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未来

HD

主演:杨子姗,尹昉,李勤勤,王婷,娜仁花,周波,陈雨锶,周云蓬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路过未来 剧照 NO.1路过未来 剧照 NO.2路过未来 剧照 NO.3路过未来 剧照 NO.4路过未来 剧照 NO.5路过未来 剧照 NO.6路过未来 剧照 NO.13路过未来 剧照 NO.14路过未来 剧照 NO.15路过未来 剧照 NO.16路过未来 剧照 NO.17路过未来 剧照 NO.18路过未来 剧照 NO.19路过未来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故乡回不去,城市无归属,当代年轻人的乡愁

背井离乡,却又难以融入。故乡回不去,城市无归属。《路过未来》非常写实,敏锐洞察了当下社会情感焦虑、房价、整容等尖锐问题,直击当代年轻人的乡愁。镜头语言隐忍克制,不贩卖苦难,甚至也不带倾向性去批判,而是展示小人物的拼搏与挣扎,仔细描摹了那些外来务工者容易被忽视的精神归属问题。让人跟随着影片的叙事,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答案。

1.你是否也是城市里的异乡人?

耀婷父母们这样的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的转型之中失去了立足的资本。早晚要回到家乡,也会发现由于在外打工多年,他们连农活都做不利索。失去土地,失去务农技能后,故乡成了再也回不去、融入不了的地方。而作为二代进城务工者,又如耀婷一样,为买一处安身立命的房子苦苦挣扎。但几千块的薪水,对于高涨的房价而言,根本是杯水车薪,在城市安家何其艰难。

镜头里的工厂里蔓延着麻木的气息,没有生气的工人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防护口罩,机械地完成一个接一个动作,他们也想努力的融入这个城市。如整容打工妹一样,吃烤串、去KTV唱歌、穿颜色鲜亮的衣服,想要通过整容改变命运,可总有各种问题扑面而来,让他们再次看到,自己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夹缝之中。

那些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很容易在电影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失落的故乡、难以安居的他乡,原本就是当代青年人共有的乡愁。同样是异乡人,蜗居的城中村与深圳世界公园只有一墙之隔,一边是城市的美丽与繁华;而另一边则是平凡生活的破败与无力。过着拧巴的日子,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2.麻木世界的一抹暖色。

这部电影用白描的方式,去展现一种可贵但随风易逝的真实。从主角工作的工厂,到路边的夜宵大排档,到繁华与破败并存的深圳,再到苍凉的甘肃农村,都毫无造作布景的痕迹,而是以全然真实的姿态,在大荧幕上原原本本的呈现,在钢筋水泥森林打拼的异乡人。

真正的底层生活,就是会有种种现实横亘在普通人的面前。镜头扫过汗流浃背的男人,推车、搬砖、扛沙,对他们来说,力气就是挣下一顿饭的保证。这些没有名字的人,有着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想象,可眼下却过着困顿的生活。

还好电影有着一丝暖意,耀婷遇到了新民,世事艰难碰撞出的真心和共鸣,患难见真情的相濡以沫。两个无法在时代和时间上停靠的人,抱团取暖。他们都有小小的梦想,都竭尽所能的付出,希望能在未来得到相应的收获。而且,在深圳这座“世界工厂”,新民和耀婷遇到了很多好人。有人愿意借给她钱,有人愿意让他晚交房租。而这些人彼此之间,也有充足、鲜活的善意。

3.白马意象与一丝希望。

之前看过李睿珺导演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让人有些惊艳。充满当代农村特征的鲜活画面,泥土味道仿佛要从屏幕中冲出一样。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与当代强制执行的火葬激烈的碰撞,极具个人风格的诗意化处理。像白鹤、白马等意象已经成了他的某种符号。虽然《路过未来》的整体的风格更现实主义一些,把视线聚焦于外来务工者,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但依旧保留了白马、骆驼等意象。

