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的男人

HD中字

主演:迈克尔·斯图巴,理查德·坎德,弗雷德·迈拉麦德,Sari Lennick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2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3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4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5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6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3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4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5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6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7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8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9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严肃的男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拉里·戈普尼克(迈克尔·斯图巴 Michael Stuhlbarg 饰)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城区某大学的物理教授,学校正决定是否颁发给他终身教授资格时,一位韩国学生向拉里抱怨考试评分不公,遭拒绝后则向拉里行贿。与此同时,拉里的妻子朱迪斯(莎瑞·莱尼克 Sari Lennick 饰)说她爱上了鳏夫塞·艾伯曼(弗雷德·迈拉麦德 Fred Melamed 饰),要求离婚。不仅如此,拉里的无业神经质哥哥亚瑟(理查德·坎德 Richard Kind 饰)越来越成为负担,儿子的犹太成人礼在即,女儿偷钱准备为鼻子做整容手术,而一封匿名信更是要将他的前程毁掉。焦头烂额的拉里求助于多位犹太牧师拉比,但信仰便能帮他走出困境吗?  本片获英国电影电视协会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及金球奖音乐剧和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提名(迈克尔·斯图巴)。绝对控制2016福冈恋爱白书13:你的世界的另一侧嘿!客栈噬谎者-鞍马兰子篇梶隆臣篇-荣耀法则少林龙小子斗气俏冤家步入辉煌西班牙女王战略突击手穿高跟鞋的死神释迦西默简介蜜月岛海角上的兄妹豪客太空人的藏宝图 第一季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九季囧探双雄天王拳恋爱时代第一季花甲少年趣旅行第三季分裂: 黑色子弹星际之门 SG-1 第三季神奇动物学校我们恋爱吧天命香火祝祷蓝白红三部曲之蓝上上无耻混蛋濒危物种小王子1966人质2015阿兹·安萨里:此时此刻

 长篇影评

 1 ) 生活充满未知数

通过各种影视符号描述了主人公寻求人生困境答案与解决的过程,充分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现实的荒缪,凸显出一个存在主义命题,严肃的人生追问只会加剧存在的荒缪与虚无。

你一认真你就输了,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上帝什么时候会给你开个玩笑。就好像你已经证明了薛定谔的猫,但你仍无法知道那只猫的死活。拉里看似窝囊,那也是个对工作,对生活一丝不苟的人。接二连三的不幸不管落在谁的头上都会让人怀疑人生,探讨根本没有意义。科恩兄弟告诉你,这就是生活,不妨坦然面对接受。

 2 ) 上帝不在家

从来都不严肃严肃的科恩兄弟拍了这部叫做"A Serious Man”的电影。和以前一样,他们总是喜欢和自己的犹太身份玩,片中从来不乏性格奇异的胖子,适当的小幽默也是必不可少。
可是表面上看,这部《严肃的男人》似乎好像脱离了科恩兄弟的风格。没有紧凑的节奏,没有锋回路转的剧情,也没有令人紧张的气氛营造。只有一个男人卑琐紧张的情绪弥漫全片。
按照科恩兄弟的“习惯”,继《阅后即焚》的喜剧之后应该是一部黑色电影,延续从《血迷宫》开始的黑色风格。可以期待《巴顿芬克》的诡异奇幻,或者《米勒的十字路口》的仪式化暴力,或者《冰血暴》里冷峻的现实风格,当然《缺席的男人》中迷离的光影效果也非常迷人,有趣的是,科恩兄弟好像抛弃了他们创造的所有经典风格,让所有的期待都化成了《严肃的男人》中现实生活的琐碎。
前三十分钟缓慢的节奏甚至让我怀疑这还是不是科恩兄弟,虽然科恩兄弟喜用缓慢的节奏(像《血迷宫》、《缺席的男人》、《冰血暴》)可他们一向懂得把握片中的情绪,紧张的情绪可以带动缓慢的动作,始终带动观众的热情,可是在这部电影里,我的感觉是,观众的思想也许早就跑得太远了,前三分之一对于生活的细节化描述有些冗长。

但,这并不代表科恩兄弟真的变“严肃”了,第二遍看下来,脱离了血腥暴力的科恩,果然,还是科恩。

两兄弟究竟想在这部电影中说什么?
这还得从开头说起。

电影的开篇是一个看似脱离主体情节的短篇,当胡子花白的老头子摇摇晃晃地走入血中,黑场,出字幕,没有人知道到底他是不是鬼魂,还是这一切仅是严肃的妻子犯得一个错误。
这个没有答案的开头,带出了整部没有答案的电影。

这绝不是一个小人物不堪生活重负最终被逼无奈接受贿赂的堕落悲剧。科恩兄弟表现的是人的一种迷茫的状态。

这本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世界。“严肃”或许可以解释为“理性”。主人公是一个物理教授,他拍着桌子喊"actions always have consequences". 数学公式可以得出答案,物理公式可以证明答案。可是理性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面对世界的残忍,我们心的力量无法承受,面对世界的复杂,我们智的力量无法承受。

当这个虔诚的,一丝不苟的可怜男人被种种问题所困,终于从SY 和他的同时车祸中意识到种种一切也许真的出于某种神秘力量的安排的时候,他也同时发现了,上帝碰巧不在家。

上帝也许真的在某人的牙上刻上了“我需要救赎”这样的话,但他在出门之前忘了留下解决方法和答案。

拉比说的话是:
Hashem doesn't owe us the answer, Larry.


