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

HD中字

主演:桑妮·雷奥妮,索娜什·辛哈,帕鲁布·科里,Shibani Dandekar,Kanan Gill,Gareth Lawrence,Yulian Shchukin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诺尔 剧照 NO.1诺尔 剧照 NO.2诺尔 剧照 NO.3诺尔 剧照 NO.4诺尔 剧照 NO.5诺尔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此去尽荒漠,欲入莫回头

离开满洲里20来公里,我们将车头往北调向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去往计划中的额尔古纳。转向处,这条内蒙东部大通道的路牌中央,赫然印着“扎赉诺尔”。

“那个字怎么读?”

在追问那字前,我已经想起这么一部屡次错过的电影了。

没想,回来一周后,有幸看上了。

我必须承认,由于上了年纪休息不好,影片开始不久后,当我在这悠扬漫长的逆光镜头里仿佛触摸到索科诺夫画面后,我睡着了——我看索科诺夫的片子也经常睡着——还反复几次,直至朱师傅坐上治中的单车,“带我去你磕破嘴那一站。”

这是父子还是工友?如果这样的绵绵情意发生在城市,那我们将先入为主地断定,这是断臂。索科诺夫不也在柔美到扭曲的影像里,让圣彼得堡的海军父子断臂了吗(《父与子》)?

可是,正如导演坚持地要把这个情节几乎为零的故事,除了向最后的蒸汽机车告别外,搁在扎赉诺尔,荒芜空旷的塞外,也能让刚刚燃起的刻薄和肤浅阴谋早被激烈的北风吹散。男性间的友情,也随着无限拉大的视野,变得暧昧不再,而无比高大。

和地点一样,季节也是让这种友情得以可信蔓延地重要因素。我国最北部的这块地方,无论是黑龙江的扎龙(《考试》)、额尔古纳的室韦(《麦田》)、还是此片,都无比依赖于季节以及季节决定的光线和质感。

塞外的冬天,是适合告别的季节,此去尽荒漠,欲入莫回头。相濡以沫,依依惜别,30年矿上的情感,始终会被凝结成不便多言的记忆;塞外的冬天,也是适合蒸汽机吐气的时令,干嗖嗖的凌冽寒风中,无边无际的蓝天下,蒸汽被赋予了初夏秋所不能具备的具象形状。在员工与时代双重告别的意义下,这几抹几乎摸得到的蒸汽,更显得像是它们来源之处的机器怪物的最后残喘。

导演赵晔说:“今年有朋友去过扎赉诺尔,那些蒸汽机车全部被大卡取代了。”

一个工业时代的象征结束,一群耕耘于矿山的人群离开,一场告别的宴会散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2 ) 被遗忘的地方

扎赉诺尔是一个古老而又遥远的地方,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的最北端,在蒙古语里面它的意思是“海一样的湖泊”。

这里的矿区延续着工业革命以来最古老的运输方式——蒸汽火车。这里的矿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单调、乏味的工作。导演说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一句古话,“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当人们即将离去时远去的人和送别的人都是怎样一种情绪。“桃花水深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吟诵了千年的名句,是被对旧回忆念念不忘的执念所感动,还是被必须分开的勇气所触动?这个简单的几乎看不到戏剧冲突的片子,讲述的是两个男人执着真挚的友谊,但对于我来说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深沉的父子情谊。

老人在一个偏远、落后的矿山里日复一日干了三十年,每天的日子单调乏味,身边除了喷着蒸汽的火车所有东西都是静止不动的。在这个矿山里,他的亲人是缺失的。在这里他没有亲人,也没有亲人来看望他。过春节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人坐在稀疏、破旧的工厂会场里面看着无聊的二人转。他一个人在这里生活没有激情,与治中的日常接触成了他生活的调剂。他们在一起偷偷在火车车头里面喝酒吃菜、老人在集体浴室里面给治中洗头,没有什么语言交汇但在我眼里都是浓厚的非父子的父子情谊。剪影似的逆光拍摄、长镜头、大全景构图还有偏蓝的色调,都显示着老人在这里一成不变甚至是有些无聊的生活。油画般静穆的镜头在这里打造了一个时间和空间完全静止的世界,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老旧的蒸汽火车似乎是这里唯一的活物。没有冲突、没有矛盾,感情找不到抒发点,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温吞着继续的。直到老人退休,要离开这个不温不火的地方。一个男人,独自背着可能记载了他三十年全部生活经历的背包离开,回到他的家。这个时候他的生活才发生了变化,肩扛跟拍的长镜头和不规则构图都反映了老人心中的不安。