梦到在荒凉的沙地上,长发的女人骑着白马。这是影片里唯一非现实的表达,沉甸甸的现实,在梦想里做了最后的一次升华。生活给了她债务、疾病、给她套上沉重的枷锁,也送爱人到她身边;在梦里她回到故乡,踏戈壁骑白马。作为一个漂泊多年的异乡人,只有梦才是绝对自由的,在梦里一切都不再重要,疲惫不堪的灵魂将得到短暂的休憩,而梦醒了,还要继续和拼搏奋进,幸而有人比肩。

这些城市里随处可见的体力劳动者。他们人数极多,散布在城郊的每一处工厂和每一处建筑工地,而反映他们生活的影视剧作品却少之又少。在这个眼球经济盛行的年代里,他们成了失语的人群,成为城市夜色中昏暗疲乏的背景。还好有着《路过未来》这种文艺片,去关注他们。本片用长镜头记录,拍摄了这个时代里不被关注的角落,并保持思考的态度,去把这些看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有着积极的意义。

——————————————

微信订阅:cmf2015 ,可能是全网福利最多的电影话剧号。

 2 ) 愿身在漂泊,心有归宿

去年戛纳放映后出来的评价并不是特别好,有些影评认为片子节奏拖沓社会议题堆砌等等问题不少。导演也说国内正式上映前接到过很多诚挚建议重新剪辑下,但他还是觉得没关系,就这样来探讨问题也挺好。所以去看点映前,我的心态也很平和。

看完,认真的觉得这是部很好的片子。节奏确实比较缓慢,有几个场景切换的空镜停留时间不短,但生活不就恰恰如是,剥掉忙忙碌碌的表皮,余下的就是这样平淡缓慢的边边角角,所以并不觉得拖沓。人物身上也确实交织了现代社会不少热点,但导演并没有所谓贪心的要去触碰这些热点,他只是呈现这样的几个人的状态及其背后蔓延的背景,那些点存在,但意义留白给了观众。整条叙事线非常清楚明白的沿着女主耀婷展开,就这点而言,新民也只是一个分支。

全片的基调是复杂的,悲凉叠加着温暖,温暖无力的对抗着悲凉。很多看完点映的观众说心里很难受。片里大量意义留白的存在都有让人难受的力量,比如制造业下滑对工人的打击,比如房价高涨对平民的排斥,比如土地流转对农民的影响等等。但最核心的,也是影片在宣传中一直强调的,莫过于故乡与他乡的关系。与现代性同行的,或者也可以说是现代性必然表征的流动性,造成了故乡与他乡的空间,以及在两个空间之间漂泊的人,两头不着没有归宿的人。KTV里耀婷喝醉流泪唱起《异乡人》的时候,我眼泪哗的就下来了。瞬间也想起了去年看清华哥哥演唱会时,这首歌让身边朋友潸然泪下。这搞得我分神关注起了KTV里这首歌不是用的李健原版,而是中国好声音版,不知道是否导演故意为之。毕竟那些综艺选手,也都是一样的漂泊。KTV这场戏是个高潮爆发,新民极力阻止耀婷发泄却又实在无力阻止,最后低头哭泣。据说两位演员一条过。演技在线这点也就不必多说了。百度来的男主角居然这么靠谱,导演可能也没想到吧。更难能可贵的是,基调如此下沉的片里其实有不少让人会心一笑的时刻。

没有看过导演先前的几部片子,据说善用意象。意象往往很抽象,未能浸入影片的观众通常难以理解某些意象的出现,觉得特别突兀又或者特别晦涩。但路过未来片尾沙漠白马的意向,并不难理解。某种角度上,甚至显得很直白。如果熟悉《九月》这首歌。

路过未来是个时间维度上展开的矛盾对话,未来是将来时态,路过是过去时态,而路过未来,构成了一种未来仿佛在前却实际已消失的无奈。这是紧扣新民和耀婷的维度。

如果改成空间维度上的表达,那大概就是,留不下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异乡人。这是所有流动着的人群的维度。

他只是路过了她的未来。他们都是异乡人。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一群异乡人。

尹老师说,“愿身在漂泊,心有归宿”,那是给所有异乡人的祝愿。

P.s. 说《路过未来》是部好片子,值得观看,片子入选戛纳“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提名非常贴切,没有滤镜。当然也有不少瑕疵,但对于关注社会有思想深度又调性质朴的电影总归是要多支持的。以及对去年戛纳时节看了电影却没有认真看吐槽都吐错了还打一星的评论有点生气。