像是与《老无所依》相对,这几乎是一部描写 the country for old man 的电影,在Sy和Larry谈判的餐厅里,旁边的顾客全是老人,值得信赖的拉比也是头发花白,这是一个没有活力的社区,Larry 的女儿每天都去同样的地方,Larry的儿子每天都对他说同样的话。虽然最后好像每一个人的生活似乎都得到了改变,但这仅仅是有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
我一向喜欢科恩这种能够创造一个世界的叙事能力。科恩兄弟的电影里出现的情节和人物从来都不是现实的,他们都被贴上了“科恩制造”的标签,在这部异常现实的电影中也不例外,属于科恩的黑色喜剧风格无处不在~
只是同以往的“好看”的科恩电影不同,它整体风格上有点《巴顿芬克》的影子,情绪也有点偏向《缺席的男人》,但它比《巴顿芬克》更现实,比《缺席的男人》更有焦虑,出于两者之间,缺少了《巴顿芬克》的想象力,也不如《缺席的男人》那样宁静动人,初看上去有些无趣,但,电影中的细节非常多,这确实是一部更值得细细去品的电影作品。

总之,科恩兄弟还是那个科恩兄弟,他们想说的或许是,

这是个用科学无法解释,用信仰无法解决的世界。也许我们能做的,只是,承受痛苦,并变得,不那么“严肃”而已……






 3 ) 《严肃的男人》:做一只淡定的猫

生活,应该是严肃的,还是扯淡的?这是个问题——对大学物理教授拉里·戈普尼克来说,这更是个严肃的问题。在科恩兄弟的导筒下,戈普尼克是个生活很严肃的男人:他严肃的对待工作,严肃的对待家人,严肃的对待邻里,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犹太信仰;换句话说,戈普尼克是个严肃的老师、严肃的丈夫、严肃的父亲、严肃的邻居、以及严肃——以前或许有点游离,但后来显然死心塌地——的犹太教徒。

科恩兄弟在片头加了八分钟的古装寓言小故事,一个雪夜不请自来的老者,妻子果断的给他胸口插了一刀,老者踉跄而去,但他究竟是魔鬼还是正常人,夫妻俩争论不休也没有结果。这与戈普尼克在讲台上不遗余力的描述的“薛定谔的猫”理论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在量子力学中,“薛定谔的猫”形象的隐喻了微观粒子的随机状态,当然在这样高深的学术范畴中,那只猫是死是活与普通百姓无干,但若把这种随机性引申到日常生活和伦理道德的领域里,混沌之神难免使得一切都扯淡起来——观众们当然想知道,那个雪夜老者究竟是不是魔鬼?
康德说,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居然是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而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不二法门便是因果逻辑,哲学家们会把这玩意总结成“logos”之类的东西,但是,事物之间的变化真的有因果联系么?量子力学已经彻底颠覆了这种朴素的认识观,上帝开始掷骰子了,这个世界不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运行的,而是充满了匪夷所思的不确定性。

戈普尼克的分裂就在于他可以用满黑板的数学运算来证明事物的不确定性(梦中的这一场景让人忍俊不禁),而他在生活中却无法接受秩序的紊乱:为什么自己这么优秀,老婆竟会爱上隔壁的老鳏夫?为什么自己要给老婆和鳏夫腾地方,搬出家里住到汽车旅馆?为什么鳏夫好好的又出车祸死了?为什么鳏夫死了自己还要给他(自己妻子的未婚夫?)操办葬礼?为什么有人写匿名信诬陷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几乎任何宗教都包含着朴素的善恶有报道理,所以戈普尼克多少有些置疑上帝(这一神义论的经典诘难藉由他哥哥亚瑟之口说出)。他要去找拉比(犹太牧师)告解,但是,高深莫测的拉比们要么不见他,要么就是讲一个连他们自己也解释不了的故事——就像我们费尽心思理解片头的寓言小故事一样,戈普尼克听了以后便更加抓狂。
很哲学的主题,却被科恩兄弟阐述得妙趣横生,笑点迭出、酣畅淋漓,如果要形容这种喜剧技法的话,必须得套用那套炒股软件的名字——大智慧。
可怜的戈普尼克,他不知道,在生活中,他也是那只薛定谔的猫,一切都不遵循逻辑。

一切都不确定,来自韩国的朴同学究竟想不想贿赂他,账单究竟是不是朴爸爸付的,戈普尼克统统不知道,但是,思忖再三之后他还是改动了朴同学的不及格成绩。
于是,乌云压城,龙卷风将至,医生打来电话告诉他:要跟他严肃的谈一谈他的X光体检结果。
影片结束了。未来究竟怎样,还是像那只薛定谔的猫。
猫是死是活,其实只有猫知道。
不过在我看来,所谓“严肃的男人”,也许指的不是戈普尼克自己,而是他的儿子丹尼。当他在吸完大麻的状态下也出色的完成自己的犹太成人礼后,他见到了那位父亲一直想见而无缘的犹太老拉比马沙克。马沙克把丹尼上课被缴的随身听还给了他,此时丹尼冀望着马沙克能说出一番深奥的人生道理来,但老拉比只是淡淡的复述了几句歌词——正是丹尼上课偷听的Jefferson Airplane乐队的那首《Somebody To Love》。
这个道理,正像科恩兄弟在片头引用的那句犹太名言:“以质朴之心坦然的接受一切”。
我们都是薛定谔的猫,区别仅仅在于,你能否做一只淡定的。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3月3日)

以上是给报纸写的稿,很短,感觉很多问题没写清楚,所以我再补个长的尾巴。首先声明:以下的影片解读纯属我个人的感受和分析,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对科恩兄弟的创作原意做出明晰的判断(其实这本身就是个伪问题),还是那句话,电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是导演,而是每个观者自己。
在进入正文之前,先抄一首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
 
看完电影《严肃的男人》或这篇影评的朋友,相信一定会对这首诗更有感触。
为了使论述显得有层次感,乱分几点吧:
 
