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

全20集

主演:周迅,李亚鹏,王学兵,李霞,陈思诚,彭心宜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海滩 剧照 NO.1海滩 剧照 NO.2海滩 剧照 NO.3海滩 剧照 NO.4海滩 剧照 NO.5海滩 剧照 NO.6海滩 剧照 NO.13海滩 剧照 NO.14海滩 剧照 NO.15海滩 剧照 NO.16海滩 剧照 NO.17海滩 剧照 NO.18海滩 剧照 NO.19海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海滩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小鹏(李亚鹏 饰)是一名事业有成的都市白领,和女友林茜(李霞 饰)交往多年,两人之间的感情十分稳定。林茜想要结婚,可小鹏的心中却对此充满了疑虑,经不住林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鹏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旭日海滩,去那里寻找很久没有联系的父亲。  小鹏的父亲热爱大海,因而忽略的家庭,这让小鹏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这不,刚刚见面没多久,父子两人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在加油站,小鹏偶遇了名为阿童(周迅 饰)的员工,便将气撒在了她的头上,导致阿童丢了工作。之后,小鹏事业受挫,爱情亦不如意,与此同时,他接到了来自故乡的电话,说小鹏的父亲出海之后再未归家,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安娜的旅程夜樱四重奏月之泣又是努力的一天呢第二季大城小妞第五季荒野2024心灵猎人 第二季金库火星的孩子回到去年圣诞白日守门人面对面1976危机之神集中营狩猎老妈老爸的浪漫史 第二季迫在眉梢迪士尼实验动画短片系列第一季永誓相随恶魔女追逐者埃塞克斯之蛇第一季异形帝国魔童2019天使之心真心的符号千金醒来白板井冈山Hello,树先生官方说法开心巨无霸约束的罪行菊花茶新安家族暗潮汹涌2000且行且珍惜2016头盔之下:波巴·费特的遗产来不及再见原书·原书使护航天伦之乐牛玉儒远雷出差十五夜2:共助2:国际 特辑范海辛(粤语版)刺杀肯尼迪

 长篇影评

 1 ) 一生在一部电影里讲完

总是奇怪杨德昌的电影怎么可以讲这么多东西,短短3个小时可以讲完人的一辈子;总是期待电影里的每个人替导演讲出人生的哲理,好回答我自己的疑问,但是分明那些话里包含着迷茫,包含着无奈。从片子里的每个人口中讲出的仿佛都是身边发生的故事,都是我们日思夜想,盘旋在脑中,踟蹰着,思考着的问题。婚姻,信任,诱惑,电影中的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分崩离析的“我”,组装起来就成了你,我,他。
人,太信任一个人会怎么样,会失去,会得到。得得失失都是再正常的事,太在意得失,是永远不会前进的,这不是关键,我觉得关键是人要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之后不要后悔,这样,风风雨雨多少年后,你还能自信地面对生活。个人觉得佳莉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很糟,电影里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很糟的。不会说佳莉若是早年在婚姻上听从父亲的安排,就一定会好到哪里去,个人觉得她和德伟的婚姻不是错误的,(婚姻本就是错误——非诚勿扰)。快乐是什么,很难定义,家森的一句反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回答的问题。个人觉得活着的每一天都对生活报着期待,希望,那就是最大的快乐。家森早年过于信任父亲,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他全盘接受,到头来家道还是中落了,不是说不该听从父命,就是最后杨德昌搞出一个因为听从父命之后,家森的结局相当之好,我也不会惊讶。或者导演的本意就是分两条线,起点不一样,但是两条线到中途却同时交汇在了不快乐(佳莉和家森的第二次谈话)。之后两条线又分开了,但是最后再次相交了,相交在了快乐,暂且叫“快乐”吧,或者叫它作领悟好了,这个比较中性。
佳莉走在阳光中,自信而美丽,家森躺在病床上,感受到人最初的触觉,仿佛这个世界焕然一新一样。真正就像他说的,就是从最小的事物中也可以寻到生命的惊喜,一封好友的来信,一首动听的好歌``````个人认为她们兄妹的区别在于,一个理解了生活,缺没有勇气去选择生活;一个却相反,有勇气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她没有完全理解生活的含义,没有理解选择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毕竟没有一个人会回答她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每个人都要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重要真的不是选择之后怎么怎么样,重要的是自己选择。
或许生活本就无奈,有时候好像一个人要挑战整个世界,再好的生活最终还是会走向混乱,或许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吧,重要的是从这个混沌中领悟到而已,或许生活就只是学会领悟而已,其他真的没有什么了```````匆匆收笔

 2 ) 成熟的妇人?

