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梗脱口秀

更新至第60期

主演:李雪琴,徐志胜,何广智,王勉,庞博,鸟鸟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爆梗脱口秀 剧照 NO.1爆梗脱口秀 剧照 NO.2爆梗脱口秀 剧照 NO.3爆梗脱口秀 剧照 NO.4爆梗脱口秀 剧照 NO.5爆梗脱口秀 剧照 NO.6爆梗脱口秀 剧照 NO.13

 长篇影评

 1 ) 杨笠 一条顽强的鲶鱼

看到公众号里分析杨笠段子的文章,很多文章本身没什么,但下面的评论往往让人心里一寒。

反对杨笠的呼声往往并不极端,他们恰恰会自认为十分中立甚至是平权的。但他们的的确确体会不到段子中女人所处的环境,或者是体会得到,却觉得这没什么,这就十分可怕了。

仔细分析起一句脱口秀背后的含义,就有点较真儿了,毕竟是一个段子,引申不出那么多含义,但我还是必须举个例子(打脸有点疼)。

以“他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这句话为例,语句中的“自信”不是指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肯定,而是指男人对双方地位的一种绝对掌控权。 以我对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指有些男人会对女人指指点点,例如,你得化妆,温柔点,否则就嫁不出去了;你再漂亮点,我就找你当女朋友了。很多女人瞬间就能get到的点,知其所指,但男人就觉得打击面太广,因为用了“男人”一词。

为什么很多男人体会不到段子中这种情况,毫无共呜,很明显是因为他们作为男人,自然没有经历过,没有感受过如此“自信”的男人而已。

再来一点,对于“挑动性别对立”这件事无益于改善女性生存环境,这个我不反对,或许是这样的。但问题是,在有效行为发起前,首先得有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现在很多人意识不到男女不平等对女性造成的伤害,这么多人跳脚,其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或许有条鲶鱼在里面,搅动一池水,过程会很痛苦,但毕竟是个开始吧。

 2 ) 憋老吵吵性别对立,关注一下女性面对的审美内卷

性别对立论真没必要

要说反对杨笠的男士都因为恼羞成怒,肯定不是。

假如男脱口秀演员说“为什么有些女的那么虚荣/那么拜金/那么公主病?”,还成为热门话题,即便不虚荣不拜金不公主病的女生,听多了也会烦,会莫名不适。

热搜的传播力和二次传播效应,很容易给人一种“没完没了”的感觉。

只不过那些上升到举报高度的,以及被延伸关联上的泼墨、泼硫酸的男性,是真的既不普通也不自信,举报邮件中虽然打着“全体男性”的旗号,显然他们更加不能代表全体男性。

而且说句大实话,从丁真到杨笠,男性的敏感越来越外显,恰恰体现的不是他们所被批的“男权专制”,反而说明男女地位更加趋于平衡了。

不往远里说,就说九十年代,男的会因为女的喜欢嗔怪男人都是负心汉、陈世美而愤怒吗?

从客观规律来说,弱势才容易导致敏感,自尊也强;拥有强势资源或优势的时候,反而不会那么在意别人说啥。

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而要说杨笠女权主义“厌男症”,肯定也不是。

她本人也继续闲置豁出去女孩子的矜持做了澄清,对男性满满的稀罕和没脾气。

所以性别对立真没必要,整得好像男的和女的谁对谁不感兴趣似的,明明是人类数千年亘古不变写在基因里的兴趣好吗?

女性被严重审美内卷

说男生“普通却自信”能获得女性如此大的共鸣,与其说性别对立,不如说让我们再次意识到——

女性面对的不仅有相比男性要严苛得多的审美标准,群体自身的审美内卷也在日趋严重。

“内卷”这个2020超级热词,据说最初只是个晦涩难懂的社会学概念,如今随着向各个领域的延伸应用,大家就都感同身受了。

比如学历内卷说得最多,如果大家都盯着越来越少的“独木桥”玩命拼学历,必然一头是娃还没出生就为学区房焦虑,另一头却是清北硕博毕业去考街道办的公务员了。

还有职场内卷。下班你不敢先走,我不敢先走,你晚走5分钟,我要晚走10分钟,最后谁也没得到什么实惠,就是让老板喜闻乐见的互卷。

审美也逃不过内卷。

纵观过去十年,女性整体在妆容、衣品、保养方面的素养又迈上新的台阶,并不亚于国家在两个五年计划中的发展速度。

男性也有在变化,只是速度、幅度跟女性相比,就像普通火车比高铁。

天性决定了女性对美丽更在行,也更在意。

扮靓本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前提是享受它,而不是被它绑架。

只可惜在舆论风向和医美不遗余力营销的影响下,外在标准内化成了女性内心的自我要求,扮靓的动力逐渐有享受也有焦虑。

变美不是为了讨好男性,而是首先为了取悦自己。

互相比较→产生焦虑→竞争升级,无限循环就形成了“内卷”。

不说女明星,民间女孩都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扮靓标准,相比之下,确实会把大多数男士都衬得“普通”。