1.叙事
主要从结构上讲讲吧,《严肃的男人》的叙事结构不复杂,但是用得相当精妙。

A.插叙
插叙其实很难用,搞得不好会搅乱整个叙事结构,但科恩哥俩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片中的插叙主要有三大类:片头小序幕;片中第二个犹太拉比讲的故事;以及主人公戈普尼克多次出现的梦境。
先讲片头那个,故事的具体涵义第4点再论,从结构上讲,这个片头序曲起到了提点全片的作用,这让我想起了塔科夫斯基的《镜子》和《安德烈·鲁布廖夫》,前者用了一个催眠师治疗口吃患者的小序幕;后者则用了一个俄国中世纪农民发明热气球上天旅行的小序幕,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与老塔比较,科恩哥俩用的序幕在时空背景上更加跳跃——老塔的两个序幕都是与影片主题内容时空相同的,但科恩哥俩直接从1960年代穿越到中世纪,地点也从美国窜到了欧洲,但由于犹太背景的同一,使得序幕与正文的连接也不那么突兀了(有趣的是,老塔的所有电影几乎都有序幕式的结构:如《索拉里斯》中一开始的地球场景,《牺牲》中一开始亚历山大长达八分钟的絮絮叨叨)。
第二个拉比讲的故事在结构上的作用与片头序幕相同,不再赘述。
戈普尼克的梦境则直白的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大多是他的噩梦,表达了他对于现状的不满和欲望的释放——这就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简单照搬。梦境这东西,用不好会让全片支离破碎,但科恩哥俩在结构安排上很好,戈普尼克一俟遭受打击,便会通过做梦来释放,然后继续过他的“严肃”生活,现实张,梦境驰,一张一弛,节奏便被稳定了下来。
此外,还得谈谈字幕,在除序幕外的影片主体,科恩哥俩加了三次字幕,指明了戈普尼克面见三个拉比寻求告解的过程,也可以由此将影片划分为三个段落,不过从整体叙事上来看,去掉这些字幕于字幕毫无影响,应当说,字幕就相当于着重号,其强调功能大于结构划分功能。
       
 B.单人多线
《严肃的人》全片以戈普尼克为核心,所有的人物及故事线索均围绕戈普尼克展开,戈普尼克成为叙事结构的基点,由他的生活时间为线索,将一个个故事铺展开,自然符合大多数观众的观影习惯。所以,全片插叙虽多,但不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戈普尼克居功至伟。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人都是为戈普尼克配戏的,但有个人却有相对的独立性:戈普尼克的小儿子丹尼。别人的心路历程都是片段式的,出现在剧中都是为了给戈普尼克制造戏剧矛盾,唯有丹尼本人也有一条相对完整的生命路径展现,也有自己的成长和心路历程的转圜,而片中围绕着丹尼,也安排有一些辅助人物专门给他配戏,所以丹尼也可以看作是一条复线。当然,相对于老爸来说,丹尼还是居于次要地位。
再拉开来说,还有一条隐微难见的次次要线索,就是戈普尼克的哥哥亚瑟,此人主要以戈普尼克的家庭负担的戏剧形象于片中出现,但是他个人的经历也可以被简单勾勒出来,相对于他人,亚瑟略具独立性。非要说是三条线索,也能说通,但有些牵强。
有意思的是,三个人都是一家人,而且是——男人,个中深意将在第3点中忽悠。
 
2.喜剧
我看《严肃的男人》笑翻了,笑点N多,而且出其不意,但都印象深刻。什么叫幽默?卓别林是,科恩哥俩也是。而且科恩们很黑色,嘲讽中带着诡异,独步影坛,无人可及。
片中的幽默许多都是通过细节展现的,整体叙事波澜不惊,但稍一放松科恩哥俩便有惊喜奉送:戈普尼克正被律师搅得焦头烂额,便进来了个肥胖老迈的家伙,还拿着厚厚一叠卷宗,这位肯德基爷爷造型的老头突然站起来目瞪戈普尼克,老戈骇然,正当观众伴着老戈不明就里时,老头轰然倒地,心脏病发,死了——这个场景据说是科恩哥俩当年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构思的;还有丹尼借来(借钱买?)的随身听被老师收缴,出借的小胖子总想找机会揍丹尼一顿,但每当丹尼路过小胖子家,总是撒腿就跑,小胖子气喘吁吁却总也赶不上;另有戈普尼克开车时见到意图让他改成绩的韩裔朴同学,戈普尼克难得的伸中指发泄,马上就追了前车的尾;还有老婆与隔壁的鳏夫塞·埃伯曼正在筹划结婚,埃伯曼却因车祸突然离世(与戈普尼克追尾平行剪辑),罹难后的埃伯曼在老戈家办起了头七(Shiva),警察上门查问,老戈话到嘴边又咽下了——难道说:“我正在给我妻子的未婚夫办头七?”;最后老拉比马沙克背起了摇滚歌词,更让人忍俊不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几乎所有的桥段都包含着喜剧性,这是《严肃的男人》最大的美学特点。
细节也包括台词,例如丹尼的校车上有个同学,一口一个Fucker,She is fucker,He is Fucker,Both都是Fucker,喜感十足;还有戈普尼克的邻居父子俩,当老戈与他争论篱笆的界限时,这位猎人父亲拽了吧唧的一句Measure(去量!),与他的纳粹造型十分匹配——丫越野车顶上的死鹿也很拉风。
细节还包括造型,戈普尼克的女儿萨拉就很突出,不合体的黑框眼镜,有些歪斜的身姿,把个不招人待见的傻妞衬托了出来;还有邻居爷俩一水的短发纳粹造型,以及萨姆斯基夫人总是迷离的大麻眼,以及戈普尼克同事的老书呆子行头,无一不贴合人物的身份。
话说回来,《严肃的男人》全片都是笑中带泪的,很辛酸,戈普尼克是个好好先生,本应跟雷蒙德一样人人都爱的,但是几乎混到了妻离子散的境地,岂不令人唏嘘?
这就要说到第3点了。

