Hagi,希萨姆·奥马里

类型:美剧地区:以色列语言:希伯来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泪之谷 剧照 NO.1泪之谷 剧照 NO.2泪之谷 剧照 NO.3泪之谷 剧照 NO.4泪之谷 剧照 NO.5泪之谷 剧照 NO.6泪之谷 剧照 NO.13泪之谷 剧照 NO.14泪之谷 剧照 NO.15泪之谷 剧照 NO.16泪之谷 剧照 NO.17泪之谷 剧照 NO.18泪之谷 剧照 NO.19泪之谷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现代战争

现代战争已经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所有战争都是利益争夺战争,都是利益斗争的总爆发,大国崛起总会有铁血代价,然而清醒的人都是少数,血泪是无人知晓的,现在是2021年了,还是没有人看到这一点。人比战争强,人比战争强。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古以来,战争就是被美化的,现代传播手段广了,人们解放了思想,看到兄弟反目,父子成仇,认识到战争哪有那么简单,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都是留恋不及就奔赴黄泉,没有人喜欢战争,鼓吹战争的人都是有目的的,有利益的,然而战争却总是避免不了,不想打却又不得不打,整个世界都在打,打成一个历史轮回,偌大的战场,容不下一个儿子的生命,像是必然走向死亡,听到指挥官的谎言,战争竟然如此荒谬。 一切从未改变,都是棋子而已,弃子而已。

 2 ) 假反战,真翼赞

阿拉伯犹太人出身的、参加以色列黑豹党运动的小哥,先是大喊这不是我的国家,我的军队,结果还是奋勇杀敌起来。本质上和《男人们的大和》、《永远的零》是一种电影。

阿什肯纳兹国一定会灭亡,锡安主义反人类匪帮一定会完蛋。从约旦河到地中海的,所有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巴勒斯坦人的巴勒斯坦一定会赢得解放。

又往下看一集(第5集)。什么法西斯意识形态教育片!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被战场上的“团结”和“人人平等”治愈和化解了!真的没有比这更硬核纳粹的了。只要有战争,有战场情谊,这个之前糟透了的国家就会净化成社会正义新国度了!

 3 ) 还得看老大哥出手

所有的战争宣传,所有的叫嚣、谎言和仇恨,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乔治·奥威尔 赎罪日战争参加兵力: 阿拉伯国家:正规军57万人,坦克4000余辆、作战飞机1000余架。 以色列:常备军11.5万余人,预备役20余万人。坦克1700辆、作战飞机500余架。 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8500余人,损毁坦克2200余辆,损毁飞机约440余架。 以色列:死亡2800余人,损坏坦克850余辆,损毁飞机约110余架。 苏联:共飞行935架次,提供16000吨物资与装备,以及206架军用机。 美国:共飞行565架次,提供22400吨物资与装备,以及56架军用机。

 4 ) 非常写实的装甲战例,并不BUG,也不是什么神剧!

搞不懂为啥那么多人说这是BUG剧,神剧什么的,其实这部剧非常写实。以色列是一个建国到现在就一直在打仗的国家,全民玩步枪的主儿,在街上随便撞一个人他都可能开过装甲车,莫非咱们中国键盘侠比人家更了解中东战争了?

以色列在戈兰高地战中不到200辆坦克狙击了对面1400辆坦克的疯狂进攻,被誉为装甲防御战的典范,现代主战坦克的经典战列。

以色列坦克上的英国L7线膛炮完全有能力在远距离上对T54挨个点名。几辆以色列坦克一顿招呼开几十个罐头并不是神吹,这种事在戈兰高地战中不但不少见,反而是常态。甚至还有一辆单车一次击毁10辆T54/55的事!

