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

HD中字

主演:科林·费尔斯,杰弗里·拉什,海伦娜·伯翰·卡特,盖·皮尔斯,迈克尔·刚本,蒂莫西·斯波,詹妮弗·艾莉,德里克·雅各比,安东尼·安德鲁斯,克莱尔·布鲁姆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1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2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3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4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5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6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13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14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15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16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17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18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19国王的演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国王的演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约克郡公爵(柯林·菲尔斯 Colin Firth 饰)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饰)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杰弗里·拉什 Geoffrey Rush 饰)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透明家庭第二季迷失方向古泷兄弟与四苦八苦监狱幸存者指南终结者3呆头鹅联盟空军航空魔法音乐队 Luminous Witches恶之花松尾铃木与女优的30分钟2最强男神大唐诗圣主厨的餐桌:烧烤预言家请睁眼巴尔的摩亲·爱的味道离家童盟 第一季寂静之海2021心里美密码太保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五季장농别闯阴阳界彼时,彼地怨灵少年心气青红重案行动之连环凶杀1941年夏天恣意佳人第一季东游火女原始生活21天第一季雷霆行动1995天启 第一章警察2020草原风暴谋杀游戏幸运一击黑死病2010COLDGAME甘地传国语曾有两次:《神秘博士》2017圣诞特别篇

 长篇影评

 1 ) 先成为一个人,然后成为国王

看了一遍《国王的演讲》的剧本,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就更清晰了。

口吃往往代表着心理面临着某种障碍。
男主角伯蒂面对的是强权的父亲,任性的哥哥,
他们形成的势力将他压制,从童年起,
他被父亲凶狠的纠正,被哥哥冷酷的嘲笑,
这一切使他的口吃变得日益严重。
在父亲和哥哥面前,他的口吃最为严重。
而责任,权力,公众的期待,在他心目中,
与父亲和哥哥的阴影相同,这是他的心理症结。

什么使他好过一些呢?
与其他上流社会的女性不同,豁达灵动,深爱着他的妻子,
还有一对可爱的女儿,在她们面前,他是几乎不口吃的。
电影中家庭氛围的描写很动人,与平民莱昂内尔的家庭几乎相同,
(在电影中那是前后的两场戏,两个家庭,两个父亲)
家庭是伯蒂的避风港湾,流露出平凡人的温暖和亲密。

当他面对责任,不得不成为一个国王时,他的问题加重了。
父亲的离世,兄长的退位,并没有使他的内心症结打开,
反而形成更加巨大的责任阴影,逼迫他不得不以自己最弱的一项迎战:
那就是要面对公众做演讲。
他面临的是空前的危机。

如何成为一个君王?
习惯性的思路是,要有王气,要充满自信,要具有威严,
要有大的格局,要有大的能力,要使人信服,甚至使人畏惧。
他应该做很多外部的工作,比如征战,比如政变,比如外交……
有趣的是,在这部电影中,他在成为君王之前,
首先要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完整的人。
当他以君王的身份与莱昂内尔对话时,后者拒绝回答,
只有当他以一个人的身份要求对方聆听时,后者才予以接纳。

而在那个时代,君王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圣君主,
时代已逝去,王室仅仅是一个象征,
这是伯蒂当上国王之后,面临的更深层次的心灵危机:
战争迫在眉睫,他没有权力,没有军队,一无所有。
他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国王,除了演讲,除了精神上的支持,
他不能为自己的民众做更多。

而这种无力感,最终也得到了化解,在平民的身上。
莱昂内尔是一介平民,却不断的,不断的,不断的要求平等,
要求心灵的对等沟通,要求分享,要求深邃,要求亲密……
国王与王后在一个平民家中谈笑甚欢,是影片的小高潮,
从这里开始,伯蒂接纳了自己的身份,接纳了自己的无力,
他从消极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接受,如果国王只能做演讲,
那么好吧,我会做一个完美的演讲。

总的来说,《国王的演讲》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
剧作四平八稳,主要角色写得真实可信,尤其是伊丽莎白和莱昂内尔,
这两个人物很有神采,充满了他们的个性,并不过分的个性。
如果说有缺憾,我觉得创作者把伯蒂的父亲和哥哥戴维,
写得太简单化了,简单的粗暴冷漠,简单的逃避责任,
如果这两个人物更丰满宽厚,更有弹性,就更好了。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打开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王。
而不是,一个国王,他为了自己的事业,可以不完整,可以封闭,可以不幸。
在我们的电影里,甚至以此来歌颂一个国王的伟大,认为是牺牲和奉献。
强调个人的牺牲,就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吗?
不,我想,起码《国王的演讲》,以及他们的观众,并不相信这一点。

先做好自己,然后去改变世界。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世界。


 2 ) 我们把掌声献给编剧桑

在全世界业已“民@主@共@和”的国家当中,除了中国之外,大概就数英国人热爱王室了吧。
我随口能说出来的王室主题电影就有伊丽莎白一世和她老爹(这对父女各自就有好几部),维多利亚女王,戴安娜王妃的祖先(《公爵夫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她老爹(《国王的演讲》)还有她老爹的哥哥(《温莎行动》),英国人好像是打算用电影给他们的历任国君画个族谱。
而这些国王女王们很不幸的,全生在君宪后,手上没有中国皇帝们那些开疆辟土,诛文臣杀武将的彪悍CV,所以这些电影主要都是集中在一些宫闱内外鸡飞狗跳男盗女娼的小道消息,并将之堂而皇之的与国家命运历史大局联系起来。于是不难想像,不久的将来,查尔斯王子与戴妃之间的狗血三角恋故事也必将被搬上屏幕供世人缅怀一代奇妃云云(是说戴妃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如此爱戴我着实理解不能……)