焦虑持续且一直升级,女性难免会羡慕男性。

网友小黑裙说,“每次我用资生堂抹完脸、用香奈儿化完妆,看着每天就抹我闺女宝宝霜、连剪头发钱都省掉的老公,顶着我妈给理的锅盖头还能那么自信,我真是羡慕嫉妒恨。”

面对内卷我们怎么办

首先,必须意识到我们被卷入的原因——将外在标准内化成了自我要求。

不是有人说我们不好看,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不够满意。

赵薇监制的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其中一集就是表现女性的外貌焦虑。

而弹幕里分析女主究竟哪里不好看的,其实还主要是女性,因为男的不懂那么多技术细节。

女主在被焦虑折磨的筋疲力尽之后,坐在浴缸里连连诘问:

最后她也意识到,舆论风向固然畸形又可恶,但自己如果能不去遵从迎合,也不会这么痛苦。所以女主说是自己“纵容”了这一切。

在此要认真反驳一个大号的观点:

下图截取自“新周刊”公众号文章《她悄悄冒犯女性,我却只想叹息》(作者陆一鸣)↓↓↓

认识到自己对自己不够接纳、不够好,怎么就是低自我认知了???

这跟说自己不够好所以老公才出轨能是一回事吗呀喂?!

怒斥舆论导向也不是斗争一天就见效,在此期间还不允许调整自己心态了???

其次,完成了上一步的心态“躺平”,剩下的就是做自己和看向更广阔的世界了。

作家郝景芳在其文章《内卷、凡尔赛、“普通孩子”——你没看清的是什么》中指出:

“能对抗内卷的只有一个办法:把蛋糕做大。创新本身就是做大蛋糕。”

关于教育的焦虑,她有一段话说得特别特别特别好:

说回到审美,保护了自己独特且活泼泼生命力的典型代表是辣目洋子。

是真的不符合审美标准,又是真的美得很独特。

这美感的一半以上,归功于自我接纳和舒展。

跟她一比,我就是小心翼翼努力往审美标准上贴的平庸路人。

松弛感也会赋予大美人更高级的美丽。

比起新生代女星一板一眼的卖力营业,大表姐刘雯的松弛感,赵丽颖产后复出后的从容感,总是更让人觉得惊艳。

所以,只要我们没有缺陷,就在自我接纳的过程中不期而遇更好的自己吧。

杨笠调侃自己拍视频时说“应该做自己”,结果被提醒“在镜头前不要抖腿”。

但是她很聪明又自在的把这件事当段子讲出来了,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上又往前走了一步。

大言不惭的说一句,

像我这样脑瓜够用的精明人,以前把自我不满意归为小情绪,现在意识到是在卷自己之后,就觉得自己哪哪都还阔以。

全文首发于工重号:鸵鸟健康加

 3 ) 没想到脱口秀以这种方式破圈了

脱口秀应该主要是自嘲,而不是攻击别人,尤其不该地图炮。毕竟观众看脱口秀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被污辱。另外,她如果偶尔攻击一下也就算了,每次都攻击男人,那就不是玩笑了,而是存心。

田园女权之所以招人反感,一个主要问题是她们流行”帮亲不帮理“。比如在节目上开地图炮这种事,换成其他任何人基本都会被谴责。但到了田园女权这里,她们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非但没有任何歉意,反而狂欢庆祝。结果把本来有可能支持女权的人,也推到了对立面。所谓的”一粉顶十黑“嘛 ^^

如果换成男演员公开说女人都是垃圾,都是”贱人“,早就社会性死亡了。任何事如果换了性别就双标,基本上都存在问题。

杨笠多数指责男人的说法,本来就是不客观或者双标的。比如说”男人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现实中高估自己的女人,难道就少吗?例如网红中以高估自己著称的凤姐和芙蓉,都是女人。普通人里面也大把大把,比如相当多女人月薪5000认为自己很优秀,却看不上月薪2万的男人。