装甲战本来就是不对称的,不是说大家都开坦克就一样了,射击距离、预设工事、主炮性能、训练水平、观瞄装备,任何一样都可以带来天差地别的结局。

戈兰高地战中以色列坦克至少拥有这些优势:

1、提前准备的预设坦克阵地。

2、高地下的开阔地带视野极其广阔,地表几乎没有植被,是完美的坦克坟场。

3、以色列在开阔地内布置了大量反坦克壕沟等障碍。

4、英国L7/105mm坦克炮对苏联100mm坦克炮在火力,射击距离、精度上全方位占优。

5、以色列国防军的训练水平大幅高于叙利亚军队。

以上这些在目前两集内几乎都有非常具体的表现,甚至以军的缺乏防御纵深,指挥所离前线太近,随时有被包抄的危险,这些都在剧里认真描写出来了。

就算在很大的技术优势下,因为数量的巨大劣势,以色列也是以部署防御的装甲部队几乎全灭的代价挽回这场战争的,也并不是刀枪不入,特别是面对少量T62的先进观瞄设备时。剧中的坦克排第2集就被步兵埋伏,报废了一辆坦克。

3辆坦克在预设的露头阵地里远距离开火对T54挨个点名,注意开火时主炮的俯角:

对面处于低处的开阔地带,毫无地形掩护,被击毁的T54/55:

反复提到的地形和阵地优势:

一场战斗就几乎打光弹药、被步兵反坦克武器埋伏,等等这些情节也都不是乱编的。。。剧中副排长亲眼看着自己的坦克被破甲武器伏击报废,一车队友阵亡,导致他精神极度亢奋恼怒,最后犯了大错

“ 兹维卡·格林戈尔德中尉指挥4辆坦克,其中3辆刚刚抢修回来。当日晚9点20,特遣队击毁3辆叙军坦克,但兹维卡与友军失散了。半小时后,30辆叙军坦克和卡车整齐的驶来,兹维卡指挥仅有的一辆坦克利用地形周旋,甚至接近到30米开火,一连击毁了10辆T-55,叙军以为遭到了伏击,仓皇撤退。

莫尔中校带领7辆坦克赶来支援,但他们面对的是100辆坦克。战至最后,只剩下兹维卡的一辆坦克还在射击,他的座车之前被击毁,但幸运逃生换到另一辆车上。在他因受伤和疲劳而被迫撤出战场时,他的车组已击毁叙利亚坦克20-30辆!”

最后看看真实的戈兰高地叙利亚坦克坟场,夸张吗?BUG吗?

 5 ) 《泪之谷》的观影注解

″眼泪山谷"是一位以色列军官在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结束后对戈兰高地战区壮烈的眼泪山谷战役的感慨之言。 犹太人在长达两千年流散后回归最初的应许之地(圣城耶路撒冷),此时阿拉伯人已经在此生存经营千年以上,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二十余年四次交手,散乱的阿拉伯联军确实难敌老美武装支持的骁勇以色列人。尤其在第三场(六日战争),以军先发反制,用千人代价六天突袭,埃及、叙利亚等几万人伤亡,且领土尽失。剧情聚焦的就是原属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的眼泪山谷。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源起圣城耶路撒冷的归属。以色列今天建国,转天就被打。 第二次本质则是美苏对抗大囯博奕开始,以色列再次坚守并反胜。 几年后的第三次,聪明的以色列先行反制,突击完胜,创造了战史经典,还占领了他国国土。 到了第四次,阿拉伯世界难得万众一心,目标收回失地,在赎罪日当天发动攻势(赎罪日相当于以色列人的″春节",当天全囯停工庆祝且禁食),但这次依然是以色列获胜。虽留下了数不清隐患,但停止了大规模战争的继续。 开战初期,以色列人狼狈不堪,若不是老美强力高能资源支持和以色列人常年全民皆兵的战斗力,战争走势真是未知。剧集的时间点就是以军溃败的最初几天,糟糕且悲催的几天。 《泪之谷》聚焦微观,还是士兵群像,属于当下最常见的反战包装。剧集用了最简单的线性叙事,仅一条时间线,但内容和人物基本上都是反常规的。 剧集实际上描述的是战争初始三天以色列溃兵坚守阵地的"纪实″。不是宏观主旋律,不是大片视角炫技,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这让传统观众很难适应,一时找不到抓手。 自闭情报员的逃亡是成长线;文职女军官救援男友是爱情线;知名作家寻子是亲情线;坦克驾驶员们是友情线。剧集蛮有野心,普通人的全部情感都包装在线,甚至加入了当时纯正犹太人和其他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剧集明确围绕平凡军人,看之前要明白,片子讲的就是普通人的故事。 剧情和人物也有一些"反智"之处,容易被归类为神剧之流,其实片中呈现的一切基本上都是真实又客观的。 几辆百夫长主战坦克依仗地形和反装甲防御击毁几十辆苏制T系列是真实发生(可查询战史,还有更夸张的)。这场战争戏也相当给力,坦克大战惊险真实,如临其境。 天才监听员高智自闭,也狂燥胆怯,并不虚假,只是有些夸张。 文人作家秒变驾驶员是以色列两年兵役制全民皆兵的产物; 文职女兵上前线是战争初期一片混乱的体现; 监听哨不在前沿,不是堡垒是合理的。这次以色列人骄傲轻敌之恶果。 其实,剧中人物全都是普通大兵,没什么开挂的能力,该怂的怂,该勇的勇。几组人物最终命运都令人唏嘘,尤其是在以军开始大规模反击之时,真让人感慨。 于是,本剧最大的主题和底蕴就清晰了,就是以色列人对自己国家历史的纪念与反战。纪念以色列建国的不易,反对战争赋予个体的残忍无情。 对这个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敏感国度来说,本土作品《泪之谷》已经很人文主义了。对于创作来说,这种英式黑色结局的客观真实性极富冲击力和批判性。 (借用网友部分图片资料,侵权即删)