英国人民一本正经这么拍着,世界人民当八卦这么看着,美国人则毕恭毕敬这么把奖奉着——这些说英国王室成员们床头打架床尾和的故事不管资质如何在奥斯卡上永远有一个席位。我记得有一年颁奖典礼主持人就调侃说“如果你想得奖,那么首先你最好是英国人”。虽然说英国不做老大好多年,但财大气粗的美国佬始终无法摒除骨子里的暴发户气质,对英国文化产业相关人等,总是好像土狗看到京巴一样。

虽然本片最后字幕打出“乔治六世在二战期间成为搞战的象征”,不过这也只能跟英国美国人讲讲,你告诉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关键词“二战,英国”,大家记忆里立马先给你搜索出来“丘吉尔”,很多人都未必知道时任国王是谁。他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哥哥倒还出名一点。

那么我们可怜的自小口吃的Bertie因为自己的哥哥为了一美国女人放弃王位不得不继承欧洲时存最大的王室(你瞧瞧这委屈的)并且好死不死还赶上二战前夕这种烫手时刻,在电影表述上,他有两个选择:
第一是乔治六世路线,虽然日常事务乃由首相处理,要战要降也完全不由国王说了算,但国王毕竟是英国的代表——换句话说就是英国最大的面子工程,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英国的精神和态度,于是这个从口吃的故事完全可以寓意英国人民面对战争的勇气和决心——国王的声音就是英国人民的声音,围绕爱德华八世和希特勒的关系,当时的欧洲大局,拍出一部宫廷阴谋片来
第二是Bertie路线,将这位国君凡人化普通化和正常化。让他远离宫廷和阴谋,将王位的交替,首相的更迭,战争的爆发这一切时关大局的背景全都淡化,把“爱”和“友情”作为这个口吃故事的主打加以强调,佐之以适当的时代气息,和少量的宫闱秘辛,得到一部表现其个人勇气和精神的传记式电影。

其实第一条路线不难拍得磅礴大气,因为口吃的乔治六世最大的敌人,正是以擅长演讲而出名的希特勒。只消简单的对比,就能表现出“讲演”对于人心的激励作用,并且以此为标志划开两边阵营——一边是正达巅峰的纳粹,另一边则是艰难前进的英国国王。

不过本片选择了第二条路线——也许这种人文关怀式的文艺腔是更讨巧一点。但因其主角是政治人物,而我本人对政客之类天然反感,所以很不上电影里的人物塑造方式和对爱德华八世的政治倾向和稀泥的做法。

心理学上说,相比于完美无缺“高大全”的人物,人类更倾向于喜欢那些十分优秀但有着少量无伤大雅的缺陷的人,而女人尤其易对那些童年受过伤害,心理敏感脆弱的类型母爱泛滥。本片中的Bertie绝对是照着这个心理分析指导写出来的。本片将他塑造成一个勇敢、忠诚、有幽默感、有责任心的好丈夫好爸爸,除了口吃之外唯一能算是缺点的大概就是那个在电影里看来根本没什么杀伤力的所谓“急脾气”。编剧对本片的功劳肯定要远远大于导演,Bertie和Lionel的一先令赌约,口吃爸爸给两个小女儿讲故事,这些都是神来之笔,简直叫人想不喜欢这位国君也难——特别国君先生还是由我们英俊潇洒气宇非凡修长挺拔人见人爱车见爆胎(以下省略两千字狗腿)的darcy先生扮演的。

导演对本片最大的贡献就是casting。
第一是找了我们CF做男主角,这种以英国王室为主题又涉及障碍人物(口吃)的传记片,简直是得奖利器。而本来略有面瘫嫌疑的CF叔演起这种表面这样那样内心却敏感脆弱的人来实在如鱼得水,再合适不过了。我压一欧元赌CF能拿到小金人!
第二就是找了我们明眸善睐体态优美聪慧活泼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以下省略两千字狗腿)的Liz来配戏。其实Lionel夫人这个角色根本没什么戏份,就算随便拉个路人来演也不影响效果。所以这绝对就是故意的了。Liz和Darcy(请两位演员的粉丝原谅我如此固执于他们曾经扮演过的某个角色)第一次见到面时镜头的角度和停顿都太故意了,如果这是写文的话,这里就该塞一个大惊叹号。而且还生怕观众不知道伊是故意的,还要给王后塞句台词“你不会叫我Liz吧!”——Darcy先生的老婆和长女在这片儿里都叫Elizabeth啊,转圈圈(这人已经错乱了!)所以说导演你不是一开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找CF做男主的吧(众:你别以为所有人都像你这么变态!)
第三就是找到了Rush做大绿叶。话说这也应该是故意的吧,毕竟Rush叔最成功的角色也有口疾,这难道算是“久病成良医 ”吗?本来我是押Bale能拿到小金人的,但是看完这片儿之后我投奔Rush叔了。反水理由如下:第一Rush叔比较老而且比较丑,又老又丑一向是奥斯卡评委的菜,第二这个角色演起来比较容易出“举重若轻”的效果,第三Rush叔是澳大利亚公民。