模式化的重复的生活最容易发现变化,那怕是每天都会看到的一个回头,若是这个回头变成了另外一张脸孔生活就变换了。治中在行进的火车顶上发现了司机不是像自己父亲一样的老人,他才明白老人已经离开已经选择提前退休。他跑去送老人,一路上没有多的语言,就这么一前一后的跟着。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状态就是当两个人在同一个空间里,自己干着自己的事情而互相不会觉得被打扰或者被冷落。他们就一直这么前进着,一个离开一个送别。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是怎样的感情支撑我们能送君“千里”,哪里才是该离别的地方?治中和老人就是这样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老人提醒他,他应该离开。但是治中没有,他固执的坚持继续陪老人走过一段又一段的路程。直到治中看见老人的女儿和女婿来火车站接老人,他才转身离开但是这个时候老人却叫他留下来。当然治中没有留下来,治中完成了他的使命,他传递给了老人三十年来滞留于矿场的亲情。他在这个送别的过程中完成了亲情的转交,把老人从过去的生活中带到一个新的开始。

“千里”之后,送别的人需要在属于自己范围内的最边界的地方停留下来。送别是一起回忆以前,让离别的人做好准备去迎接新的旅途。治中离开之后,两人分别开始继续自己的生活,老人开始融入自己缺失了很长时间的家庭。治中在中俄边境和战士们打篮球,然后光着膀子冲向阳光照射的地方。但是最后,不管他们走了多远,他们还是会回忆起一起在矿场的日子,在火车车头里两个人的剪影,一起唱一首过气的流行歌曲。只有当回忆变得美好的时候,我们才能安心的开始我们新的旅程。

只有安静才能发现曾经察觉不到东西,这部片子从头到尾都很安静,如果不是跟朋友一起在不太舒服的地方观影,我想我很可能会提前退场或者直接昏睡过去。当导演拍摄影片的前提不是以观众为前提,那么观众会觉得无聊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是正因为导演专注自己内在想法的表达,才能把情绪表现得如此深沉。因为毕竟在现在社会中,我们有太多的感情都被隐藏了,何况是两个在偏远矿区且不善言语的两个男人。

看完这部片子心里只有两个字“淡、定”:淡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寒冷空旷的满洲里让人急于想攫住一些激发感情得填充物。流畅的静止让人只能停下来定住,仔细揣摩之前一直疏于察觉的东西。参加过无数次画展,但都只是走走停停从来不会回了任何一副画作停留。导演的美术功底为这部片子获得了加分,油画般的长镜头让人不得不去琢磨在深蓝色天空下的那个小人物心里在想些什么。于是我被迫的处于对后面情节的好奇和无法离场的无奈,不得不在导演的画作前面停留下来安静的思考。导演给了一次机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寻找情感的宣泄点——静默。站在一副画作前面,屏住呼吸,原来画布上不止油彩和构图还有作者想要告诉你的最深处的情绪。