 6 ) 好真实也好残酷

看到叙军的一个士兵,跟以军那个胆小的情报人员搭上话,帮他抓刺猬,问他讨水喝,两个人像第一次见面的异国朋友一般攀谈起来,叙军的小士兵说,只想回家,回忆起爸爸带他们去的最好吃的餐厅,还邀请以军的情报员以后去大马士革玩,要带他去逛大马士革,带他去吃最好的肉丸。就在这一刻,被保护情报员的以军军官一枪爆头。

太难过了。

可战争的时候就是这么残酷吧。

一线的士兵,没有人愿意打仗吧...

 短评

军迷剧荒的不二之选。赎罪日战争是以色列立国后最危殆的一次,没有之一。以少胜多的坦克战,悲壮但惊人,对反扑大马士革赢得时间,被全球广泛作为军事教材。本剧走的写实风,对战场的无情残酷在很多细节上得到还原,例如弹震症、战争焦虑症、误杀友军、对空袭战机用冲锋枪扫射形成方形弹幕等等,对如饥似渴的军迷们是一道迷你满汉全席。

6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难得有中东打仗的剧,唉,战争残酷,两个人聊着聊着下一秒这人就没了。。。。当时的我们在干嘛?文。

7分钟前
  • 🍅酱卷饼
  • 力荐

筹备历时十年,是以首部赎罪日战争剧。创作灵感源自参加过赎罪日战争的主创的父亲(编剧之一是以战争片《波弗特》编剧),力求探讨以政府和军队漠视战争预警,导致北部边境的军民处于弱势,但他们奋起反击、以少胜多,成功拯救整个国家和民族于存亡之际的这一过程。眼泪谷之战是装甲战中的经典案例,但剧中人物均为虚构,故事则来自众多以军老兵回忆。该剧也是一部年代剧,还原了70年代的以社会环境,如后方以境内种族争端焦点地区的故事和穆斯林背景的以军人等等。主创希冀其所讲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能够致敬参战者,同时引起以色列和全球观众的共鸣。该剧由以人主导的以本土、英国和美国影视公司制作,单集成本超过100万美元,堪称以电视剧行业之最。本剧军事顾问参拍过以经典战争片《赎罪日》。

10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在屏幕前已经看的头皮发麻了,怪不得会那么多战争PTSD的,真的恐怖到不行。

12分钟前
  • 庸人自扰
  • 力荐

以色列版的抗战神剧

13分钟前
  • 芍药使者
  • 还行

停不下来,一口气刷完目前4集。因为战争很局部所以很好懂,几个主要角色都很有记忆点。看有人质疑“3辆坦克干掉40辆”,其实不夸张,摘自wiki:“Zvika Greengold中尉凭着1辆坦克和几名乘员,(从当晚开始)在接下来20个小时里,在面临崩溃的战线上来回奔驰,抵挡每台入侵的叙利亚坦克,有时候只有一台、有时则是一大批,在击毁对手后迅速更换目标,单独击毁了数十辆的叙利亚坦克。他在激战中被击中受了伤,但仍然继续作战,不断的进行小规模作战,在每次战线即将崩溃的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由于杰出的作战表现,Zvika成了以色列的国家英雄。”