 3 ) 路过未来,就是没有未来

这一次,李睿珺太想讲现实了,以至于失去了对人物的塑造力,主角和人物关系有些难让人喜欢上,但是也正如导演所愿,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出身就注定了的无力感。

我的感觉是,导演要集中全部气力去突出社会问题,反而弱化了人物感情。其实我很想看到女主对父母、对妹妹、对朋友、对工友、对网友、对潜在恋人、对售楼男子,都表现出多一点点的温度和情绪。是想说,她因为身体原因或生存压力,已经自顾不暇了吗,KTV里的崩溃来的太靠后了一点,仅那一哭很难成为“扎心”的高潮点。

之前的我,可能也会站在创作者的一边,说,为什么说扎心,为什么不能克制、平淡的表达呢?如果这就是导演的风格的话。

可是现在我觉得,如果他不止满足于自我表达,而是要面对市场、面对不再对年轻导演多一分善意和宽容的观众时,就要拿出足够吸引人的作品来。而这个时代,要让人记住,要么刺激感官,要么一剑戳心。你到底是虐肉还是虐心。

可能,李导还是善良的,也有可能,太大牌的演员限制了他。

不恰当地做个对比

正好昨晚跟戛纳回来的两位导演聊天,M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俩的剧本存在的问题,在一个平淡无事的大环境下,你要怎么讲故事才能产生剧情上的波动。永远不要因为太想涉及现实题材,而变成一则新闻,或一本小说。怎么能吸引大家看两个小时,要清晰地勾勒出轮廓来,而不能一味追求淡淡的风格或感觉。

是枝裕和很多电影也来自于社会问题,为什么让人觉得除了展现问题,还有牢牢记住的点呢?大概就在于,他展现的还是生活本身,即使是被遗弃的孩子们,还是一分一秒在生活着,而不是为了剧情发展而做某些特定的举动,外界和他人的刺激当然必要,但最重要的是看得到人物应对这些刺激的变化。

是枝裕和的电影里并不乏死亡,但是死亡会带给在世的人思考以及成长,在《路过未来》里,我不知道耀婷为什么必须要死,死了又能留下什么。

不喜欢本片剧照的调色

但是我还是愿意推荐朋友去看看《路过未来》,可能就像是是枝裕和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只要可以引发我们对当下这个时代的思考、关注到自身之外的他人的存在的片子,都应当被鼓励。

中国让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是枝裕和:我想知道,当城市高速发展,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得到和失去,我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在日本曾经的经济高速发展期,那时候的人们每天都在抬头看着上面的生活,却失去了很多很多脚下的东西。我在日本拍的电视纪录片题材,很大一部分都在探讨这种迷失——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我们失去了什么?抛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我很想知道这个问题在中国的答案。

 4 ) 戛纳华语独苗《路过未来》:深漂打工族的白描画像

李睿珺的《路过未来》是戛纳电影节70大寿这一届的华语独苗,入围的是以发掘潜力导演闻名的官方单元“一种关注”,日前该片在戛纳举行了媒体首映。

之前李睿珺一直在拍人类生命跨度的“两头”,也就是老人和孩子的故事:讲治理沙漠的孤独老汉的《老驴头》,讲行将就木的老木匠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讲穿越千里荒漠的两个小男孩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还有展现两个小男孩友情的短片《礼物》。这一回,他的新片《路过未来》终于以年轻人为主角,片中他们的生存状况是一幅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时代下的缩影,他们的焦虑也是全新的。

这些题材选择使得他的电影自动远离了商业范畴。其实在上一部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拍摄期间,已经有明星可以加盟,但李睿珺拒绝了,因为他无法接受让一个艺人贴着假胡子骑在骆驼上,强扭着学说甘肃方言。这次的《路过未来》是李睿珺第一次起用明星主演——杨子姗和尹昉,他们甚至也是李睿珺合作过的第一批职业演员。

和以往作品相比不变的是,作为甘肃人的李睿珺依旧执着地将镜头对准家乡那片贫瘠的土地,展现生于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种种焦虑。即便这部新片《路过未来》面子上讲述的情节是“离开”,但在里子里,它表现的恰恰是“离不开”。城市化、移民潮是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这部关照宏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的电影,相信可以无障碍抵达不同国家观众的心灵。

就在《路过未来》首映当天,法国著名电影公司MK2便迅速出手买下该片。到底它为何会受到戛纳电影节和外国电影公司的青睐呢?

