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惹

45集全

主演:肖燕,寇家瑞,岳丽娜,戴向宇,邱凯伟,向云,何雨虹,房程程,牛北壬,牛宝军,潘泰名,张黎明,李源冰,涂凌,徐鸣杰,孙子钧,马亮,纪宁,张曦文,罗漩,都钊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小娘惹 剧照 NO.1小娘惹 剧照 NO.2小娘惹 剧照 NO.3小娘惹 剧照 NO.4小娘惹 剧照 NO.5小娘惹 剧照 NO.6小娘惹 剧照 NO.13小娘惹 剧照 NO.14小娘惹 剧照 NO.15小娘惹 剧照 NO.16小娘惹 剧照 NO.17小娘惹 剧照 NO.18小娘惹 剧照 NO.19小娘惹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玉珠 陈盛

中间,或者片头会出现两个女人的笑脸,第一个是玉珠,第二个是菊香(月娘),希望大家不要搞错了,把第一张照片也当成了菊香。那是玉珠!!!!!觉得玉珠比菊香好看
她的眼睛很清澈,笑容更是很灿烂。 而菊香则是抿嘴一笑的时候才好看,那种温婉气质的时候才好看。演月娘的时候就不如菊香了,因为要开口说话了。
发现很多人都是这样。演哑巴的时候比演活泼的时候好看,耐看。感觉哑巴更好演。像新加坡版的东游记里的小龙女就是,本来演的是韩湘子的哑巴妻子,就更好。变成小龙女,活泼版的就不那么好了

而陈盛很帅。 他的那句,对菊香说的,“你不饿,我到觉得很饿”,真的把我感动到了。他的用情,眼神最好了。

 2 ) 妈呀 虐死劳资了

看这部电视剧的缘起是马六甲的峇峇娘惹博物馆。这家博物馆藏在鸡场街的小巷子里,建筑的外观和周围丝毫没有不和谐,如果你只是路过,你可能就要错过,你必须要按响门铃,交12马币的门票钱才知道里面别有洞天。这家私人博物馆有点神秘,在网上你可以轻易的找到新加坡和槟城的峇峇娘惹博物馆的资料和照片,但是这家博物馆的资料却乏善可陈,找来找去只找到了这部《小娘惹》。在这部电视剧里,这神秘的峇峇娘惹博物馆变得不再神秘,因为所有重大的戏份基本都发生在这里,它就是黄家的宅子。据说这家姓陈,最早应该也是清朝过去的吧——我是从挂着的照片推断的。十点多钟进去,十一点半才等到一位英语讲解员——妹啊,作为中国人的后代的峇峇娘惹博物馆,居然配了日语解说韩语解说英语解说,独独没有汉语解说。英语讲解员很明显是一位土著华人,但她明显是不会说中文的。在今天的大马,人们很少提到峇峇娘惹了,虽然她穿着娘惹的衣服,但是你也无法推断她就是一位娘惹。19世纪的新客华人和他们的后代占据了华人的主要部分,所以,更让峇峇娘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所以,我想多了解点峇峇娘惹的东西,我就看了这部年度虐戏。擦,从头虐到尾有木有啊。开始觉得菊香已经惨的一比,没想到她的女儿月娘更是惨的惨绝人寰啊。我只有在二十年前看赵雅芝演的各种苦情才会有今天的赶脚啊,真他娘的憋了一口真气在胸中,久久的不能释怀啊,然后我忘记了我看这电视剧是为了什么了,最后干脆忘记了峇峇娘惹博物馆,只有在剧中闪回老陈家的古董照片的时候才能想到,对了,我是想看看峇峇娘惹文化来到,妹啊。
更喜欢菊香和洋介,可惜第七集就死翘翘了,看完了后面,我觉得主角还是又聋又哑更好些,不知道新加坡的编剧都是什么出身,总喜欢写这些虐死你没商量的情节。比如说,菊香和月娘都为了天兰要忍辱负重,被打被虐被各种折磨还要苦中作乐。天兰总会说什么女人要认命,你要学会忍等等屁话。每次天兰要说话我都会拖啊,因为我实在受不了她的BB,然后动不动就去跪老爷跪大姐。妈呀,这个叫桂花的大姐,啥样的女人能像她一样,真的活得还不如一坨屎。她的子女亲戚个个不是人,唯一的一个是人的,还被糟蹋的不像样。劳资真是出离愤怒了。有人说,该剧在抹黑峇峇娘惹文化,其实我觉得不然。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江湖,峇峇娘惹以前是贵族是大家,那么大一家人,你想想吧,尤其是娘惹,必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不在家里瞎折腾能干啥。
陈家大宅,真的在今天看来都不过时呢,那家人百年前过的是很fashion的生活哦。红酒、乐器、高尔夫,很多在黄家出现的,其实都是文物啊。月娘在舂香料的地方,现在还摆着那些舂香料的东西。她住的屋子,应该是现在修了供游客使用的卫生间的地方。内宅子是挺大,但是绝对没大到在院里唱歌没人听见的地步。月娘经常自己自娱自乐,然后桃姐动不动就说悄悄话,我去,你那悄悄话谁听不见啊。果然,有一次就被听见了,桃姐被打断了腿,确切的说是被桂花用斧子给劈断的——看到她拿起斧子我就快进了,妈呀,劳资的小心脏啊。然后八年后,桃姐的断腿还包着纱布,就包了一下哦,提醒观众朋友们,这就是八年前的断腿哦。对于电视剧什么的,切不可太当真,但是呢,他们该说的话不说,该做的事不做,为了这个为了那个的,反正就是虐你没商量。
月娘总归是活下来了,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桂花的一句话——人贱命大啊,别说,还真挺有道理的。陈家老宅旁边开的就是据说是世界上最正宗的娘惹菜1511,柠檬水好喝的不行行。当时我怎么不知道什么龙虾,娘惹糕点什么豆瓣焖猪脚什么的,反正都没有吃到啦,吃了推荐的娘惹菜,其实真的也一般般了。哎,只有巴巴才懂得娘惹啊。
电视剧中我的最爱潘玲玲,一边看一边感慨演艺圈的残酷。我的女神潘玲玲如今只能演点孩他妈,还是个狠毒的女人。当年,她的情丝万缕有没有迷倒你呢?我很喜欢玉珠,欧萱演不会说话的菊香的时候,也很赞,她真的还是不说话的好。菊香看起来很软弱,其实是个有主意的硬骨头,月娘看起来很厉害,其实和她那磨磨唧唧的老外婆一个样。
总之,很虐,求虐的时候推荐看。除了虐,至少这电视剧还表现了一个“追远”的主题,海外的华人真的值得敬佩,从来没有忘记祖先,从立意上来说,瞬间就高远了么。