人们之间最真挚的感情只能在被遗忘的地方寻找到,但是这样的感情也将随着古老的蒸汽火车一起沉淀在海一样的湖泊里

 3 ) 送你的路远一些 我独自回去的路便长一些

      我的鉴赏能力有限 若不是坐在影院里 我大概会无心等待这漫长的告别。
      说起来,这电影讲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也是一件每个人在人生的某时某刻可能都会产生些许共鸣的大事。
      电影中更多的时候是看着颜色由浅至深的天空,火车远远地开走,涌出朵朵烟雾;看着年轻人站在火车上,望着远方,手里的旗子在风中猎猎翻动;看着年长一些的在前面走着走着,年轻一些的那个便不知道从哪里又冒出来了,带着憨憨的笑容,也不多说话,就是跟着,踹一脚也跟着。真是寂寞又温馨。
      铁路上的生活日复一日似乎都无甚变化,这常常给人一种时间会无限延伸下去的错觉,好似一辈子都可以这样过了。在这个偏远的扎赉诺尔,连家人都显得有些陌生遥远,这一老一少在工作和生活上才是最熟悉最亲切的依靠了。所以告别在即,虽再寻常不过,却让人一时不能接受。
      我大概可以明白年轻的李治中为什么可以一直这样默默的送下去。送行的路并不艰难,只是一个人回程的路更漫长了些。大概谁都没想到,孤独和惆怅因送行不减反增,一老一少的告别没有什么仪式感,在我印象中他们二人甚至连声再见都没说,想来倒是有点像那些揉碎在我们生活里找不到头绪的从没说上再见的告别,因是这样,反而觉得以后还会见似的。
      有点戳的是这次朱老头终于没再劝李治中回去,而是说“治中,上车”,李治中却觉得送到头了,是该走了。
      最近正值毕业季,我明白告别是件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不光是与人告别,或许还有和一种身份,一种生活状态说再见。我只是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或者什么都不意味,所以每每想到都觉得很茫然,这茫然中带着些莫名的怅然。我不愿意给每一个告别都举行一个仪式、给一次告别都赋予一个意义,却怕到最后没有什么可回忆的东西。或许这些担心是多余的。
      这部影片连句告别的囫囵话也没说,跟了一路,到最后的别离就像“你回去吧”“我回去了”这样简单。除了惆怅和伤感无可避免,每每梦回,记起的从不是告别的场景,而是许许多多之前的日子,就像从未离开一样。还是一块喝着酒,唱着歌。

 4 ) 最后一个蒸汽火车司机

       这是个很简单的故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全片完成得像短篇小说一样细致、平淡,饱含耐心。静止的镜头构成并划分了小说的段落,让边地野景有足够的时机酝酿它本真的空大和孤寂;人物在他无趣的生活里藏他笨拙的感情,或放他的任情任性。有始有终,不起不落,在人人都需要凶猛的剧情充满电视和真实的时候,一个本分的故事和它本分的模样显得弥足珍贵。

       在扎赉诺尔这块中俄(东北)边地上,直到电影拍完的下一年,人们都还在使用蒸汽火车运煤。朱老头和治中这一对旧工业时代的师徒,过着日复一日碎屑而程式化的工厂生活。工作时一个开火车,一个在车厢尾端举着通行的绿旗子指挥。休息时两人在某节车厢里偷喝啤酒,唱不流行的流行歌,看外面冰天雪地。下了班坐在老破的礼堂看老掉牙的走穴二人转,在大铁门关之前,合一辆二八大杠的脚踏车回转。和工厂的四壁一样,和并不让人震惊的工人洗澡群像一样,他们缺乏表情,习惯沉默,按时间和场合做事,偶尔对上几句,都是僵的,不如不交流好。

       直到朱老头的退休使他们面临分离,一段长长的送别就此开启。没有“就此别过”,治中的脚踏车一路打转、逗留、尾随,一直跟到工人中转站,又坐上卡车跟到火车站,最后跟上了归去东北的火车,两人在各自的车厢里抹眼泪。工人不掉眼泪,他们的眼泪一出来就被粗糙的指头抹去,再出再抹,从来只在框里打转,淌不下来。这和全片的情绪浸润是一致的——他们并不表达情绪,点到即止,心照不宣。绕几圈就是送送你,卖个笑就是说再会,送手表和帽子算交待工作。直到师徒两人在街头卡拉OK不够默契地大唱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中就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藏着的部分才终于借着不和谐的外力放任出来,但是镜头很快克制地转向奔跑的火车去了。