【无根的一代:“农二代”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回到未来》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片中杨子姗扮演的耀婷是农二代身份,二十多年前,父母跟随外出打工潮从甘肃来到遥远的深圳,在深圳养育大两个孩子。他们一家四口挤住在火车铁轨旁一间不大的出租屋里,姐姐长大后成为电子元件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女工,妹妹还在上学。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加工制造业逐渐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工厂纷纷裁员,已经快步入退休年纪的耀婷父母便成了毫无保障的下岗群体。疾病缠身的他们不得不选择回到成本低廉的老家甘肃生活,大女儿耀婷则依旧执拗地选择留在深圳独自打拼。

尹昉饰演的新民也是一位跟随父母来到深圳的农二代。多年前父亲在山里花钱买来一个媳妇,媳妇在生下新民的四年后跑到了深圳,于是父亲便带着新民来到了深圳,边打工边寻找妻子的下落。新民靠拉人“试药”赚钱,饥一顿饱一顿,而父亲早已亡故,他把准备买房的钱都用来为父亲买了墓地,这样,买不起房子的父亲终于“也算成了深圳人”。

两个人有着共同迷茫的困境:他们从小在深圳长大,家乡甘肃只是身份证上一个含义模糊的词汇,他们对那里全无印象,也毫无感情。回到家乡之后,他们连收割玉米的活计都干不了,也听不懂七大姑八大姨的家乡话。二十多年前父母离乡时仗义送给邻里的土地,也因政策改革被正式划归他人所有,再也索要不回来。父母只能去附近城乡结合的镇子里,继续做着建筑民工的苦累活。

耀婷拼命赚钱,不料身体却亮起了红灯。万般绝望之下,她和新民再次坐上了回甘肃的火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苍茫黄土,镜头在两人之间一点一点地推到窗外的魔幻画面里去,最后又一点一点地拉回无声的现实中来。出来还是回去,他们都是如浮萍般漂泊无根的一代人,没有家乡可以收留他们。

之前杨子姗在《致青春》《重返20岁》里皆是活泼奔放形象,这次在《路过未来》里,她瘦削,素颜,面色苍白,少言寡语,几乎剥离了全部表演痕迹。为了更贴近角色的身体状况,她主动减肥近20斤,敬业精神可嘉。而曾被崔健亲自挑中主演《蓝色骨头》的新人尹昉,也再次肩负了男一号重任,在《路过未来》里呈现出可圈可点的表演。

【吃人的社会: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疲惫喘息】

发一天传单可以赚80块,做一晚药性测试可以赚4000块,一家四口在深圳打拼二十年,攒下的17万并不足以支付一套小户型的首付。父亲有腰椎顽疾,妹妹要考大学。这些数字是耀婷脑袋里时刻紧绷着的一条弦,是她想在这座城市继续留下去盘算的生意账。

《路过未来》无关于上世纪向国际电影节冲刺常见的老少边穷题材,但暴露了相当多当下社会的问题——全片第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医院挂号队伍的长镜头,黄牛用“专家号,专家号”的诱惑呼喊动摇着每个站得腰酸背痛的排队者的意志。耀婷的父亲被查出严重的腰椎劳损,但昂贵的生活成本使得他们无法在深圳得到适当的治疗。打一天零工赚的钱还不够买一瓶面霜,在收支如此不对等的情况下,诞生出“试药”这一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巨额财富的途径。人人都缺钱,人人都疯狂赚钱,将一切风险都抛在脑后。耀婷是为尽快凑齐首付,而耀婷的室友只是为了不断修正自己垫高了的鼻子。精神世界匮乏的他们,只能通过在碎片时间里与陌生人聊天来倾诉心中的彷徨苦闷。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以透支生命为赌注四处打拼,他们的拼搏不计成本,一旦身体出了问题,根本没有多余的赌资来弥补。