  
3.男权
《严肃的男人》是个不很严肃的翻译,片名也可以就译成《严肃的人》,不过Man一词在英语中本身就既可以指男人也可以泛泛的指人类、人。科恩哥俩也许无意识的就利用到了该语词在英语中本身就有的男权含义,事实上,通观全片,《严肃的男人》的确是关于男人的故事。
戈普尼克的妻子朱迪斯除了与老鳏夫勾搭成奸,没有别的作用,这就是个坏媳妇的形象。女儿萨拉更是无甚戏分,突出戈普尼克的家庭重担而已。萨姆斯基夫人则是个勾引人的尤物——戈普尼克的情欲指向,再加上几个可有可无的老年女秘书形象,《严肃的男人》里就没个像样的女人。
戈普尼克不消提,前面说过,丹尼的故事其实也不可忽视。当老爸陷入一个个不可名状的 莫名困境时,丹尼却绝境逢生,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Bar Mitzvah(犹太成人礼),而且随身听失而复得,丹尼最大的困境消除,俨然成了候补纯爷们——所谓一个Serious的Young Man。
亚瑟很酷,这是个雨人式的家伙,当临界弱智的他已届中年还得靠戈普尼克照料时,委实可怜。不过看着他的笔记本,戈普尼克却惊愕于他可能具有的数学天才。事实上,片中当戈普尼克被逐出家门,栖身于汽车旅馆时,老哥俩夜不能寐,亚瑟一番痛哭后,戈普尼克在废弃的游泳池里抱着他,高大佝偻的亚瑟哭得像个孩子——是不是科恩哥俩的真实经历改编?
大反派塞·埃伯曼也是爷们,他死后阴魂不散,成了戈普尼克的心魔(他生前的表现也很酷,抱着戈普尼克,要赶他出自己家门时还人五人六的握住老戈的手,一副政治委员谈心的架势)。在梦境中,埃伯曼抓着戈普尼克的领口往黑板上撞,高呼:我操了你的老婆!——这话几乎是所有异性恋男人的命门。看来,朱迪斯在埃伯曼和戈普尼克间,无非是个男性争夺的标的物而已。对男人来说,敌人也是男人。埃伯曼处处以“A Serious Man”自居,这个目标简直成了悬在戈普尼克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围绕着片名,我们可以看到:戈普尼克想成为A Serious Man,埃伯曼已经是A Serious Man,丹尼似乎即将是A Serious Man,亚瑟则不理解为什么他的Hashem(犹太上帝)不让他成为A Serious Man——所以,这是个爷们戏,解决的就是男人如何“严肃”,如何成为纯爷们的问题。
科恩哥俩几乎只拍男人戏,拿奥斯卡的《老无所依》也一样。熟悉什么题材就拍什么,这无可厚非。
正因为此,我们也可以把本片看作反映戈普尼克的中年危机,以及丹尼成长的烦恼的故事——纯爷们的。基于此,本片也可以被解读为是中产家庭危机的描摹,戈普尼克的家庭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而他所居住的区也是典型的中产社区(整个社区不见有色人种出现,是否传说中的Restricted Community?)。
 
4.反目的论-决定论的世界观
《严肃的男人》为什么是独立电影?就是因为剧情有些许晦涩,这种晦涩感几乎全部来自片中对反目的论-决定论的世界观的展现及其向犹太教信仰的延伸。

A.薛定谔的猫①
这是个重要的隐喻,戈普尼克在大学讲坛上教授这个,可他只在数学-物理学的领域里能接受它。这东西涉及量子力学,我用数学看不明白也讲不清楚,科普的理解,就是事情随机了,上帝掷骰子了,用在片中的含义跟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和ERP佯谬应该是一回事——当然这都是现代物理学的概念,科恩哥俩也不是专业人士,影片的使用也是对生活世界的比喻。
牛顿的经典物理体系是周严的,决定论意义上的,宇宙按部就班,用数学公式可以推算出一切。也就是说,在牛顿的数理体系里,偶然性没有存身之地——你不知道是因为数据没有采集到,实验条件不够,或者你的数学不够好。但是薛定谔那只可怜的猫却告诉我们,你搜集到了数据,实验条件成熟,数学公式也够用,但是,亲爱的,猫总是陷于一种死/活的混合状态,喵了个咪的,猫死不死取决于你有没有观测——Fuck!这是个随机事件!
量子力学把经典物理学建立起来的严丝合缝的宇宙体系轰得七零八落,物理学家们掌握了规律,可终极规律却是:没有规律(随机规律从逻辑上来讲等同于没有规律)。我这种文科生还好点,横竖不懂,不少物理大牛可受不了这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版后,几位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物理学家相继自杀,就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受不了这个——数学失败了,宇宙和人生的意义也就被彻底架空了。
=随机性在《严肃的男人》里随处可见,一切都处于似是而非的混沌状态。从戈普尼克的角度来看,他无法理解自己身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便是和戈普尼克一样搞不清真实状况——是不是朴同学向戈普尼克行贿?谁写了匿名信诬陷戈普尼克?亚瑟是白痴还是天才?他是不是犯下了赌博和鸡奸罪?谁又在唱片俱乐部消费了巨额账单?最后为什么会龙卷风来袭?戈普尼克的X光结果到底是什么?一切都是问号——而这样一来,片头的序幕故事就不难理解了:老者是人是魔,其实不可揣测,一切都处于随机混沌中。
不过话说回来,随机性也有其可爱之处,在我看来,剧情片与纪录片的区分标准,就在于随机性的大小;而文艺作品中的所谓永恒主题,其魅力之源也在于,它是随机的——紫霞对至尊宝的那份随机爱情,不就百转千回亘古流芳么?
生活中的戈普尼克就像那只薛定谔的猫,莫衷一是,似是而非。那只猫若局限在量子力学领域,与百姓无干,可一旦引申到日常生活里,戈普尼克的麻烦就大了。戈普尼克拒斥偶然性,他习惯于按部就班的中产生活,相信善恶有报与司法正义(片名中“严肃”一词的含义也可以从这方面理解,如果把Serious翻译成“认真”,实际上意味着戈普尼克循规蹈矩,不能接受混沌与随机)。再者,戈普尼克是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于是乎,下面的情形就出现了——