 3 ) 我眼中的刘一刀

最近非常痴迷于《小娘惹》,吃惊于在《任我遨游》中两位我不怎么待见的主角却演出让我一天看九集的好戏来,虽然《小娘惹》的剧情还是有些小俗套,像我这样的沙发土豆看着看着能猜出个大概,但。。。人,就是这样,关电视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在看电视剧看到一半的时候,恩恩。。。

小娘惹里我有两个角色很喜欢,一个是月娘,觉得女生应该这样,温柔但不柔弱,坚强但不刚硬,我想很多人都很喜欢她,就不多言了,主要是想讲讲下面这位:那个傻傻的刘一刀。

记得刚看到他时,他背着老阿妈到处寻医就觉得他不会仅仅是一个过客,看到他瞪大眼睛大声呵斥药店主人,转身温柔的面对阿妈的‘不孝子’呵斥时尴尬的表情,觉得他真的很可爱。他老阿妈也好可爱,有句台词是什么‘啊你个头啊~’一个老人说出这句话真的很搞笑,呵。

刘一刀真的异常孝顺,那种孝顺让人汗颜吧,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他阿妈的一声吩咐一句话重要,他就这样傻傻的听着阿妈的话,傻傻的干着,这样我想起了《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也是一根筋的傻干,傻傻的,其实也挺好,傻傻的,比常人更有毅力。

