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勇七蛟龙1960

HD

主演:尤·伯连纳,埃里·瓦拉赫,史蒂夫·麦奎因,查尔斯·布朗森,罗伯特·沃恩,布拉德·德克斯特,詹姆斯·柯本,霍斯特·布赫霍尔茨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6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1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2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3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4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5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6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13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14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15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16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17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18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19豪勇七蛟龙1960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请侠容易送侠难——略论侠的主体性价值

因为知道是对黑泽明《七武士》的改编,才特意找来了这部《七侠荡寇志》观看。许多大小情节都是对《七武士》的复制,但也有新东西,那就是七侠被村民出卖,被强盗们缴械赶出村庄后又义无反顾杀回来这一段。

贼首至死不能理解,这个破村一穷二白,村民请求你们保护继而又出卖你们,按说宾主之情已尽,你们已经没有了任何道德负担和义务了,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

也有观众不解,认为编剧没编好。

以我个人的理解,这绝不是编剧的疏忽,相反是编剧基于对侠的深刻理解的特意安排。

因为我自己一直也是这样理解侠的。我发现这部电影的情节构架与我自己在2006年写的一篇短篇武侠小说《亡命之客》是那么相似。当时我既没有看过《七武士》,也不知道《七侠荡寇志》。

我写的是古代乱世,一个边境县城与朝廷失去联系,孤悬于异族包围之中。此时一个流浪的侠客应县民请求,帮助大家组织武装抵御异族。可随着时间推移,县民们却改变主意,决定投降异族,侠客只好黯然离去,却意外地悄悄回来,杀死了异族头领,并宣称是自己个人的行为,与县民无关。最终孤独的侠客死在战斗中。

为什么中西方侠客都会干这种“傻”事?为什么我在完全不知道《七侠荡寇志》这部电影的情况下,我创作的大侠也会有着与电影中枪手们相同的反常行动?

我认为这是文艺创作的偶合,其背后是中西方对侠客精神的相通性理解。

什么是侠?一般人对侠的理解,就是打抱不平、除恶扬善。但这只是侠的外在表现。侠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仅仅是为了帮助弱小,那么侠其实是一种慈善家,只不过奉献的是武力;如果只为了惩恶,那么侠就只是个自封的审判者。

我以为,这两方面都没有把侠的内涵囊括尽。

在我看来,侠客之所以这样做,还因为扶危济困、除暴安良也是侠客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侠客精神世界的需要。也就是说侠客行侠仗义,不光是为别人,也是实现自己。这是侠与佛的区别。佛是无我,忘我的;而侠,我认为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决定侠不止是一个从旁介入的他者,而是把自己也作为了事件的主角。侠的行侠仗义本质上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当事人。人们常褒扬侠客们天生喜欢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肯定侠的慷慨热忱。殊不知这内中本质就是侠客把自己当作了当事人,从此就有了一份话语权,于是该事件就不再完全由从前的当事双方说了算了。

所以当村民们投降强盗,让枪手们被迫离开时,这其实是对枪手们侠义精神的羞辱!枪手们不在乎20美元的稀薄报酬,愿意为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对付强盗。报酬与危险的反差有多大,其侠义精神的价值就有多大。而这价值中途被村民否定掉,对侠客们的羞辱就有多大!

此时杀个回马枪的枪手们,当然也是为了村民,但主要是为了自己!你甚至可以说还含有一点对村民的报复,或者说教训也行。这个行为也是完完全全的侠者作为,但它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侠的另一面,因为这种行为捍卫的是侠的主体性。村民可以一夜之间推翻枪手们来之不易的侠义价值,枪手们自己却不能践踏自己。因此,这次义无反顾的回马枪是侠客们的自尊之战,哪怕付出惨重代价也在所不惜。侠客们已经是主角之一,不是村民和强盗说结束就可以结束的。