好在,片中的小人物虽个个生活艰苦,但人间尚且有真情在:拮据的时候互相救急,有了来钱路共同分享,平日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下了班一起去搓大排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姐妹就如同亲人。耀婷身体状况告急时,萍水相逢的新民甚至愿意为这个女孩捐出自己的一部分肝脏。在影片后半段,航拍镜头掠过新民家窗外挨在一起的破败楼群和远方未经开发的大片荒地,这是城市中的废墟和森林。

纵观全片,《路过未来》依然是李睿珺作品一向的风格,节奏迟缓,叙事沉稳,没有演员激烈情绪的表情特写,大多数时候,就只是把摄影机架在远处冷冷地围观。电影没有贩卖苦难,没有施加同情,也没指明结局和出路,它只是为外来打工者提供了一个平静注视的视角。而对这样的视角保持关注,正是独立影像和国际电影节的存在意义之一。

 5 ) 城市空间中的运动及《路过未来》中隐藏的自然

《路过未来》很显著的一个问题是动作速率的问题,片中所有人物均以异常慢的速率进行动作。可能唯一例外是整容的女孩,她也是全片最有真实感的一个角色。这一动作速率其实跟李睿珺前几作类似,但移植到城市时既显拖沓,也无抒情效果。究其原因,人在自然环境下的沉默或慢速动作其实不仅仅是延宕,是包含着“聆听”和“等待”的综合动作。聆听动物的声音,聆听风声,等待因自然阻隔而不能马上到达的人。所以沉默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而在《路过未来》当中,环境声效被不恰当地减弱,并且也并未调动城市中无处不在的音乐或手机音效等元素,此时沉默就仅仅作为停滞状态呈现。这种停滞在洪尚秀那里被处理为尴尬,李睿珺却无意做任何讽刺处理,因而失真。蔡明亮也呈现这种停滞,但是李康生的缓慢而细微的情感运动会对抗停滞。

再来谈谈镜头的运动,影片中出现了大量失败的横移或弧形运动。以某个在工厂的镜头为例,镜头横移过一排排的机器,最后聚焦于工作中的杨子姗。首先,这个镜头的光线和景别并没有塑造出禁锢和无聊之感,其次,镜头运动本身也并未加强复叠或漫长的感觉。原因是什么?我们再来看另两个李睿珺的镜头。其一是《路过未来》最后一镜,杨子姗闭上眼时,镜头穿过车窗看见沙漠上杨子姗追着那个已死的整容女孩。且不论幻境的设计是否高妙,但这个镜头运动是有效的。镜头突破物理障碍以表现主观意识。其二是《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当中,孙子埋爷爷的镜头,镜头环绕土坑中的爷爷,一圈接一圈地转,这个镜头是非常有效的。首先,镜头运动的反复充分表明了动作的漫长,也比拟了念咒的感觉(由配乐强化),其次,这个机械的匀速的运动与周遭自然环境格格不入,它因此获得了强大的渲染能力。回到工厂的镜头,这一横移运动的问题是它与环境中机器的运动太相似了,因而没有半点主观性,镜头成了工厂的合谋。这也是为什么大量企业宣传片喜欢使用这一类镜头。

最后,另一个细节也体现了李睿珺对城市理解的偏颇。片中包含大量男女主角互发微信段落。微信没有音效,也没有对话框,仅仅以普通字幕显示。显然,导演仍将微信处理为“对话”,人物的表情成为唯一实在,与文本信息没有分隔。这显然与现实不符,现实中,我们发绝大多数消息时是面无表情的。表情与信息应当被分离,这是现代通讯的实质。这方面,商业片中以弹出微信对话框的动画处理,都是一种更好的形式。Miguel Gomes在《一千零一夜》中使用放在屏幕正中的大号字幕,并配合字符表情和缩写,不失为一种合理形式。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非常希望大家走进影院,去看看这一部影片。

 6 ) 连“家”都回不去的他们,上哪里去寻找“未来”?