除此之外,从导的角度来说倒是只有一件事引起我的注意——这片里经常出现一张脸塞满半个镜头的大特写,而且还喜欢仰角去拍……这是导演以前受过什么刺激留下来的恶趣味吗?有时候这种“巍然不动”的运镜方式很让人发毛——比如Lionel和妻子抱怨自己的客户“本可以成为伟大的人”时,两人对话根据我看电影的习惯,自然是期待镜头在两人间切换,或者至少给个中景吧,但导演就是一动不动对着Lionel,连角度都不给我换一个,如果这是想表现Lionel在这番对话中的心情变化的话,那角度也完全不对啊!
另外导演还不太识趣——有一幕是Bertie穿着苏格兰裙去参加哥哥的宴会,即使为了服务观众,也应该在这个时候稍微给我个全身镜头然后上下扫一下吧。观众们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感谢导演的体贴的啊!反正如果奥斯卡把最佳导演给了这位……那等于是说技术观念神马的远远不如选个讨巧的题材和漂亮的本子来得有用啊!

帮了导演大忙的乃是配乐师傅。乔治六世的战前演讲,就水平当然不可能跟希特勒相比,国王只是“不结巴地念出来”,甚至连“流利”都谈不上,配乐师傅煽情得一匹的配乐非但拯救这一段本来可能显得沉闷无聊的时间内,甚至险险煽出我几滴眼泪来。音乐的力量可见一斑。

要说本片中最大的败笔,就是饰演丘吉尔的虫尾巴。我知道英国就这么两个演员,从HP穿越到爱丽丝又穿越回来神马的。但无论是那个扮相还是讲话的方式,都更类似于“模仿秀”而非“表演”属性了。每当虫尾巴噘着下嘴唇出现在镜头前,这种莫名的喜感让人很出戏……

 3 ) 乔治五世没有死只是转职去霍格瓦兹当了校长

看哈里波特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魔法世界只有大臣没有国王,那么王室在魔法世界里的地位究竟为何?身为英国臣民的罗琳大妈显然被下了封口令而语焉不详,不过看了国王的演讲,一切真相就大白了。

邓不利多的真实身份就是英王乔治五世所以他可以完全不鸟魔法部长,而英国被卷入二战完全是伏地魔搞的鬼:乔治六世娶了最疯狂的贝阿翠丝阿姨做老婆而首相则是虫尾巴,至于国王显然是被魔法操纵了以至于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
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48924/?start=100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48924/?start=200

 4 ) 擦亮你的眼睛

影片过于程式化
导演怎么可以允许自己如此老调重弹?
故事也及其简单
真的就只是国王的演讲这五个字这么简单
恩 故事简单当然没关系
其实这往往是一部分好电影的特征
那就需要别的方面争气点
如此说来导演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呢?
大概只有1毫米那么浅吧.....
镜头调度和剪辑有没有很出色呢?
实在是表现平平
缺乏大手笔
只有美工还成体统
演员的演技?
这是网友讨论的最多的
如此空虚的电影演得好有什么用?

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上那么多人都给予好评
只是因为看过这部电影就一定要说好吗?
还是因为它宣传力度大而且得了那么多奥斯卡的提名呢?
凡沾国王必拿奖?
这真是句无聊透顶的话


没看之前我也觉得小金人一定是国王的演讲的
因为只有这部片最符合奥斯卡的口味
说说几部最热的吧
黑天鹅 惊悚片除了沉默的羔羊其它还都没得过
盗梦空间也是一样的道理 科幻题材不讨巧
而社交网络呢 金球已经让它够光荣了
电影公司利益牵扯之下不会再让它拿奖了
这样看来似乎国王的演讲最有可能
但是它实在是不成器啊我想说
它还是有可能拿奖
就是心虚不心虚的问题了

 5 ) 艰难时刻的英伦旧梦

在英国当男人并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腿过分的细长,头发掉的太草率,本来应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酒鬼,却居然也被培养成在喝茶的时候总要放一些牛奶。如果说在美国,父母和子女的“裙带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的话,那在英国,大部分的小孩都是和母亲一起长大的。而很不幸的是,英国女性的教育程度普遍都太高,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母亲感召下的女孩儿都更加虎虎生风,而那些成长于母亲隐蔽下的男生们,从小就习惯于轻声细语彬彬有礼。傲慢与偏见不过是英国版的琼瑶,却孕育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伊丽莎白,戴安娜也不过就是一个家庭失败求爱无门的灰姑娘而已,而正是这些女性,点缀着这个由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女王连接起来的帝国。放弃王位而奔向离婚高龄妇女怀抱的王子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从亨利八世毅然决然的为了要离婚而与罗马天主教会分离开始,从1533年到今日,英国的男生们就成长这样一个历史氛围中,所有的历史书,小说,舞台剧,音乐剧都在传达着一个讯息,即使我们的男人总是爱着奇怪的女人,但是只要他们能成功的生出女孩就好了。以至于威廉大婚在即,而各大报纸却在不断的呼吁,不论多美的王妃,我们的王子总是要秃的,还是生女孩好!