月娘是不会跟他在一起的,不是因为聪明、傻的关系。这不代表所有聪明的不会与傻的在一起,要不黄蓉怎么会选择郭靖呢?呵呵。。

写文纪念一下这位小配角:刘一刀~~
呵呵。。

 4 ) 放手与宽容

这部剧真的很虐,看了很久才终于看完。自始至终,心情一直是纠结不甘的,怨念编剧为何就是这么喜欢折磨观众,怨他为什么不给那些恶人更彻底的报应,怨他为什么让有情人在经历了这么多大风大浪坎坷波折后,仍不能终成眷属。
最后一集结束的时候,看到萝卜张的儿子在祠堂拜祭月娘时,忽然间释然了,那些恩恩怨怨纷纷扰扰都是过眼云烟,原来,月娘的放手与宽容,才是整部剧的亮点。
对于陈锡,月娘所作的一切或许显得无情。岂知,爱不一定是得到,爱是彻头彻尾地为对方着想,月娘是聪明的女子,她爱得深刻爱得理智,她可以独自背负一切却不能奋不顾身,因为他们背负了太多。这一切一切,像是蜿蜒的荆棘藤纠缠着两人将他们拉向两边,他们越是靠近就会伤的越深,月娘不想让陈锡受伤,所以选择放手,残忍的转身,然后默默的祝福,默默的守候。在陈锡的心中,月娘或许已经成为逝去的美好回忆,但在月娘的心中,这份隐忍刻骨的爱却从未褪色,迟暮之时,仍能道出他的点滴,可见月娘的良苦用心,她用一生的时间见证了他的幸福。他幸福,所以她也幸福。
对于黄家,月娘是宽容的。她不是没有恨,这个家庭从来没有让她留下过美好的回忆,(除了善良的玉珠带给她一点点光明),但月娘的善良开明不允许她以牙还牙,她在舅舅落魄的跑来借钱时倾其所有,她在大太太屡次置她于死地之后还伸手相助,她在黄家落寞到无家可归时掏出血汗钱为他们赎回旧宅,她收养了大人渣萝卜张的儿子,视如己出并竭力培养他成为正直勇敢的人·····月娘说过,人不能忘本不能不认祖宗,即便是遭受种种虐待,这个家,是mama耗尽一生的地方,是Nia出生并长大成人的地方,是曾经收留了自己那完全不像家的家,她不能舍弃。为命运抗争需要勇气,以德报怨需要更多更多的勇气,因为简简单单的“宽容”二字,真的不是谁都做得到。
月娘一生艰辛苦楚,她聪明却不奸险,勇敢却又懂得张弛。这样一个女子,美丽柔弱,但从未对命运屈服。她总是临危不惧,活得潇洒淡然,就像是歌词里面所说,“在风雨中盈步婀娜”,就是月娘一生的姿态。

 5 ) 追远

•对新加坡的困惑•
一直都对新加坡有着困惑,小的时候看过一定数量的新加坡剧。看的基本上都是潘玲玲,范文芳主演的,那时候觉得潘玲玲好漂亮,当然现在也很漂亮。
他们是新加坡人,可是看新加坡剧,会觉得那不是中国人么?说普通话(当然新加坡音的普通话),风俗什么的也都是差不多的,也就困惑了,会想那么新加坡人到底是什么人?该都是当初很早的时候移民过去的吧。既然是当初很早之前移民过去的,那怎么他们用的中文是简体字呢?不解不解。香港澳门台湾的用的都是繁体字的,新加坡居然是用简体字的。新加坡人对于自己的根会不会也很困惑?觉得自己是没有根的?
前段时间上海台播小娘惹,见到潘玲玲(这也算是小时候的情结之一),便想要看了,很久很久都没有看过新加坡剧了。前一个还是范文芳的步步为赢吧。

•追远•
按照字面意识,或许会解释为“追求远大的理想”之类的,高高地挂在祠堂上面的追远二字。追远,月娘说,我们要永远记得我们从哪里来,不能忘了我们的源头。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那么才能坚定地往下走,不然就一直漂泊,没有归属感。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是美籍华人写的,也在追寻着自己的根,思索着为什么自己的祖先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修铁路。
觉得这部剧的某个主旨该是要告诉大家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不然那个安淇出现的就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了的。
话说最后一集的后半部很废。