他们买了一张看不到终点的单程车票

李睿珺导演的新作,《路过未来》,一直比较关注。因为导演之前的两部作品,《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个人是非常喜欢的(还有一部《老驴头》没有看过)。

不过这部《路过未来》貌似跟之前作品的题材不同,上述两部作品,一部是描写老人,另一部是关注儿童,且都是留守群体。但本片描述的却是大城市打工族的故事,倒是跟前两部的主题正好互补。

不过该片这个评分有些堪忧啊,才6.5,比预想的低不少。其实本片主题和内涵还是很优秀的,只不过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且偏偏这样的题材,片中涉及到的元素受限的地方也很多,所以电影在表面上呈现出来的观感有些温吞水,但其主题我是喜欢的。

其实该片与李睿珺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其实都是在关注时代变化下容易被忽视掉的群体的生活状态,从留守老人、儿童,再到大城市的打工族。

说道打工族,其实很多现实类题材都在描述都市打工族,漂泊一族的生存状态,思想情绪等等,题材故事方面也是大多雷同。但个人感觉,《路过未来》有两点是同类题材没有涉及到的。

其一就是在时代变革下,都市打工族面临新的生存状态;其二就是城市和故乡,到底哪个才算真正的“家”。


制造业的转移

电影对时代变革的渲染还是很明确的。杨子姗饰演的耀婷,与其父亲一样,都面临着当下时代打工族新的生存问题。

电影的场景发生在深圳,前提的大背景就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这里有着大量私企、外企等加工厂,所以才有了无数打工族。但电影中所描述的事实就是,如今的环境下,制造业纷纷转移外出,将加工厂设在了人力更加廉价的南亚和东南亚。

电影中有个细节,杨子姗所在的工厂停工,很多机器设备被拉去了国外(好像是印度?),这就是当下打工族面临新的生存危机。以往都是打工艰辛、生存不易,如今则变成了,连工都没得打了,打工族都要面临“下岗”。

没有活儿干,怎么办?电影中杨子姗的父亲,不得不带着家人老小返回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但此时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在城市呆久了,故乡还是那个可以回去的“家”吗?


哪里才是“家”

“家”,就是一家人一起生活起居的场所。但对于在外漂泊的打工族来说,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异乡人”。在大城市生活惯了,觉得只是为了工作,出租屋是一个让人休息的地方,故乡的家,则变成了每年过年回家聚会的场所,比如《后来的我们》就是如此(不过本片比后者强太多了)。

所以,在异乡人眼中,他们对“故乡”的理解也出现了变化。电影中杨子姗一家回到家乡,却发现这里才是陌生的地方

故乡熟悉的人也不再接待他们,曾经的农活也不再适合他们,失去了真正的亲属间的亲密感,距离拉远了。电影中,回到城市的杨子姗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妹妹也在家乡学校待不下去了,想回到城市打工,这就是故乡的疏离感

在巨大的社会迁徙中,不仅仅是工人,而是所有打工族,他们来到大城市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和生存,更多的人,更长远的目标,他们是从外地来城市寻找未来的。

所以,杨子姗饰演的耀婷又回到了深圳,她的目标很简单,努力赚钱,买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因为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自己的未来,就在这座城市。


不敢触碰的爱情

但是,想要留在城市,谈何容易?上述的问题又循环了一遍,工厂停工、赚不到钱,买不起房子,形成了死结。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耀婷只能寻找别的活儿干,所以就遇到了尹昉饰演的新民。

这个吊儿郎当、油嘴滑舌的小青年,其实跟耀婷是同一类人。反而在这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世界里,两人才会产生那莫名的好感和互动。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些含蓄,他们是不是爱情关系,想必观众心中也会有着不同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两个人互有好感,但耀婷从来没有说过爱、给过承诺。耀婷新民之间是及其含糊的关系,是爱情,但是不敢承认这是爱情,很简单,在这样的环境下,耀婷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生存都是问题,何谈爱情?