原来主角是林佳莉。

1.她和德伟的关系究竟是如何破裂的呢?缺少陪伴的婚姻实在让人没有安全感。佳莉一开始认为应当给德伟充分的信任,佳森告诉她你应当更加信任你自己。这和《独立时代》里的琪琪有着相近的顿悟,但是小明回头了,德伟却懦弱地逃跑了。她重新拥有了工作,青青望着她的背影说她变成熟了。我不明白这为什么是一种成熟?

成熟的妇人是佳莉的妈妈吗?佳莉问妈妈害不害怕爸爸抛弃她,或许她的母亲是成熟的,因为她母亲明白她才是一直照顾丈夫的人,她没有被照顾过。欣欣主动抛弃了摄影师自己带起孩子、教育孩子,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成熟?原来妇人的成熟就是放弃对男人的幻想,独立坚强地面对这个世界吗?杨德昌导演下的男人似乎都不是好男人,林家大家长会出轨诊所里的年轻护士、佳森并没有让青青或他的妻子以实际的幸福、老实人陈德伟也出轨刘小慧还卷跑了五千万。这些男人都不足以让人依靠。所以这是告诉我们观众男人都是不可靠的吗???

2.刘小慧因为出身低贱所以能自如地游走在男人之间、欺骗男人的感情与金钱。佳莉问刘“你爱他吗?”小慧无奈地说是佳莉的生活环境太安适才会相信爱是存在的。不相信爱的女人是不是会活得更开心?那身红装非常惊艳,她怕麻烦,不要男人的爱,但她得到了更多她想要的她需要的东西。

和刘小慧同样自在的还有阿财。阿财从小游走在女人中间,但选择了对他帮助最大的财阀女儿。阿财其实活得很清醒,当他接到佳莉电话时,他迅速明白事情的三种可能性及概率大小,并点破无论是哪一种,这对佳莉的生活造成的影响都是相同的。阿财其实蛮聪明的,他的思考方式也值得人学习。

3.所以不要爱、不以爱的借口依赖别人才能活得最通透吗?林家妈妈是开心的吗?青青是开心的吗?阿财是开心的吗?刘小慧是开心的吗?游历世界的穷作家平平就是开心的吗?《独立时代》里的小明说的睡一晚只是为了排遣寂寞就是开心的吗?那些长久的爱是不存在的对吗?婚姻和爱情就是这样矛盾吗???