巴巴•娘惹
这部戏是打着介绍巴巴文化的旗子的。
凤凰,在很多上面都可以看到的图案,茶具餐具衣服都可以看到凤凰的影子。凤凰代表着吉祥,好像对于巴巴来说,就仅仅只是吉祥吧。中国一般都是凤求凰这样联系在一起的~
娘惹装的扣子还蛮特别的~
舂香料,说是娘惹菜,香料非常重要,经常就是舂香料舂香料的。对于某些糕点有些困惑,都该是用糯米做的,有的完全就是一粒一粒的很分明(大傻吃掉在地上的糕点,很明显撒在地上一粒一粒的),那样怎么吃?看他们吃饭,都是用手抓着吃的,当初移民过去的中国人没有把筷子带过去么?还是那时候还没有筷子?可是他们都有用调羹的,用调羹夹菜,最终又还是用手抓~
结婚的时候很意外,黑白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很不吉利的东西,在巴巴文化上却都应用到了。要穿白的衣服,然后收好,到死的时候再穿那白的衣服,那么就会在一起了。戴黑纱,驱走那些妖魔鬼怪。红白汤圆装在感情中,红色喜庆,白色纯洁,算是一个可以理解的,也蛮有趣的。
生孩子的时候,要打开所有抽屉门窗,这样便会生产顺利。
痰盂,也都用的比较多,是说那种小的痰盂,他们吃东西什么的都往那里面吐的。那些老太太边打Ceki牌(某种程度上我理解为桥牌,当然桥牌具体我也不知道是怎样的,感觉~),边嚼槟榔往那里面吐。演桂花的林美娇,小时候看的新加坡剧记得都是属于那种很善良隐忍被人欺负刻薄的,现在她成了那个欺负刻薄人的。
长桌宴(会想到流水席~),这也就是大户人家才有钱来办的,也可以说是在拉拢生意伙伴的同时也用来显摆下的。
娘惹平时穿的鞋子觉得有些奇怪,算是坡跟拖鞋吧,觉得有些像日本的木屐。
作为娘惹除了要烧好娘惹菜,还有不能少的珠绣(想到十字绣,但是应该是和刺绣有关联的),珠绣鞋确实很漂亮,我们勾鞋子都是用毛线的。
Pantun(理解为山歌,男女求爱嘛~),主要也就是用来男女求爱的吧。
妈姐,梳起不嫁,一辈子当工人,这个也算是中国的一特色吧。
梁山伯与祝英台,觉得这个故事在巴巴中还是影响蛮大的,好几次都拿这个来说。
香火,香火,香火,在华人的世界,男丁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婚姻是用来繁衍生息的。
在第五集的时候,他们在吃面,听到粤曲“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算是粤曲吧?)

•不断在重复的历史•
历史总是不断地在重复的,二代人的故事,总有着些交错点。
说是新加坡版“大长今”的,但是我想到的是TVB的凤凰四重奏,都是在历史的变迁中女人的故事。

云姨说女人的命是无法自己控制的!
月娘说小娘惹不是好惹的!
在那个时代,女人的一生就是在一个屋子中,她所有的一切就是她的丈夫和她的孩子,不然她就一无所有。女人不能和男人斗,所以女人就和女人斗,为了争男人不断地斗。这个理论解释了下某些困惑我很久的东西~

故事的发展都还是要从长桌宴说起。陈黄两家是世交(该是缘于两个老太太是好姐妹),20岁的男子该是要选媳妇了。陈盛钟情于菊香,无奈菊香又聋又哑,迫于长辈的压力只能选择了黄美玉。陈盛对于菊香的感情,是一见钟情,那一见便也是后悔了一生。而陈锡和月娘,本是两情相悦,却未能相守,最多也是在铁轨上的那一个拥抱,拥抱过后,月娘还强调两次“你不要再来找我”。在病重时娶了黄珍珠,最后和巴贝丽在一起,也算是另一种幸福吧。
长桌宴上,上一辈的主要人物也都出现了。
查理张,一个不认祖宗的商人。查理张的每一次出场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在酒店房把少女弄的全身是伤,第二次依附日本人,第三次从旁人之口中说他现在是全新加坡最有势力的人。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手段却是令人不耻。对于菊香也是迷恋,色迷迷地一直盯着看,“漂亮漂亮真漂亮!”若干年后,他的儿子透过窗户看见月娘,表情语气可说是一摸一样。
山本洋介,热爱照相,热爱巴巴文化的日本人。在当时的环境下,日本人在华人的社会中是受到唾弃的。这是一个理想的青年,6,7年在中国的战场上的生活,他该是怎样熬过来的?日军的飞机空袭新加坡,都还对着天空说“混蛋,走开走开!”当时的日本该是侵占了多少的地方?他们派了多少的男子上战场?是不是全日本的男人都出来打仗了?战乱中,人的生命变得卑贱。躲起来的洋介一家最终还是被日军发现了,月娘煮娘惹菜给日军吃。而十几年后,被绑架在刘一刀家的月娘也都煮娘惹菜给刘一刀的娘吃。