B.犹太教背景下的神义论辩难②
也许是由于自己的犹太出身,科恩哥俩一直在片中拿犹太教说事。当戈普尼克遭遇困境时,他开始向拉比们寻求答案。这便出现了犹太教背景下的神义论辩难——所谓神义论,乃是莱布尼茨造Theodicy一词肇始,神义论问题来源于为上帝与恶的关系做辩护:上帝若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为什么还有恶?
恶落实在戈普尼克那里,便是他所遭遇的困境——自己笃信Hashem,还一门心思的向Hashem的代言人求助,可Hashem为什么让自己过得如此的狼狈不堪?戈普尼克没有直言,这一辩难由他的哥哥亚瑟在废弃游泳池里的哭泣直接发出。亚瑟痛哭流涕的质问苍天(Hashem),为什么对自己如此不公——这便是普通人的神义论问题。对一个一神教的信徒来说,世间的恶从何而来?恶的存在不是与上帝的神格相悖么?
把神义论从基督教背景中拉出,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就已经发出了神义论的辩难,不过柏拉图自有源自古希腊宇宙论的解决方案(说句题外话,怀特海那句“整个西方哲学史都是在给柏拉图下注脚”真没说错,现代西方哲学的所有问题古希腊那帮富贵闲人们全都忽悠过了):从柏拉图的“德木格”造世神开始,普洛提诺的“流溢说”集大成,恶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位格,而被解释为善的缺乏及为宇宙的整全所不可或缺。基督教勃兴后,圣奥古斯丁承继希腊先贤,又提出了人的自由意志是恶的来源的神义论说法(暨所谓“审美的神义论”,虽然在逻辑上并不能贯彻到底,但亦成为后世保守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之一)。

然而邓斯·司各特用偶在的非审美神义论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按照这一说法,偶在性取代了目的论-决定论的神学基石,一切都是偶然的,就连上帝造世也是偶然的,上帝可以造也可以不造,可以造成这样也可以造成那样(这倒与“薛定谔的猫”理念相通了),由是,上帝与其造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所以,上帝是隐匿的,上帝的意旨凡人不可揣测(后世的汉娜·阿伦特进一步总结为“恶是自由的代价”,其与邓斯思想的承继一目了然,汉娜也称邓斯为“世界上第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
这样一来,第二个拉比所讲述的犹太牙医在Goy(非犹太人)患者牙齿里发现希伯莱文字的事件便不难理解了,套用天主教神学家司各特的观点:Hashem的意旨凡人是无法揣测的,Hashem万能,Hashem的造物完全出自Hashem的绝对意志。所以,没有答案,作为Hashem的信徒,你只能满心欢喜的尊奉他。由此说来,亚瑟的控诉也被化解了,Hashem给你什么不给你什么,皆由全知、全能、全善的Hashem神断,蝼蚁凡人岂有自知?
通俗的说,作为信徒,你这个渺小、卑微的人格在Hashem永恒而充满无限荣光的神格下只是偶在、随机的,神恩不可感,神威不可测。于是,科恩兄弟在片头引用犹太教著名拉比Rashi的话:“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便不难理解了——Hashem要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休想质问Hashem。对Hashem的造物来说,Hashem隐匿了。由此来说,第二位拉比的态度其实是完全符合非审美的神义论理念的——不解释才是真正的敬神,才是尊奉Hashem,戈普尼克一个劲的想听解释,其实是把他的数学脾气引入了宗教信仰中。

当然,这些神义论思想都是基督教背景下的,上帝与造物间的联系是偶在、隐匿的,于是基督教神学的重心从三位一体的上帝向第二位的耶稣基督转移,世称“十字架神学”。也正因为此,耶稣在十字架事件中的临终呼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可福音》15:34)也就可以理解了。在审美的神义论的思辨体系中,上帝冷漠的高高在上;而在非审美的神义论思辨体系中,神的全能使造物成为偶在,神也通过十字架事件血淋淋的再次惊醒世人:人保有自由的秘密在于承纳和担负其造物的偶在性——也就是说,信徒也不过是上帝荣耀下一只偶在的“薛定谔的猫”,而承纳和担负这一偶在性就在于你得“做一只淡定的”。
十字架神学亦成功的应对了来自“抗议的无神论”的危机,事实上,亚瑟的游泳池哭诉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抗议的无神论”的表述,其实“抗议的无神论”和审美的神义论(暨“哲学有神论”)遵循的正是同一理路:试图把造物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反窥上帝的身影——这当然遭到了非审美的神义论的迎头痛击。