       这不是一个城市的故事,甚至都不是县城的故事,不存在别的可疑的隐情,别往那儿去想。分别之后,老人将在并不亲密的儿孙辈身边度过晚年,车里流露出对家人照片的冷漠。另一处,一个逆光镜头,治中在看不到边界的荒漠中和几个边境士兵打篮球,空荡荡的地面上只有一个枯瘦的篮筐,在大背景下留了一个巨大但模糊的人物轮廓特写,他们都是身单影只的人了,照应着夜晚自行车上的两个黑影,蒸汽火车厢里的两个黑影。

       治中给最后一个蒸汽火车司机唱的歌,也是旧工业时代残碎线上的一首挽歌,那面指示通行的绿旗子的摇落。如同那首早已不再流行的流行歌,身处边地的传统行业和工人尽管脚步缓慢,也不得不最终面临流不下去的窘境——治中把老头送下火车,送到家人面前,回到扎赉诺尔,他就变成了运煤的卡车司机。

       边塞出诗人,边塞是不是也长于出诗电影。就好像边塞诗歌中令人惊异的幻想和比喻,总是诱发自被描述地本身的神秘气质。全片的诗意美托赖于无际的边地野景,甚至说它是风光片也毫不为过。大量的滤镜和大全景把扎赉诺尔的天和地、树和雪,放置于单薄的人和动物的上下左右周围每一处,显示着一种不为所动的能量。它枯燥、沉默,死气沉沉到不思进取,却又神圣、壮大而不可攻陷,边地野景显示出的力量,足以支撑起朴素的故事和人物,匹配着僵硬的对白和不僵硬的音乐。这可能会让人想到苏联、东欧电影里的冬天画面,你总能在冰冷肃穆中找到过量的什么东西,来刺激你、帮助你体认或去积郁过量的隐而未发的情绪。

       当边缘/边地题材的中国电影有意无意地争作回溯的姿态,前仆后继地直面社会转型中的各种措手不及,集体喷涌后现代乡愁时,“情怀”逐渐成了这时代“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扎赉诺尔》自然逃不出这母题,这潮流,也免不了煽情的毛病。但它似乎在努力淡化大的方面,让人的情绪以自己贫乏狭小的经验为出口。当然,也是边地野景让它更具诗电影的气质,削弱了这一部分的反思,显得不同一些。

       《扎赉诺尔》的结尾,一个逆光镜头,治中在荒漠中打篮球,赤着上身,流着汗,空旷的大地一只枯瘦的篮筐,一个黑色的身影,好像落不到地上。治中的情绪,矿区的新工作, “就此别过”的日子,都在最后这个黄黑镜头里。我想到几年前,也是在边地沙漠上,挖了一个厕所,底下是坑,上头是天,就这么蹲着拉起了一次漫长的大便,头仰得累了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身处茫茫宇宙,落下的屎都永远落不到地上。

       有一天他会和朱老头一样告老还乡,新一代司机开着货运火箭,没有煤,没有远古哺乳动物化石,世界不需要任何一个“海一样的地方”。

 5 ) 观影展之--《扎赉诺尔》随笔

还是带着笔记去独立影社看的影展。感谢三叔之前的倾情讲述。

这是一部可以忽略人物长相的片子,因为故事里的人物平凡到看了30分钟还还没有看清或者记不清楚他们的长相。

画面以大片大片或白或暗的烟雾为背景,显得画面异常的美丽。无论是长镜头带来的美感,还是短镜头带来的焦距感。苍凉的大地,微蓝的天空。

当看到车厢里出现一头猪时,我就在想,会不会出现一群人在追逐猪的荒诞镜头。镜头果然如我所料的出现了。但是仍然是一幅唯美的要死的画面。天空是墨兰与宝蓝相接,黏在地平线上。

情节是不紧凑的,以至于大段美景描述后,我常常在回忆刚刚发生过什么。

线索感也不是很好,从头到尾都是零散的画面,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应亮在推荐这部电影时说:“把现实的空气抽离到稀薄。”这就是一种新的抒情方式。就算是一首断续的情诗,还是一样有动人的故事。

 6 ) 扎赉诺尔随感

看了电影扎赉诺尔,说的与"离别"的故事。中国最北端扎赉诺尔,蒸汽火车司机朱友祥在退休前一个月突然决定离开矿场,回老家。而他的徒弟治中却始终默默跟随,为他送行。影片没有高潮,着重在人物内心描写和师徒间的细微的情感。镜头很棒,画面很美,矿场上蒸汽火车那特有的烟形以及内蒙古苍凉的土地更是让影片多了份孤独感。另外,不知道饰演朱老头的那位演员是否科班出身,总觉得他浑身都是戏!