2020年3月6日苏州

 3 ) 大结局之后的日子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总是以两个人结婚作为圆满的大结局。大结局以后呢?没有人教过我们。” 《海滩的一天》里杨德昌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林佳莉问她抛弃了女友,屈服于父亲包办婚姻的哥哥:“你觉得快乐吗?”哥哥回答:“你先说什么是快乐。“ 那一天晚上,佳莉并没有在哥哥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所以她决定和男朋友德伟私奔。看到佳莉和男友手牵手领结婚证的时候,就有了开头的那个问题:所有的青春小说、电影写到这里就已经是happy ending,因为男女主人公终于挣脱重重阻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可是在杨德昌的眼里,电影才刚刚开始。 哥哥佳森说自己的快乐越来越小,听到一首好听的歌,老同学寄来的信就是他现在的快乐。在妹妹眼里,嫂嫂的脸永远阴沉,只知道照顾孩子;哥哥每天忙碌,家里毫无生趣可言。所以听完这段台词,她当然理直气壮地跟随自己的内心,和男朋友私奔了。 关于婚姻,我不知道自己是比别人更有发言权,还是更没有发言权,又或者只是仅仅看到冰山一角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在我眼里见到的绝大多数的婚姻就跟佳森说的一样:快乐越来越小,甚至这种快乐,跟最初的所谓爱情所谓浪漫已经毫无关系。生活只是在无情又无奈地继续,仅此而已。 电影的第二个问题,是佳莉问小慧(第三者):“你爱德伟吗?”小慧回答说,只有你这样从小生活无忧无虑的人,才会相信爱情。 在小慧眼里,爱情只是短暂的冲动,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佳莉当然不会同意这样感情观,可她也找不出自己和德伟的问题到底在哪儿,曾经的浪漫和幸福不知去了哪儿。 她学插花,每天准备饭菜等德伟回家,在她看来自己一直都在付出,她的要求又是那么的渺小:德伟能经常回家陪她吃饭。而在德伟眼里,佳莉和他已经生活在两个世界,她根本不懂自己辛苦,自己每天被逼应酬,喝得烂醉回家,还要被她怀疑。佳莉的任何一句自以为安慰的关心,都像是给他的肩上再加了一块石头。 林奕华说,杨德昌拍的不是纪录片,却比纪录片更加残忍。明明一场在四分之一处就该皆大欢喜的电影,杨德昌却让它继续下去,让人看他们最不愿意想的那部分。我甚至觉得,这种时间的控制简直是在隐喻人生。因为绝大多数人结婚的年龄,都是在人生的四分之一处。我们总是被人教导该怎样谈恋爱,或者谈怎样的恋爱,结果往往忽略了之后的四分之三更长。 或许是因为我生在一个并不幸福的单亲家庭的关系,所以我对婚姻的看法向来都是很悲观的。据说美国的离婚率差不多是50%,但吊诡的是,每一对新婚夫妇发誓时,都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绝不会离婚,就像电影的林嘉莉和德伟。 生活真的是一把无情的刻刀。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婚姻呢? 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真的是无解。我想,最后不管从哪个角度,不管是谁,都不得不承认幸福这个东西真的是越来越小的,否则的话,就不需要励志故事了。那些老先生老太太手牵手过马路的照片或许感人,但这份感动,终究是在旁人的眼里更加热烈。说到底,人生是可悲的。 然而这可悲并非不能带来一点正面的意义,因为只有认识到生活和情感的界限,才会知道眼前的是什么,应该如何面对它,才懂得珍惜那些微小的快乐,失去的时候才能更加坦然。 或者说,活得更加坚定吧。

 4 ) 那一天

生命中有许许多多的一天,有难以忘怀的,有不堪回首的;有欣喜若狂的,也有五雷轰顶的;有灿烂辉煌的,更有平庸无聊的。这许多激动的和不激动的,高兴和不高兴的,无聊和不无聊的日子就构成了我们的生活。

去看《海滩的一天》,理由实在太多。因为导演是杨德昌,因为主演是张艾嘉和胡茵梦,因为摄影是杜可风。知道杨德昌不是因为他的电影,而是因为他是蔡琴的前夫,更是因为他那荒谬的“无性婚姻”的提法哄了蔡琴整整十年。

影片是八十年代初拍的,张艾嘉和胡茵梦都年轻得让人认不出。胡茵梦那时着实是楚楚动人,难怪可以迷倒李敖这种大色狼。张艾嘉就显得嫩了许多,一出场完全是张娃娃脸,乍一看我差点笑出声来。

言归正传,说说《海滩的一天》。故事情节其实简单而老套,一个冲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恋爱和幸福的女子,一个和丈夫同甘共苦、从不谙世事的小女生成长为生活闲适的富家太太的女子,最终因为丈夫的移情别恋和不幸的婚姻而变成了一个独立且成功的女人。

实在不知道杨德昌想表现什么。女人应该自立,不要过于依附男人?还是男人终究是要去找别的女人的,所以女人要学会适应这些?我想杨德昌自己也不明白,婚姻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或者说美满的婚姻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

片中的男主角德伟实在是个值得同情的男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稳定的工作?高额的月薪?美丽的情人?还是同甘共苦的发妻?他或许曾经幸福过,那时他和佳莉恋爱,他和佳莉共同为营造一个爱的小巢而努力工作,他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而现在,他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他对出现的所有问题的唯一态度就是逃避,所以最终导演干脆让他彻底消失,死了还是失踪了,无人知晓,连他的妻子佳莉在海滩上坐了一天,在谜底即将揭晓的最后一刻也选择了离开,选择了过自己的生活。