再比如,很多女人认为,剩下的是A女和D男。但数据显示,多数大龄未婚女学历不到三本,收入连3000都不到,万元以上的仅有1%。 月薪不到3000都有勇气自称A女?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

很多月薪几千的女人喜欢自称”公主“,”女神“,”仙女“,连妇女节都变成了”女神节“,而月薪两万的男人却往往自称”屌丝“。 到底是谁”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著名的”我貌美如花,你赚钱养家“,不就是看不清自己的表现?男人赚了多少钱很客观,但女人自认貌美如花,则往往非常主观。

此外,杨笠说女性本来就是不理性的,面对感情问题就是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帮亲不帮理。并嘲笑男人的讲理是自以为是。

”很多男生总说女生喜欢无理取闹,但是她为什么要理智?如果她想展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她为什么要花时间谈恋爱。下班之后和总经理谈一谈,说不定可以谈成副总经理。“

女观众听了“很有共鸣”,恰恰反映出她们自我感觉良好,合着你不讲理还有理了呗?

你不谈恋爱,下班和总经理聊天就能变副总经理?是谁让你“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到底是谁不把女性当人呢?正因为我当你是和我平等的个体,发生矛盾才会想和你讲道理,解决问题。一方面发生矛盾要求男生无条件低头,一方面又要求男女平等。意思只想享受权利不愿承担义务呗。这才是田园女权最招人烦的一点。是谁让她们”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4 ) 脱口秀反跨年实在太爽了

对于喜欢纯语言节目的观众来说绝对称得上过瘾,不用在歌舞表演时快进了,可以从头嗨到底。嘉宾们吐槽着2020年所有不快,让自己舒心,其他的跨年节目都是要煽煽情,对过去一年成绩做个总结,表达下不舍与留恋,再唱一下《难忘今宵》,展望下未来的老套路。 《脱口秀反跨年》的态度出其不意迎合了很多年轻人的胃口,或许这正是当代年轻人想表达的态度,酣畅淋漓、潇洒得挥一挥衣袖,把各自“糟心蛋”扔掉,抓紧拥抱2021!“有态度”才是这届年轻人的态度!

 5 ) 在脱口秀的可能性里寻找某种坦白式表达

杨笠似乎在脱口秀的可能性里寻找女性某种坦白式表达,她未必是在提出新观点,展现鲜明性别对立。

她在脱口秀反跨年晚会上的表演确实是非常棒,她进一步坦白,继而又触及了某些人的情绪点,尤其是最后那一段'我说我现在感觉自由',描述了一个场景,让人会心一笑,会去想,会把自己参与进去。

听者如饮美酒,遥祝语言的通透力如此愉悦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因此而产生的追捧,并不影响她随之而来的社会性话题广泛争议。

然后就看到了有人举报她,有人骂她,有人为此展开大规模的网上讨论,她再次因为女性话题成为了公众人物。

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可能的话,是否可以想想,为何这类话题总是能引发共鸣,挑动大众情绪。

作为一个成熟优秀的脱口秀演员,她的日常工作是发掘笑料,她得具有敏锐察觉生活中隐蔽荒谬的能力,只要她做到,给观众带来不言而喻和有价值的东西,观众就会喜欢她支持她。

很大程度上,脱口秀之所以受欢迎,在于表演者带来的笑点能戳破真相,那一刻的荒诞、讽刺和滑稽,表演者与观众建立了真正的连接,观众接收到表演者真正的感受。

不觉得她在树立两性对立,她的脱口秀挺好的,还能继续往前走。

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体验: '现在我感觉自由'。

希望男女们可以不要达成共识,同时可以相互理解,尽量宽容彼此。

 6 ) 男女两性,都要放下旧观念,适应新时代

这不是影评,因为这个脱口秀我根本没看过,给三星对大家都公平。

不过,里面有几段,网上截图满天飞,没看也等于看过了。对,我说的就是杨笠的“普通却自信”。

现在网上群情汹涌,有把杨笠树成女权大旗迎风招展的,也有把她当靶子万箭齐发的,我觉得,都大可不必,人家只是了为了吃口不卷的饭,这么一吵,人家还能玩着手机,好好吃饭嘛?

作为一条右🐶,我尤其反对“向公权力举报”这种行为,江湖事,江湖了,刀剑无眼,各凭天命,去报官的,不是好汉。再说,今天他举报JM,明天你举报杨笠,它们今天封杀这个,明天封杀那个,最后只有八个举报不得的样板戏看时,是不是后悔也晚了?