所以七个枪手中,只有那个一开始就误以为村里有宝藏的哈瑞没有选择捍卫这种价值,因为他此行并非出于行侠仗义,他是以为这里有黄金才参与进来的。他最终回到村庄参战,也不是突然有侠义精神了,而是仍然怀疑村庄有宝藏,决定继续冒险。当他不幸中弹临死之际,还要他的朋友克里斯向他说实话,他们一伙人来帮助村民确实是因为这里有金矿,告诉他如果他没死他个人能分得多少。他的朋友善意地欺骗了他,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死得瞑目。这个另类枪手在这里构成了一个喜剧性的反讽因子:其他六位枪手拼命捍卫的,正是他抗拒的,他到死都不希望担上行侠仗义的名义,只有人为财死,这样的死他才觉得不冤。

至少这是一个坦率的人。

是什么让他对行侠仗义这么厌恶,我们不知道,但这是电影中一个有趣的反面价值制造的幽默。

我们也不必以为这个枪手与其他六位枪手精神世界一定差别巨大。从他一开始就坚信好友克里斯在干一桩大买卖来看,说明克里斯平时也是经常谋利的,只是这一次选择了侠,所以克斯里要把侠做到底。而哈瑞一开始就为黄金而来,所以到死都希望帮助村民的真实原因是黄金,而不要莫名其妙成为了烈士。他拒绝这种人生的荒诞性。

这与我们常人恰好相反,按说将死之际,有没有黄金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得不到。没有更好,还能落个侠客、烈士的清名。但在这个枪手的价值观看来,这种名实不符的荒诞结局才可能是对他的羞辱。

虽然他不是来行侠仗义的,但就光明磊落这一点,却与侠一样。

这说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追求始终如一的价值的完整性。这岂非又是自古以来侠的另一个美德:有始有终?

虽然对哈瑞来说有点搞笑,构成了对全片的喜剧反讽效果。因为强盗被歼灭后,克里斯发出了与《七武士》中勘兵卫一样的感慨:赢的是农民,我们输了

2019年8月28日

 2 ) 从《七武士》再来看《豪勇七蛟龙》

《七武士》作为一部黑泽明震惊世界影史的电影,自然受人崇拜,许多导演从这部电影中参考不少元素,比如国内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的村庄保卫战也有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该电影。

如果说翻拍不得不说这部了,当然看到我是看不好,如果论对比,一部世界级跟一部受限于本土文化影响来说,自然不用多说,客观事实。但我个人看不好还是有一定原因的

在美国眼中也不过如此

文化的原因,水土不服可以理解。《七武士》拍的时候,黑泽明也有一定程度上透入西部牛仔的元素,尤其是久藏(看上去挺像老谋子)的武术对决中的片段,连2016版的《豪勇七蛟龙》也被模仿,也难怪《用心棒》造就了《荒野大镖客》。《七武士》也不忘渲染本土文化,对于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来说,后面那场打戏看得津津有味,怎么部署,怎么作战,非常符合东方民族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而《豪勇七蛟龙》就像之前说道,只是一部受限于本土文化影响力的一部电影,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形式,也不被外界所影响也是自然的,更何况现在的《战狼2》呢?

电影的原因。《七武士》虽然是个二流的故事,但人物的形象演员演得栩栩如生,以及大场面的制作不得不深入人心,尤其是电影中的关键词“农民是自私的”“赢的是农民,而不是我们”,想想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失败,把农民的局限性说了出来(如果想换成豆瓣文青的局限性,再好不过了),不但是农民的局限性,而且队伍中还缺乏一位长远目光的政治家、战略家以及军事家带领,而堪兵卫就是这位人物,带领着农民打败了山贼。黑泽明写剧本可谓用心良苦,把背后历史的因素也深刻的体现出来。而《豪勇七蛟龙》为了符合自身文化,人物形象也改了很多,远不及《七武士》也是自然的。但一些剧情也是有一定“抄袭”的,其中的村里的人把自己漂亮的女孩藏起来,感觉交待得太草率了,电影的关键词也在电影最后表达出来,但是这逻辑也太凹了吧,农民花了这么多钱卖装备用来训练,但为了保命怕打仗失败出卖牛仔,最后农民自私的原因道出“是你们这些拿枪的人”造成的,就算自私也要有一定智商,两边都是拿枪的,牛仔走了自己花了这么多钱卖装备和建立战壕,还要继续让山贼打劫,偷鸡不成蚀把米。说是人民胜利了,但是后面的打戏完完全全靠牛仔换回局面,体现不出来啊。结局中《七武士》中的武士没有收获爱情,山贼都死了,武士在农民心中自然就没有意义。《豪勇七蛟龙》收获了爱情,只能说呵呵!牛仔的浪漫,我能说是好结局了,娱乐大片吗。