皇室逸闻多为香艳历史,裙边往事,讴歌一段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君王,再配上一位来自民间善良而单纯的村姑,搭配上一双丑陋守旧的保守派,结尾男女主角或死或伤,总之是佳话一段,取悦那些整日以白日梦为食粮的低智商女性。可惜的是,英国这个国家,女性的教育水平过高,这对于编剧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就如同拍一群人精的马屁,一不小心拍在了马腿上就十分糟糕了,没有一个英国女性喜欢被塑造为简单的真善美,这就是傲慢与偏见在那个年代的成功之处,伊丽莎白,中产阶级的出身却有上流社会的智慧与优雅,身边的女性,从妈妈到姐姐妹妹要么是凡夫俗子要么是钱的努力,只有她自己视金钱如粪土,高洁宛如莲花,最后所有人都一败涂地,只有她自己不仅获得真爱还嫁入豪门,不要提什么一箭双雕了,根本就是她一个眼神,箭靶子就自戳靶心。可是这样的故事放到今日,明眼人早就不屑一顾了,于是一个更经典的女性形象出现了,乔治六世的夫人,Elizabeth Bowes-Lyon,又一位伊丽莎白。她是国王背后的女人,时刻挽着丈夫衣袖给与支持与安慰的妻子,她是饱含智慧,万事得体的贵族女性,而即使是这样的出身,她也总是把老公放在第一位,用她的温情与理解维护家庭。嫁入豪门早就不是当下的话题了,英国女性更喜欢被人阐释为识大体顾大局的负责任群体。而这与英国社会的现状也是普遍一致的,喝得烂醉的总是男性,职场上叱咤风云而回家后仍然持家有方的总是女性。其实电影中这位伊丽莎白只是编剧美好的杜撰,史实中她到底是因为喜欢哥哥还是喜欢什么别的人才留在乔治六世身边,最好还是不要写进故事之中,局部的美化是可以被接受的。不论如何,这位伊丽莎白,也就是现在伊丽莎白女王的母亲,一直活到了2002年,这也又一次印证了英国王室女的总也死不了这一传统。

乔治六世无论放到何时都是一个标准的帅哥,笔挺而细长,坚毅的面孔,充满了英伦男性外表上的所有优点,却是一个内心脆弱的人。他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在历史交替的时刻走上王位,纳粹德国拥有全世界最善于激情派演讲法的狂热分子希特勒,而美国的迅速崛起也使得英国从此丧失了主宰世界的话语权,直到现在,多少年的力挽狂澜也无法阻止英国的持续衰落,而这一切的开始就在乔治六世的时代,就算他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天赐君主,也不过就是把英国衰落的开端拖晚个几年而已。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的口吃就显得更为戏剧性。而我觉得影片最动人的一幕,Bertie和Logue在威敏教堂中的那一段争吵,一个自信的小人物和一位不自信的大人物,这就是两人的区别,Logue很坦然地说出自己不是doctor,而Bertie却害怕后人会称他为Mad King George, the stammer。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戏的话,成功与否无非就在于你能否胜任这一生的角色,国王也好,Duke of York也好,语言障碍辅导教师也好,妻子也好,海军上将也好,我们恐惧不过是怕自己无法胜任,怕自己不够优秀,而这一位小时候口吃,左撇子,腿有麻痹的国王却还是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接过了这个悲情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敢。这故事中的很多细节都来源于Lionel Logue的日记,而小说其实早就成型,只是乔治六世的妻子,那位一直活到2002年的现任女王的母亲请求这个故事一定要在她死后才可以被放上荧幕,因为这一段过往对于她和她的家人来说将是最痛苦的一段回忆,由此可想而知,这位脆弱的国王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这恐怕也就是英国王室的魅力之所在了。

在伦敦不用很长的时间就能够分辨出典型英国男士的外观,他们大多长着哈利波特一样有些孩童式的面孔,身材颀长,腿细得令人咋舌,年轻时候的一头怎么疏都好看的金色乱发早早的就掉个精光,留下一些地中海也好,还是光亮圆润的后脑勺也好,总之都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不大,在酒吧却豪放不羁的怪胎。穿插在过分豪放的英国女性中间,英国男士总是显得过分文雅。这部电影虽然是一个国王的故事,却也是导演自己父亲的故事,也是很多英国男生的故事,战胜恐惧,勇敢承担责任,并不是两句前卫而有个性的话,却是最难做到的两句话。我恰好这个时候去了温莎,在教堂了看到了乔治六世的墓。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一位拄着拐杖的英国老妇人对我说,你看过国王的演讲吗?这就是那位国王,他不仅是我们的王室中最勇敢的男人,也是我们的王室中穿苏格兰裙子最好看的国王。