片中的男配角佳莉的兄长佳森更是个值得同情的男人。他与青青相爱,却听从父母之命娶了别的女子。佳莉离家出走那晚与他长谈,问:“你幸福吗?”佳森反问:“你也受过这么多年教育,你告诉我,什么是幸福?”佳森的生活在影片里被描述得如同机器一般,一切程序都是机器的主人—佳森的父亲—事先编写好的。主人病逝后,这架机器也开始生锈了,无法正常运转,最后终于也病逝了。

说来说去,两位女性角色倒是令人钦佩。青青依然单身,却成了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佳莉婚姻不幸,却成了女强人。我猜想在杨德昌的眼里,事业型的女人才能最终把握自己的生活。佳莉的母亲和佳森的妻子都是贤妻良母型的全职主妇,佳莉也曾经是,但最后都过得不幸福。只是,我不禁要问,事业型的女子就能过上幸福生活吗?幸福的婚姻生活到底存在不存在?

杨德昌不知道。

 5 ) 生活教会我们的

“我最主要的意图,是希望你能够完全的信赖自己和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个选择。也许,我这一生当中,所学到最好的教训就是这个,我这一辈子一切都靠自己,可是我却盲目地相信了一个人。不要太盲目地去相信任何一个人。”

2017年,陈升在最新专辑《南机场人》里,用《牯岭街那年》一首歌的时间纪念杨德昌——

“忧伤的女人在海滩上坐了一天,把每个人的天空都感染得很无言。”

歌词里化用的“海滩的一天”,正是杨德昌首部剧情长片的名字。

这一年,距离杨导离世已经过去十载。2017年7月14日,台湾中影在戏院重映《海滩的一天》。2017年12月15日,中影发行《海滩的一天》的全新数码修复版蓝光。新一代的影迷,终于有机会用一个高清的介质重新审视这部“惊人首作”。

重映版海报

在《牯岭街那年》的歌词里,陈升把杨德昌称作“早熟的天才”。但《海滩的一天》上映的时候,杨德昌已经36岁了。此前,他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做了7年电脑工程师。但在这部长达2小时46分钟的处女作里,他已经展现出新人导演所普遍稀缺的掌控力。

杨德昌在“海滩的一天”讲座上

叙事:层层嵌套的回忆

海滩的一天,是一个女人生命中最富转折性的一天。

为了抵达这个至关重要的时间点,整部电影被设计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回忆。

钢琴家谭蔚青(胡因梦饰)首先登场,但她的故事实际是为引出林佳莉(张艾嘉饰)的讲述。电影的主体部分也正是两人在咖啡馆的会面交谈。十三年后老友重逢,彼此身上存有太多谜团,角色的困惑同样是观众的困惑。于是谭蔚青的身份迅速转变为倾听者,林佳莉的半生经历如冰山一般渐渐浮上海面。

胡因梦

只要看过电影,你定会惊叹于那繁复却又稳健的叙事结构。直到结尾,一部宏大的都会女性成长史才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剪辑成为必不可少的电影修辞手法,形式与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台湾交大电影社的影迷甚至专门为本片做了一张叙事分析结构图

未观影的读者请跳过

杨德昌刻意打破叙事时间线,充分挖掘蒙太奇的艺术威力。从这点来看,他的确是一个“早慧”的导演,在从影初期就已经把握住故事的本质、电影的本质。但分析杨的编程专业出身,又能为他的叙事策略找到一个很好的解释——那些闪回分明就是代码里的程序调用,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在子程序结束以后再返回主程序。理科生缜密的逻辑思维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的拼接下,镜头与镜头,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与影响被再三突出、强调。可以说他不只是一个导演,也化身为一个不露声色的观察家、客观冷静的评论家。

如果说侯孝贤的电影是一片自然的风景,那杨德昌的电影就是一台精密的仪器。一个深入乡土,一个专攻都市。这似乎也可以解释“台湾新电影”这两员大将为何在后来的电影创作路线上渐行渐远。