 短评

默默无言,光芒万丈。

4分钟前
  • 次非
  • 推荐

等电影院里那堆像煤一样的电影被无数观众挖空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一部才是金子。

6分钟前
  • 向阳花
  • 力荐

前面大半部分被旁邊兩個一直聊天的人騷擾着.幸虧在看了1小時后他們終于走了.我得以安靜地把這部電影看完.觀感很舒服.無需多言.幾個表情.幾個動作.幾個鏡頭.就能體會所有.場景很漂亮.雖然導演是學畫畫出身,也說是故意去除細節加強對比來製造視覺衝擊.我也從這樣的色彩中讀出了些自己理解的

11分钟前
  • l.m.
  • 推荐

导演显然是老塔看多了……片子前半小时很有王兵的范儿,后面则用力过猛地渲染影像。但是大光比下出来的效果并不很理想,剪影拍得很好,一般段落就有点晃眼了,整体调色有点过,有几个镜头光不接。两个主演,一个像赵本山,一个像王宝强,情绪很难处理,因为我怎么看俩人都有那么点暧昧,特别

14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你把它当成摄影作品 你觉得真的还不错

15分钟前
  • 维辣丝儿
  • 推荐

画面美得咧,都有点失真了。至于剧情…呃…诗不需要剧情…

16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用离别写离别,告别一个时代的情怀。。。那些说不出的淡淡的感怀也就随风飘散开了

19分钟前
  • 悠幽灵
  • 还行

二重唱

21分钟前
  • mxx
  • 推荐

摄影超级偏爱逆光,人脸都是黑的,什么都看不见。本来就只有短片的体量,加了很多无用的凑时长的戏份。前面50分钟内,能多花一句台词或者一场戏,交代一下主人公要干嘛吗?要不是看剧情介绍,根本就不知道朱师傅要退休了去找女儿,只知道在渲染俩人关系好之后,徒弟跟了20分钟了,什么都没交代,还碰到很多熟人……不看剧情介绍,坐火车前的剧情都像是自家门口跟一路的俩人忘年“基情”。剧情应该在片子里,而不应该是在剧情介绍里。

23分钟前
  • kakakarl
  • 较差

我在上海看了三场,都睡着了......我的睡点太低了.......

28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还行

老师规定看的,与其说讲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展示一种状态,传递一种情绪,画面的效果不错,李治中表演挺自然的。

33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还行

铁道人的生存状态

36分钟前
  • Z
  • 还行

诗意+乡愁

38分钟前
  • 白小顶
  • 推荐

节制而充沛的情感

39分钟前
  • salonbus
  • 推荐

送君傻帽,不诉离伤。

42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还行

情很浓,意很淡,景很广,言不尽

44分钟前
  • Vicky
  • 还行

亭台楼阁

47分钟前
  • 懒画眉
  • 推荐

情绪与美术都浓郁地贴靠着东方美学,片尾迸发的感情跳跃辅以大广角手持,剧烈摇晃中看到时间与空间的非现实性。片尾导演映后谈了许多拍摄过程中的趣味,更确认了这部电影对情绪的特殊关照。新亚洲影志中泰影像之旅@UCCA

52分钟前
  • tankry
  • 推荐

一种依靠,一次别离。一种再难看到的送别,"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与友谊情感的告别,与30年工作的告别,与一个地方的告别。一切寄托像白色蒸汽扑面而来又随风飘散。"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衬着荒凉破败的蒙东煤矿,这种离别愁绪和情谊表达令人泪下,尤其结尾剪影中的歌声。画面真美。7.5/10.

53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画面和音乐很美,调子很深沉,与君一别,何时再相逢?

58分钟前
  • 八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