 3 ) “这个杀手不太冷”

看完这部电影,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两部电影都探讨了杀手这个身份,而“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名字经典高度概括了导演对杀手个性本质的探讨——不太冷。

契约精神之外

从古至今,无论国内外,职业杀手的逻辑链条就是:买家出钱,杀手杀人,不问对方好恶。很简单却再也明确不过得契约精神。

而这些经典的影片让人看了为之动容,就是在这个简单的逻辑链条上,加了很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一旦加上这些正义感、道义、保护欲和为之付出的牺牲,所谓职业杀手就变得不那么“冷”了,他们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甚至血脉喷张。我相信很多导演想探讨的也就是人性这一部分。

当这个原先简单的契约精神变得复杂,杀手也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质疑,冰冷的内心并不一定是被热血融化的,与之伴随的可能还有猜忌与怀疑。这也是电影中男一和男二在面对村民对他们的质疑时,说到:“我们为客户考虑得太多了。我希望你知道,你并不是唯一一个受到欺骗的人。”

杀手恐惧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杀手应该是无所畏惧的,无所牵挂的。但杀手真的愿意无所牵挂吗?

当这七个杀手在村子里住下,他们与村民之间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互相影响。村民在杀手的指导下知道如何防御,进攻,保卫自己的家园。而在杀手心间时常闪过的四个字应该是:安居乐业。电影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曾经花了好久学会如何在石头上睡觉,现在只想躺在干净的白床单上。他们当中也有人梦想着想放下屠刀,从此一房一物一农舍,但亡命天涯的人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像风一样来去,渴望家庭儿女,值得尊敬的人,值得牵挂的人,却永远也得不到。这就是杀手的恐惧,他们的恐惧超越生死,是对稳定生活的恐惧,对承担责任的恐惧。

所以,会有这个男主对三个小孩说,家庭责任,这个才叫勇气。

村民恐惧

村民的恐惧正好站在杀手恐惧的对立面,是对生命消逝的恐惧,尤其这个恐惧远胜于对强霸凌辱的恐惧,这二者之间的地位随着杀手的出现前后几经波折。想要摆脱强霸的凌辱,雇佣杀手——开始战争,真正流血,产生恐惧——想要求生存,宁可屈于强霸之下,请杀手离开——杀手反击,村民跟从。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村民求生的欲望与求自由的欲望之间发生着激烈的斗争。小孩们觉得父亲是懦弱,而杀手们把这些称之为责任和勇气。我想这确实是村民身份所呈现出来的社会特征与个人特征的缩影。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很多村民仍然是愚昧的大多数,他们中间却少智慧的意见领袖,反映了普通民众的跟从意识。

杀手离开之后再回去,这样的情节设定情理之中,是杀手内心的正义使然。最后那场与强霸之间的硬碰硬的肉搏战和四位英雄的牺牲给这部影片增加了很多英雄主义色彩,也唤醒了村民内心深处自我防御敌人的意识。

都说对于村民,杀手是阵风。但其实,对于杀手来说,村民何曾不是他们冰冷世界中的一股微风呢?


需要课后update的部分:

1、据说模仿了黑泽明的《七武人》,回头补一下这部影片。

2、作为西部片的特色,以及是否有当时社会的政治缩影?

3、这七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是否明确?