 6 ) 从企鹅公爵到信天翁国王

一、伯蒂 身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能力便是演讲。政客欲征服民众,只消一副好口才。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可拨动万众心弦,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驱懦夫昂扬赴死。几乎每位政治家都有彪炳史册的演讲事迹,孔明“骂死王朗”,拿破仑有“蒙特诺特战役演讲”,金博士有“我有一个梦想”,麦克阿瑟之“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另外还有画了一个圈的“南方谈话”等等。身为领袖,“跟他们谈笑风生”是必备技巧。 《国王的演讲》开篇破题,上来就是一场“(未来)国王的演讲”。寥寥几笔,将主要人物定格在画板上。在直播间里,专业播音员用矜贵的手势操持精致的器具,漱口、开嗓,踌躇满志如一方之主;真正的尊贵王爷却正瑟缩在妻子身边,惶然四顾,绝望得像个没有温书、自知考试要交白卷的小孩子;贤惠的王妃轻吻丈夫脸颊,无声地在他手臂上捏一捏,主教和工作人员各自道出鼓励话语。但一切鼓励与温情统统作废,公爵张口结舌,演砸了一场原本轻而易举的演讲。 其实,王室的成员不过是些演员。套用某朝代某老演员的广告语:“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国王要做的并不复杂。君主立宪制度之下,他无需直抵前线冒着弹雨鼓舞士气,无需振臂高呼、口若悬河,甚至无需直面千万双灼灼眼目,赖现代科技所赐,他只要在麦克风之前,声情并茂地(设若干巴枯燥,大概也能敷衍过去)念完几页幕僚草拟的演讲稿,便可交差大吉。然而就这么点“红领巾广播站”的小学生播音员都能完成的任务,恰是乔治六世的死穴。 他做不到几乎所有人能做到的事:顺畅地侃侃而谈。一应雄心、激情、温柔、愤懑、焦切……都被这痼疾桎梏,牢牢封锁在痉挛的两唇中。胸襟里尽有惊涛拍岸,也全被这无形堤坝拦截。 官家有疾。然,疾不在腠理,而在膏肓之间。正如莱昂纳尔所说:没有先天性的口吃。口吃折射了内心的怯懦,而口舌不便,更加剧了自卑与木讷,恶性循环十数年,无药可救。 绷得过紧的琴弦,是无法奏出任何乐曲的。国王他,其实是个可怜人。 他的眼神总是带着忧伤、胆怯。他不快乐。 片中大部分关于国王的镜头,总是将他委委屈屈地搁在画面下角。这场戏没有反派,国王要打败的是自己。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斗争。 乔治六世,可怜、可叹、可钦、可感。 在影片开始十分钟后,时为约克郡公爵的伯蒂,穿着黑色燕尾服走进育儿室。父亲虽满心忧烦,对女儿仍温存不减:先是学着企鹅的模样走了几步,然后为两位小郡主讲睡前故事: “从前有两位小公主: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她们的爸爸是一只企鹅,因为他被一个邪恶的巫婆诅咒了。这对他来说太不方便啦,因为他喜欢抱着他的公主们……巫婆让他们去南极,如果不能飞,这可是很长的一段路。他一头钻进水里,只为了能在午饭前赶到,他还让一个过路的摆渡者带他过去,他成功地回到了宫殿里,给了厨师、妈妈一个大惊喜。小女孩们在厨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吻。在那个吻之后,你们猜他变成了什么?” 故事到这里,所有人都会跟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一起神往地笑着,脱口而出:“他变成了一个帅帅的王子!” 但企鹅公爵给出的答案是:“他变成了一个短尾巴的信天翁。” 在公主们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企鹅爸爸张开双臂,解释说:“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着他的两个小宝贝了!” 然后,他略显笨拙地膝行到小郡主们面前,紧紧地搂住她们,在公爵夫人的微笑注视下,将慈父的亲吻降落在女孩们金黄的卷发中。 ——信天翁是鸟类中翼展最宽的,张开翅膀,可达3米以上。 这个“企鹅变信天翁”的故事,初听来只为烘托王室一家亲的美好氛围,以及伯蒂的外冷内热。终篇之后会发现,此故事提纲挈领地喻意了全片:王子殿下英俊儒雅、仪表堂堂,却偏生有这上不得台面的毛病,真有如天降诅咒;“抱着他的公主们”,亦即守护他的臣民;带挈他前行的“摆渡者”,自然就是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至于“成功回到宫殿里,给了厨师和妈妈一个惊喜”,“惊喜”当指他完成了对他来说最艰难却又最重要的圣诞演讲;厨师,可理解为首相丘吉尔——治大国如烹小鲜嘛。(此处或是过度阐述) 故事结局最耐人寻味:“惊喜”过后怎样?笨拙企鹅是否就此脱胎换骨,变成完美王子?错!没看电影之前,大概所有人都会认为:最终莱昂纳尔医好了国王的口吃。其实,伯蒂的口吃始终未能治好。但是他完成了“圣诞演说”,并因此化成具有更坚强翅膀的“信天翁”——虽然还是禽类。 二、莱昂纳尔 做为软性大不列颠形象宣传片,《国王的演讲》铸起了一尊完美的英伦绅士标本: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 莱昂纳尔的年纪,当是六十尚不足,五十颇有余。他已经到了永不会觉得尴尬和别扭的年纪,一对冷静双眸洞悉世事,始终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让人对之如坐春风。 