又是长桌宴,是世交的两家,20岁的男子也该要选媳妇了。这次的长桌宴比较凶险,月娘被黄珍珠不小心推入井中,黄美玉心狠地把井口给封起来。十几年前在轮船上,是桂花把菊香和月娘扔下船,那时的黄美玉还吓的胆颤心惊,不知如何是好,而十几年后她却扮演起了桂花的角色,黄珍珠成了当初那个颤颤惊惊的黄美玉。黄珍珠,算是集合了黄家女人的特质,但是她没有学会心机没有学会骂人不吐骨头。只要不和自己心意,便发脾气,总是把眼睛瞪着大大的,说是这个欺负她那个欺负她的大吵大闹!

陈锡和月娘之间的感情,比起陈盛和菊香的,该是深厚很多。从“还我鸡汤和臭人”的遇见,到救落井的月娘,再到绑架的患难,他们一起经历很多。他有危险,她想尽办法通知他。她被骗,他帮助她。Chor Chor病重,他们一起唱Pantun。在大火中,她骗他自己死了。有情人本该终成眷属,但是有些事情,在某一瞬间,一改变,便是一辈子了。但是他们也留在了彼此的心里一辈子……

在雷电交加的晚上总是会发生不太好的事情。那晚是月娘要嫁给刘一刀的前一晚,是刘锡在火车站等月娘私奔的晚上,是玉珠被罗伯张强奸的晚上。
那一晚,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也是那晚,月娘也背负起了对玉珠的愧疚。
而玉珠的可怜,还由于她的父亲和哥哥。
这也算是一个重复的历史吧,懦弱的黄金成,没有本事,只能委屈自己的女儿。女儿被欺负了,也都不说半句话,“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当初喜欢的是秀娟,而对于婚事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爱情这种东西对那时的男人也没什么重要的吧,反正女人娶回家生孩子打理家就好,其他的也都不是很重要,女人不过是附属品而已。没有任何的主见,大头家也是,出了事,一屋子的男人都来问秀娟可怎么办好。
秀娟多年后回来说是不甘心,对于黄金成的不甘心?算来那也是她的初恋吧~
选商会主席的时候,黄金成对父亲说支持查理张,结果被痛骂改了口风。选的时候,黄天宝跟自己的父亲说支持查理张,两父子都一样额~
黄天宝,这人真的是蠢额,你想要靠罗伯张赚钱,想要黄家有钱,没错,但是拜托你有些脑子好么?当初罗伯张说拿到了银行牌照,便让你做银行的副经理,银行的牌照都没有拿到,那么你的副经理不就也是没有了的么?居然还跑去买凶杀人,唉~自作孽不可活!

还有不可不提的刘一刀,出场充满了气场,旁人介绍说“杀猪是一刀,打人是一拳”,总是瞪着大大的眼睛,莽夫的形象。只想说一直那样瞪着眼睛,不累么?

•觉得有那么些狗血•
菊香也好,月娘也好,有那么漂亮么?为了突出主人公也用不着这样吧,只要一出场,那么就有人不断地赞说漂亮漂亮~
桃姐被打瘸的脚,绑了多少年的布还在绑啊?那时候月娘都多大了的~
小小的女孩在日军面前不断地叫嚣着“还我爸爸”,日军归还了尸体还帮忙拖拉,接着还帮忙埋,完了之后还拜了下才离开。这是日本军人么?这么有同情心的日本军人?还是侵占新加坡的日军是那么有同情心的?不能理解不能理解~从抗日影片再到历史书,没见过那样的日本军人,难得好心的日本军人全被月娘给碰着了?
接着月娘去投靠黄家,从新加坡到马六甲,一个10岁不到的小孩子就那么去?给点合理的说法吧~
钦差大臣?!月娘让陈锡帮忙去吓吓那2个小混混,说是钦差大臣的。借问声您那是什么时候了,推算起来应该是1952年之后了,钦差大臣?!哪里来的钦差大臣的?
月娘掉下水井后,黄美玉在井上放了那么多的东西,居然没有一个人觉得奇怪,井水是经常要用的东西吧?盆子什么的也都是要用的东西吧?全部都在忙长桌宴,所以没有空暇去理会的?!