4、提名了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 剧情片最佳配乐 (回头找一下配乐)

 4 ) 最著名的《七武士》改编版

1960美国西部动作片《豪勇七蛟龙》,改编自日本黑泽明的《七武士》,豆瓣评分7.5。

本片的故事框架和《七武士》几乎一样,将时代背景改为了美国西部,武士改为了牛仔枪手,山贼改为了墨西哥劫匪,求助的农民改为了墨西哥农民(因为《七武士》有丑化农民的成分,所以本片没有将农民设置为美国人)。

在所有《七武士》的改编电影中,以本片最为著名,不过,看完本片后,就会明白为何《七武士》的豆瓣评分高达9.2,而本片作为最优秀的改编作品,豆瓣评分只有7.5,《七武士》虽然是老掉牙的黑白片,但后九十分钟的动作戏实在太精彩了,相比之下,本片的动作戏大为逊色。

《七武士》在抗敌之前的筹备工作上花了一个小时施以重墨,七武士像两军交战一样认真制定战略战术,而本片的筹备桥段则时间很短,很快就进入了抗敌阶段。

《七武士》的精华在后九十分钟的动作戏,而本片的动作戏并没像我预想的那么大比重,看多了西部枪战片,并没觉得本片的动作戏有多么惊艳。《七武士》的动作戏有着很精彩的战略战术,愚昧的农民在七武士的组织下联合抗敌,而本片则没有运筹帷幄的战术安排,更像是枪手们随机应变。

本片在片尾结局有明显的改动,农名没有像《七武士》那样忘恩负义,而是让农民说了些感恩的话。本片的结局仍然幸存了3个枪手,但年轻枪手为了爱情选择留在了农村。《七武士》的结局是悲壮的发人深思的,而本片为了削弱结局悲怆的气息而安排了年轻枪手留下来,因此增添了一丝圆满和浪漫的气息。

《七武士》中有个活蹦乱跳的莽撞武士很出彩,在各种布局的电影海报中都占据了主要位置,这一角色在本片中不存在,而是与年轻枪手合二为一,招募时最后才同意入伙的年轻枪手(在《七武士》中是莽撞武士),让年轻枪手深入敌后(在《七武士》中是莽撞武士)。

本片中安排了一段《七武士》中没有的剧情——匪徒将枪手们包围,枪手们被迫缴械,后来重新杀回村子。这段剧情是想体现枪手们的勇敢无畏与行侠仗义的价值观,但是有些破坏了动作戏的连贯性。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要知道《七武士》后九十分钟全是一波又一波的抗敌动作戏。

本片中的角色虽然经过了好莱坞的本土化改编,但多数角色都和《七武士》中的角色对得上,比如,都有村子里年长者主持大局,都有负责招募的一号武士,都有年轻武士和女村姑相爱,都有身怀绝技的冷面武士(本片中对应的是飞刀枪手)。

本片的主题曲非常非常熟悉(本片荣获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当看本片时就会恍然大悟原始这首经常听到的曲子是出自本片,这首乐曲经常出现在各大颁奖典礼上。

本片于2016年被好莱坞同名翻拍(有意思,本片翻拍于《七武士》,2016年则再翻拍本片)。

 5 ) 买的双碟典藏版..放在书架上两年多没舍得看..看了之后意淫了半天...

得承认是因为《七武士》的关系知道的这部电影.为了看这部电影还特意回顾了一下《七武士》.在知道大体故事内容的情况下充满期待地看了这部电影.有点小失望.前边有两个人加进来得太仓促了..后边有两个人死得太草率了.换一种说法就是稀里糊涂地就把人凑齐了..稀里糊涂地又把人给安排死了.有个看上去会有不少戏份的家伙却没什么戏份.是个明星脸的小龙套..原作的故事架构在那.不会太差..不过要论主题深度什么的还是不如《七武士》吧...总觉得把这么一个故事放到西部题材上有点勉强...那个墨西哥小村就那么可怜吗?一副被强盗们圈养了的样子..毕竟不同于《七武士》中战国时代的大背景.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农民们自认卑微.不敢反抗..可墨西哥人民就那么没血性吗..就算搞不到武器.但村里的男人们好歹也是每天劳作的汉子.村长又那么睿智.就不能组织一下群众武装自卫啊.或者改编的时候交代一下小村英勇反抗过两次但失败了也行啊...可见美国人骨子里还是歧视墨西哥人..把这么窝囊的角色安排给了一个墨西哥小村..小村的人还去请美国保镖..好像什么都要依附美国人似的..编剧居心叵测啊...总之看过之后就是没有多少《七武士》那种“义”的感觉...西部片还是镖客系列什么的更好.在西部片里超过3人的小团伙就觉得应该是反派....