莱昂纳尔与伯蒂的交锋,则是贯彻全片的美妙二重奏。两人就像一对反义词:地位一尊一贱,态度一张一弛,情绪一明一晦。然而,尊者常露荏弱之态,贱者并无卑微之心。莱昂纳尔不卑不亢、泰然自若,伯蒂拘谨矜持、暴躁不安。草头郎中对一国之主不谄媚,九五之尊对草头郎中亦不轻蔑。 科林与拉什的对手戏,真如一发之上,悬千钧之力。 三、爱德华 爱德华八世对历史的贡献:一则韵事,一只“温莎结”。 有多少女人曾为这位“多情国王”的故事心旌摇曳?我也是到很久之后,才明白“不爱江山爱美人”其实不是褒义词。尤其值彼江山风雨飘摇之时,国赖明君,这份本应扛起的责任容不得推诿。他对那个女人多情,便是对自己的国家无情。 ——曾身为乔治六世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担任私人秘书的拉塞尔斯,对王储爱德华给出这样的评价:“他放肆地追求酒精和女人,而且自私。他以后可能不适合佩戴英国的王冠……他的性格变幻莫测、很不成熟,在精神、道德和美学等方面,停留在一个17岁男孩的水平;他对事情适当或不适当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我能逃脱吗?” 秘书所下考语,多半是真。有一种“多情汉”实则是世间极自私的人——杨过就是明例,情之一字遮天蔽日,于是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宇宙核心只座落在他的爱情上。 电影中的爱德华八世,做为乔治六世的衬托,是位轻率任性的浮华男子。华利斯夫人举筵,伯蒂不得不携妻亮相。在黝暗狭窄的酒窖中,弟弟追在兄长身后结结巴巴地探讨国事,而哥哥焦虑的只是找不到情人想要的佳酿。这一场戏剧化得有些过分,不过也完成了对爱德华和华利斯的塑造任务。 第一眼看到盖-皮尔斯饰演的王储,那犹豫不决的、阴柔的嘴型、埋藏情欲的法令纹,立觉“对的!这就是爱德华”;而辛普森夫人虽只出场两次,亦形神兼具:老辣、虚荣、男性化、洋洋得意、野心勃勃。 四、国王 旧王交卸,新王接任。伯蒂被推上王座。在华美宫室的朦胧光线中,乔治六世的背影显得孤独。有弧度的镜头,略微夸张地聚焦在他哆嗦的脸肉和嘴唇上。 所有的画面,都强调了伯蒂此际的孤独。他其实始终是那个卑怯、懦弱的孩子。捏着讲稿,嘴巴开合如涸泽中的鱼,一径憋得面白唇青。晕眩中视线越过面无表情瞪视他的人群,落在墙上悬挂的先祖的画像上。新逝的老父盛装挺立画框中,威严冰冷的目光审视不争气的次子。 ——偌大一份家业,靠个“无话儿”之辈来接任,先祖泉下有知,只怕也要叹息国运不济。 在莱昂纳尔面前,虚弱恐惧的伯蒂爆发了出来。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伯蒂与妻女观看希特勒演讲一场戏,意味更为深远。 先来看看史料记载:希特勒曾专门在一位精通肢体语言的专家的指导下,设计演讲手势,并常常对着镜子和相机反复排练着,以求达到最震撼人心的效果。当时一个追随者说:“为了取得男女老少的无条件的信任,希特勒使用了符咒。”波兰记者阿克塞尔海斯特回忆:“从他的演讲中我们听到了被压抑的激情和爱意,表达这一切的是爱的语言,他的叫喊充满着憎恨和情欲,他的话语充盈着暴力和残忍。所有的语调和声音都受神秘的本能支配;它们如同被压抑太久的邪恶冲动。” 希特勒把语言暴力发挥到了极致,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他纷纷将他们挑落马下。冯.米勒教授回想起某暴动中希特勒的演讲时说:“在我整整一生中,除了那一次,我再也想不起来,在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内能让群众态度转变如此神速的情景。”奥匈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儿子奥托.冯.哈布斯堡在一次观察后说:“跟他站在一起的共产党人,在开口之前,就被他打动了,他是个有某种磁性的天才。”作为将领的布劳希奇说:“我和这个人争辩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要窒息了,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埃哈德.米尔希说:“在他面前我就像是做错算术题的小男孩。”凭这样的本事,希特勒不无骄傲的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并且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 说回电影:画面中滔滔不绝演讲的那人,就是挑起世界战争的公众之敌。但他的演说技巧与得到的效果,无可挑剔。伯蒂当有且恨且妒的一念闪现,但他目光随即平和坚毅下来:正义与邪恶之分野,不靠口才来划分。 引用某影评的话(我觉得我不可能总结得比这句还好):有的人也许言辞流利,擅于煽动,但却可能是恶魔;那些羞涩木讷甚至笨拙的人,却可能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五、国王的演讲 最后一场戏,当然就是那场华彩乐章:圣诞演讲。就像炉火上炖着的一壶水,虽然火苗始终温文,然不知不觉中水温已至沸点。一道道窄门敞开,贤妻良友随侍在侧,盛装的国王面沉如水,如赴战场。 最后的舞台是小小的密闭的直播间。在伯蒂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莱昂纳尔的动作便是推开窗子。这一点在最后的“圣诞演讲”中得到呼应。 所有的起承转合,其实俱在意料之中:最后关头,我们都知道国王和治疗师要说一句温情脉脉的表白。