•传统•
关于传统的东西都越来越少了吧,和国际接轨,慢慢地也都丢失了许多我们自己的东西,城市建设变成了一个样子,什么都一样一样了的。关于传统,还剩下多少,还记得多少?

这部剧包含了所有所谓大片的元素,大家族,战争,商战,诡计,强奸,绑架,火烧屋,枪杀……
Olivia Ong的声音还是不错的~

 6 ) 女性何时与自己和解

《小娘惹》整部剧都是温暖的黄色,像马六甲的天气,也像女人的温度。之前是在电视上看的,有一集没一集地看,颜值高,尤其是欧萱和戴向阳。故事有点煽情,让人有些惋惜最终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过了些年,在电脑上看,每一集都可以细细地看过去。是人长大了,能注意到一些细节了;也有可能是经历了一些事了,解读的视角不一样了。与其说是女权思想,不如说是女性与自己和解了。
     从外婆兰姨到妈妈菊香再到女儿月娘,自己掌握命运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没有走向极端,没有与传统、与女性性别做生硬的割裂。这是这部剧最出彩的地方,它既宣扬女性活出自我的进步思想,又引导大家珍爱传统文化。
    从月娘的时代,女权意识逐渐觉醒,认为厨房与闺房是两大牢笼,传统服装是枷锁。从某种角度上说的确如此。女性被逼着待在厨房里学做菜,待在闺房里刺绣,而丧失了学习其他知识的机会;传统服饰大多会阻碍女性畅快的走路,做事诸多不方便。所以女权思想涌入人们的头脑之后,很多女性开始与传统服饰一刀两断,不砸锅碗瓢盆就不算革命。这种一刀切的断根方式,前期或许会有畅快感,而最后却让人如飘荡的风筝般迷失。就像最后归来的秀娟,坐在月娘的餐厅里吃着娘惹菜,才有了踏实感,最想念的还是那个娘惹菜的味道,很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孤独时不能聊以慰藉。
    女性的传统特征一度被否认,被女性自己否认。即使到我们这个年代仍然不能与自己达到和解,一味地抹杀自己的特征。这是一个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女性,不只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在马六甲这些中国后裔巴巴娘惹文化中,在全世界传统礼教中几乎都被要求能为家人做可口的饭菜,做漂亮的衣服。我觉得这无可厚非啊,在父系氏族时代,男性因为体能上的优势出去打猎,而女性留守家中时当然要尽可能地做好吃的东西,做漂亮的衣服,让家人吃好穿体面,这是各司其职,毕竟在那个年代不方便叫外卖,也不能逛淘宝。所以厨艺和女红作为考核女性的标准,甚是合理,总比看谁的脸好看,谁的脚小要注重内涵多了。尤其在那个战乱年代或者贫困的年代,能够有好的厨艺和女红是比任何东西都更能营造一个稳固而温暖的家。讲直白点就是会持家。
     月娘和她的母亲都是凭着这掌勺功夫得以幸存。后来月娘被迫嫁给了刘一刀,劝刘一刀改邪归正,靠的也是一份家庭的温暖,感化了这个傻大个。最暖心的不过就是一餐饭与慈母娇妻手中的线。以前在家的时候,巴不得每天晚饭都下馆子,从离家读大学开始,8年了,不能好好在家吃晚饭,竟然开始怀念妈妈做的晚饭。有时候在琢磨,为什么最后大家思念的还是妈妈菜。会不会是因为妈妈菜是为你专调的,是十几二十年,根据家人的口味慢慢调出来的。就像月娘在给老人家做饭时会注意做软一点,给病人做饭时做清单点。这是超越色香味之上的。
     厨艺与女红不像以前是女子的必修课,却的确是一门可以美化自己生活的选修课,而且值得你学好。
    存在即合理,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优胜劣汰的一种选择。只是随着岁月滚滚长流,全盘的肯定也是对历史的阻碍。本剧中也有几个否定传统的人物。