所以电影中杨子姗与尹昉,大部分时间一直在微信陌生人对话框里聊天,都没有加好友。这样看似浪漫的情感交流,实际上是完全与浪漫绝缘的。尤其是当虚拟和现实打破的时候,两人的关系依旧没有进一步,因为杨子姗发现,自己的未来都是未知的,更无法背负起另一个未来。

尹昉饰演的那位小混混一般角色,也是面冷心热的存在。相比之下,他的比杨子姗更加迷茫。因为他从小疏离了亲情(台词中有描述他的童年),混在大城市,物质需求成为他唯一的目标,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干。直到他遇到了杨子姗,电影中不止一次的表示,新民觉得耀婷很特殊,对她有好感。这里不仅仅是单纯的爱情,更有一种同情和认同。因为他看到了杨子姗身上的责任感和对目标的坚持。

最终,新民不再担任药托儿,老老实实的来到工地干体力活,也可能是他被老板开除(因为试药的杨子姗出了问题),也可能是被耀婷所影响,有了新的责任感。


未来在哪里?

《路过未来》其实关注了两代打工族的困境,二者的对比,现实意义明显。因为他们的未来目标是一致的,结尾也是类似的。

杨子姗的父亲,代表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打工的第一批来到城市的打工族,他们也是满怀着各自的淘金梦来到城市。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目标实现了吗?没有。因为杨子姗一家依然住在狭小的出租屋,忍受着窗外快轨火车的噪音,但此时父母已经老了,这些人大部分没接受高等教育,靠出卖体力赚钱。当他们老了之后,就已经被这个城市所淘汰。就像父亲自嘲所言:“只有没本事的人,才回家种地。

杨子姗呢?也是如此啊!她正在重复着父母年轻时候的脚步,但更严重的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成本更大,单纯的出卖劳动力会更加生存困难。父母好歹在城市打工中,还有余力去养活一个家庭。但杨子姗呢?摆在其面前的爱情,她都不敢轻易接受,她怕担负不起沉重的未来。为了挣钱,她不得不提前消耗着自己的身体。

最终,她还没有变老,就已经被这个城市所淘汰了。

这部《路过未来》涉及到了不少敏感的社会话题,制造业转移、房价、试药等等,可以想象的到,拍摄起来应该比较束手束脚。所以乍一看电影的风格和叙事似乎比较平淡。但了解了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其实是有些细思极恐的,两代打工族的生活困境,那么相似,却又更加严苛。

结尾,杨子姗与尹昉,坐在回到故乡的列车上,远处连绵的沙丘,一位少女骑着白马远去,这是少女的灵魂。这个看似相濡以沫的结局,竟无限伤感。


首发于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短评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看不见的未来。聚焦8090这一代的城市漂泊青年迷茫、焦虑,李睿珺这一次极度写实,因此也放弃了艺术取舍,所以影片过于冗长,观影过程很难熬。

2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深圳打工妹の焦虑日常:父母退休,妹妹上学,急需凑齐首付,身体又亮红灯…打工,发传单,有偿药性测试,温饱线打工族白描图;打工者进退两难的生存境况,医院挂号难看病贵,房价攀升,底层社会现实写照。日子虽然艰苦,人间尚有真情。不贩卖苦难,不施加同情,也不指明结局出路,只提供客观平实视角

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你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部相当糟糕的作品 情节设置尴尬 表演牵强 甚至人物也不够可信 前段糟糕的让我坐立不安 但我还是对这部作品抱有极大的同情 李睿珺选择的是这样一个群体 一个我们随时可能因为生活无常而滑落至的群体 至少让我起了共鸣

10分钟前
  • 番茄杀手
  • 推荐

导演有点想当然,很多东西都过于表面化符号化,故事和人物都缺乏打动人的地方。我不应该看完#每分钟120击#之后去看这部电影,都是写面临生活困境的年轻人,一对比真的感觉伤不起