果然,国王至诚道谢,而莱昂纳尔的最后一句话则是:忘掉其他一切,对我说,对我这个朋友说。三次红灯闪烁在伯蒂面上,照应了影片开初他的失败。在艰涩地起头之后,为隐蔽口吃而频繁做出的停顿,反而益显凝重沉痛,具有别样的力量。 间中也有几次,国王险些结巴起来,全赖莱昂纳尔的眼神与无声手势。但他渐入佳境,渐入佳境。咬字吐音,从未如此勇敢与坚定。要抵抗强权,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演讲,为臣民亦为自己。 穿插出现在伯蒂演讲画面中的几组人,几乎回顾了全片情节,像协奏的器乐,令这一曲更调和与雄壮,更具有深度厚度:曾领教了约克公爵那糟糕透顶的演说的工厂工人,如今听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曾多次鼓舞乔治六世的主教与首相,庄肃端坐,想必坚定了抗战之心;独处小室、守着孤灯的王太后,嘴边逐渐浮起微笑,自是对儿子的赞许与自豪;在遥远的精致公馆中躲清闲的爱德华与华利斯,表情复杂难言,华利斯发上绑着花纹发带,浮夸突兀得像个时装杂志上的假人;大卫则满面阴沉,是否在被弟弟打动的同时也嫉妒了他的感召力?倚靠着他的华利斯几乎是立刻察觉到他的异样情绪,伸手抚慰——当然,若无这等机敏,也不能俘虏君主之心(短短几秒钟的镜头,道出无数弦外之音)。 最后,莱昂纳尔垂下双臂,肃立聆听,他知道不必再指挥协助,乔治六世已脱胎换骨,真正的国王在这小小格子间中诞生。 历尽艰险,伯蒂终顺利完成最后一个词:“胜利”。始终抓紧座椅扶手的王后,欣慰地与女儿互望,面颊上有恰如其分的一滴热泪。那滴泪只星光似的一闪。大功告成后,莱昂纳尔与国王相视微笑。莱昂纳尔并未恭喜,只微笑道一句:“你在w上仍有些打结”。这轻描淡写的一句,掩盖胸中感慨与喜悦的澎湃波涛,简直有谢安的“小儿辈已破贼”的妙处。 完成之后又如何呢?紧闭的门次第敞开了。伯蒂终于微笑着走出昂首阔步的国王的步伐;悲欣交集的贤妻悄声道:“我知道你会很棒。”首相与主教诚挚祝贺;国王携眷走上阳台,领取民众的掌声与喝彩。温柔舒缓的钢琴,交替流转在国王与莱昂坚毅面容上。一切美好如童话。最童话的结局字幕是: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毋庸置疑,《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就像是无可挑剔的美人:秾纤适中,修短合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由国民性决定,英伦影像总有一种克制的情绪,没有欢呼夹杂狂吼,也鲜少眼含热泪地相拥,画面与音乐均委婉而素净,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这便是:一片幽情冷处浓。 六:历史 上个月恰巧买到一本法国记者贝特朗-梅耶-斯塔布莱所写的《伊丽莎白二世时期的白金汉宫生活》。无论在民主国家、封建国家、君主立宪还是社会主义,宫闱秘辛都隐在层层帘幕之后。不过赖有大胆卷帘人,我们也随之窥探一二。该书中一些段落提及了乔治六世和他的王后。讲伯蒂的不多,对王后大加颂扬。我姑且把这些段落人肉搬运到这里,做为注脚: 幼时:乔治六世的绰号叫“Bertie”,此人用喝酒来增加力气,他的双腿夹着钢制夹板,因为他的双膝外翻。他进入会客厅时,仆人都伸出胳膊来推他,他总是哭着进去。 粗心的国王:某天,乔治六世不留心给一个人授衔两次,到了“第二轮”授奖的时候,国王觉察到:“您看来非常不安哪!” 可爱的王后:一名老仆人说:“第一次碰见王后,人们都不注意她矮小的身材(王后只有1.55米)和丰腴的体形。因为大家都被她的热情和魅力吸引了……她非常喜欢微笑。” 她是一个有头脑而又善于逗乐的人,从结婚到乔治六世登上王位的13年中,她的性格要服从王室的庄严与新位置带来的挑战。在出访活动中,约克公爵夫人能让事事都变得容易。她的玩笑能让最害羞的人捧腹大笑,在舞会上她对舞技平平的舞伴说:“加油!太棒了,你至少还没把我的王冠碰掉嘛!”她对份内的事情一点也不厌恶,人们赞美说:“她要是戴上了一枚新宝石,就高兴得仿佛刚刚发现愉快地度过一个美妙的下午的新方式。”公爵夫人如此自如,丈夫羡慕不已,因为他严重的口吃的确是个不小的缺陷。 1936年12月10日,爱德华八世逊位,约克公爵被即将落在自己和妻子身上的责任震惊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12月10日,这位新国王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授予妻子一枚嘉德勋章。他在登基演说中讲道:“没有妻子在我身边,没有她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我是担负不起身上的重担的。”当时人们称呼她“联合王后”,时年36岁。在战争中,她尽其所能鼓舞英军士气,丘吉尔称她为“二战中最勇敢的女人”。 和丘吉尔一样,她也将重树英国精神。从伦敦遭到轰炸开始,王后就坚持不懈地视察被炸街道,鼓舞士气,安慰群众,语言得体。在伦敦战役进行得最惨烈的1940年9月13日,几枚炸弹击中了白金汉宫,当时王后的一句话家喻户晓:“我很庆幸遭到了轰炸,因为轰炸才使我能面对面地与东区(伦敦在空袭中受创最严重的一个区)人民接触。” 《泰晤士报》一名著名编辑说:“她将普通生活的美德在高贵生活中加以发扬。她拉近王室与百姓的距离,使王室显得自然,也远远没有前几代王室那么严厉。”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丽特-博斯-莱昂选择了阳光、生活与幸福,她是英国王室的支柱之一。