放在犹太教背景中,戈普尼克的遭遇还可以被类比为现世的约伯,为避免麻烦,旧约里的记载我就不予置评。有论者将《旧约》中记载的约伯性格变化的过程归纳为“厌”、“疑”、“怨”、“斥”和“抗辩”五个阶段③,但戈普尼克最多到了“怨”和“斥”的阶段,从未发出过约伯式的抗辩。片中的抗辩乃是由亚瑟发出,直接看亚瑟抗辩的内容,与约伯一样都有置疑上帝不公之意,不过亚瑟并未经历从曾经拥有到莫名失去的过程,再加之他醉心于宇宙随机率的计算中,其心态和境遇自然与约伯不可相提并论。而且检视片中的抗辩应当将戈普尼克和亚瑟的境遇联系起来看才有意义(亦暨戈普尼克的抗辩藉亚瑟之口说了出来),所以此一抗辩更多的类似于经典的神义论抗辩表达,而非简单的约伯式抗辩(当然从哲学基础上看,约伯式抗辩也可以看作是神义论抗辩的一种具体表达方式)。
基督教解决非审美的神义论所带来的神学困境的方法是向十字架神学倾斜,那犹太教神学是怎么解决约伯问题的?这很有趣。要从宗教背景仔细的解读《严肃的男人》,必须涉及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比较研究,这超出我的知识水平。不过十字架事件显然是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水岭,不承认福音书的犹太教徒如何能接受一位与自己仅仅有着偶在、隐匿联系的Hashem?不承认启示录的犹太教徒是否具有又如何接受Eschatology(末世论)的思想?
科恩哥俩在片尾给了戈普尼克与约伯截然不同的结局,耶和华后来又赐福给约伯N多的大型家畜和儿女(《约伯记》42),但戈普尼克刚刚改动了朴同学的成绩,就接到了体检医生的电话,他的X光片福祸未卜(Hashem惩罚了他?),然后窗外黑云压城,龙卷风降至。丹尼和同学们看着远方正在升腾的风暴,一种Eschatology的感觉油然而生,莫非这是科恩哥俩对于最终审判的隐喻?这可是违背犹太教义的吧?

总之,整部《严肃的男人》的戏剧矛盾以“薛定谔的猫”为核心喻体,继而发展为针对犹太教的信仰危机。按照片中的剧情走向下去,似乎尊奉福音书是唯一的出路,不过这却是对犹太信仰的背叛——所以,我很想知道美国的主流犹太社群对于此片的态度。

5.科恩流
从《血迷宫》到《严肃的男人》,科恩哥俩的风格已经炉火纯青。如果是,《金钱帝国》和《老妇杀手》这样的作品还有些向商业妥协的话,那《严肃的男人》这样的作品,则完全是属于科恩哥俩个人的。
科恩哥俩在此片中也没有启用大牌明星,演员大都是电视剧演员出身,其中扮演第一位代理拉比的西蒙·赫尔伯格最令中国观众印象深刻,因为这哥们在《生活大爆炸》的表演中令人过目不忘——值得注意的是,赫尔伯格在TBBT中扮演的亦是一位犹太工程师(他总是强调自己在MIT拿了学位)。
影片的影像风格很平实,家长里短的场景伴以家长里短的光影设计和镜头切换,粗看与家庭题材电视剧无异,但是科恩哥俩剪辑上非常巧妙,幽默且多喻——例如戈普尼克追尾那段戏,与埃伯曼驾车平行剪辑,老戈撞车前切了一个埃伯曼转弯的镜头,然后“砰”的一声虽然来自老戈追尾的声画对位,但显然亦埋下了埃伯曼出车祸的伏笔。而别的镜头用的都十分平实,没有炫技,最多用下主观镜头。梦境、吸大麻后的眩晕也都是常用的影像语言。

科恩哥俩的个人风格在《严肃的男人》中已经炉火纯青,借用围棋的说法,可以把《严肃的男人》看作是“科恩流”的代表作。
必须指出的是,《严肃的男人》的主题其实是科恩哥俩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特别是弟弟伊桑·科恩,他在普林斯顿曾拿过一个哲学学位,他的毕业论文题目则是Two Views of Wittgenstein's Later Philosophy(《关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两种观点》)。老维何许人?20世纪首屈一指的大哲,值得注意的是,老维在一生中最后的时光都在思考关于确定性的问题,他最后的思考亦结集成《论确实性》一书出版④,这种对确定性的怀疑当然成为维氏后期哲学思想的重要线索,伊桑·科恩念大学时就纠结在其间,这回总算跟哥哥一起藉电影为工具来了个思考的总爆发——犹太教的背景则完全来自哥俩的出身。
再补充一句,维特根斯坦也是个犹太人,却笃信天主教(虽然他的信仰方式迥异于普通教徒)。
照这样看来,事情愈发清楚了——戈普尼克迟早得改宗。
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严肃的人。
 
①本段主要参考: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②本段主要参考:林国基《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统》,上海三联&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③参阅:周平《约伯性格对罪与罚理念转换的意义》,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④此书亦有中译本: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张金言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

 4 ) Live with it

the opening chapter is a big hint. the schrodinger cat is a big hint. the tooth back letter is a big hint. how sturbbon a man is to still hope to get an answer for the flim.

live the life, live through it. Even everyone knows for sure that the end is coming, few of us are wise enough to really understand and accept it.

coens are born flim makers. No gun shooting, no car chasing, no sexy blondy, they told a plain story with a whole new perspective.Just like Rabbi Scott has told larry, with a wondering eye, life will be different.

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It really requires guts.

 5 ) 认真做人——A serious man

香港国际电影节曲终人散,回想起来,我们重新发现了龙刚的魅力本色,不禁为他鼓掌;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新作《时光微尘》(The Dust of Time)严重失准,令人失望,而以单一部电影计,我的最大收获就是科恩兄弟(Coen Brothers)的A serious man。

电影一方面延续了科恩兄弟一贯地教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婚外情和钱外怪的母题当然少不了,之前的Burn After Reading用了五大明星,今回却转过来没有巨星挂帅,更重要的是,科恩兄弟摆明车马回归他们的犹太传统,在影片中探索宗教问题。

影片起初教人以为科恩兄弟故弄玄虚,先引述中世纪犹太拉比Rashi的一番话——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然后,又以一个雪夜的离奇故事作为引子,似乎同一件从不同角度看,完全不同,丈夫只是请老人来访喝汤罢了,妻子一口咬定老人是邪灵,手刃老人。日常可能是比较简单的,但一个人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去审视生活,有时就会变得复杂了。似乎Rashi的话不无道理。