    文中除了月娘和美凤,其他年轻女子都是读洋书的,但是留在这些女子身上的痕迹只是洋装与咖啡,女性解放的思想寥寥无几。他们就是张幼仪说的穿着西装的小脚女人。他们以嫁入巴巴豪门为人生终极目标,然后做一个能做饭,能女红,能生儿子的太太。不过我从来不觉得这样的生活不精彩,这样的女人比职场女人低级,相反我很欣赏他们的这种优雅与雍容。只是如果这些能够不依赖一个豪门丈夫而存在才是女性真正的风采。
    那些年轻女子不是真的否定传统,他们不过是偷懒,要传承一门手艺,没有日积月累的操练,是万万不能掌握的。所谓的女权不过是他们偷懒的借口。
    疯狂否定的代表应该是查理张父子,他们夸张到了不认祖。这不是个别人,曾经在中国也有过这样的年代,那个年代造成了我们文化的断层,造成了精神信仰的缺失。
    全盘肯定的悲剧之后,是全盘否定的灾难,只有到了否定之否定的和解阶段,人才会感觉到幸福。
    和解,就是接受那个原生的自己。月娘不识字,却牢牢记住了两个字——追远。追远就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接受自己。月娘以她的娘惹身份为荣,看到她的娘惹装就知道了什么叫婀娜多姿。一手娘惹菜传承自她的外婆,也是对母亲的怀念。
    和解,就是要遵从自己的心去成为想要的自己。她不再相信女人的命是低贱的,是可以被人挑挑拣拣的,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她开始经商,穿着娘惹装跑生意,也是别样的美丽。谁说穿着传统装就给人不专业的感觉了?女性的解放与进步应该是继往开来的。
   看过本剧的人多多少少都会为月娘与陈锡那段有缘无分的爱情惋惜。月娘自己说那是一念之间的感觉。让她选择了放弃这段感情。当然有因为对玉珠的愧疚,也有担心陈锡的曾祖母接受不了离婚再娶这种离经叛道的事。但是,更多的是,月娘知道陈锡不适合自己,陈锡的家庭不适合自己。那一念之间,是女性的直觉。陈锡的家庭传统礼教比一般的家庭要重,婚后的她虽然会博得家人的欢心,却禁锢了自己的欢心。那种她在商场上得到的成功,是这么多年看见外婆与母亲无助后的她非常渴望的安全感。律师Paul带领她走上了一个新高度。尤其是最后月娘流产两次,没能生下一个孩子。如果当时嫁给了陈锡,那份无后的压力就会压得她透不过气来,爱就变会成一种负担。说句题外话,如果与心爱的人有缘无分,请相信那是最好的安排,现在的爱情很可能会与后面的幸福冲突,所以失去,焉知非福。
    陈锡是她值得托付的幸福,而Paul是教她自己掌握幸福。两种幸福,没有哪个更好,只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会让人做出不同的选择。就像丽贝尔,她一直是偏男性化的洋装,但是当她遇到陈锡的时候,她觉得为他生半打孩子是种幸福,她回归到了豪门太太的人设中。不能说这是退步,这也是一种和解——大胆地接受传统幸福。
    从根本上讲,我是一个传统的人,我觉得标签化不是坏事,女性就是要柔美,要善良,要相对感性,要持家(这一点我不是天生的,需要学习),要有韧性。柔美,不一定是说话柔声细语的,却是要慢条斯理的;善良,经营事业,不一定要发展成慈善,却是要诚信的;感性,不是待人处世不设防,不讲契约,而是对无关紧要的小事多一些信赖,比如看见乞讨的人,给出一块钱,也许他真的需要;持家,不是要缝缝补补又三年,不是要像洁癖患者,不是能烧一桌家宴,至少要让房子整洁,让自己尽量作息规律,因为这样身体才会更加健康;韧性,不是不允许放弃,只是希望你面对挫折时,能屈能伸,能自我安慰鼓励,敢于放弃与失败,然后换条路也好,哪里摔倒哪里站起来也好,总之有韧性地整装待发。