侯孝贤客串《海滩的一天》,他还在杨德昌《青梅竹马》担当男一号。而杨德昌也客串出演了侯孝贤《冬冬的假期》

台词:论文式的自我剖析

在叙事手法上,《海滩的一天》显得极为成熟老练,而在人物对白的设计上,杨德昌则平衡了生活化与戏剧腔。他并没有隐藏自己的精英立场,把自己关于生活的看法借角色之口和盘托出。而电影也因此带上了一点寓言的味道。

面对婚姻危机,林佳莉说:

“我们读过那么多书,小时候一关一关的考试,为什么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样去面对这么重要的难题。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总是两个人结婚以后,都是圆满大结局。大结局以后呢?没有人教过我们,也没有给我们任何练习的机会。”

林佳莉(张艾嘉 饰)

而患癌濒死前,林佳森也有一段独白:

“我想,这一定是下午两点多的阳光吧,它让我不觉得这是冬天,反而像极了阳光普照的春天。我好像听到鸟叫的声音,世界似乎又在我身边苏醒过来。我渴望重新认识我周围的一切。这是多么强烈的矛盾,周围一切冰冷,而我的心脏却仍然那么热烈地跳动着。到底是哪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它在这冰冷的世界里,还这么卖力地工作着?不过我已经够幸福了,不是吗?能拥有这么渺小的生命这么久,已经是值得庆幸的奇迹了。”
林佳森临死前

这些格言式的、理论性的对白是《海滩的一天》的点睛之笔,而本片另一个编剧吴念真则认为杨德昌电影里的生活不太像生活,

“他像是跳开一个距离,观察、理解整体社会状态之后做出的综合评述。先创造出一种理念,再填入细节。他是在写论文,而非描述。”

这些台词表面是人物的自我剖析,深层次是对角色所处环境的思考——高压都市、原生家庭对人的压迫与扭曲。个人无法改变环境,但却可以与环境作斗争。一部电影没有也不能给出解决方案。但这几句人生箴言就像深水炸弹,将在观众心底留下深沉的回响。

技术:死磕到底,绝不让步

《海滩的一天》的声音指导是如今鼎鼎大名的杜笃之,直到现在他还能记得当年香港导演对这部电影声音的赞美——“没想到台湾的同步录音做得这么好。”他高兴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没有采取现场收音,

“所有的声音都要一点一点制作出来:每一句对白、每一个脚步声、每一个我们听到的背景声都是一个一个堆叠出来的。”
杜笃之在《十年,再见杨德昌》中接受采访,工作室的背景海报是《一一》

主演张艾嘉是这部电影的策划,她和杨德昌结识于单元剧《十一种女人》。当时她想把工作委托给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导演,以突显背景和视角的多样化,于是杨德昌被请来拍其中一集《浮萍》,由于片长问题,不得不分为上下两集。《海滩的一天》也是一样,片子最后剪出两小时四十七分钟。中影公司希望剪短,杨德昌一分钟都不肯剪。剪辑师廖庆松在金马影展映后谈中坦言:

“当时我在想,我怎么这么没有能力把它剪短?不过刚刚看完这部片子我发现还好没有把它剪短。”
张艾嘉在电影中

《海滩的一天》开拍第一天,杨德昌坚持要用杜可风当摄影师。而杜可风不是中影的人,而且那时候他还没有拍过电影。中影的老板扬言,如果杨德昌继续这么坚持,就换掉他好了。幸好策划小野及时拉来新艺城公司的投资,这样就不必全听中影的决定。本以为事情就这样顺利解决,结果杨德昌因为懂得太多摄影的知识,常跟杜可风在现场起争执。

杨德昌在海滩的片场照

就是秉着这样的态度,杨德昌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七部长片。据说他家有一面墙都是白板,上面写满了以流程图示意的剧本。所有跟他合作过的人都说,他是创作上的疯子、片场里的暴君。海滩的一天,不也可以看成他电影生涯的缩影吗?