 6 ) 短评

先看豪侠七蛟龙再看豪侠,原本是想对比看两国的文化差异,没想到两部评分都很低,而且发现美版对标的是黑泽明的七武士,难怪看的过程中感觉有一种黑泽明的味道【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看这一部,也许因为对集体概念不感兴趣吧,从电影片名来看,我对《乱》、《梦》、《影武士》更有兴趣,现在也许到时机了】。

总之,这三部电影都是在讲男人的成长。日版的男人从一开始就都很成熟,菊与刀的精神在这个影片也许会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人物的优点是吸引人,缺点是离尘世太远,这种纯精神的人物只适合留在电影里激励和抚慰人心。美版和港版则浪漫许多,这也是被网友诟病之处,美版男人的成长在于为弱者伸张正义,在现实中探讨英雄梦的实现,港版男人的成长在于为朋友两肋插刀,在虚空中寻找生的意义。

美版会觉得这帮男人都很酷,港版会为男人情谊而感动。从此也可看出中美差异,美版乐观,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即使主角团被人背叛也会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哪怕丢失性命。港版悲观,通篇讲述一个对现实无奈无力的虚无主义者最终的自救,主角从一开始就否定人的情义但最终在内心的拷问下还是选择正视现实为情义而死。前者的人物多而立体,不同群体的利益和现实更是复杂,主要矛盾更多涉及公共事务领域,后者的人物少而单薄,突出角色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以及这种价值追求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可悲,主要矛盾也多陷于不同价值观所引起的恩怨情仇。

中美日仿佛人一生都会经历的三个阶段,少年的迷茫,中年的奋斗,老年的精进,看似有格局高低之分,却是每个人一生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而电影各自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相信对于今天的青年人,在这些电影中都能找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没有高低之分。

 短评

不要做任何试图与黑泽明原版的比较就好:中间的转折设置地出乎意料的精彩,但却让前后的逻辑和动机更加混乱、令人摸不着头脑;美版菊千代这个角色彻底写飞了,伯连纳倒是震慑力十足,甫一出场特别Swagger。

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比七武士差远了,整个一偶像剧

6分钟前
  • 喷子
  • 还行

8.4/10。①改编自《七武士》:七名牛仔受村里长老邀请来保卫村庄抵御一百多个强盗们的袭击,最终盗贼被歼灭但七人也死了四个,这些牛仔不禁感叹胜利的是农民。②充满荒蛮之美的高水平摄影美术;配乐大赞。③对打斗的处理(调度剪辑运镜等)要么水平不高(虽然还不错)要么比较混乱(比如结尾的决战),勉强加0.1。④前后段为了追求戏剧性导致存在一些角色逻辑混乱,扣0.5。

11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四版七武士里面,这一部在观感上最呆板,60年代的行活电影。它最大的不同有两处,第一是把最终决战设计为七人返回村子救村民,而非其它三版里在七人带领下全体抗击。第二是结尾的处理,它没有仿照黑泽明站在哀叹武士阶级的立场上,台词里虽然也点明墨西哥农民的自私和最终赢家是农民,但它做了农民是生存之肉身而枪手是公义之精神的对立统一的比拟。这剧本最大的跛脚就是俗套的地方处理都很笨,比如几个枪手单场戏时的角色塑造——基本无效,被三个小孩纠缠的布朗森肯定死在这一点上,太容易预判了——连俗套情节也处理不好,这说明编导环节的能力之差。全片最有意思的是农民出身的年轻假枪手滔滔不绝表示对农田生活的鄙视,但农家女孩儿扑上来以后他马上投降了……片头曲经典,颁奖必备,这也让这部电影的生命得以扩充

13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magnet:?xt=urn:btih:ee10c3b83628440736c7b7f3f1609495429d1a7e

15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还是老版好看,不仅是为了打而打,情感朴实真挚,意境诗意迷人。外景选址有古风和层次感,村庄生活鲜活细腻,民俗活动有趣;七个枪手形如侠客,形象好,气质佳,个性突出,和小孩的互动善良有趣;浪漫主义情怀洋溢,鲁莽小青年和纯真女孩的爱情,真动人;农民的内心摇摆挣扎,有人性思考。最后,这个年会、颁奖礼的专用配乐,听了无数次,还是好听。