电影进入正题,却与引子中的旧世界倒过来,当日常的事变得复杂离奇,一个人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去审视生活,可以变得简单且一如Rashi所言吗?主角是犹太籍物理教授Larry,弟弟有科研才能,但他生病兼惹上官非,妻子要办离婚,令Larry苦不堪言,女儿要整容,对叔叔占用厕所不满,儿子要行成年礼(bar mitzvah),却不像一个成熟的少年人,Larry终生职位快到手了,却因学生的贿赂之财而顿生波折。

但从另一角度看,弟弟仍安然无事,搬出去就解决了女儿的投诉,妻子的情人横死,和Larry仍有复合可能,儿子的成年礼总算过了关,贿赂之财也许可以救Larry一时之财困。而最后,一切面向开放性,只余下各种可能,弟弟的官非不知如何解决,复合只是可能,女儿不知会不会听父亲的话,儿子面对龙卷风暴,Larry的健康可能有事。

是的,A serious man呈现了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一个大麻的世界,一个突然之间天昏地暗的世界,一个在龙卷风下秩序顿失的世界,从物理的角度出发,也是一切不确定——这只是问题的开端而已。科恩兄弟轻轻地探询犹太的宗教文化能不能够为一个充满机遇与可能性,带来一点稳定性,历史、前人与拉比的经验可不可以给与教导呢?

片中Larry咨询了三个拉比,彷佛面向人生的三个逃生出路。第一个年轻拉比教他用新角度看世界,第二个拉比告诉他,我们不能够知道上帝的启示,但帮助他人不失为好事,第三个老拉比根本不想见他,Larry要求谈一下,老拉比却推说正在思考。但当成年礼后,Larry的儿子会见这位老拉比,老拉比开金口勉励他be a good boy,其它呢,一如高挂在老拉比办公室墙上,由卡拉瓦乔(Caravaggio)所画的上帝命阿伯拉罕杀长子艾萨克图——这是一个荒谬的世界,人的思维、理性和道德都不能救渡人,be a good boy是做好自己的本份,至于更进一步了解上帝的意思则似未可知。万事不确定,上帝又好像在某处盯着我们,噩运更随时登门而来,令人老是感到惴惴不安。

Larry仍是迷茫,他想做一个serious man,认真做人,但他的生命中出现了许多serious problems,教他不断想知道应该怎样做,他在学问、事业、道德、家庭、社群等等方面都下了功夫,但他的生命还是一团糟。高安兄弟没有说教,他们用故事自身说话,他们并没有让Larry轻易找到答案,也不可能找到确切的答案。A serious man是一部由问题意识带动的电影,很深刻,也是今年目前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最引人深思的一部电影。

 6 ) 薛定谔的猫,to be or not to be

       如果一部电影在你看的时候觉得很闷,百无聊赖,看完之后,觉得很爽,值得细细品味和回味;看的时候觉得抓不住重点,看完之后却发现片中的每个小细节都透露出闪光点,值得细细品味和推敲,那不得不说这部片子很好,很内涵了。而昨天看的《a serious man》就碰巧是这种类型的片子。看的时候虽然有点“痛苦”,而看完之后发现之前所有的煎熬都是值得的。

        故事中男主角的职业是大学的物理老师,在电影中,他不停给他的学生讲授关于薛定谔的猫的相关内容。而与薛定谔的猫相关的不确定性,正是整部片子的主题。在每天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带有不确定因素的事情,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些事情,正是片子中导演要与我们探讨的话题。

        故事最开头所抛出的那个小故事,从中就可以看出很多。当据说已经死掉的人敲门时,就面临了第一个不确定的问题,他到底是帮忙的热心人,还是魔鬼的化身呢?夫妇两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和依据。而随着事件的发展,妻子捅了他一刀,有迎来了第二个不确定性。到底是杀了人,还是捅了魔鬼呢?当那个传言中已经死亡的人,在被捅了一刀之后,看上去很健康而又跌跌撞撞的离开时,又留下了第三个不确定性。到底是恶魔离开了,是好事,还是捅了人,第二天有人会死去,惹来一身麻烦,是坏事呢?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在观看片子的过程中,恐怕大多数人在心中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倾向性。对于夫妇二人所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也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结果。如果把遇到魔鬼还是圣人这件事情当作是生活中会发生的不确定事件的话,这个小故事想告诉我们的就是,即使事件不断的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因为经历者的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会对事物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评判标准。当不确定的事情与比较确定的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相遇时,就会产生奇妙的作用。不确定的东西,也会慢慢的确定下来。这种确定和不确定之间的矛盾,也是影片想要展示和讨论的主题。

        片中的主要角色有两位,已经是中年人的父亲和马上就要成年的儿子。他们在片中所有的经历,正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矛盾,不确定的事件与确定的人之间的矛盾,以及确定的事件与不确定的人之间的矛盾。本来父亲的生活平静而幸福,大学教授,事业顺利,膝下有儿女。却突然在各方面遇到了各种问题,离婚,匿名信,唱片事件,车祸等等。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毫无征兆而言,然后又都把他逼到了一个非常可悲的困境中去。看电影的过程中,最杯具和觉得比较沉闷的一点就在于,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到了他那里都变成了大事。明明问题的原因不在于他,最后他却又都让自己处在了一个极其被动和无奈的位置。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很琐碎的小事,所以反而让人感同深受,而且觉得非常的压抑。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主角自己的性格使然。

        片中最能表现他性格的,当属几段对话。首先是他与自己学生的对话,在讨论用数学的方法去证明和理解薛定谔的猫时,他的态度就是要“确定的”的知道其“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与他所讲授的知识之间,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说明了他是一个凡事都需要一个明确答案的人。同时,由于他的犹太身份和社区身份,使得他又是一个生活中有很强原则性的人,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一个“serious man”。所以,当他遇到各种预期之外的问题时,当对方给他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要求时,他就无法拒绝了。将自己陷入了非常被动的位置。