《海滩的一天》有一个杨德昌电影里少见的较为明亮的结尾:走出阴霾的林佳莉大步流星地走在台北的街道上。海滩事件的真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小女孩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完美的妇人了。”

望着佳莉远去的背影,我自然为她的结局感到欣喜。但想到她经历的一切,人生之重再次压上我的心头。生活教会我们的道理,是我们用天真和快乐换得的。

本文系“FIRST青年电影展志愿者”公众号专稿:处女泉 | 生活教会我们的

 6 ) 一杯咖啡談話 交待台灣歷史

 《海灘的一天》大氣魄 尤如史詩

  有幸在1983年便於香港大空館看到楊德昌第一部長片《海灘的一天》(167分鐘),該部電影層層的結構、豐富的內容,娓娓道來的故事,極具感染力量,當時所感覺的震撼,至今仍然留在心中。在25年後的今天,於香港藝術中心再看這部中國電影經典一次,細節地方看得清楚,充份感受這部電影的力量,更覺得楊德昌編和導功力膨湃厲害。

  楊德昌在第一部長片《海灘的一天》便表現自己的特長,故事結構層層叠叠,情節豐富,人物刻劃深入。他藉一個家庭來寫台灣的社會和它的歷史,氣魄甚大,尤如寫一首史詩。

  電影中心是個台南四人家庭,父親是留學日本的老醫生,兒子是在台灣本土訓練出來的醫生。這個生活在日式大屋裡的家庭父權當道,嚴厲的父親尤如一言堂主,一個臉色已令全家上下的人心驚膽戰。他要他的一對小兒女乖乖認真聽西洋古典音樂。到兒女長大後,他要他的兒子當他的診所(在台灣叫「醫院」)的接班人,並且安排兒女的婚事。

  楊德昌鏡頭下這個台南家庭便是台灣這個社會的縮影,日本文化影響深深根植在那裡。這部電影的內容便是交待這個堅固的家庭一步一步走向崩潰瓦解,而電影的主角是由張艾嘉飾演的女兒,她違抗父命、離家出走,在台北經濟起飛的時候與事業前途一片光明的公司高層人員私訂終身。突然有一天,她接到警方電話,說在偏僻海灘發現她丈夫的精神藥物,懷疑他已沉在海中。影片最後其實沒有交待那失蹤的丈夫是否真的死在大海裡,但卻強調了一點:那個天真可愛的女孩今天已變為成熟的婦人。

  楊德昌以很多細微情節,一點一點的鋪排小女孩轉變為成熟婦人,十分有說服力。在楊德昌經營下,這個女孩逐漸成長轉變,多少與台灣歷史發展呼應,該個海島經過陣痛、多次磨練,而演變成為自立自主的地方。

  楊德昌擅用鏡頭說話,他經營的畫面,不著跡交待出豐富的內容,例如片中那間台南日式大屋,便充份表現父權社會、強權人治的氛圍,以及該家人的教育修養。女兒在雨夜出走那場戲,處理十分精采,在月光燈照下,女兒出走的影子打在日式房屋的紙屏風上,而睡在房間塌塌米上的母親察覺到那個影子,卻不起來反應,明顯是接受女兒出走。這個細節安排包含千言萬語,真令人感動。
  女兒出走,原來有前因,影片裡有詳細交待,原來小女兒曾目睹父親非禮自己診所的護士,又曾目睹自己的父母怎樣遺走那個被強暴了的護士。一切前因後果都在無聲畫面中交待,而無聲的力量更勝有聲。這個原本有兩個醫生的四人家庭後來全面破裂,而生意興隆的診所亦要結束,整個過程令人入信。

  這部電影以倒鈙方式來交待整個故事,楊德昌巧妙設計留學奧地利的鋼琴家(胡茵夢飾演)回台灣演出,在演出前跟昔日戀人的妹妹(也就是張艾嘉)飲咖啡見面,電影開始不久她們便坐下來交談,到該兩人分手,電影也便結束。這部長167分鐘的電影,我感覺片中沒有一個畫面是多餘、是無意義的,楊德昌能做到這個成績,盡見他的苦心和功力。他在1983年完成他的第一部長片,便已經奠定他在華語電影歷史的地位,這樣的情況在世界電影史上也是少見。
  片中各演員都稱職,胡茵夢在這部電影所表現的氣質,恰如其份,由於她的電影作品不多,所以她更令這部電影增添傳奇。這部電影美術設計方面亦不錯,大概是楊德昌親力親為的結果,而攝影由張惠恭與第一次拍電影的杜可風負責,也表現良好。可惜今回看這部電影,已發現拷貝褪色,看來此部電影將來不可能以最佳狀態流傳下去。