(补充:我有个左派朋友说他去举报了,但是呢,他不是为了自己去举报的,他是觉得“男人都是垃圾”的说法冒犯了他爹,是可忍孰不可忍,替父举报,属于尽孝——你看,左派在不极端的时候,也是蛮可爱的。这就叫“君子和而不同”。)

八🐔去举报,是她们的事,我们右🐶是有原则的,不要用八🐔的招数去反八🐔,这样旁观者会分不清到底究竟谁比较蠢。而且,嘴在别人脸上,你也捂不住;中国也不讲知识产权保护。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拿过这句话来用。比如清华学姐事件里,“她这么普通,却这么自信”,就起到了言简意赅、掷地有金石之声的表达效果;劳荣枝杀人案的新闻评论区,也大可以来一句:“女人有底线吗?”这样礼尚往来,公平正义,不就很好吗?

再说,八🐔指责男性拿女性当“生育机器”,此言谬矣!情到浓时母性大发要生个猴子的,都是女性。她们拿这个议价,那就顺水推舟,表示我根本就不要孩子;再看她下一步要怎么走。她如果想要,自然会让步,真的是她铁了心不要,你铁了心要,那你们本来就不该结婚,换个人就是。《谈判学概论》有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你不在乎,就该轮到对方着急了。

冠姓权什么的,也无所谓。生物学上来说,不管冠什么姓,这个孩子总有一半血缘是你的,“接代”的使命已经完成;社会学上来说,冠谁的姓就是谁家的孩子,既然不冠你的姓,那就不是你家的,酌情管教,依法给钱,继续过你的快乐人生就是了。真有名门高第,泼天家私要继承,非“传宗”不可,那就再找一个不要求冠姓的姑娘去生猴子呗,有钱有地位还怕找不到?没钱没地位何苦要传?

说“男人都是垃圾”,更不要生气。反正都已经社畜了,再垃圾一下也没什么。不过就算做垃圾,也不要做有害垃圾,要做一块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这东西,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暗合庄子“吾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的天地大道,也蛮好的嘛。端着君子姿态,站在道德高地扛旗,除了吹冷风吹到感冒,有啥好处呢?我们就是要做垃圾,做可回收垃圾,等着识货的妹子来回收。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女性已经率先进步,不再做贤良淑德的旧时代良家妇女;男性如果还要坚守旧观念,势必姿态落伍,处处被动。不如也与时俱进,修容饰词,健身学艺,投资自己,拒绝供养,坚持平等,追求自由,做只翩翩蝴蝶,天花如雨落,一片不沾身,岂不美哉?

 7 ) 什么都反,也什么都没立

是我期待太高了。

什么都反,也什么都没立

开播前期待挺高的,前期的宣传也创意十足,并说这是一场“反盛大,反传统,反歌舞”的反跨年晚会。

什么都反,但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晚会呢?“只有语言类节目的晚会”。

开播前我还在想会是一种什么形式,想着不会是一个接一个说脱口秀吧,那样的话和《脱口秀大会》也差不多,甚至不会有《脱口秀大会》好看,因为《脱口秀大会》还有精彩的赛制。结果,hmmmm,就是一个一个说脱口秀呀........

节目采用录播形式却以直播播放,这在李诞的开场中就被吐槽,虽然这种尴尬让吐槽非常好笑,但也让节目呈现有点尴尬。既没有直播的现场氛围,也没有录播的后期魔法。

通过这个节目我突然发现卫视的歌舞节目原来还是有意义的,歌舞及舞台布景给观众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音乐激发情绪。而纯语言类节目只有一个刺激途径:让观众笑。而一旦有一些地方不好笑,就有点尴尬。

当然,节目还是很有创意的,从整个的反跨年概念,到和传统跨年节目不一样的嘉宾阵容,到嘉宾的坐次安排,到后半段的“捣蛋”环节等等。不过显然做得还不够呀。

另外内容上,虽然挺好笑的,但好像没有吐槽到痛点呀。不是滚蛋吧 2020 吗,居然没有人讲焦虑掉发,没钱没升职加薪,人到中年,内卷吗?