15分钟前
  • Upup haha
  • 较差

起码三次我都以为片子要结束了,结果又演了起来。

16分钟前
  • 人気小圆头🔒
  • 还行

就算有再生之恩,吃不起饭也要买房,卖掉健康也要买房,这种孝顺逻辑让人害怕。

20分钟前
  • Mumu
  • 还行

2.5 宛如低配版的赵德胤拍了顾长卫的《微爱》。片子假装现实主义,实则空中楼阁。其实李的前两部也生硬刻意,只是城市背景更易暴露问题。不过,如果不拿“戛纳眼界”看,倒勉强算国内华语片环境下的诚意作品。罗列社会问题虽集中且套路(医院、工厂、看房、KTV 大排挡),但比起《暴裂无声》那种还是要对路些,至少传达出了如今普通年轻人“缓慢死亡的未来”。

25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看这部影片有种特别的疏离感:你觉得离他们很远,但其实又很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背井离乡,在他乡又难以落脚,他们如候鸟,成为故乡和他乡的双重陌生人。当然,也有酸甜苦辣。导演用影像呈现了当下冒着气儿的现实中国:对整容的执念、农村土地流转、试药以及社会物化下的情感凉薄。3.5

29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整体感觉比较旧,支持下小众导演吧,非常勉强三星。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3.5 这部片子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表演僵硬、节奏拖沓、符号化严重、场面调度滞涩…不一而足。但让人意识到电影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意识到我们这个国家还有如此令人心酸的现实。有些问题三年就能改,有些三十年也变不了,李睿君这部显然属于前者,值得鼓励。

3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还行

毁在了一点都不生活上。

3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新一代异乡人在深圳的生活。

38分钟前
  • 橘猫爱吃鱼
  • 推荐

难得在影院看到有这样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影片,所以加一星。人在困境中,绝望之水慢慢从脚淹到头,无力的挣扎到影片结束都没有解决。拍得很节制,不好融入,像是一个旁观者。KTV唱歌是一个情绪的爆发点。结尾的梦境让沉重的现实飞了起来,这点好。

41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内容刻意,追求现实性而没有艺术性,无法超越审美上是阶级属性。

44分钟前
  • 猜火车司机
  • 较差

李睿珺作者化的东西是甘肃,骆驼,马和沙漠,一种对家乡的追根溯源。思想内核和人为关怀有了,很遗憾影像上没有给人好感。这部其实也不错,大城市务工人员且活当下,在大气候稍一改变情况下随即便吞没的渺小感处理的很好。还有他拍出了房子、建筑工地对中国底层人的压榨,素材就很让人敬佩。[B]

48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最饱满的是甘肃部分,城市空间拍的极其单薄,女性角色的动机都十分模糊。少了之前的灵气,多了三分刻意七分匠气。基本发展下去李睿珺可以去拍二线台的上星婆妈剧了

51分钟前
  • 💛
  • 较差

不下雪的城市竖起了铁塔,没通过的好友想回到故乡。一座城市像这个国家的浮萍,两个人和这座城市一样无根。是为了生存孜孜不倦的工蚁,是向往美丽慕光而生的飞蝇。平地起高楼,攀到顶端却不是主人;奉献大半生,买到了墓地才算安家。造楼却住不起楼,生病且看不起病,走马过沙漠,那里没有雪只有沉默。

5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别人都说艺术片难拍,票房又低……等等一些问题。其实我想说的是导演有信心去现实题材,那确实不容易,加上观众对影片的见解争执不一,背负了沉重的压力也要去保障片子的质量。说实话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类似的片子,像这类似艺术就应推荐推荐,希望大家多去电影院观看。

53分钟前
  • @追风筝的人
  • 推荐

李睿珺这次拍得是年轻人,其实都是时代变化下容易被忽视掉的群体的生活状态。杨子姗与尹昉,在外漂泊追寻未来的异乡人身上,制造业转移,打工族新的生存危机。房价、试药等社会话题,束手束脚的情况下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城市与故乡哪里才是“家”?窗外大大的世界,内心割不断的迷茫

5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明明是年度最佳表演+直击社会现实的唯一入选戛纳华语片(2017),在这里却跟《前任3》一个评分,也真是很迷了🤔

56分钟前
  • Rir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