  另外,今回重看此片時才發現,香港林敏怡為這部電影做音樂,清新有餘,然而感染力量並不足,或許當時製作預算不够、或者製作時間不足,又或者具備才華的她剛從外國學成歸來,畢竟配樂經驗仍未够。我相信如果這部電影是由後來的林敏怡做音樂的話,效果肯定會更好。 (完)
  

 短评

如果蔚青如愿以偿嫁给佳森,恐怕与佳莉嫁给德伟的本质是一样的。。“沟通”其实是句鬼话。

10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超强悍的处女作

1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社会好像故意将丈夫和太太分开,男人有男人的场合,女人有女人的范围”,这是婚姻模式的外在窘境,而其内在冲突,源于男权支配扩张的习性遭遇了女性平等意识的觉醒。再加上情到浓时情转薄的天性,由臣服向平等过渡的道路步履维艰。独立意识虽能让女性找回自我,但未必是拯救婚姻的一剂良药【9 ↑】

18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八一年,徐复观在美国,名动朝野,华人知识分子纷涌而至,一面诉说思乡之情,一面怒斥大陆的知识青年深陷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媚外的心理极盛。时光若倒退四十年,我们也可以说,杨德昌也是那个深陷虚无主义、怀疑主义的台湾新青年。生活仪式化给他的启发,就是离开男人的女人烫着杀马特的卷发,在马路上一走一扭;而濒死的男人只好躺在病床摇头晃脑,爸爸的威权让儿子没有选择,毕竟千错万错都是肉体的错!这哪里是身体长了癌,分明是脑壳也坏掉了,不是说杨德昌和侯孝贤这样的电影没法看,而是只能眯着眼睛看,看得太清楚怕是金马顶上了鸡屁股,铁鸡啄歪了毛驴的蹄。

23分钟前
  • 欢喜陀
  • 很差

杨德昌第一部长片就166分钟,的确容量很大,多线交织还原一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史诗,时间线剪切很到位,情节交代的很清晰明白。刚开始以为是两个女人忆恋爱旧事而已,没想到话题越扩越开,展示了一个家庭的图景和一个女人的成长史。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后来都成了华语电影的神话。

27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在海灘那一天,佳莉解開了某種生活的謎,得到嶄新的自己,這一切說是德偉消失給她帶來的也不為過。然而,德偉呢?必須瞞著老婆同事吃藥的他,有解開這個謎嗎?被困住的男人,連離開海灘的權利都沒有。

32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一口气看完《海滩的一天》蓝光修复,166分钟,摄影、色彩、剪辑极佳,实在精彩,杨德昌这个人像哲学家,太通透,好像生下来就苍老了,从没幼稚过,长片处女作就这么厉害,80年代这批年轻人时髦大气,个个气度不凡,尤其张艾嘉灵气逼人,懵懂少女,纯情学生,成熟人妻,深闺怨妇,职场女性,全包圆了。

3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真是难得牛逼的处女作。160分钟的片子,但是一点不觉得累赘。看了一些人的影评,深有同感的一句话是,独立意识对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确有帮助,但未必是婚姻的一剂良药。女儿对妈妈说当初我错了的时候,妈妈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我以为的理解是,无论她当初的选择是什么,在时间的覆盖之后,结局未必会比

42分钟前
  • 伤心苹果
  • 力荐

虽然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没啥多说的,抛开那些乱七八糟说给迷影青年的鸡汤,杨德昌本人就是天才。并且杨德昌也再次证明了,在男权社会下,男性创作者审视女性的态度,反映(影响、甚至决定)了他的段位——道理很简单,这体现得是你的洞察力与共情能力