1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配乐极其出名,万宝路进行曲是从小学运动会就开始听起。美版的翻拍里角色基本对应原版,把三船的菊千代和后生胜四郎合二为一,人物出场的场景也大体是照搬。后半由剑戟战改成枪战,就逊色很多,没有战术表现,枪战在西部片里也不算一流。四位牛仔按出场顺序连续被打死,也都是剧本杀,不像原版每个都是死得壮烈。看完全片好似听了场交响乐,配乐拯救一切。

22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4/24 美国版的七武士。和《七武士》比起来,让人难受的部分少,痛快洒脱的部分多一些,确实很美国。讨论勇气、土地、农民、选择、人生、枪、生死的部分,使得电影主题变得厚重深刻,不仅是快意恩仇了。枪手们像大地上的风,来去自由,他们不总是像镜头前那样潇洒豪迈,他们拔枪永远比其他人快,他们总是输在除了枪之外的地方。这是其他同类电影里较少注意的——这些配枪的侠士是普通人,相比之下,《七武士》里的武士们个性更加鲜明突出,但是,武士就是武士,相比武士,观众可能会更担心七蛟龙的处境和后面的人生路。

26分钟前
  • 每天都有坏消息
  • 力荐

Yul Brynner好帥,襯托下McQueen莫名可愛。bgm和色彩加乘下,牛仔們的犧牲都沒有那麼悲壯憂傷。還是自由美利堅沒有不可逾越的階級,小屁孩留下來有情人終成眷屬真好

28分钟前
  • 推荐

优点是用了大量篇幅把阶级差异给讲透了,但跟原版比依然很稚嫩,美式想当然,牛仔跟武士之间还是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原版战术性极强的攻防大战变成无脑厮杀, 还有这个“菊千代”太逊色了。

29分钟前
  • cjy
  • 推荐

哥几个死得稀里糊涂的

31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和原作《七武士》比差了好几个档次。让强盗反客为主的情节设计,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变化。在深层含义上,比如结尾虽然也谈到农民的胜利,终究欠了火候。不过沾染了《七武士》一星半点的光辉,也算得上不错。

36分钟前
  • xīn
  • 还行

明显的虎头蛇尾,黑泽明对节奏的控制不是谁都能学得会的。除却这些,硬生生的把日本文化搬到美国西部来颇有点不能让人接受...

38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简直就是拿自己的弱智来衬托黑泽明的超凡

41分钟前
  • Philharmania
  • 较差

敢于改编《七武士》这样伟大而又完美的作品至少勇气可嘉。但可惜的是本片把《七武士》的精髓都改没了,只留下一个空泛单薄的故事和几个苍白贫血的人物。

45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乱用片头曲的那些人们,劝你看看这部电影学习一下怎么做人。

46分钟前
  • 国产凌凌期
  • 力荐

整个故事大前提薄弱得经不住推敲,对比黑泽明的原版这一点上弱了。但作为翻拍,剩下的部份的处理都值得赞。

47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7分。翻拍《七武士》之作。我对《七武士》本来就没太多好感,所以对本作的评价也不算高。美式西部片还是更讲究个人英雄主义,七个主人公再怎么算也还是太多了些。片尾的“捉放曹”有些太过儿戏了,不合我胃口。不过总算知道万宝路的主题曲是哪里来的了~~~

50分钟前
  • Riobluemoon
  • 推荐

如果没有《七武士》在前的话,就更经典了。至少在翻拍的里面排第一。好吧,原来黑泽明心里总有个西部牛仔的影子!可惜不是约翰福特来导演

53分钟前
  • daangel
  • 推荐

终于知道马蒂尔达给里昂表演的第一个模仿秀是谁……太像了😄。 一听到音乐就嗨了,我买的第一张SACD就是《Round-UP》。 这七侠各有传奇,这电影很配胃口👍。明天看翻拍的新片,看看有没有惊喜

58分钟前
  • 眯着眼的偎灶猫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