是笑果文化的重要尝试

《脱口秀反跨年》是笑果文化的一个重要尝试。根据笑果 CEO 贺晓曦的访谈,笑果并不想做一家综艺公司,而是要做一个喜剧产业型公司。

“长综艺是我们起步的一个业务板块或产品,今年最重要的线上节目依旧是《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甚至包括年初《笑场》的尝试,以及2021年脱口秀跨年晚会的试水。但同时我们的业务还囊括其他多种形式,诸如影视剧、艺人经纪、线下演出、大型生活节、线下消费场景经营、整合营销等各个方面,以及疫情期间与短视频平台展开的合作试水等。”

看到这个业务丰富度,我只能说,笑果真的挺有钱的。其次,这样的大量尝试说明笑果并没有找到太多可稳定变现的商业模式。当然这和行业处于初创期有关。

这次跨年晚会是笑果在“重要晚会”方向的一个尝试,看来还有改进空间呀。作为脱口秀大会和笑果的忠实粉丝,真心希望看到个创意在之后有更好的呈现。

 短评

张雨绮的主持居然很不错,丝毫不怕冷场,就算包袱没响自己也能兜回来。来了很多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讲了脱口秀。李雪琴,杨笠,呼兰,建国等人的输出依旧可以,最惊喜的是李诚儒和钟美美,模仿《演员请就位》的撕逼和尴尬名场面,把我笑疯了~

5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杨笠那一段的结尾太优秀了,超越了段子

8分钟前
  • 末药煎肉塔
  • 还行

脱口秀可能是杨笠那样也可能是罗翔那样,但肯定不是歌手演员选秀咖网红其乐融融边互相吹捧边恰饭打广告这样。

9分钟前
  • 内有恶犬
  • 较差

一整场的广告我也是服了。王建国还是挺好;罗翔也不错;背后那些嘉宾到底干嘛的??杨笠这段子还不如她之前的讽刺力度大呢,这样也能捅G点,这届网友是真的不行,这哪是玻璃心啊,这特么玻璃之城啊。

10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还行

人间不值得 杨笠值得

11分钟前
  • T.V.Zoe ி
  • 还行

借爆款壳子,办腾讯系联欢,集中为金主爸爸提供销量稀有广告位。不是滚蛋吧2020,是趁年末再捞一波。

14分钟前
  • 枫树时光机
  • 较差

广告太多了 杨笠全场最佳 陶勇医生真好

17分钟前
  • H
  • 推荐

怀疑在观众区安装了罐头笑声喇叭。

21分钟前
  • 貓小三的意思其實是如果先生
  • 较差

录播的节目还™️直播······未能倍速,味如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我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又是京东,《京东脱口秀大会/11.11番外篇》竟然有广告效果)

24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大家都不好笑。为什么杨笠的段子依然被拎出来反复上热搜,那个拿女性的年纪开黄色玩笑的池子也能出来说人家说的不是脱口秀,哦,你也配?。。一星给杨笠的段子。一星给罗翔老师一星给陶医生

27分钟前
  • 素衣染天香
  • 还行

罗翔最好笑,陶勇最动人,杨幂好抓马。

32分钟前
  • 小艮
  • 推荐

让我大笑的竟然是方言谐音梗

35分钟前
  • キリ
  • 还行

除了陶勇医生和罗翔老师外,一群有钱人在台上说着自己这一年多不容易,你们可太不容易了。。脱口秀演员红了之后讲段子都不好笑了。说自己接不到活真的是虚伪。广告太多了。。

38分钟前
  • yvonne
  • 较差

开场即巅峰,罗翔老师全场最佳!广告也太多了!

42分钟前
  • 来碗豆腐兔斯基
  • 还行

为了“我感觉自由”。

43分钟前
  • 幸运串茄
  • 还行

相由心生,人各有异。君子温文尔雅,提高上限,小人獐头鼠目,拉低下限。

4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在搞笑方面,最让人惊喜的是罗翔老师,脱口秀与刑法科普融合,真的是严肃活泼。整个场子,大都是在自嘲,譬如杨幂(表情、动作紧张了,不自然)、王建国、李雪琴。真有点东西的还是杨笠,敢于讽刺。从这个角度说,李诚儒钟美美也不错,还用了小品形式“融梗”。必须要赞叹陶勇医生,太温柔的人了,从事迹看,他担得起“伟大”二字。

48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王建国,杨笠,罗翔这三个表演最不错

53分钟前
  • bay135
  • 还行

有点短,好突然就结束了,好多人都没上场啊。杨笠,我滴偶像👍🏻没想到有陶勇医生,看到他的积极向上的状态很感动。

54分钟前
  • Fairy
  • 还行

场面非常热闹气氛异常冷清,有人尴尬有人如坐针毡有人苦笑有人哭笑不得。但看看站在麦克风前的陶勇医生,各自那点破事都不算什么糟心事。(极喜欢杨笠的ending一段。如果大家都能听懂杨笠的好,那所有人都能笑着说出那句“我感觉自由”的那天也许会更早到来。)

55分钟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