46分钟前
  • 撕撕撕
  • 力荐

有胡因梦这样的大美妞在,谁还看张艾嘉演什么受气小媳妇啊,真是选角失败……话说回来,爱德华杨的视听观念确实甩当时华语片一大截,可他的问题也暴露无遗,太爱用台词发问、说教,要个答案。

50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新的开始」是杨德昌电影从处女作开始就在探讨的一个母题:试着开始完全信任对方,试着去美国,试着搬出去住,试着和旧情人重新开始。但无论如何挣扎,一切都会像宿命般指向徒劳。生活很冷,在风中奔跑更冷,所以我们只好停下脚步,独自拧巴成一团。

51分钟前
  • 張抽空
  • 力荐

159min版。杨德昌处女长片,仍聚焦于都市症候群患者,此时风格已初现,只是惊叹于已有情感时空化的概念:电影用闪回与叠加闪回辅助叙事,把每个人封锁在单独的困境,逼发出不同个体在空间中的情感变化;同时注重于对过去的重塑,对不同视角的回忆进行回音式处理,与现实共同编织出畸形的都市传说。

54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佳森太过于相信一个人,佳莉则是不相信,两人却都不幸福,杨德昌的电影有难题,最后又都解决不了难题。

58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我们读过那么多的书,小时候一关一关的考试,为什么没有人教过我们,怎样去面对这么重要的难题。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总是两个人结婚以后都是圆满大结局,大结局以后呢?没有人教过我们,也没有给我们任何练习的机会。”正如谭蔚青所说,那一刻最残忍的,莫过于追问那天海滩上还发生了什么。

60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4.5,其探讨的女性觉醒和中产阶级迷失的主题即使放在今天,也是相当前卫的,再者超强的电影意识像交响乐一般恢宏,张艾嘉看着跳舞的人,舞姿的投影映照在旁边白墙上,还有哪些黑暗中的细节和光影,具象的电影竟可像文字一般描摹人物内心,不可想象,缺点是说得有点多

1小时前
  • 长发奎因
  • 推荐

在台湾看2K修复版大银幕,效果极佳,画质感人,如同新片一般清新亮丽。张艾嘉与胡因梦的美无比清晰。徐明的表演也很出彩。全片倒叙且几乎无配乐,令很多段落显得沉闷冗长。杨德昌处女作便直击台湾的中产危机与情感困境问题,非常凌厉,开放结尾也很厉害。但台词过于直白说教,不如后面几作成熟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没想到杨德昌的第一部长片我到最后才看,惊讶的是他在近四十年前就在探讨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了。女主佳莉逃离了家庭中的父权控制,却又无意中掉入新的婚姻陷阱中。在和丈夫貌合神离后,她一边回忆儿时父亲的出轨,一边问母亲,难道你不怕爸爸抛弃你,然后没人照顾你吗?母亲回答,你爸爸一直都是小孩子,是我在照顾他才对。全片几乎所有的男性角色不是自私强权就是虚伪懦弱,就连逃避都各有不同的方向,德伟面对难题缺乏担当,佳森面对强权不敢反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杨德昌似乎一直都是这样,无论是什么选择,最后总是指向人生的遗憾与失意。但好在仍有一些人,无论经历了什么都能保持着直面人生的勇气,所以佳莉忤逆父母之命选择了爱情,又在丈夫出轨失踪后重新振作起来回归到事业中,好友小慧也离开了年轻男友开始了新生活。也算是一点鼓励和希望吧

1小时前
  • RealNoémi
  • 力荐

「有人說,我們的問題是我們沒有孩子,可是我不覺得,因為,如果我都沒有辦法告訴自己生命是有把握的幸福,我怎麼可以對另外一個生命說,只要你來,我就可以給你幸福。」

1小时前
  • kayiw912
  • 力荐

大二时候百老汇有杨德昌电影展,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1小时前
  • 尾生
  • 推荐

三重叙事,长度可怕(但是难得不乱),简直是一个二十集电视剧的架构。老杨第一次拍电影,各种东西都往里塞,理一理其实足够拍三部片了。核心是都市对人的异化,强悍小三面对正妻那段着实惊艳。国语台语日语德语,侯孝贤吴念真。声音剪辑是亮点。海滩那个刻意模糊的处理很欧洲范儿。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