 短评

南洋风很重。。人物,服饰,音乐都还不错。。只是剧情发展到最后很狗血。。

7分钟前
  • Mauua
  • 推荐

看着菊香和洋介觉得暖心又难过,洋介回日本,菊香就等他,一直等他,因为她知道总有一天洋介会回来的,后来洋介死了,菊香明白他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菊香也死了。他在哪儿,她就在哪儿。

11分钟前
  • 摸鱼儿
  • 推荐

思念如燕它飞舞舌尖,幸福女红将以泪缀点

15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力荐

菊香因祸得福嫁给日本摄影师,虽然后来吃了很多苦,但是最后的爱情真的很感动很美,月娘却没有和有情人终成眷属。

19分钟前
  • 罗曼蒂克
  • 推荐

无意中找到的剧,新加坡为了给年轻人普及娘惹文化也是拼了。非常好看,只是善人善的完美也有点不可能吧。虽然我一直觉得新加坡人比中国大陆人善良的多。

22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新版出了,来怀念一下老版。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还是以前的剧好看。

23分钟前
  • 替身使者粥饪发
  • 力荐

好剧,真是被女性的坚强和无私感动,(惊叹为了报复骗的钱多年后竟然原封未动之后还要还上)。。也看懂女斗女不过是因为被男性沦为生育工具后不得已的负效应。看的时候一直庆幸我们现在这个女权在半个世纪之后已经成功了一半了。月娘最终负了陈锡是很可惜,但是我的理解是孝在月娘的价值观里太重,何况她不愿将自己的追求只局限于爱情,这是她和她娘的不同,也是娘惹文化里她能做的最好的选择了。

25分钟前
  • Chandelier
  • 力荐

玉珠姐姐真好看。。玉珠姐姐真可怜。。。

27分钟前
  • 箫澍香香
  • 力荐

这部剧真的是我心心念念的一部剧,白月光,值得5分,小时候最吸引我的是娘惹做的娘惹菜,记得那时候在剧里看到黄金糕十分开心,天天缠着爸爸买糕吃,还有独特的娘惹服饰,很好看,剧里的剧情却没记得很轻😂

31分钟前
  • (不是)本人
  • 力荐

好吧我掉进剧情里了~可是我还是不喜欢这部的情节~太虐了~玉珠太惨了~最不喜欢看的就是月娘外婆这剧情太莫名其妙了~嫁了人自称是兄妹关系就可以再嫁人了???太莫名了

33分钟前
  • 环岛旅行
  • 还行

南洋文化真是,怀旧得魅力十足啊。。

36分钟前
  • 少年 遊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这部剧~

40分钟前
  • 我爱阳光
  • 力荐

第四遍重看小娘惹了,仍然会被真情实意地感动到,聋哑的菊香是我最喜爱的女性形象之一,恬静温柔,善良端方,与洋介之间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更是赚人眼泪,很难忘记临终前菊香望着女儿的眼神,已经长久留在了记忆之中。待到月娘篇章,同样的演员会说话了,性格更刚烈,可惜却让这份美打了折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真是毁人不倦啊。

41分钟前
  • Tina
  • 力荐

戴阳天,是07那拨“好男儿”中,当时不反感、比较看好的一个,以为消失了,没想到在好几部戏新加坡戏中看到,看来去新加坡发展的还不错,好过那些拿到某某称号自吹自擂却推销不出去混不下去的一堆堆“男”们

42分钟前
  • 冷血摩羯团长
  • 力荐

戴阳天蛮不错的,但好象只适合三十年代的扮相。

45分钟前
  • 紫霞小姐
  • 推荐

演得真是。。。女猪脚长得还行,就是演技不行,男得还不错

47分钟前
  • minmin
  • 较差

他舀了满满一瓢清水,温柔地倒在她脸上,油彩褪去,一张清秀的脸,她的爱情终于浮上来。零九年南洋温暖的风,吹醒整片大陆,那个年代的追远,一代人一双手一双脚就能挤出一片天地。

50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咋就觉得月娘没菊香好看呢~~嘿嘿,俺爹说欧萱的眼睛会说话,很漂亮....难得有女生头发梳这种道士头比有刘海好看的...菊香是外柔内刚,看起来是软柿子其实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喜欢)月娘是外刚内柔,看起来好像很能干爱保护人其实阿....有点懦弱...

55分钟前
  • 老鱼聊发少女心
  • 推荐

除了当年的神雕仙侣,这是我至今看过的最喜欢的一部新加坡剧。最爱前六?七集,菊香和山本洋介的故事,如果剧本就此打住也没什么突兀感。又聋又哑的菊香比月娘安静温柔,少了月娘的调皮可爱,却比月娘在爱情上多了份坚定和决绝,她等了八年抱着他哭得那样委屈,她一直在等他直到她知道他再也回不来。

59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小月娘那女娃娃演得太好了,催泪

60分钟前
  • 花簪
  • 力荐