15分钟前
  • 陆小鸟
  • 推荐

战斗场面挺真实,但士兵的精神状态太离谱了,1973年的以色列士兵都这么婆婆妈妈+神经质吗?派5个吴京兵分5路整个中东都给它拿下。

19分钟前
  • 豆友2672467
  • 还行

复国主义与复兴主义的牺牲品们

20分钟前
  • Yurikhan
  • 推荐

乍看背景會以為要演成一部“神劇”,但如果看戰鬥情節真的會如此以為,可其實誤會大了。長評很多人解釋了,網路也很多熱門文章,總之,IDF確實打出了一場精采的坦克戰。但這部片要表達的並不是這些。一如絕大多數的反戰劇,主流旋律是想要呈現在勝利背後的無名屍骨,儘管以色列確實退無可退,但死去的親人再也不能回來亦是事實。遭到社會鄙視卻還要奮戰的底層,被“大局為重”而拋下的棄子,找尋兒子的父親,痛失愛侶的女人...最後導演安排了一位敘利亞軍官陳述了另外的角度看待這場戰爭也是亮點。總之,以色列人拍出了部不錯的反思劇。

22分钟前
  • 鎮長
  • 推荐

这部讲述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的以色列剧,应该是少有的二战后战争题材优秀剧集之作。冷战背景下的代理人战争,叙军偷袭,以军大意了,没有闪……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组织动员能力(比如抗美援朝),也没有现代化的战备,那真是占不了什么大便宜。

24分钟前
  • 山微漾
  • 推荐

主战场还是在西奈,戈兰高地不便于大规模使用装甲/机械化部队,叙军的行动属于牵制性质,一旦成功,阿里尔·沙龙师就要投入次要战场被白白消耗掉。然而叙利亚军队搞砸了他——们要是好好吃透了俄国战争艺术,以色列早就完蛋了。

26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其实也就是很普通的战争片吧,整体立场上有些左右摇摆,一方面又想表达以色列的英勇,一方面又想表达战争的残酷,两头都有些不搭。就算真实事件有些抗阿神剧,但拍出来的效果还是太普通了点。对于片子里的主要反派叙利亚军,我只能说落后就要挨打,被以色列一路干成这样也是没谁了,随着各国关系正常化,除非真有三战,否则以后巴勒斯坦人估计只剩下被同化的命了~~~个人评价:B

30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好看,正在追,喜欢这种类型。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去找历次中东战争的资料补习,又强化了不少知识。

32分钟前
  • 我要进窄门
  • 推荐

不是很理解但凡一部战争历史题材的片子就要被一些人冠以“反战”的标签,纪念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让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再正常不过,所以很期待以后能有人能拍出“中国对越战争”的短剧~

34分钟前
  • 非魚
  • 推荐

三辆坦克干掉叙军40辆坦克???好兄弟死了直接精神崩溃,对着友军开火???

36分钟前
  • Nosurprises
  • 还行

好看,不过短评里怎么竟是不了解中东战史的说这是神剧啊,无知者无畏嘛。这剧要说有毛病,就是疑似用现代好莱坞那一套去描述74年以色列军人精神状态吧

37分钟前
  • 昂格瑞博德
  • 力荐

摩萨德拍的示敌以弱削弱警惕的宣传片?这么一群矫情自私、恐敌怯战、神经质、无战术的乌合之众怎么打赢战争的?!总体就是唠叨、走避、各种埋怨和猜疑。开头结尾坦克大战还行罢。

42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有俯角,能卖头,就是厉害,哈哈哈

46分钟前
  • 兔兔兔子先生
  • 推荐

还挺真实 后面大概率改五星

48分钟前
  • 来映
  • 推荐

人类应该建立这样的政治伦理:所有那些想用战争来解决问题的人,都是人类公敌,人类的渣滓。我们不会再将战争区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这都是那些人渣用来欺骗人民的借口,只要你想动武来解决问题,你就是人渣。

53分钟前
  • 西西佛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