 短评

可作为英版《演讲与口才》杂志附赠碟

6分钟前
  • 坦克手贝吉塔
  • 较差

国王也是有血有肉的,这是我看完电影后的第一个感觉。我明白了他也是个普通人他也是有情绪的,他虽然高高在上但是他内心脆弱敏感,也怕受伤。

11分钟前
  • 👹天神的审判
  • 推荐

这是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却让看过电影的不少小人物产生了共鸣,很多幽默诙谐的台词让我一直在发笑。作为励志片,它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激励人心,没有太多的艰辛努力催人奋进,但我们在片中看到了很多关于友情和友爱的表达,看到了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刻画和和心灵历程变化。

14分钟前
  • 世界尽头
  • 推荐

一部优雅的电影,演员演技精湛,最后很感动。

18分钟前
  • 偏要勉强
  • 推荐

四星半。精彩的表演+内敛、精致、优美的摄影,大大淡化了所谓的“励志”效果。相当“灵”的一部电影。

19分钟前
  • Touma
  • 推荐

Darcy and Lizzy十年后重逢,可惜不是演夫妻>,<

23分钟前
  • 不注销
  • 推荐

一流表演、剧情、台词、配乐,这就是最好的电影,比盗梦、社交什么的都好。

25分钟前
  • 意闲
  • 力荐

Geoffrey Rush五星。另外,绝不承认那货是丘吉尔。

28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沉着大气精密讲究呕心沥血,Colin Firth奥斯卡之前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礼服和演讲词了,你找不到这样的演员了,海伦娜王后也实在太可爱了,贵族身上哥特全无,你找不到这样的女演员了

32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演员摄影配乐都大赞,故事讲得也好只是不合胃口。。。港台版本今次的译名好囧。另外这款海报跟安东尼奥尼的《职业:记者》很像嘛。

34分钟前
  • shu
  • 推荐

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定!!全中国我第一个说!

38分钟前
  • 袁景
  • 力荐

出乎意料的好,摄影、剪辑、配乐、表演几乎无懈可击。每一个镜头定格下来都能成为一幅精美的作品;配乐也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循环播放;而细腻、优雅、庄严、大气的表演也很容易让观影者忘却时间的存在,不知不觉电影便悄无声息的结束了,还让人沉浸其中,意犹未尽。期待能够击败《社交网络》★★★★☆

39分钟前
  • Q。
  • 推荐

影片从摄影配乐到表演等各个层面浑然一体无懈可击,整体质量若与《社交网络》正面交锋也绝不示弱,并还更显大气的王者风范。科林的表演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没有之一。他细腻并精彩的诠释了这个暴躁高傲但内心孤独脆弱无奈的王者。而这场对抗自我的角力,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该取得胜利的战役。

40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2011.02.28奥斯卡颁奖典礼,Colin Firth登基影帝之时,Geoffrey Rush应当在场。

42分钟前
  • N
  • 力荐

奥斯卡最佳影片当之无愧,当初就是慕名去看,果然没有失望。

43分钟前
  • 花衬衫
  • 推荐

Colin Firth一站出来就是一幅王者气势。“这些年轻人在竭力演说,但没有人听他们的,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们重新相信自己的声音” 【娜乌西卡】“纳,纳,纳-粹是被我说-说-说-跑-的”【左儿】“达西敢不敢再记得大明湖畔的伊丽莎白点”

4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不是国王的演讲,是国王的演技

46分钟前
  • 桃色響尾蛇
  • 推荐

@Charles Rosen说:这里面有:莫扎特费加罗婚礼前奏曲,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还据说有)勃拉姆斯安魂曲。当国王做完演讲,在阳台上面对民众的时候,背景音乐是皇帝钢协(!!!)

47分钟前
  • 白色的蓝
  • 推荐

整部片子弥漫着严谨庄重的英伦风,斑驳的墙壁加上旧旧的沙发,每个场景都非常美,海伦娜回归优雅,科林一如既往的气质逼人,还有不能忽视的Lizzy。最后的演讲感觉整个人都悬空了,极具神圣的原声,冷静又沸腾。鸡皮疙瘩一身啊。这是一部完美到无懈可击的作品。

49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看这些人,仿佛已全是我的老朋友一般

50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