        因为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所以他无法拒绝。而他又极其郁闷,需要一个出口。于是他就将这一切诉诸于宗教。是神的旨意吗?为什么我要经历这些呢?这些都成为了他在片中不断追寻的问题?也问了几个不同的拉比。而这种想对不确定的问题寻找一个确定答案的方式,最终还是失败了。几个拉比的答案都无法解决他的困惑,反而加重了他的郁闷和压抑,也让在看电影的俺变得更加“痛苦”。

       于是他开始寻求解脱,开始做梦,和邻居搭讪。所谓日有所思,也有所梦。梦中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正好表现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想要挣脱世俗束缚的心态。偷情、将弟弟偷渡出去。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被道德和理性所束缚的他,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而这些梦最后都以噩梦收场,也说明了他自己内心的挣扎。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情节,其实是比较不能理解的。因为中国文化当中,“务实”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更习惯于根据客观的事物来改变自己的主观行为,而不是像片中的主角一样,用道德和理性将自己束缚起来。当不确定的事情发生时,就用一种不确定的方法去解决它,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识。而认识到这一点,则花费了主角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

        所有的事件,如暴风雨一样的突然开始,又如暴风雨一样的突然结束。虽然他的生活变得非常糟糕,但是一眨眼的功夫,所有的问题又都解决了,而这个过程中,他什么力都没有出。这也是不确定性的完美体现。在影片的最后,他在几经挣扎之后,将那个学生的成绩改及格了,也算是给出了某种答案。而此时响起的那个电话,却又滋生了无穷的悬念。又发生了预期之外的事情,他又该何去何从呢,是继续做一个“serious man”,还是用一种不确定的方式来面对生活呢?

        另一条线上,儿子的生活则与父亲正好相反。读书,接受教育,接受成人礼,都是一些生活中非常确定的事情。而他却以一种非常不确定的方式去面对。上课听广播,吸大麻,用老爸的名义给自己订购唱片。因为这些不确定的行为,使得他原本很“确定”的生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尤其突出的是在成人礼上。他在吸了大麻很high的情况下,完成了成人礼,实在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他看上去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在这样“神圣”的时刻,却没有引发问题,事后还得到了大家的赞誉。而仪式完成之后,他来到老拉比的面前,从他那里取回了自己的收音机时,两人的对话非常有意思:
    When the truth is found to be lies
    and all the joy within you dies
    don't you want somebody to love
    don't you need somebody to love
    wouldn't you love somebody to love
    you better find somebody to love

         到了一辈子的拉比的老人,却从收音机里得到了各种有趣的想法,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和感动,得到了启示。这又完美的体现了确定当中的不确定性。

        影片的最后,儿子一边听着广播,一边望着施虐过来的龙卷风,他的生活也才刚刚开始,他也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问题。

        生活总是不确定的。

 短评

神奇的逻辑~

5分钟前
  • 小蓝
  • 力荐

简直就是 @薛定谔 的菜。

9分钟前
  • 舒克格勃
  • 还行

样样都无所谓,样样都致命;一切都很重要,一切都不重要;一个将死不死的男人。谁关心。

11分钟前
  • Small.D
  • 力荐

科恩兄弟这部现代版的《约伯记》有着十分私人的感觉,它的存在主义体现在一个现代个体对于形而上力量的追问。上帝的行迹无法揣摩,而拉比的阐释则一个比一个神秘。严肃和数学一样理性的生活方式再也不可能,但科恩的邪恶讽刺在于,他们让上帝的愤怒最终真的降临在世界和主人公身上。电影里有着一个微妙的美国主题,在60年代的美国,罪孽意味着金钱上的债务关系,而债总是要还的,这一点主人公儿子这一条平行剧情线讲得清清楚楚。最终世界末日降临在翻卷着星条旗的小镇上——美国人大概真是欠钱太多了吧。

12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科恩用一部电影的篇幅告诉我们一个浅白的道理:when you are serious,you lose。

13分钟前
  • 劳永逸
  • 还行

重看,开始喜欢了,虽然还是闷,但是整体编排和局部设计都太有趣——更准确的说是蔫坏——了。

1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的确是部严肃的影片。父亲和儿子就像平行里的两个时间阶段的男人及所遇到的问题,引用片中第2个教士的话“不要去管结果”“结果谁在乎呢”,影片的结尾同样如此:父亲接到医院的检查结果,儿子面对袭来的龙卷风,观众在想弄明白结果的时候戛然而止。《生活大爆炸》的犹太哥们居然也参演了。

2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总是带着各种不确定——或许有不少人喜爱这样的题材,但抱歉,刻意复杂化又如此隐晦的表达,这并不是我的茶。★★☆

24分钟前
  • Q。
  • 还行

只有一个香艳的镜头而已。。。

25分钟前
  • 甘露
  • 还行

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2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黑 真黑

33分钟前
  • 小程同学
  • 力荐

B的加强版,他们哥俩基本化腐朽为神奇了

35分钟前
  • 话事人
  • 推荐

科恩兄弟这次把心里话明说了

36分钟前
  • 必胜
  • 力荐

还能第二遍。人人不过都是那只薛定谔的猫。

41分钟前
  • 旺仔小馒头
  • 推荐

一如既往的人生黑色喜剧,想要看懂这片,起码应该先了解一下薛定谔的猫理论,这样就能明白大半了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巴頓芬克?

47分钟前
  • 移动应用
  • 推荐

科恩兄弟也老了……

52分钟前
  • Noel
  • 还行

诚实的说,没看懂啊

53分钟前
  • 信手涂鸦
  • 还行

水平有限欣赏不了

57分钟前
  • What2ver
  • 较差

给1☆的人 怎么想的?

1小时前
  • 星崎 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